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7 B. x=7 C. x≥7 D. x≤7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3.如图,一架飞机A在地面目标B的正上方1000米处,飞行员测得另一地面目标C的俯角为30°,则B,C之间的距离为(  )
A.
B. 1000
C.
D. 2000
4.将抛物线y=2x2+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抛物线为(  )
A. y=2(x-2)2-2 B. y=2(x+2)2+2 C. y=2(x-2)2+2 D. y=2(x+2)2-2
5.如图,点A、B、C在⊙O上,若∠A=40°,则∠BCO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5°
D. 40°
6.若关于x的方程(x-2)2=-b是由x2+ax-b=0配方后得到的,则a、b的值分别为(  )
A. 4,2 B. -4,-4 C. -4,-2 D. -4,2
7.如图①是伸缩折叠不锈钢晾衣架的实物图,图②是它的侧面示意图,AD和CB相交于点O,点A、B之间的距离为1.2米,AB∥CD,根据图②中的数据可得C、D之间的距离是(  )米
A. 0.68 B. 0.69 C. 0.86 D. 0.96
8.如图,随机闭合开关K1、K2、K3中的两个,则能让两盏灯泡L1、L2同时发光的概率为(  )
A. B. C. D.
9.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3,顶点坐标是(-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a+b=0
B. y最大值=-1
C. a+b+c=0
D. 4a-2b+c<0
10.如图1,动点P从菱形ABCD的点A出发,沿边AB→BC匀速运动,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PO的长为y,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到AB中点时,PO的长为(  )
A. 2 B. C. D. 3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方程x2=2x的根为______.
12.如图,一个公共房屋门前的台阶共高出地面0.8米.台阶被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斜坡的坡度i=1:10,则从斜坡的起点至房屋门的水平距离是 米.
13.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历史上,祖冲之、刘徽、韦达、欧拉等数学家都对π有过深入的研究,某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拟从以上4位数学家的画像中随机选用2幅,则其中至少有一幅是中国数学家的概率是______.
14.一个涵洞的截面边缘是抛物线,如图所示.现测得当水面宽AB=2m时,涵洞顶点与水面的距离为2m.这时,离开水面1.5m处,涵洞ED的宽度是 .
1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D=10,AB=6,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折痕交AB边于点T,交AD边于点S,P为A′T的中点,连接BP,则线段BP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10分)
(1)计算:×-(1-)0-;
(2).
17.(本小题9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王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将每个节气的名称写在完全相同且不透明的小卡片上,洗匀后将卡片倒扣在桌面上,邀请同学上讲台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并向大家介绍卡片上对应节气的含义.
(1)2024年2月4日是“立春”,若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抽到“立春”的概率为______;
(2)老师选出写有“谷雨、芒种、白露”的三张卡片洗匀后倒扣在桌面上,请小张同学从中抽取一张卡片记下节气名称,然后放回洗匀再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记下节气名称.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抽到的卡片上写有相同节气名称的概率.
18.(本小题9分)
已知二次函数y=x2-4x+3.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
(2)认真观察图象,结合所学函数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①函数y<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②方程的根是______;
③试写出此函数的一条性质;
④已知点A(-1,y1),,C(4,y3)都在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连接).
19.(本小题9分)
数学活动课上,为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某小组把一根细线固定在半圆形量角器的圆心处,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小重物,制成一个简单的测角仪(图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
由所测数据,画出示意图(图4),量得眼睛到地面的距离AB=1.6m,所站位置到旗杆底部的距离BC=16.8m.
(1)根据图3中测角仪的读数可知仰角α的度数为______.
(2)根据已测数据,求旗杆CD的高度.
(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35°≈0.57,cos35°≈0.82,tan35°≈0.70,sin55°≈0.82,cos55°≈0.57,tan55°≈1.43)
20.(本小题9分)
如图,锐角△ABC内接于⊙O,AB=AC,射线BE经过圆心O并交⊙O于点D,连接AD、CD,BC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F.
(1)求证:DF平分∠CDE.
(2)①比较大小:∠ABD______∠F(填“>,═,<”).
②若,⊙O的半径为,则DF的长为______.
(3)若∠ACD=30°,CD=1,则AB的长为______.
21.(本小题9分)
某小区有一个喷水池,喷水池的中心有一圈喷水头,喷出的水柱为抛物线,在距水池中心1m处达到最大高度3m,水柱B落地点到水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3m,以水平方向为x轴,喷水池中心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C、点D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
(2)求水柱所在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王师傅在喷水池维修设备期间,喷水池意外喷水,如果他站在与池中心水平距离为2m的地方,通过计算说明身高1.85m的王师傅是否会被淋湿?
22.(本小题10分)
如图,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67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如图1,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动手实践: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这道题是个很好的素材,可以帮助同学们回忆基本尺规作图,现请你利用尺规作图在图2中作AB边上的高C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观察思考:你发现图中存在______对相似三角形.
(3)深入探究:爱思考的小明利用探究出来的相似三角形,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AC2=AD AB,②BC2=BD AB,③CD2=______.
请补全③,并按照小明的思路,选择①、②、③中的一个进行证明.
23.(本小题10分)
综合与实践
【问题背景】
我们在初学二次函数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用总长为20m的围栏材料,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圃.
怎样围才能使花圃的面积最大?
【尝试探究】
(1)如图,设围成的矩形花圃为ABCD.我们先列举一些不同的围法,观察矩形花圃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请补充完整如下表格:
Ab的长(m) 1 2 3 4 5 6 7 8 9
BC的长(m) 18 16 ______ 12 ______ ______ 6 4 2
面积(m2) 18 32 ______ 48 ______ ______ 42 32 18
【观察发现】
(2)设AB的长为x,矩形的面积为y,我们发现:y是x的函数.
①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整理成一般形式);
②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问题解决】
(3)请将y与x的函数关系式配成顶点式,求出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拓展探究】
(4)用总长为a米的围栏材料,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圃.当与墙垂直的一边长度为______时,围成的花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______.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x1=0,x2=2
12.【答案】8
13.【答案】
14.【答案】1m
15.【答案】
16.【答案】;
2
17.【答案】.

18.【答案】①1<x<3;②x1=1,x2=3;③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y2<y3<y1
19.【答案】35°;
旗杆的高度CD约为13.4m
20.【答案】∵AB=AC,
∴∠ABC=∠ACB,
∵∠ADB=∠ACB,∠EDF=∠ADB,
∴∠EDF=∠ABC.
∵BD为⊙O的直径,
∴∠BAD=∠BCD=90°.
∵∠BAD+∠ABC+∠BCD+∠ADC=360°,
∴∠ABC+∠ADC=360°-∠BAD-∠BCD=180°.
∵∠ADC+∠FDC=180°,
∴∠FDC=∠ABC,
∴∠EDF=∠FDC,
∴DF平分∠CDE;
①=;
②6;

21.【答案】(3,0),(1,3);

王师傅不会被淋湿,理由:
当x=2时,,
2.25>1.85.
答:王师傅不会被淋湿
22.【答案】AB边上的高CD,如图2即为所求;
3;
∵△ACD∽△CBD,
∴,
∴CD2=AD BD.
∵△ADC∽△ACB,
∴,
∴AC2=AD AB,
∵△CDB∽△ACB,
∴,
∴BC2=BD BA;
故答案为:AD BD
23.【答案】14,10,8,42,50,48; ①y=-2x2+20x;②0<x<10; y=-2(x-5)2+50,最大值为50;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