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探究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探究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探究点三 利用一般式解决直线的平行和
垂直问题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备课素材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2.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3.运用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时的斜率关系求直线方程,解决相应的几何
问题.
知识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
类型 斜率不存在
前提条件
对应关系
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
类型 斜率不存在
前提条件
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关系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与平行”是“直线与 的斜率相等”的充要条件.( )
×
(2)“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是“直线, 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 )
×
(3)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相等.( )

(4)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 ,直线的倾斜角为 ,若 ,则
.( )
×
2.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成立
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解: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①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
在;与不重合.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探究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与直线 是否平行或重合:
(1)经过点,,经过点, ;
解: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直线 的斜率
,所以 ,
又,,所以,,, 四点不共线,
所以 .
(2)的倾斜角为 ,经过点, ;
解: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为,直线 的斜率为
,
所以或与 重合.
(3)平行于轴,经过点, ;
解:由题意知,的斜率不存在,且不与轴重合, 的斜率不存在,且
与轴重合,所以 .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与直线 是否平行或重合:
(4), .
解:的斜率,的斜率,根据且与
在轴上的截距不相等,可知与 平行.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与直线 是否平行或重合:
[素养小结]
利用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如下:
探究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例2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与 是否垂直:
(1)的倾斜角为,经过, 两点;
解:因为的倾斜角为,所以的斜率为 .
因为经过, 两点,
所以的斜率为 .
因为,所以 .
(2)的斜率为,经过, 两点;
解:因为经过,两点,所以的斜率为 .
因为的斜率为,且,所以与 不垂直.
(3)的斜率为,的倾斜角为 , 为锐角,且 ;
解:记的斜率为,则 ,
因为,所以,解得或 .
因为 为锐角,所以 .
因为的斜率为,且,所以 .
例2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与 是否垂直:
(4), .
解:的斜率,的斜率 ,
因为,所以与 垂直.
例2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与 是否垂直:
变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为 ,
,,,其中且 .试判断四边形
的形状并证明.
解:四边形为矩形.证明如下:由斜率公式,得 ,
,
,,, ,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 .
又,与不垂直, 四边形 为矩形.
[素养小结]
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的依据:在这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
前提下,只需看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否等于即可,但应注意有一条
直线与轴垂直,另一条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两直线也垂直.
探究点三 利用一般式解决直线的平行和垂直问题
例3 求证:
(1)若直线,直线 ,且
,则,且当斜率存在时, ,
当斜率不存在时, .
证明:对于直线,直线 .
①当, ,即两直线斜率都存在时,可得
, .
若,则且,即 且
.
②当,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因为 ,所以
,所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
所以,且 .
综上,当时, .
当斜率存在时,,当斜率不存在时, .
(2)若直线,直线 ,且
,则 .
证明: 对于直线,直线 .
①当,,即两直线斜率都存在时,可得 和
.
因为,所以,即 .
例3 求证:
②当,时,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
因为,所以且,即直线 斜率为0,所以
.
当,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因为,所以
且,即直线斜率为0,所以.因此当 时,
.
变式 已知直线, ,
求实数 的值,使得:
(1), 相交;
解:当,相交时, .
当,即时,解得 或

所以当,且时,和 相交.
(2) ;
解:当时,,解得 .
所以当时, .
(3) .
解:因为当时,不平行于 ,
所以,所以,且,解得 .
变式 已知直线, ,
求实数 的值,使得:
[素养小结]
利用一般式解决直线的平行和垂直问题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关
注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斜率是否为零等特殊情况.
1.对于直线,直线 ,若
,则 .当两直线的斜率存在时,
.当两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
2.对于直线,直线 ,若
,则 .
1.平行直线系方程
与直线(其中,不全为0)平行的直线系 的方
程是, 是参变量.
例1 证明上面的结论.
证明:由题意知,直线,其中, 不全为0,且
直线 ,
当时,,可得直线的斜率,所以直线 的
斜率 , 所以直线的方程可写为 ;
当时,,直线的方程可化为,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综上所述,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系 的方程是
.
2.垂直直线系方程
若直线,其中,不全为0,且直线 ,则直
线的方程总可以写成 .
例2 证明上面的结论.
证明:当,时,直线的方程可化为 ,可得直
线的斜率 ,
所以直线的斜率,所以直线 的方程可写为

当,时,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
即 ;
当,时,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综上所述,当时,直线 的方程总可以写为 .
练习册
1.若直线的斜率为2,,则直线 的斜率为( )
A. B.2 C. D.
[解析] 因为直线的斜率为2,,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故选A.

