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核心任务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故事,本单元我们来读他人的故事,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对感兴趣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吧!走过彩虹桥,说出童年故事中的爱出发外婆家,交流童年生活中的快乐一起数星星,思考童年故事中的启发拓展读故事,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发现的乐趣学习任务一:瞧,一条漂亮的彩虹挂在天空,彩虹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彩 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型:精读引领课课时:24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活动活 动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活 动 三:书写指导,展示风采活 动 二:再读课文,体会关爱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 动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认识彩虹hóng虹甲骨文“彩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代的人就以为“虹”是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就像一条大虫挂在天上,弓着身体,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在造“虹”字时用了“虫字旁”。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红—虹1.认识彩虹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彩 虹1.认识彩虹1.圈画二类字,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2.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标好自然段序号。1234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镜 拿 系 荡 裙hóngjiāohútísǎtiāojìngnájìdàngqún虹 浇 壶 提 洒 挑3.识记生字,分享识字方法氵浇 洒扌提 挑偏旁归类识记3.识记生字,分享识字方法合手为“拿”口诀识记形声字规律识记3.识记生字,分享识字方法动作识记系组词识记荡荡来荡去3.识记生字,分享识字方法虹浇挑裙拿提荡镜系洒镜壶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 动 二:再读课文,体会关爱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圈出:文中提到了哪些家人?(2)划出:“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问句读时语气要上扬2.指导朗读,读好长句子圈出我向爸爸借的物品圈出“我”的动作。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2.指导朗读,读好长句子圈出“我”的动作。读出“我”好奇与兴奋的心情。“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2.指导朗读,读好长句子用天真、自豪的语气进行朗读思考:我为爸爸做了哪些事情?“我”走上彩虹桥提着爸爸的水壶下一场雨,为爸爸浇田,是对爸爸的关心和爱。3.思考交流圈出:“我”要的物品名称划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交流:“我”为家人做了哪些事4.总结学习方法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 动 三:书写指导,展示风采美丽 提着 高兴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提 吗丽1.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是”的“日”大小适中,中横稍长,下竖对应“日”的中部,撇短捺长。tí2.写好生字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口”字写在左上半格;“马”字起笔比“口”字高,第1笔横折从竖中线上起笔,竖折折钩中的竖和横分别在竖中线和横中线上。ma2.写好生字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首笔长横居上居中,盖住下半部分;下半部分左右两半分居竖中线两侧,长短宽窄一致,竖画平行。lì2.写好生字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活动活 动 四:再读课文,体会关爱活 动 六:书写指导,展示风采活 动 五:拓展阅读,体会亲情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 动 四:再读课文,体会关爱1.回顾学习方法圈出:“我”要的物品名称划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交流:“我”为家人做了哪些事2.依法自学第3自然段圈出“我”要的物品名称划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交流“我”为家人做了哪些事“我”要拿着妈妈的镜子照着妈妈梳头,体现出我关爱妈妈。妈妈,您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妈妈,您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轻柔的语气慢语速轻声读.轻柔的声音。2.依法自学第3自然段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你看见了,高兴吗?圈出“我”要的物品名称圈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交流“我”为家人做了哪些事3.依法自学第4自然段“我”要把哥哥的秋千系在桥上,希望与哥哥分享快乐。