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测试内容:第一、二单元)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0 分)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10 分)
立于xuán yá( )边,风卷得她dān bó( )的衣袂猎猎作响。正望着云海发呆,忽闻远处马蹄声 —— 将军率部在此jiǎn yuè( )。那身影挺拔如松,举手投足间尽是yōu yǎ ( )
气度。她huǎng rán( )回神,方才的孤寂被这铁血与从容交织的画面,轻轻抚平了棱角。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雹子(páo) 内蒙古(méng)
B. 绷脸(bēng) 笨拙(zhuó)
C. 婆娑(shā) 外宾(bīn)
D. 岷山(mǐn) 冠冕(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衣裳 洒脱 会心一笑 技高一愁
B. 日寇 屹立 弄巧成拙 大步留星
C. 旗帜 糟糕 自作自受 别出心裁
D. 干燥 抵御 忘乎所以 轻歌慢舞
3.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C. 面对困难,我们要么被它打倒,要么想办法战胜它。
D.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草原》写的是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新疆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蒙汉情谊。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依次描绘了狂风散云图、黑云汇聚图、西湖骤雨图。
C.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描绘了山村月夜图,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D. 《狼牙山五壮士》的顺序为:接受任务、引上绝路、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
B. 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C.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D.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
A.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B.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C.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三、句子练习(6 分)
1.袁隆平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杂交水稻发展的报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此时此刻,课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_____________,只听见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进校园就看到了整齐的教室和同学们的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 分)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把天气由雨到晴的迅速转变描绘得境界大开。《过故人庄》中,孟浩然临走时向主人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显主客情深。
2.《七律 长征》中描写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植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将士们为国献身的精神。
4.学习第二单元,我们忘不了《狼牙山五壮士》中___________的五位壮士;忘不了《灯光》中___________的郝副营长;更忘不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___________,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 分)
五、古诗词阅读(6 分)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①长缨:这里指革命武装。②苍龙:这里指国民党反动派。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望断南飞雁” 中的 “望断” 指望了又望,直到看不见。
B.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寄托了作者对万水千山的怀念。
C. “不到长城非好汉” 表现出作者藐视困难的决心。
D. “红旗漫卷西风” 构成了色彩鲜明的壮阔画面。
2.“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2 分)
3.分析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表达的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12 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 “____” 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白色的大花)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好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种境界” 指的是什么境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为什么会有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的感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2 分)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
④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⑤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⑥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1. 在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上打 “√”(3 分)
2. 第③自然段中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
离火海”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 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语句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30 分)
八、习作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要求:1.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重点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 450 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悬崖 单薄 检阅 优雅 恍然
二、选择题
1. D 【解析】A 项 “雹子” 读 báo,“内蒙古” 读 měng;B 项 “绷脸” 读 běng,“笨拙” 读 zhuō;C 项 “婆娑” 读 suō。
2.C 【解析】A 项 “技高一愁” 改为 “技高一筹”;B 项 “大步留星” 改为 “大步流星”;D 项 “轻歌慢舞” 改为 “轻歌曼舞”。
3.C 【解析】C 项是选择关系,其他三项是反复修辞。
4.C 【解析】A 项《草原》写的是访问内蒙古;B 项顺序为黑云汇聚、狂风散云、西湖骤雨;D 项顺序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5.B 【解析】A 项比喻,C 项拟人、排比,D 项反问。
6.B 【解析】A 项 “马蹄声” 后用逗号;C 项 “秋令我昏昏睡去” 后用句号。
三、句子练习
1. 袁隆平宣读报告。
2. 示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窗外小鸟的啾啾声
3. 我一进校园就看到了整齐的教室,听到了同学们的读书声。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2.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3.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4. 英勇无畏 舍己为人 开国大典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五、古诗词阅读
1.B 【解析】寄托的是作者的豪迈情怀,而非怀念。
2.不登上长城就不算英雄 不克服困难就不算成功的人
3.表达了作者掌握革命武装后,渴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
六、课内阅读
1. 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
2. 比喻,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羊群的洁白可爱。
3. 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的境界。
4. 因为草原的景色既令人惊叹又让人舒服,这种美好让作者既想长久欣赏,又想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愉悦。
七、课外阅读
1. 单薄 卑微 微薄
2. 比喻,把蚂蚁抱成的黑团比作雪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蚂蚁逃生时的团结和迅速。
3.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4. 示例:即使生命渺小,只要团结一心、勇于牺牲,就能展现伟大的力量,我们要敬重卑微的生命,不能自暴自弃。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
评分标准
内容(15 分):事情经过完整,感受体会真实深刻,重点突出。
语言(10 分):语句通顺,无病句,用词准确生动。
书写(5 分):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无涂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