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在古代是一个长度单位,“一仞”也就是八尺,一尺约等于23厘米,“一仞”约等于( )。
A.成年人一掌的长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一个成年人的身高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86厘米>5米 B.一个二年级小朋友高约120米
C.一根铅笔长约20厘米 D.1米的铁线比100厘米的绳子短
3.用拃量同一个课桌的长度,老师测量的结果大约是4拃,小刚测量的结果大约是5拃。这是因为( )。
A.小刚量的不标准
B.长度单位不同
C.测量的不是同一张课桌
4.如果把图中的绳子拉直,最接近它长度的是( )厘米。
A.5 B.6 C.7
5.下面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新华字典的厚度 B.食指的宽度 C.小红的身高
6.下面的算式直接去掉括号后,得数不变的是( )。
A.240×(60÷4) B.240÷(60×4) C.(240+60)÷4
7.根据你的生活常识,下面物体的体积最接近1立方厘米的是( )。
A.1粒骰子 B.1台冰箱 C.1瓶雪碧
二、填空题
8.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8,积是( ),再减去15得(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室里黑板大约长4( ) 一根跳绳长约2( )
一张课桌高约8( ) 一支铅笔长约15( )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25千米( )2千米500米 5分米6厘米( )56厘米 80毫米( )8厘米 3吨50千克( )3500千克 2时( )100分 1时( )200秒
11.红领巾最长的一条边比1米短20厘米,这条边长( )厘米,也就是( )分米。
12.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 )。
被减数 46
减数 63÷7
13.程叔叔每天去绿道上散步,第一天走了40分,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程叔叔第三天走了( )分。
14.一种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 )。
15.算式54-36÷6,如果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则算式应变为( ),结果是( )。
三、判断题
16.一张居民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
17.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可以用50米的皮尺来量。( )
18.1千米铁丝比1000米的电线短。( )
19.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千米。( )
20.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得数。
3×6= 5×2= 8×9= 4×2=
3×4= 0÷6= 5×7= 9×8=
2×8+4= 7×9-7= 8×2+10= 6×7-5=
22.计算下面各题。
(671-156)÷5 36×(332÷4)
23.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4.刚入学时,兰兰的身高是11分米,上二年级了,她长高了4厘米,兰兰现在身高多少厘米?
25.5名同学参观航天展览,共付门票费18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26.工程队要修一条长78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8天,还剩下140米没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7.摩托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54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快多少米?
28.有192吨煤,用4辆卡车拉,每辆载质量是2吨,需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B C B A A
1.C
【分析】用23厘米乘8就是“一仞”的长度,再结合一掌的长度、一臂的长度、成人的身高,进行选择。
【详解】23×8=184(厘米)
A.一个成年人的一掌长大约是15厘米。
B.一个成年人的一臂长大约是70厘米。
C.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大约是150厘米以上。
所以“一仞”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身高。
故答案为:C
2.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由此选择合适的单位;
同单位的直接比较大小,不同单位的根据1米=100厘米统一单位再比较。
【详解】A.86厘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1米<5米,则86厘米<5米,原题说法错误;
B.二年级小朋友的身高约为120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C.一根铅笔长约20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D.1米=100厘米,则1米的铁线和100厘米的绳子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一根铅笔长约20厘米。
故答案为:C
3.B
【分析】量的是同一张课桌,老师是成年人,小刚是学生,所以老师的一拃要比小刚的一拃长。也就是长度单位不同。
【详解】A.小刚的手小,一拃的长度要短,所以大约5拃,量的是对的;
B.成人的一拃比儿童的一拃要长,也就是长度单位不同;
C.题干说的是同一张课桌,说法错误。
所以是因为长度单位不同,量的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度的估测。
4.C
【分析】绳子的长度有3段,1段是2厘米到5厘米的长度,即5-2=3(厘米),1段是4厘米到5厘米的长度,即5-4=1(厘米),1段是4厘米到7厘米的长度,即7-4=3(厘米)把它们的长度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5-2=3(厘米)
5-4=1(厘米)
7-4=3(厘米)
(厘米)
所以最接近它长度的是7厘米。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由此选择。
【详解】A.新华字典的厚度大约是5厘米,不符合题意;
B.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符合题意;
C.小红的身高比1厘米长得多,不符合题意。
最接近1厘米的是食指的宽度。
故答案为:B
6.A
【分析】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A.240×(60÷4)=240×15=3600;240×60÷4=14400÷4=3600,3600=3600。
B.240÷(60×4)=240÷240=1;240÷60×4=4×4=16,1<16。
C.(240+60)÷4=300÷4=75;240+60÷4=240+15=255,75<255。
由此可知,直接去掉括号后,得数不变的是240×(60÷4)。
故答案为:A
7.A
【分析】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物体指的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物体的体积,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物体。
【详解】A.1粒骰子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B.1台冰箱的体积大约是220立方分米;
C.1瓶雪碧的体积大约是330立方厘米;
下面物体的体积最接近1立方厘米的是1粒骰子。
故答案为:A
8. 48 33
