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树上有34只鸟,飞走了20只, ?根据算式34-20,应补充的问题是( )。A.飞走了多少只鸟 B.原来有多少只鸟 C.还剩多少只鸟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方法正确的是( )。A. B. C.3.要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可以从直尺的( )。A.刻度“1”开始画到刻度“6” B.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5” C.刻度“1”开始画到刻度“7”4.表示的是算式( )的计算过程。A.26+4 B.26+5 C.26+95.下列算式中,得数一定比70大的是( )。A.35+29 B.95-3□ C.65+1□6.小强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结果(如图),他计算的题是( )。A.50-24 B.50-26 C.50-207.乌鸦喝水。第一次喝了一瓶水的一半,第二次喝了剩下半瓶水的一半,第三次喝了9克,正好全部喝完,这瓶水有( )克。A.36 B.27 C.188.回收矿泉水瓶。第一小组回收58个,第二小组回收39个。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回收矿泉水瓶( )个。A.97 B.87 C.199.得数比60大的算式是( )。A. B. C.10.计算32-7时,先算12-7=5,再算20+5=25,下面的小棒图圈法正确的是( )。A.B.C.二、填空题11.先填表,再填发现的规律。横着看,每一行相邻两个数相差( );竖着看,每一列相邻两个数相差( )。12.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13.在括号里填上“>”“<”或“=”。2米( )1米50厘米 5+6( )5×4 60( )33+2675-25( )50 22( )5+5+5 76+12( )8814.( )厘米 ( )厘米15.照图这样摆,长方形内一共可以摆( )个,还有( )个没有摆。16.摆一摆,填一填。个位上,4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 ),变成;十位上变成。17.毛毛用尺子量三个长方形的长。下面三个当中( )号长方形的长超过6厘米;( )号长方形的长不到6厘米;( )号长方形的长正好是6厘米。18.在下边的图形中,有( ) 个四边形,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长( )厘米。三、判断题19.测量物体的长短时,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才便于比较和计算。( )20.妈妈为小丽买一件87元的外套,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23元。( )21.铅笔的长度是46毫米。( )22.我有17元,妹妹有9元,我给她8元后我们两人同样多。( )23.淅川到南阳的距离是115米。( )四、计算题24.计算。25.算一算。五、改错题26.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6+8=24( ) 改正: 52-7=55( ) 改正:六、解答题27.一共要折99只千纸鹤,华华第一天折了28只,第二天折了32只,华华两天一共折了多少只千纸鹤?还要折多少只?28.图书馆有63本故事书,一年级借走25本,二年级借走36本,现在比原来少了多少本?( )29.白色图形比灰色图形多几个?(个)30.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杂技艺术焕然一新,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使我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一名杂技演员在一根悬空的钢丝绳上骑独轮车,车轮外围的半径是30厘米。从钢丝的一端到另一端,车轮正好要滚动20圈。这名杂技演员骑独轮车在钢丝绳上行驶了多少米?31.学校有一批桌子坏了,木工组已经修好了28张,还有15张没修,这批坏桌子有多少张?( )32.下面这把尺子上有些刻度模糊了,只有下面的4个刻度,它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长度?33.选择正确信息并列式计算。山坡上原来有45只绵羊,_________(填序号),还剩几只绵羊?①又来了9只绵羊②跑了9只小狗③跑了9只绵羊列式计算:( )(只)34.两张同样长的纸条,每张长20厘米,其中一张被分成相等的5份,这个图形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C B A C C B1.C【分析】根据算式34-20和题意可知,这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是树上有34只鸟,飞走了20只,求树上还剩多少只鸟?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树上有34只鸟,飞走了20只, ?根据算式34-20,题干中应补充的问题是:还剩多少只鸟?故答案为:C2.B【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刻度尺的0刻度要对准物体的一端,并且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对齐(不能斜放),然后刻度尺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详解】A.,刻度尺的0刻度没有对准物体的一端,测量方法不正确。B.,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了物体的一端,并且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对齐,测量方法正确。C.,刻度尺没有与物体对齐(物体斜放),测量方法不正确。故答案为:B3.C【分析】根据长度的测量方法,把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物体的另一端对应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由此解答即可。【详解】A.刻度“1”开始画到刻度“6”:6-1=5(厘米);B.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5”:5-0=5(厘米);C.刻度“1”开始画到刻度“7”:7-1=6(厘米)。要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可以从直尺的刻度“1”开始画到刻度“7”。故答案为:C4.C【分析】根据题图可知,从26开始跳,先向右跳了4格,表示加4,再向右跳了5格,表示又加5,这两次共加了9,所以表示的是算式26+9的计算过程,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表示的是算式26+9的计算过程。