2.过点和点的直线与 轴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点和点的纵坐标都等于2, 直线 的方程
为,则, 直线与 轴平行.故选A.

3.已知直线,,若 ,
则 的值为( )
A. B.2 C.3 D.4
[解析] 因为, ,所以

又,所以 ,所以,解得 ,
故选A.

4.[2025·江苏如东中学高二月考]已知直线 ,
,则“”是“ ”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可得,解得,
所以“ ”是“ ”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故选B.

5.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 的方程为( )
A. B.
C. D.
[解析] 设直线的方程为,因为直线 过点
,所以,解得,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故选D.

6.[2025·江苏徐州一中高二月考]过点 且垂直于直线
的直线 的方程为( )
A. B.
C. D.
[解析] 由题可得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 的斜率为
,因为直线过点,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
即 .故选A.

7.若直线和直线 重合,则实
数 的值为____.
[解析] 由,得,
两条直线重合,解得 .
8.在中,,,,则边上的高 所在的直线方
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可得,则边上的高 所在直线的斜
率,则直线的方程为 ,即
.
9.(13分)已知直线与直线 平行,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
角形的面积为6,求直线 的方程.
解:因为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设直线 的方程为
.
对于,令,可得,即直线与 轴
的交点为,令,可得,即直线与 轴的交点
为 ,
故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
解得,故直线的方程为 或

10.(13分)在平行四边形中,,, .
(1)求点 的坐标;
解:设点的坐标为,因为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 ,
所以解得
所以 .
(2)试判定平行四边形 是否为菱形.
解:连接,,因为, ,
所以,所以,所以平行四边形 为菱形.
10.(13分)在平行四边形中,,, .
1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顶点,边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对角线的交点为,则边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知,由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可设直线的方程为且 .
又对角线的交点为,所以,关于点对称,
即点为线段 的中点,所以.
由点在直线上,可得 ,
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故选A.
12.已知点是直线 外一点,则方程
表示( )
A.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 B.过点且与 平行的直线
C.不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 D.不过点且与 平行的直线
[解析] 方程 可化简为
,所以直线 必过
点.
方程 所表示的直线的斜率与
的斜率相同,因此方程表示过点且与 平行的直线.

13.(多选题)[2025·江苏苏州中学高二期中] 已知直线
, ,则( )
A.当变化时,的倾斜角不变 B.当 变化时, 过定点
C.与可能平行 D.与 不可能垂直


[解析] 对于A,当变化时,直线的斜率 ,
所以的倾斜角不变,故A正确;
对于B,直线 恒过定点,故B正确;
对于C,假设与 平行,则, 即,这与
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与不可能平行,故C不正确;
对于D,假设与 垂直,则,即,
所以与 可能垂直,故D不正确.
故选 .
14.[2025·安徽合肥一中高二质检]已知直线 ,
互相垂直,则 的取值范围
为_ _____.
[解析] 直线 ,
互相垂直,
,.
,,, 的取值范围为 .
15.[2025·江苏常州横林中学高二期中]瑞士数学家欧拉在《三角形
的几何学》一书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都在同一
条直线上.这条直线被称为欧拉线.在中, ,
,,若直线与 的欧拉
线平行,则实数 的值为( )
A. B. C. 或3 D.3

[解析] 由题可知,的重心为,即 .
易知为直角三角形,所以的外心为斜边中点 ,即
,所以的欧拉线方程为,即 .
因为与平行,所以 ,
解得 .故选B.
16.已知集合 与集合
,,若 ,则
实数 的值为_______.