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你看见了,高兴吗?活泼、欢快的语气边做动作边读欢快的语气3.依法自学第4自然段4.交流感受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 动 五:拓展阅读,体会亲情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这把雨伞奇怪在哪里?3.思考:熊妈妈和小熊妈妈为什么都有一把“奇怪的雨伞”?1.根据阅读要求,自由阅读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这把雨伞奇怪在哪里?3.思考:熊妈妈和小熊妈妈为什么都有一把“奇怪的雨伞”?出示阅读要求,自由阅读熊宝宝和熊妈妈一起打伞,熊宝宝身上几乎不湿,熊妈妈总是湿半边身子。这其实是一把普通的雨伞,熊妈妈把雨伞打在了熊宝宝身上,可以看出熊妈妈都爱熊宝宝,所以,他们都有一把“奇怪的雨伞”。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 动 六:书写指导,展示风采圆圆的 秋千 哥哥 挂着 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秋 挂 啊哥圆1.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左窄右宽。“禾”上撇短平,横短竖正。“火”的第1点在中心点上,长撇要伸向禾字旁点的下方。qiū2.写好生字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左窄右宽。“圭”的两个“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上。guà2.写好生字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口”和“可”的上端齐平,中间的“阝”略高;左、中部分的总宽和“可”的宽度大致相等。a2.写好生字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上小下大;中间的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微向右上方倾斜;两个“口”上小下大,写得扁一些。gē2.写好生字规范整洁正确书写提示: 外框写得大一些,给中间的“员”留出位置;“员”的“口”写得扁一些。yuán2.写好生字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 彩虹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故事,本单元我们来读他人的故事,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对感兴趣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吧!【拓展资源】丛书:《奇怪的雨伞》【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学习任务一:走过彩虹桥,说出童年故事中的爱瞧,一条漂亮的彩虹挂在天空,彩虹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第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识记“虹、浇”等11个生字,指导书写“丽、提、吗”3个生字和词语“天上、美丽”等6个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说出“我”为爸爸做的事情,体会“我”对爸爸的关爱。【教学过程】活动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一)认识彩虹。1.观看彩虹形成的视频,认识彩虹。2. 识记生字“虹”。分享识字方法(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红—虹)。关于“虹”的“虫字旁”的小故事。“彩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代的人就以为“虹”是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就像一条大虫挂在天上,弓着身体,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在造“虹”字时 用了“虫字旁”。3.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一座美丽的桥”指彩虹。(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带着要求自读课文:(1)圈画二类字,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2)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标好自然段序号。2.识记生字,分享识字方法。(1)偏旁归类识记:“洒、浇”都是三点水偏旁,通常表示和水有关;“提、挑”都是提手旁,通常表示和手有关。(2)口诀识记:合手为“拿”。(3)形声字归类识记:镜、 裙。(4)字理识记:壶。(5)动作识记:系(系红领巾)。(6)组词识记:荡(荡来荡去)。3.识字游戏检查识字。活动二:再读课文,体会关爱(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圈出:文中提到了哪些家人?2.划出:“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文中提到了爸爸、妈妈、哥哥。我想提着爸爸的水壶到彩虹桥上帮他浇田,我想拿着妈妈的镜子到彩虹桥上照着她梳头,我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二)学习第2自然段。1. 指导朗读,读好长句子。(1)出示第一个问句,圈出我向爸爸借的物品。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水壶。朗读指导: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读出疑惑。体现出很希望得到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的心情。(2)出示第二个问句: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是我在下雨吗?①把“我”的动作用圈标出来。(提、走、洒。)这三个动作也组成了短语。