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培训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培训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河边原有23只蜻蜓,飞走了15只。列式23-15表示( )。
A.飞走的蜻蜓数 B.一共的蜻蜓数 C.还剩的蜻蜓数
2.中秋节,二(2)班用气球装饰教室,用了23个红气球,用的黄气球比红气球少7个,一共用了( )个气球。
A.53 B.46 C.39
3.有一个长26cm、宽18cm、高7mm的物体,它可能是( )。
A.洗衣机 B.数学书 C.黑板擦 D.鱼缸
4.猜数游戏,答案是15的是( )。
A.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1
B.1个1个地数,它是12后面第3个数
C.这个数在18和16之间
5.计算60-37时,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 )。
A.0-7 B.10-7 C.60-7
6.比较如图中的两条线段,选项( )是正确的。
A.两条一样长 B.A长 C.B长
7.如果58+9的结果大于80,那么中最小填( )。
A.8 B.3 C.2
二、填空题
8.先估计,再用尺量。
估计高( )厘米,实际高( )厘米。
估计高( )厘米,实际高( )厘米。
9.48比30多( );比26多7的数是( ),比26少7的数是( )。
10.
(1)和一共长( )厘米?
(2)比长( )厘米?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橡皮的长约是3( )。
(2)的长是12( )。
(3)的高是20( )。
(4)的高约是7( )。
12.已知一个一位数与一个两位数的和为40,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这个一位数相同,那么这个两位数是( )。
13.在下边的图形中,有( ) 个四边形,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长( )厘米。
三、判断题
14.63比68更接近70。( )
15.计算46+8时,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
16.二十几加三十几的和不可能是六十几。( )
17.淅川到南阳的距离是115米。( )
四、计算题
18.口算。
25+3= 40+4= 58+2= 56-2=
60-6= 78-9= 20+35= 39+4=
91+7= 77+7= 11+20= 69-60=
24-8= 48+7= 94-50= 53-6=
19.看图列算式。
(元)
20.用竖式计算。
55+29= 90-27= 82-(35+28)=
五、改错题
21.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改正: 改正:
( ) ( )
六、解答题
22.象棋队有女运动员20人,比男运动员少5人。队里共有多少人?
23.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用去了30厘米,第二次用去了55厘米,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厘米?
口答:两次一共用去厘米。
24.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并画一条长度是这条线段2倍的线段。
25.一共有多少块糖果?
(块)
26.量一量、算一算、分一分。
(1)量一量。这根彩带长 厘米。(结果保留整厘米数)
(2)算一算。把这根彩带分成甲、乙两段,使得甲段长比乙段的2倍少3厘米。如果设乙段长厘米,请你算出两段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并在图中分一分。
27.西瓜虫、小蜗牛和小蟋蟀的家在同一条直线上,西瓜虫家距离小蜗牛家有50厘米,距离小蟋蟀家有30厘米,那么小蜗牛家与小蟋蟀家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呢?
28.两张同样长的纸条,每张长20厘米,其中一张被分成相等的5份,这个图形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培训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B B B C C
1.C
【分析】由题意可知:23-15表示:用原有的蜻蜓只数减去飞走的,即能算出还剩的蜻蜓只数;据此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得:
河边原有23只蜻蜓,飞走了15只。列式23-15表示还剩的蜻蜓数。
故答案为:C
2.C
【分析】由题意可知,二(2)班用气球装饰教室,用了23个红气球,用的黄气球比红气球少7个,那就用红气球的数量23个减去少的那7个气球,得到的就是黄气球的数量,列出算式为23-7=16(个),问题是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那就把这两个气球的数量加起来即可,列出算式为23+16=39(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23-7=16(个)
23+16=39(个)
因此一共用了39个气球。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洗衣机用分米作单位较好;数学书用厘米作单位;黑板擦用厘米作单位,数据要小一些;鱼缸用分米作单位较好;据此进行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
有一个长26cm、宽18cm、高7mm的物体,它可能是数学书。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4.B
【分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从12开始1个1个地数,分别是13、14、15、16、17、18…。可知15在14和16之间。
【详解】A.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1,这个数是51,不符合题意;
B.1个1个地数,它是12后面第3个数,12+3=15,符合题意;
C.17在18和16之间,15在14和16之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B
【分析】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若不够减,则从十位退1作十进行计算,由此解答。
【详解】计算60-37时,从十位退1后,个位的0和十位退的“1”合在一起是10,也就是个位要算10-7。
故答案为:B
6.C
【分析】直尺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相邻两个小格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
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可求出线段的长度,然后比较解答即可。
【详解】线段A长:7厘米-2厘米=5(厘米)
线段B长:9厘米5毫米-4厘米=5厘米5毫米
5厘米<5厘米5毫米,即线段B更长。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应用,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7.C
【分析】
根据题意,用80减去58求出差,9>求出的差,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
80-58=22
9>22,所以中最小填2。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数大小的比较,需熟练掌握。
8. 3 3 2 2
【分析】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零点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放平行,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
【详解】估计高3厘米,实际高3厘米。
估计高2厘米,实际高2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是解题关键。
9. 18 33 19