[解析] 由,得, .
因为,所以,,所以直线 ,
与,有交点.
因为 ,所以两直线重合,所以,
得 ,解得或 .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诊断分析】 1.(1)× (2)× (3)√ (4)×
2.解:成立的前提条件是:①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不重合.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课中探究 例1 (1)(2)重合(3)(4)平行
例2 (1)(2)不垂直(3)(4)垂直
变式 四边形为矩形
例3 略 变式 (1),且(2)(3)
快速核答案(练习册)
1.A 2.A 3.A 4.B 5.D 6.A 7. 8.
9. 或
10.(1)
(2)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11.A 12.B 13.AB 14.
15.B 16.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k1=k2
知识点二
k1k2=-1 l1⊥l2
诊断分析
1.(1)× (2)× (3)√ (4)×
2.解: l1∥l2 k1=k2成立的前提条件是:①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②l1与l2不重合.l1⊥l2 k1k2=-1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解:(1)由题意知,直线l1的斜率k1==-,直线l2的斜率k2==-,所以k1=k2,
又kAC==-4,kBD==-,所以A,B,C,D四点不共线,所以l1∥l2.
(2)由题意知,直线l1的斜率为tan 60°=,直线l2的斜率为=,
所以l1∥l2或l1与l2重合.
(3)由题意知,l1的斜率不存在,且l1不与y轴重合,l2的斜率不存在,且与y轴重合,所以l1∥l2.
(4)l1的斜率k1=-,l2的斜率k2=-=-,根据k1=k2且l1与l2在y轴上的截距不相等,可知l1与l2平行.
探究点二
例2 解:(1)因为l1的倾斜角为,所以l1的斜率为tan=-.
因为l2经过M(-4,-),N(5,2)两点,
所以l2的斜率为=.
因为-×=-1,所以l1⊥l2.
(2)因为l2经过P(3,-2),Q(-6,4)两点,所以l2的斜率为=-.因为l1的斜率为-,且-×≠-1,所以l1与l2不垂直.
(3)记l2的斜率为k,则k=tan α,
因为tan 2α=-,所以=-,解得k=3或k=-.
因为α为锐角,所以k=3.
因为l1的斜率为-,且3×=-1,所以l1⊥l2.
(4)l1的斜率k1=,l2的斜率k2=-=-,
因为k1k2=-1,所以l1与l2垂直.
变式 解:四边形OPQR为矩形.证明如下:由斜率公式,得kOP==t,kQR===t,
kOR==-,kPQ===-,kOQ=,kPR=,
∴kOP=kQR,kOR=kPQ,
∴OP∥QR,OR∥PQ,
∴四边形OPQR为平行四边形.
又kOP·kOR=-1,∴OP⊥OR.
又kOQ·kPR≠-1,∴OQ与PR不垂直,
∴四边形OPQR为矩形.
探究点三
例3 证明:(1)对于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
①当B1≠0,B2≠0,即两直线斜率都存在时,可得l1:y=-x-,l2:y=-x-.
若l1∥l2,则-=-且-≠-,即A1B2-A2B1=0且B1C2-B2C1≠0.
②当B1=0,A1≠0时,直线l1的斜率不存在,因为l1∥l2,所以B2=0,所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
所以A1B2-A2B1=0,且A1C2-A2C1≠0.
综上,当l1∥l2时,A1B2-A2B1=0.当斜率存在时,B1C2-B2C1≠0,当斜率不存在时, A1C2-A2C1≠0.
(2) 对于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
①当B1≠0,B2≠0,即两直线斜率都存在时,可得y=-x-和y=-x-.
因为l1⊥l2,所以-·=-1,即A1A2+B1B2=0.
②当B1=0,A1≠0时,直线l1的斜率不存在,
因为l1⊥l2,所以A2=0且B2≠0,即直线l2斜率为0,所以A1A2+B1B2=0.
当B2=0,A2≠0时,直线l2的斜率不存在,因为l1⊥l2,所以A1=0且B1≠0,即直线l1斜率为0,所以A1A2+B1B2=0.因此当l1⊥l2时,A1A2+B1B2=0.
变式 解:(1)当l1,l2相交时,1×3-(m-2)m≠0.
当1×3-(m-2)m=0,即m2-2m-3=0时,解得m=-1或m=3.
所以当m≠-1,且m≠3时,l1和l2相交.
(2)当l1⊥l2时,1×(m-2)+m×3=0,解得m=.
所以当m=时,l1⊥l2.
(3)因为当m=0时,l1不平行于l2,
所以m≠0,所以=,且≠m,解得m=-1.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A [解析] 因为直线l1的斜率为2,l1⊥l2,所以直线l2的斜率为-,故选A.
2.A [解析] ∵点A(1,2)和点B(-3,2)的纵坐标都等于2,∴直线AB的方程为y=2,则kAB=0,∴直线AB与x轴平行.故选A.
3.A [解析] 因为l1:mx+2y-4=0,l2:2x+y-8=0,所以=-,=-2.又l1⊥l2,所以·=-1,所以×(-2)=-1,解得m=-1,故选A.
4.B [解析] 由l1∥l2,可得m2=1,解得m=±1,所以“l1∥l2”是“m=1”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故选B.
5.D [解析] 设直线l的方程为2x-3y+c=0(c≠4),因为直线l过点(-1,2),所以-2-6+c=0,解得c=8,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2x-3y+8=0.故选D.
6.A [解析] 由题可得直线x-2y+3=0的斜率为,则直线l的斜率为-2,因为直线l过点P(-1,3),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3=-2(x+1),即2x+y-1=0.故选A.
7.-2 [解析] 由3x+(a-1)y=a-7,得3x+(a-1)y+7-a=0,∵两条直线重合,∴解得a=-2.