【分析】将6与8相乘根据乘法口诀可得到积,再用积减去15即可。
【详解】6×8=48
48-15=33
积是48,再减去15得33。
9. 米/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分析】黑板比较长,一般用米作单位;跳绳比人长一些,一般用米作单位;课桌一般高几十厘米,也就是几分米;铅笔较短,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教室里黑板大约长4米;一根跳绳长约2米;
一张课桌高约8分米;一支铅笔长约15厘米。
10. > = = < > <
【分析】(1)根据1千米=1000米,25千米>2千米500米。
(2)根据1分米=10厘米,5分米=50厘米,5分米6厘米=56厘米。
(3)根据1厘米=10毫米,80毫米=8厘米。
(4)根据1吨=1000千克,3吨50千克=3050千克,3吨50千克<3500千克
(5)根据1时=60分,2时=120分,2时>100分。
(6)根据1时=60分,1时<200秒。
【详解】25千米>2千米500米 5分米6厘米=56厘米 80毫米=8厘米
3吨50千克<3500千克 2时>100分 1时<200秒
11. 80 8
【分析】求比1米短20厘米是多少厘米,用减法计算;要先根据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换算单位,单位统一后再计算。据此得解。
【详解】由题意得:
1米=100厘米
100-20=80(厘米)
80厘米=8分米
红领巾最长的一条边比1米短20厘米,这条边长80厘米,也就是8分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及计算,关键是熟悉单位之间的进率。
12.46-63÷7=37
【分析】先计算63÷7,求出商作为减数,再用被减数(46)减去减数(63÷7),求出差;据此列式综合算式。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46-63÷7=37。
被减数 46
减数 63÷7
13.50
【分析】第一天走了40分,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所以第二天走了(40+5)分,第三天走了(40+5+5)分。
【详解】40+5+5
=45+5
=50(分)
所以第3天走了50分。
14.分米/dm
【分析】由题可知,这种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毫米,1000里面有100个10,也就是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00个1毫米,也就是100毫米,再根据1分米=10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000里面有100个10,所以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所以一种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分米。
15. (54-36)÷6 3
【分析】根据运算规则,无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开始算,在计算54-36÷6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利用括号,把需要先算的括起来;原算式要先算减法,只需用小括号把减法括起来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54-36)÷6
=18÷6
=3
算式54-36÷6,如果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则算式应变为(54-36)÷6,结果是3。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判断。
【详解】一张居民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进行灵活地选择。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可以用50米的皮尺来量。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主要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灵活选择。
18.×
【分析】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1千米铁丝与1000米的电线一样长;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1千米铁丝与1000米的电线一样长;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填空即可。
计量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的长度,结合数据42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长度的常用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1米大约家里餐桌的高度,1分米大约一个成年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1个指甲盖面的长度,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所以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18;10;72;8
12;0;35;72
20;56;26;37
【解析】略
22.103;2988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1)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详解】(671-156)÷5
=515÷5
=103
36×(332÷4)
=36×83
=2988
23.12瓶
【分析】由图可知,每个小长方形表示6瓶,有这样的5个小长方形。这5个小长方形和一个大一点的长方形合起来一共是42瓶,那么可以先用5乘6算出5个小长方形一共表示多少瓶,然后再用42减去前面的得数算出最右边的长方形表示多少瓶,列式为:42-6×5。
【详解】42-6×5
=42-30
=12(瓶)
故最右边的长方形表示12瓶。
24.114厘米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兰兰刚入学的身高+长高的高度=现在的身高,根据1分米=10厘米换算单位再计算。
【详解】11分米=110厘米
110+4=114(厘米)
答:兰兰现在身高114厘米。
25.38元
【分析】依据除法意义,先求出每人的门票钱数,再用每人的门票钱数加上每人乘车钱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花的钱数。
【详解】180÷5+2
=36+2
=38(元)
答:平均每人花了38元。
26.80米
【分析】先算出前8天一共修了的米数:已知公路总长是780米,还有140米没修,那么前8天修的米数就是用公路的总长度减去没修的长度,就得到了前8天总共修的米数。再用前8天修的总米数除以8天,就能得到前8天平均每天修的米数。
【详解】(780-140)÷8
=640÷8
=80(米)
答:前8天平均每天修80米.
27.9000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摩托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每小时多行驶的路程,然后根据“1千米=1000米”将单位化成米即可。
【详解】54-45=9(千米)
9千米=9000米
答: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快9000米。
28.24次
【分析】由题意得,有192吨煤,用4辆卡车拉,每辆载质量是2吨。可以先用4乘2算出4辆卡车1次可以运多少吨煤,然后再用192除以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需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详解】192÷(4×2)
=192÷8
=24(次)
答:需要24次才能全部运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