故答案为:C5.C【分析】选项中有准确数字的直接计算。没有准确数字的分情况进行分析。减法算式中使减数的数字最大,得到的结果最小;加法算式中,使加数的数字最小,得到的结果最小。由此计算解答。【详解】A.35+29=64<70;B.□数字填写9时,即95-39=56<70;C.□数字填写0时,即65+10=75>70。得数一定比70大的是65+1□。故答案为:C6.B【分析】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5捆小棒表示5个十,是50。减去虚线圈起来的2捆小棒和一捆小棒打开圈起来的6根小棒,也就是减去2捆小棒和6根小棒,即50-26。【详解】小强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结果,他计算的题是50-26。故答案为:B7.A【分析】本题采用倒推法求解,从最后一次喝水情况往前推,第三次喝了9克后正好喝完,第二次喝完后剩下的水就是第三次喝的量。第二次喝了剩下半瓶水的一半后剩下9克,那么第二次喝完后剩下的水是第一次喝完后剩下的一半,所以第一次喝完后剩下9+9=18(克)。而第一次喝完后剩下的水又是整瓶水的一半,所以整瓶水有18+18=36(克),据此解答。【详解】9+9=18(克)18+18=36(克)这瓶水有36克。故答案为:A8.C【分析】根据题意,用第一小组回收矿泉水瓶的个数减去第二小组回收矿泉水瓶的个数,即可求出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回收矿泉水瓶多少个。【详解】58-39=19回收矿泉水瓶。第一小组回收58个,第二小组回收39个。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回收矿泉水瓶19个。故答案为:C9.C【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依次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和60比较大小。比较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详解】A.25+34=59;59<60,不符合题意;B.98-39=59;59<60,不符合题意;C.90-15-13=62;62>60,符合题意。得数比60大的算式是90-15-13。故答案为:C10.B【分析】由题意可知:计算32-7时,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7=5,再算20+5=25,由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得:A.把32分成了22和10,先算10-7=3,再算22+3=25,不符合题意;B.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7=5,再算20+5=25,符合题意;C.把7分成5和2,先算32-2=30,再算30-5=25,不符合题意。小棒图圈法正确的是故答案为:B11.34;32;38;50;36;54;60;52;58;64;6;10【分析】12-6=6,18-12=6,24-18=6,30-24=6……16-6=10,26-16=10,22-12=10,40-30=10……也就是,横着看,每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数,右面的数比左面的数大6(即,每一行相邻两个数相差6);竖着看,每一列中相邻两个数下面一个数比上面数大10(即,每一列相邻两个数相差10)。【详解】由分析可知:28+6=34,26+6=32,32+6=42,44+6=50,26+10=36,48+6=54,54+6=60,46+6=52,52+6=58,58+6=64。横着看,每一行相邻两个数相差6;竖着看,每一列相邻两个数相差10。12.米/m【分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米”作单位。【详解】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比如:一根绳子长25米。13. > < > = >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把第一小题的单位统一再比较大小;有算式的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详解】2米=200厘米,1米50厘米=150厘米,200厘米>150厘米,2米(>)1米50厘米5+6=11,5×4=20,11<20,5+6(<)5×433+26=59,60>59,60(>)33+2675-25(=)505+5+5=15,22>15,22(>)5+5+576+12(=)8814. 5 6【分析】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0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重合,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当0刻度与被测物体的边缘不对齐时,用末端的刻度值减去开始的刻度值即可。【详解】7-2=5(厘米)15. 21 12【分析】图中每行可以摆7个,可以摆3行。一共可以摆的数量=每行摆的数量×行数;已经摆了9个,用一共可以摆的数量-已经摆的数量=没有摆的数量。【详解】7×3=21(个);21-9=12(个)长方形内一共可以摆21个,还有12个没有摆。16.27;27;10;14;7;7;3;1;2【分析】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若不够减,则从十位退1。计算44-17时,个位的4不够减7,则从十位退1,被减数就分成了30和14,个位为14减7;十位为3减1,由此解答。【详解】个位上,4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变成14-7=7;十位上变成3-1=2。17. ① ② ③【分析】一般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一侧要和尺子的零刻度线对齐,如果不与零刻度线对齐,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即可。观察发现,①号如果把长方形的左侧和尺子零刻度线对齐,尺子应该往左移动,那么长方形的右侧就会在尺子上刻度为6的右边,所以①号长方形的长度会超过6厘米;②号物体的长度为(厘米),是小于6厘米的;③号长方形的左侧刚好和尺子的零刻度线对齐,并且长方形的右侧刚好在尺子上刻度为6的地方结束,所以③号长方形的长度就是6厘米。【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个当中①号长方形的长超过6厘米;②号长方形的长不到6厘米;③号长方形的长正好是6厘米。18. 