8.x+4y-13=0 [解析] 由已知可得kBC==4,则BC边上的高AD所在直线的斜率kAD=-,则直线AD的方程为y-3=-(x-1),即x+4y-13=0.
9.解:因为直线l与直线3x+4y=0平行,所以设直线l的方程为3x+4y+12m=0.
对于3x+4y+12m=0,令x=0,可得y=-3m,即直线l与y轴的交点为(0,-3m),令y=0,可得x=-4m,即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4m,0),
故直线l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3m|×|-4m|=6,解得m=±1,故直线l的方程为3x+4y+12=0或3x+4y-12=0.
10.解:(1)设点D的坐标为(a,b),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kAB=kCD,kAD=kBC,
所以解得
所以D(-1,6).
(2)连接AC,BD,因为kAC==1,kBD==-1,
所以kAC·kBD=-1,所以AC⊥BD,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11.A [解析] 由题意知AB∥CD,由边AB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y+1=0,可设直线CD的方程为x-y+m=0且m≠1.又对角线的交点为M(2,2),所以A,C关于点M对称,即点M为线段AC的中点,所以C(4,3).由点C在直线CD:x-y+m=0上,可得4-3+m=0,解得m=-1,所以直线CD的方程为x-y-1=0.故选A.
12.B [解析] 方程Ax+By+C-(Ax0+By0+C)=0可化简为A(x-x0)+B(y-y0)=0,所以直线A(x-x0)+B(y-y0)=0必过点P(x0,y0).方程A(x-x0)+B(y-y0)=0所表示的直线的斜率与l:Ax+By+C=0的斜率相同,因此方程表示过点P且与l平行的直线.
13.AB [解析] 对于A,当m变化时,直线l1:3x+2y-m=0的斜率k=-,所以l1的倾斜角不变,故A正确;对于B,直线l2:xsin α-y+1=0恒过定点(0,1),故B正确;对于C,假设l1与l2平行,则-3=2sin α,即sin α=-,这与sin α∈[-1,1]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l1与l2不可能平行,故C不正确;对于D,假设l1与l2垂直,则3sin α-2=0,即sin α=∈[-1,1],所以l1与l2可能垂直,故D不正确.故选AB.
14. [解析] ∵直线l1:ax+y-2=0,l2:(a+3)x-2by+1=0(a>0,b>0)互相垂直,∴a(a+3)-2b=0,∴=.∵a>0,b>0,∴∈,∴的取值范围为.
15.B [解析] 由题可知,△ABC的重心为,即(1,1).易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ABC的外心为斜边中点,即,所以△ABC的欧拉线方程为=,即x+2y-3=0.因为ax+(a2-3)y-9=0与x+2y-3=0平行,所以=≠,解得a=-1.故选B.
16.-2或 [解析] 由=a+1,得(a+1)x-y=2a-1,x≠2.因为A∩B≠ ,所以A≠ ,B≠ ,所以直线(a+1)x-y=2a-1,x≠2与(a2-1)x-(a-1)y=15,a≠±1有交点.因为=,所以两直线重合,所以=a-1,得2a2-3a-14=0,解得a=-2或a=.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2.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3.运用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时的斜率关系求直线方程,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
◆ 知识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
类型 斜率k1,k2存在 斜率不存在
前提条件 α1=α2≠90° α1=α2=90°
对应关系 l1∥l2     l1∥l2 两条直线的 斜率都不存在
图示
◆ 知识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
类型 斜率k1,k2存在 斜率不存在
前提条件 α1≠90°,α2≠90° α1=90°,α2=0°
图示
对应关系 对于斜率分别为k1,k2的直线l1,l2,l1⊥l2     若l1的斜率不存在,l2的斜率为0,则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l1与l2平行”是“直线l1与l2的斜率相等”的充要条件. (  )
(2)“直线l1,l2的斜率之积为-1”是“直线l1,l2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  )
(3)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相等. (  )
(4)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为α,直线l2的倾斜角为β,若l1⊥l2,则α-β=90°. (  )
2.l1∥l2 k1=k2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l1⊥l2 k1k2=-1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 探究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l1与直线l2是否平行或重合:
(1)l1经过点A(2,1),B(-3,5),l2经过点C(3,-3),D(8,-7);
(2)l1的倾斜角为60°,l2经过点M(3,2),N(-2,-3);
(3)l1平行于y轴,l2经过点P(0,-2),Q(0,5);
(4)l1:3x+5y-4=0,l2:6x+10y+7=0.
[素养小结]
利用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如下:
