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践行平等 课件(共4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践行平等 课件(共4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3)尊重他人的权利。
(2)依法行使权利。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珍视自由的要求?
温故知新
第七课《勇担社会责任》
7.2践行平等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 八上第三单元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平等,知道平等的内涵、表现及价值,培养尊重他人、不欺生凌弱的品格。
法治观念:掌握践行平等的做法,增强依法维护平等的自觉性。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增强平等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落实平等原则。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道践行平等的具体要求,增强平等意识和依法维护平等的自觉性。
将践行平等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不平等情况时,能克服畏难或漠视心理,主动运用合法方式维护平等。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P61-65
1.平等的内涵?
3.★如何践行平等?
2.平等的重要性?
结合上述漫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平等?
是不是只有一模一样才叫平等?
小组讨论:
新课导入
【笔记】 1.平等的内涵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探究新知
探究一:平等的内涵
城乡同票同权
男女同工同酬
珞巴族人数少也有人大代表
老虎苍蝇一起打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情景一:
生活观察1
下述是否体现了平等?说明理由?
国家领导人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
劳动模范
思考:以上图片对于我们认识平等有什么启示?
生活中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
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情景二: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三十七 第一款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权利。
第四条 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结合宪法和法律的上述规定,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有关于平等的规定
情景三: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一:
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李旭上学不好好读书,经常出入网吧,很少到学校上课,老师批评了他,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我现在还是学生,不用承担任何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一:
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大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而被审查、审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二:
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从生育到参政,看妇女权利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妇女的各项权利到了很好保障。今天,妇女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义务教育、中教育、高等教育中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妇女在各类社会保险中平等参保、平等享受待遇,美好生活更有保障。我国妇女权益保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每一位妇女获得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考: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平等的?
生活观察2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01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权利义务平等”是指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否矛盾?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给生命让路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这些“差别对待” 是否违反了平等原则和精神?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特别的关照。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
相关链接
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足迹
独立宣言
1776 美国
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逆转的权利
生活观察3
探究二:平等的重要性
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足迹
人权宣言
1789 法国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足迹
人权宣言
1948 世界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足迹
十八大
2012 中国
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一议:人类为什么要追求平等?
经济上
文化上
政治上
共同富裕
平等参与
共建共享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② 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
【笔记】 2.平等的重要性
杭州图书馆平等接纳拾荒者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仅要求他们洗手后进入。当有读者投诉时,馆长回应:“我无权拒绝他们,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你怎样看待杭州图书馆的行为?
生活观察4
探究三:践行平等
这一做法体现了公共服务对弱势群体的平等尊重,打破了“身份歧视”的偏见。
【笔记】 3.★如何践行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2003年6月,大学生张某参加公务员考试,他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在报考同一岗位的近百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因在随后的体检中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他被招考岗位所在市的人事局以体检不合格为由拒绝录用。无奈,张某一纸诉状递到人民法院,状告市人事局侵犯其合法权利。
人民法院在判决中确认,被告市人事局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作出取消原告张某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行为、主要证据不足。依据法律规定,该行为应予掀销。这起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以原告张某的胜诉而告终。该案件对后来出台废止“乙肝歧视”的国家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考: 张某的做法对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启示?
情景一:阅读P64: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
生活观察5
乙肝在中国相当普遍,全国约有10%人口被乙肝病毒侵扰。在这庞大的人群中,有绝大多数的人应该不能看作是乙肝病人,严格来说他们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机体存在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检查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对生活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阅读P64: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
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平等的现象?
就业歧视,种族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
课堂小活动
联系漫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说一说:
(1)因性别、身高等原因而拒绝录用求职者,这会给求职者带来哪些危害?
(2)如果你是求职者,因性别等原因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你会如何对待?
(3)假如你是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招聘时你会如何践行平等?
【笔记】 3.★如何践行平等?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案例分析
情景二:广西防城港 “亮证逼让” 事件
证件滥用:执法证本属公权力象征,却被私用为“逼让工具”。
制度漏洞:涉事消防士违反证件管理规定,将证件随意放置私家车内,暴露公权私用隐患。
思考:如何看待“亮证逼让” 事件?
生活观察5
特供食品
特权车辆
特权就业
知识拓展:特权的含义、表现和结果是什么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已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特权的表现
特权的表现
思考:为什么要反对特权及追求特权的后果?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李铁花300万“上位”国足主教练
反对特权的原因
追求特权的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追求特权的后果
【笔记】 3.★如何践行平等?
(3)坚决反对特权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等等。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 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阅读感悟
【笔记】 3.★如何践行平等?
(4)要增强平等意识
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结合前面所学,小组讨论:中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中,能做哪些践行平等的小事?
议一议:
不嘲笑成绩差的同学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融入集体
尊重保洁阿姨的劳动
【笔记】 3.★如何践行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3)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
(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1.①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①珍视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
活 动 反 思
启思导行
7.2践 行 平 等
课时小结
1.含义
3. 要求
2.重要性
(1)平等对待他人。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3)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
(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② 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C
课堂练习
2.“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北京冬残奥会与冬奥会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方位,打造场馆的无障碍环境,将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上述材料体现了( )
A.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B.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在我国,允许特定人群有特权的存在
D.正义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B
课堂练习
3.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施行34周年。34年来,我国在出行、升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出台多种专门措施,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述举措( )
①表明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③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说明尊重自由平等应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