(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三个连续的动作能像动画片一样让我们在头脑里出现画面,边想象小女孩爬上彩虹桥的样子边读。②“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读出“我”好奇与兴奋的心情。(3)出示第三个问句:“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让学生体会“我”为父亲解决问题后自豪的心情;读“您高兴吗”,想象“我”充满期待地等待爸爸的回答,可以用天真、自豪的语气进行朗读。(4)检查朗读。2.思考:我为爸爸做了哪些事?◎我”走上彩虹桥提着爸爸的水壶下一场雨,为爸爸浇田,是对爸爸的关心和爱。学习方法总结:圈出“我”要的物品名称—划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交流“我”为家人做了哪些事。活动三:书写指导,展示风采(一)读好生字词,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美丽 提着 高兴吗左右结构:提 吗上下结构:丽(二)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1.观察“提、吗、丽”,想想怎么写美观。◎书写要点:“提”:“是”的“日”大小适中,中横稍长,下竖对应“日”的中部,撇短捺长。“吗”:口”字写在左上半格;“马”字起笔比“口”字高,第1笔横折从竖中线上起笔,竖折折钩中的竖和横分别在竖中线和横中线上。“丽”:首笔长横居上居中,盖住下半部分;下半部分左右两半分居竖中线两侧,长短宽窄一致,竖画平行。2.教师范写,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再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3.借助评价小工具,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课堂小结:同学们太厉害了,本节课认识了10个生字,会写了3个字,还感受到了“我”对爸爸的关爱,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深厚的情感。【板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书写“圆、哥”等5个生字和“哥哥、秋千、彩云”3个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说出“我”为妈妈、哥哥做的事情,体会“我”对家人的关爱,4.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体会童年的亲情故事。【教学过程】活动四:再读课文,体会关爱(一)回顾学习方法。圈出“我”要的物品名称—划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交流“我”为家人做了哪些事。(二)依法自学3-4自然段。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3自然段,交流分享。◎“我”要的是妈妈那面镜子。◎表示“我”动作的词语是:拿、走。◎“我”要拿着妈妈的镜子照着妈妈梳头,体现出我关爱妈妈。2.指导朗读。读对妈妈的述说时,总体上可以轻柔一些,表现对妈妈的爱意。朗读“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您梳头”,可以让学生回忆真实生活中妈妈梳头的场景,引导学生放慢语速轻声读。结尾处的“您高兴吗”可以用轻柔的声音表达出对妈妈的关心。3.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4自然段,交流分享。◎“我”要的是哥哥的秋千。◎表示“我”动作的词语是:坐、挂、荡、飘。◎“我”要把哥哥的秋千系在桥上,希望与哥哥分享快乐。2.指导朗读。可以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语气朗读。如,“荡来荡去、飘啊飘”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配合手部摆动的动作,感受和哥哥一起做游戏的欢乐。朗读结尾处的“高兴吗",可以引导学生与前面两个自然段的“您高兴吗”进行比较,用欢快的语气读,表现出与哥哥的亲昵。(二)说一说你的想法。如果你走上彩虹桥,会为亲人做什么?请说一说,写一写。活动五:拓展阅读,体会亲情拓展阅读《奇怪的雨伞》。1.出示阅读要求,自由阅读。(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这把雨伞奇怪在哪里?(3)思考:熊妈妈和小熊妈妈为什么都有一把“奇怪的雨伞”?2.分享交流。(1)这把雨伞奇怪在哪里?◎熊宝宝和熊妈妈一起打伞,熊宝宝身上几乎不湿,熊妈妈总是湿半边身子。(2)熊妈妈和小熊妈妈为什么都有一把“奇怪的雨伞”?◎这其实是一把普通的雨伞,熊妈妈把雨伞打在了熊宝宝身上,可以看出熊妈妈都爱熊宝宝,所以,他们都有一把“奇怪的雨伞”。活动六:书写指导,展示风采(一)读好生字词,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圆圆的 秋千 哥哥 挂着 啊左右结构:秋 挂 啊上下结构:哥全包围结构:圆(二)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1.观察“圆、秋、哥、挂、啊”,想想怎么写美观。◎书写要点:“秋”:“火”的第1点在中心点上,长撇要伸向禾字旁点的下方。“挂”:“圭”的两个“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上。“啊”:“口”和“可”的上端齐平,中间的“阝”略高;左、中部分的总宽和“可”的宽度大致相等。“哥”:中间的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微向右上方倾斜;两个“口”上小下大,写得扁一些。“圆”:外框写得大一些,给中间的“员”留出位置;“员”的“口”写得扁一些。2.教师范写,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再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3.借助评价小工具,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我”对家人的关爱,记录了自己对家人的关爱,收获满满。【板书设计】【教学建议】如果两课时内容完成时间紧张,可把写话练习当作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彩虹》教案.docx 《彩虹》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