◆ 探究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例2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l1与l2是否垂直:
(1)l1的倾斜角为,l2经过M(-4,-),N(5,2)两点;
(2)l1的斜率为-,l2经过P(3,-2),Q(-6,4)两点;
(3)l1的斜率为-,l2的倾斜角为α,α为锐角,且tan 2α=-;
(4)l1:5x-11y+2=0,l2:33x+15y-7=0.
变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PQR的四个顶点为O(0,0),P(1,t),Q(1-2t,2+t),R(-2t,2),其中t>0且t≠.试判断四边形OPQR的形状并证明.
[素养小结]
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的依据:在这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前提下,只需看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否等于-1即可,但应注意有一条直线与x轴垂直,另一条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两直线也垂直.
◆ 探究点三 利用一般式解决直线的平行和垂直问题
例3 求证:(1)若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且l1∥l2,则A1B2-A2B1=0,且当斜率存在时,B1C2-B2C1≠0,当斜率不存在时,A1C2-A2C1≠0.
(2)若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且l1⊥l2,则A1A2+B1B2=0.
变式 已知直线l1:x+my+6=0,l2:(m-2)x+3y+2m=0,求实数m的值,使得:
(1)l1,l2相交;(2)l1⊥l2;(3)l1∥l2.
[素养小结]
利用一般式解决直线的平行和垂直问题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关注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斜率是否为零等特殊情况.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若直线l1的斜率为2,l1⊥l2,则直线l2的斜率为 (  )                 
A.- B.2
C. D.-2
2.过点A(1,2)和点B(-3,2)的直线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直线l1:mx+2y-4=0,l2:2x+y-8=0,若l1⊥l2,则m的值为(  )
A.-1 B.2
C.3 D.4
4.[2025·江苏如东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直线l1:x+y+m=0,l2:x+m2y=0,则“l1∥l2”是“m=1”的 (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平行的直线l的方程为 (  )
A.3x+2y+7=0
B.3x+2y-1=0
C.2x-3y+5=0
D.2x-3y+8=0
6.[2025·江苏徐州一中高二月考] 过点P(-1,3)且垂直于直线x-2y+3=0的直线l的方程为(  )
A.2x+y-1=0
B.2x+y-5=0
C.x+2y-5=0
D.x-2y+7=0
7.若直线ax+2y+3a=0和直线3x+(a-1)y=a-7重合,则实数a的值为    .
8.在△ABC中,A(1,3),B(4,1),C(5,5),则BC边上的高AD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9.(13分)已知直线l与直线3x+4y=0平行,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求直线l的方程.
10.(1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2),B(5,0),C(3,4).
(1)求点D的坐标;
(2)试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否为菱形.
1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0,1),边AB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y+1=0,对角线的交点为M(2,2),则边CD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
A.x-y-1=0 B.x-y+2=0
C.x+y-1=0 D.x+y-3=0
12.已知点P(x0,y0)是直线l:Ax+By+C=0外一点,则方程Ax+By+C-(Ax0+By0+C)=0表示 (  )
A.过点P且与l垂直的直线
B.过点P且与l平行的直线
C.不过点P且与l垂直的直线
D.不过点P且与l平行的直线
13.(多选题)[2025·江苏苏州中学高二期中] 已知直线l1:3x+2y-m=0,l2:xsin α-y+1=0,则 (  )
A.当m变化时,l1的倾斜角不变
B.当α变化时,l2过定点
C.l1与l2可能平行
D.l1与l2不可能垂直
14.[2025·安徽合肥一中高二质检] 已知直线l1:ax+y-2=0,l2:(a+3)x-2by+1=0(a>0,b>0)互相垂直,则的取值范围为    .
15.[2025·江苏常州横林中学高二期中] 瑞士数学家欧拉在《三角形的几何学》一书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被称为欧拉线.在△ABC中,A(-3,0),B(3,0),C(3,3),若直线l:ax+(a2-3)y-9=0与△ABC的欧拉线平行,则实数a的值为 (  )
A.-2 B.-1
C.-1或3 D.3
16.已知集合A=与集合B={(x,y)|(a2-1)x-(a-1)y=15,a≠±1},若A∩B≠ ,则实数a的值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