【分析】用一个数减另一个数,即可求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比它多的,即可求出另一个数是多少;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比它少的,即可求出另一个数是多少。
【详解】48-30=18;26+7=33;26-7=19
48比30多(18);比26多7的数是(33),比26少7的数是(19)。
10.(1)6
(2)1
【分析】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0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重合,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当0刻度与被测物体的边缘不对齐时,用末端的刻度值减去开始的刻度值即可。
(1)将两者的长度相加即可求解。
(2)将两者的长度相减即可求解。
【详解】(1)8-6=2(厘米)
4+2=6(厘米)
和一共长6厘米。
(2)10-5=5(厘米)
5-4=1(厘米)
比长1厘米。
11.(1)厘米/cm
(2)毫米/mm
(3)分米/dm
(4)分米/d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知选择答案: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一圈跑道长度是400米;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1分米大约是手掌的宽度,所以的高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的高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所以橡皮的长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所以的长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1)橡皮的长约是3厘米。
(2)
的长是12毫米。
(3)
的高是20分米。
(4)
的高约是7分米。
12.35
【分析】根据题意,一位数与一个两位数的和为40,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这个一位数相同,5+5=10,所以以为是5,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40-5=35,由此解答。
【详解】5+5=10
所以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这个数字是5;
40-5=35
所以这个两位数是35。
【点睛】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意,找到关键信息,先求出一位数,再根据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出两位数。
13. 9 3
【分析】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
单个的四边形有4个,由2个单个的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4个,由4个单个的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1个,共9个。
最长的一条线段是下面这一条,用尺子测量出长度即可。
【详解】在下边的图形中,有9个四边形,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长3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的认识,要熟悉四边形的特征。
14.×
【分析】要想找到与70更接近的数,要看看谁与70的差最小即可。
【详解】70-63=7
70-68=2
2<7
63和68相比, 68更接近7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详解】计算46+8时,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若个位相加满十,则向十位进1,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二十几指21到29,三十几指31到39。
最小的和:21+31=52(五十几)
最大的和:29+39=68(六十几)
则二十几加三十几的和可能是六十几。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淅川到南阳的距离是115千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8.28;44;60;54;
54;69;55;43;
98;84;31;9;
16;55;44;47
【详解】略
19.38+16=54
【分析】书包38元,书16元,求一共多少元,用加法计算,即书包的价钱+书的价钱=一共的价钱。
【详解】38+16=54(元)
一共54元。
20.84;63;19
【分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来十再减,算式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列竖式计算即可。
【详解】55+29=84 90-27=63 82-(35+28)=19

21.×;改正见详解;×;改正见详解
【分析】根据100以内整数加法运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加法则从个位开始计算,满十则向前一位进1,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1)竖式计算错误,数位没有对齐,第二个加数4,应该写在个位上。
(2)竖式计算错误,个位相加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一。
【详解】根据分析:
(1)×;改正:
(2)×;改正:
22.45人
【分析】先用女运动员的人数加上比男运动员少的人数,求出男运动员有多少人,再加上女运动员的人数,即可求出队里共有多少人。
【详解】20+5+20=45(人)
答:队里共有45人。
23.85;85厘米
【分析】求一共用去多少厘米,用加法计算,即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两次一共用去的长度。
【详解】30+55=85(厘米)
答:两次一共用去了85厘米。
24.3
见详解
【分析】根据长度的测量方法,一端从0刻度开始,另一端到达那个刻度就是所指刻度的长度,再用量出的长度乘2,求出要画线段的长度,画出即可。
【详解】
3×2=6(厘米)
25.6+48=54;54块
【分析】左边有6块糖果,右边袋子里有48块,求一共有多少块,用加法计算,即左边的数量+右边的数量=总数量。
【详解】6+48=54(块)
答:一共有54块糖果。
26.(1)9
(2)甲段长5厘米,乙段长4厘米,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长度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出这根彩带的长度即可;
(2)根据题意,把这根彩带分成甲、乙两段,使得甲段长比乙段的2倍少3厘米。如果设乙段长厘米,那么甲段长是厘米,结合甲段长乙段长总长度,解答即可。
【详解】(1)这根彩带长9厘米。
(2)解:设乙段长厘米,那么甲段长是厘米,可知:
2×4-3
=8-3
=5(厘米)
答:甲段长5厘米,乙段长4厘米。
如图:
27.
80厘米或20厘米
【分析】当小蜗牛家与小蟋蟀家在西瓜虫家的两边时,用西瓜虫家距离小蜗牛家的距离加西瓜虫家距离小蟋蟀家的距离即可。
当小蜗牛家与小蟋蟀家在西瓜虫家的同一边时,用西瓜虫家距离小蜗牛家的距离减去西瓜虫家距离小蟋蟀家的距离即可。
【详解】30+50=80(厘米)
50-30=20(厘米)
答:小蜗牛家与小蟋蟀家的距离是80厘米或20厘米。
【点睛】关键是找出在同一侧和不在同一侧这两种情况,然后分别计算。
28.25厘米
【分析】图一被分成相等的5份,每一份的长度都是4厘米;图二被分成相等的4份,每一份的长度都是5厘米,图三也就是一张长20厘米的纸条加上被分成相等的4份中的一份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4+4+4+4+4=20(厘米)
5+5+5+5=20(厘米)
20+5=25(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总长度是25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厘米的简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