06七年级心理健康上册《做个计划高手》教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单(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6七年级心理健康上册《做个计划高手》教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单(表格式)

资源简介

06.《做个计划高手》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做个计划高手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第六课,主题为“做个计划高手”。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以及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划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教材内容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计划意识和执行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心理和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能够对计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思考。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拖延、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划执行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包括白龙马和驴的故事动画、王泽轩成绩下降的图文案例、小张和小敏、小越的学习案例视频等,确保课件画面清晰、内容准确、操作便捷,能够有效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能够理解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个人学习计划表。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时间规划和执行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计划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负责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计划习惯,坚持不懈地执行计划,体验计划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包括是否主动发言、是否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是否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等。 2.学习任务评价,检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的任务,如撕纸游戏后的感悟总结、制定的学习计划表等,评价学生对时间分配和计划制定的掌握情况。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深刻理解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计划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作用。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原则和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计划表,并能够切实执行计划,克服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干扰。树立长期坚持计划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计划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运用计划思维,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效果。 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小组讨论法和跟踪反馈法。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 (5分钟) 1.播放白龙马和驴的故事动画,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白龙马和驴在努力方式上的不同以及带来的不同结果。提问:“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从这个故事中,你收获或者领悟到了什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2.引出课题——《做个计划高手》。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计划重要性的初步思考,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二、新课讲授 计划的重要性: 1.展示王泽轩成绩下降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绩下降的原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2.总结计划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包括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等方面,并结合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计划制定的原则: 1.制定学习计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不说大话、小步推进、贵在执行、及时修改,以及 SMART 原则(具体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性、限定时间)。 2.正反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张熬夜学习导致健康问题。 提问:“他的计划哪里出错了?”(目标过高、忽视休息) 案例二:中考状元注重课堂效率,不熬夜。 提问:“她们的计划有何值得借鉴之处?”(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 计划制定的方法: 1.撕纸游戏,学生将纸条分成24等份,撕去睡眠、吃饭等时间,剩余时间规划学习与休息。讨论:“为什么同样24小时,有人能高效学习,有人却总拖延?”(引导学生认识时间规划的重要性)。 2.展示“重要-紧急”四象限,引导学生分类当天任务;实战演练,为明日任务排序并说明理由。 3.番茄工作法,展示PPT中的“今日计划清单”模板,讲解“25分钟专注+3分钟休息”循环。现场模拟,用计时器完成1个番茄钟任务(如背诵古诗),体验专注效果。 通过游戏化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间有限性,结合工具学习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三、活动体验 1.完成“活动 1 了解自己的学习计划性”评分,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学习计划性的水平,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2.布置“活动 2 晒晒我的学习计划表”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专属的学习计划表,教师在学生制定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同伴互评增强计划的可行性,培养责任意识。
四、总结延伸 1.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计划制定的要点(目标具体、时间合理、劳逸结合); 2. 课后任务: - 记录今日课堂感悟于“成长记录本”; - 执行计划表并观察一周效果,下周分享改进经验。 3. 激励结语:播放励志短片《高效能人士的24小时》,鼓励学生坚持行动。 强化知识结构化,通过持续性任务推动习惯养成,激发内在动力。
5.板书设计
《做个计划高手》 计划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 计划制定的原则:不说大话、小步推进、贵在执行、及时修改、SMART原则(具体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性、限定时间) 计划制定的方法: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利用“边角料”时间
6.教学反思与改进
06《做个计划高手》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1.连续 3 天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精确到 30 分钟),用不同颜色标注 “高效时段” 和 “低效时段”。 2.回忆一次自己未完成计划的经历(如未按时完成作业),用思维导图分析原因(如目标过高、干扰因素)。 3.“紧急事件” 应对模拟,假设突然接到通知 “明天上午有数学竞赛”,重新调整当天计划,写出调整方案。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理解计划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计划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包括不说大话、小步推进、贵在执行、及时修改,以及 SMART 原则(具体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性、限定时间)。能够运用所学的计划制定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个人学习计划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规划能力。 2.实践的方式:参与案例分析,对王泽轩成绩下降的案例、小张和小敏、小越的学习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活动体验,完成“活动 1 了解自己的学习计划性”评分,制定“活动 2 晒晒我的学习计划表”,在实践中感受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3.素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时间规划和执行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计划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负责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计划习惯,坚持不懈地执行计划,体验计划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播放白龙马和驴的故事动画:白龙马因有计划成功取经,驴因无计划原地踏步。问学生为什么结果不同?可见计划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做个计划高手。 学习任务:理解计划的重要性,掌握计划制定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制定并执行个人学习计划。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分析计划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讨论理解计划对于学习的积极影响。 2.探究计划制定的原则,学习不说大话、小步推进、贵在执行、及时修改以及 SMART 原则。 3.实践计划制定的方法,通过撕纸游戏感受时间规划,学习任务排序,了解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工具。
(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预习教材中关于计划重要性、制定原则和方法的内容,收集相关案例和资料。 2.学习分工:每组4-5人,设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时间监督员,协作完成任务。 3.学习步骤: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白龙马与王泽轩案例,总结计划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原则学习,结合正反案例(如小张熬夜、中考状元经验),用 SMART 原则评估计划合理性。 实践操作,撕纸游戏分配时间,讨论时间规划技巧。用 “重要 - 紧急” 四象限为明日任务排序,用番茄钟模拟专注学习。 4.注意事项: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任务,尊重组员意见,实践时保持专注。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提供《计划对比表》模板,引导学生从目标设定、时间分配、执行效果三方面对比白龙马与王泽轩的计划差异,强化 “有计划→高效成长” 的认知。 2.发放《SMART 原则自查清单》,结合小张(目标过高)和状元(合理分配)案例,通过填空形式标注案例中违背 / 符合原则的具体表现。 3.展示 “时间饼图” 参考比例(如学习 6 小时、休息 8 小时),提供空白模板供学生调整;任务排序环节给出 “学科作业、兴趣班、休息” 分类示例,降低分类难度。 3.发放《任务选择指南》,建议从 “背诵 1 首古诗” 等 5 分钟内可完成的任务开始,逐步过渡到 25 分钟专注任务,确保体验成功感。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1.学生参与度与讨论深度,看是否积极发言、剖析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提升思维能力。 2.学生用 SMART 原则评估计划的准确性,关注对原则的理解与应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生在撕纸游戏和任务排序中的协作与技巧,引导反思时间规划的合理性,通过模拟学习培养实践能力。 4.学生总结与应用时间规划技巧的合理性,鼓励分享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方法,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四、课堂巩固拓展
1.总结计划制定的要点,包括目标具体、时间合理、劳逸结合等方面,强化学生对计划制定关键要素的理解和记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计划制定的方法应用到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3.播放励志短片《高效能人士的24小时》,激发学生坚持行动、养成良好计划习惯的内在动力,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后实践。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1.将今天课堂的感受、收获等或者想与老师交流的话记录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字数不少于200字。 2.按照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制定未来一天、一周的时间利用计划,要求具体到每个时间段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记录,观察计划执行的效果。 3.与家长分享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请家长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促进计划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