9 3【分析】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单个的四边形有4个,由2个单个的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4个,由4个单个的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1个,共9个。最长的一条线段是下面这一条,用尺子测量出长度即可。【详解】在下边的图形中,有9个四边形,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长3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的认识,要熟悉四边形的特征。19.√【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刻度尺,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详解】由分析可得:测量物体的长短时,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才便于比较和计算。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分析】用付给售货员的钱数减去一件外套的钱数,求出差,就是找回的钱数,然后比较一下,即可解决此题。【详解】100-87=13(元)23>13即,妈妈为小丽买一件87元的外套,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13元;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用直尺右面的数值减去左面的数值,即可求出铅笔的长度,再根据1厘米=10毫米,换算成毫米为单位据此判断即可。【详解】5厘米6毫米-1厘米=4厘米6毫米=40毫米+6毫米=46毫米铅笔的长度是46毫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2.×【分析】先用减法求出我给妹妹8元后我还剩多少元,再用加法求出我给妹妹8元后妹妹现在有多少元,最后比较我和妹妹现在的钱数是否同样多即可判断。【详解】17-8=9(元)9+8=17(元)我给妹妹8元后,此时我有9元,妹妹有17元,我和妹妹的钱不是同样多,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详解】淅川到南阳的距离是115千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24.54;26;81;39【分析】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进退位。【详解】 25.44;61;82;9540;74;89;96【分析】根据100以内整数加法运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加法则从个位开始计算,满十则向前一位进1,据此解答即可。【详解】39+5=44,44+17=61,61+21=82,82+13=9522+18=40,40+34=74,74+15=89,89+7=9626.×;26+8=34×;52-7=45【分析】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计算时,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出两个一位数的和,再用这个和与分出的整十数相加;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减法计算时,可将两位数分成十几和几十,先计算出十几减7的差,再用这个差和分出的几十相加。【详解】由分析得:把26分成20和6,6+8=14,14+20=34;把52分成12和40,12-7=5;5+40=45。26+8=24(×) 改正: 36+8=3452-7=55(×) 改正:52-7=4527.60只;39只【分析】第一天折的数量+第二天折的数量=两天一共折的数量;要折的总数量-已经折了的数量=还要折的数量。【详解】28+32=60(只)99-60=39(只)答:华华两天一共折了60只千纸鹤,还要折39只。28.25+36=61(本);61本【分析】把一年级借走的数量和二年级借走的数量加起来,求出和,就是现在比原来少了多少本。【详解】25+36=61(本)答:现在比原来少了61本。【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29.11-5=66个【分析】用白色图形的个数减灰色图形的个数即可求解。【详解】11-5=6(个)答:白色图形比灰色图形多6个。30.37.68米【分析】已知独轮车车轮外围的半径是30厘米,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车轮的周长,即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再乘车轮滚动的圈数,即可求出独轮车在钢丝绳上行驶的距离。【详解】30厘米=0.3米2×3.14×0.3=1.884(米)1.884×20=37.68(米)答:这名杂技演员骑独轮车在钢丝绳上行驶了37.68米。31.28+15=43(张)43张【分析】用已经修好的张数加还没修的张数即可求出这批坏桌子有多少张。【详解】28+15=43(张)答:这批坏桌子有43张。32.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7厘米【分析】用这把尺子可以分别量出:刻度0—1可以量出1厘米的长度;刻度0—3可以量出3厘米的长度;刻度0—7可以量出7厘米的长度;刻度1—3可以量出2厘米的长度;刻度1—7可以量出6厘米的长度;刻度3—7可以量出4厘米的长度;据此解答。【详解】以0为起点,可量出1厘米、3厘米、7厘米以1厘米为起点,可量出3-1=2(厘米),7-1=6(厘米)以3厘米为起点,可量出7-3=4(厘米)答:可以直接量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7厘米长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考查对长度测量的认识以及应用。33.③;45-9=36;36只【分析】题干中已知原有绵羊的数量,知道又来的绵羊的数量,则用原有绵羊的数量+又来的绵羊数量=现在的绵羊数量,不能求出还剩的数量;知道跑了的小狗数量,和绵羊的数量无关,绵羊的数量不会变,不用解答;知道跑了的绵羊数量,则用原来绵羊的数量-跑了的绵羊数量=还剩的绵羊数量,符合题意。【详解】由分析得:山坡上原来有45只绵羊,③,还剩几只绵羊?列式计算:45-9=36(只)答:还剩36只绵羊。34.25厘米【分析】图一被分成相等的5份,每一份的长度都是4厘米;图二被分成相等的4份,每一份的长度都是5厘米,图三也就是一张长20厘米的纸条加上被分成相等的4份中的一份的长度,据此解答。【详解】 4+4+4+4+4=20(厘米)5+5+5+5=20(厘米)20+5=25(厘米)答:这个图形的总长度是25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厘米的简单计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