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授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授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十三课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
结合思维导图
把握基础知识
一、拉美的独立
二、亚洲的觉醒
目录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重难点
重点:
亚非拉人民抗争的背景、特点
难点:
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非洲的抗争
【概念解释】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民族革命
2、民主革命
3、民族民主革命
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
是指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
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第一位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才能为国家富强创造必要的前提。
——《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
(一)第一道枷锁——独立(1791-1826年)
法属海地独立
(1791—1804)
杜桑·卢维杜尔
西属拉美独立
(1810—1826)
葡属巴西独立
(1822)
圣马丁
玻利瓦尔
佩德罗一世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独立的力量
西班牙、葡萄牙在殖民地上实行专制统治。西班牙国王曾宣称:拉丁美洲殖民地是他的私有财产。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实行残酷的剥削。在18世纪以后,殖民地上盛行大庄园制。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和垄断政策。
——摘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上)》
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18世纪后半期,殖民地的工农业在种种限制之下仍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要求更强烈了。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为革命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益频繁。欧洲的近代科学、文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传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颂。
——许海山主编《美洲历史》
拉美殖民地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拉美民族的产生使得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半岛人”成为少数民族,克里奥尔人即美土生白人成为独立运动的推动与领导力量。
——张家唐《对拉美独立运动爆发原因的再思考》
启蒙思想的影响
土生白人成为领导力量
30多万
掌握军事、经济、宗教大权
300多万
500多万
800多万
地主、中下级官吏、医生、律师
手工业者、小贩、牧民
佃农、种植园和矿场奴隶
独立的力量
混血人种
土生白人
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
西班牙
白人官吏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作《人权宣言》等的传播,促使当时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长,为拉美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鼓励拉丁美洲人民
独立的力量
(二)第二道枷锁——民主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独立后的发展困局
长时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也对各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导致了军事独裁者长期保持政权,形成了拉丁美洲特有的考迪罗主义。另一方,大地产制仍然保留,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仍然处于经济阶梯的最底层,这就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的任务仍然摆在各国人民的面前。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尽管也争得了政治独立,但殖民主义经济不但没有弱,反而比以前加强。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大量投资,控制他们的资源和贸易;法国、德国、美国的经济势力也相继渗入。各国掌握政权的大地主阶级,依附外国资本,经营单一农作物;以出让民族利益换取外国贷款和支持。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内忧
大庄园制 大地产制
专制统治 军事独裁
外患
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大棒政策:手里要拿着“大棒”
金元外交:“用金元代替枪弹”
政治渗透
军事干涉
经济侵略
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
2.破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巴西: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第二十七条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或矿床中中构成矿物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为什么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从独立背景看——受外部因素影响大,自身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内部条件不成熟;
2.从独立过程看——持续时间长,阶段性强,涉及的地域范围广,成果丰硕;
3.从革命性质看——具有反封建和殖民压迫的双重任务,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务;
4.从领导阶级看——由土著集团的先进分子领导,资产阶级并没有真正成为领导阶级;
5.从独立结果看——经济上没有被触动封建大地产制,政治上的军事独裁,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独立后的拉美依然步履维艰。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领导 阶级 革命 对象 革命 任务 意义
印度 资产 阶级 英国 反帝 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伊朗 资产 阶级 内外 反帝 反封 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 资产 阶级 内外 反帝 反封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开始了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民族思想解放和中国社会变革。
亚洲的觉醒,与拉美独立战争相比,有什么异同
背景、领导阶级、革命任务、方式、结果
二、亚洲的觉醒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苏]列宁《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第二卷
无产阶级运动
民族独立运动
反抗
反抗
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为亚洲走上独立道路和开创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二、亚洲的觉醒
材料 在列强侵略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一直不断进行斗争。为了自卫,非洲居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
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
1.背景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三、非洲的抗争
(1)埃及的抗英斗争
①背景:
②过程:
③结果:
④斗争特点:
英国侵略埃及。
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1879年,以爱国军官、知识分子为骨干力量),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阿拉比(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抵抗。
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建立政党唤醒民族意识,爱国军官领导反抗斗争。
阿赫美德·阿拉比
(1842-1910年)
2.概况
三、非洲的抗争
(2)苏丹马赫迪起义
①背景:
②过程:
③结果:
④斗争特点:
英国将侵略矛头指向苏丹。
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
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
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以宗教为外衣;
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自称“马赫迪”(救世主)
2.概况
三、非洲的抗争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①背景:
②过程:
③结果:
④斗争特点: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阿杜瓦战役(1896年3月)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
1896年,起义胜利,埃塞俄比亚人民打败了侵埃意军,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国王亲自领导战斗。
孟尼利克二世(1844-1913年)
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
2.概况
三、非洲的抗争
(1)范围广、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2)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其首要任务;
(3)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4)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旧式民族运动);
(5)宗教在号召和组织民众参加反殖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领导力量多样:有爱国军官、皇帝、宗教领袖、知识分子等,
但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
(7)各国几乎是各自为战。
材料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其范围和水平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自发的部落起义或地区斗争,而是发展成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有的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卫国战争。……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几乎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或传统社会的统治者领导的。……非洲人统治阶级最早是想利用伊斯兰教来巩固其统治,但在客观上伊斯兰教却起了团结非洲人、推动他们进行反帝斗争的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编》
3.特点
三、非洲的抗争
四、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亚非拉的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欧洲的全球霸权在1914年时似乎是牢固的、永恒的,但只要人们较清醒地回顾一下,便可轻易发现,殖民地世界中潜伏着的复仇者正在慢慢觉醒,正在对西方统治权发起最早的攻击。……这些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将以破竹之势前进。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局限 1、自身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政局动荡普遍军事独裁; 3、各国各自为战; 4、外国势力渗透。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慢;2、无产阶级初步发展较弱; 3、同时受多个列强掠夺; 4、国内的封建制度制约。 1、经济依附性较强;
2、领导阶层存在宗教领袖和封建统治阶级;
3、各自为战;
4、宗教势力强大。
共性 亚非拉自身经济相对较慢、帝国主义势力强大、各自为战、封建势力的制约等
我们可以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局限中找到什么共性
明晰洞察: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反思
典型例题
【答案】D
【答案】B
1.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2.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典型例题
【答案】A
【答案】D
3.20世纪初,印度进口自行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了自行车,英国人便以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为由,逐渐放弃了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  )
A.时尚引领意识 B.前瞻性科学思维
C.保守主义思想 D.殖民者优越心理
4.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5.1912年初,越南维新会改组为越南光复会,并确定其政治纲领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由此可以看出(  )
A.东亚和东南亚均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B.越南与中国的藩属国关系维持到民国初年
C.辛亥革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直接影响 D.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借鉴了越南光复会的表述
【答案】C
典型例题
【答案】D
【答案】D
6.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7.深受欧洲文化影响的阿拉比在反抗埃及地方长官陶菲克时表示,“安拉(Allāh,伊斯兰教最高、唯一真神)把我们创造出来,是要我们做自由人,而不是当人家的什么遗产和产业。我向独一无二的安拉起誓:我们决不被人当继承品,也决不受人奴役”。这表明(  )
A.伊斯兰教义成为指导埃及独立的方针 B.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在当时的埃及传播
C.启蒙思想推动埃及反抗欧洲侵略势力 D.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借鉴传统文化要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