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4.3 等比数列4.3.3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探究点二 分组求和法探究点三 错位相减法求和◆◆◆◆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备课素材练习册答案核查【导】答案核查【练】【学习目标】1.能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2.能说明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特征,能灵活运用前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其前项和为,则当时,_____;当时, _ 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1)当时,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点 是直线上的一群孤立的点.(2)当时,.记 ,则是一个指数式与一个常数的和.当且 时,是指数函数,此时,点是指数型函数 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的点.知识点三 错位相减法已知,,则形如 的数列求和可用错位相减法,其基本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由题可得 .第二步:写出前项和的表达式 ,等式两边同乘公比, .第三步:由得 .第四步:化简③可得 .【诊断分析】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求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时,可直接套用公式 .( )×(2)若首项为的数列既是等比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其前 项和.( )√(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不可能为0.( )×(4)若,则 .( )×2.当,时,是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此时 ,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证明:一方面,若为等比数列,且公比 ,则,令,得 .另一方面,若,且 ,则,当时, ,易知当时,也成立,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所以对任意 ,都有,所以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例1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 .(1)若,,求 ;解: .(2)若,,且,求和 ;解:因为为等比数列且,,所以,即,又,所以 ,所以 .(3)若,,求与 ;解:由题意知解得或 所以,或, .(4)若,,,求和 .解:易知,所以由题知解得例1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 .变式 [2025·江苏金陵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 是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以及 依次为( )A.682, B.,C.682,或 D.,或√[解析] 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得或则 ,或.故选C.[素养小结]在等比数列的五个量,,,,中,与是最基本的,当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时,均可以用与表示与,从而列方程组求解.在解方程组时经常用到两式相除达到整体消元的目的,这是方程思想与整体思想在数列中的具体应用.探究点二 分组求和法例2 [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末]设为数列的前 项和,.(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解:因为 ,所以当时, ,即;当时,,可得 .所以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由(1)知 ,则 .例2 [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末]设为数列的前 项和,.变式(1)[2025·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已知数列 满足,且则该数列前20项和______.1078[解析] 因为,所以数列 的所有奇数项构成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数列 的所有偶数项构成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2)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8,且,, 成等比数列.①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解:因为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8,且,, 成等比数列,所以,,即,则 ,与联立得, ,则 .②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 ,可得数列的前 项和.(2)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8,且,, 成等比数列.[素养小结]分组求和法适用的题型若,其中数列与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时,可将,分别求和,再相加即可.探究点三 错位相减法求和例3 [2025·山东莱芜一中高二月考]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满足 ,.(1)求与 的通项公式;解:由题意可设等差数列的公差、等比数列的公比分别为, ,所以 和注意到,,所以分别解得和所以与的通项公式分别为 ,, .(2)设,求的前项和 .解:由(1)可知,, ,所以, ,则 ,所以 ,以上两式作差得.变式 [2025·湖南株洲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 是递增数列,,,数列满足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 ,所以,,解得, 或, ,又数列 是递增数列,所以,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由(1)知,所以 ,则 ,两式相减得,所以 .变式 [2025·湖南株洲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 是递增数列,,,数列满足 .[素养小结]一般地,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公比,求数列的前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1.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方法一(错位相减法) .在①式两边同乘,得 .由,得 ,所以当时,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又可得到.显然,当时, .方法二(定义法):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得.根据比例的性质,得,故.当时, .因为满足上式,所以,显然当时, .方法三(方程法):由 ,得 .所得结论同上.方法四(累加法),整理得 .所得结论同上.2.错位相减法万能公式通项公式为且的数列的前 项和,其中,, ,证明如下:,,得 ,故 .3.正确应用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1)若已知,,,则可用公式求和;若已知 ,,,则可用公式 求和.(2)在应用公式或 求和时,应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为,当时应按常数列求和,即 .在解含参数的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时,应分别讨论与 两种情况.4.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各项和公式设无穷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 ,则其各项的和且 .1.基本量法: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结合方程(组)求等比数列的基本量.例1(1)已知在等比数列中,,,求前4项和 ;解:设公比为,由, ,得,所以,所以 .(2)已知在等比数列中,公比,前5项和,求, .解:由,得,所以 .例2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比,求 和的值.解:在等比数列中,,公比 ,,则 ,解得 ,则 .2.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若 是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则其前项和一定具有 的形式.例3(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则( )A.3 B. C.6 D.[解析] 当 时,,可得,当时, ,因为数列 为等比数列,所以,解得 .故选D.√(2)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其前 项和,则( )A.数列的公比为B.数列 为递减数列C.D.当取最小值时,√[解析] ,当时, ,两式相减得,即,当 时,,所以.由是等比数列知公比为 ,所以,则,所以 ,故A,C选项错误;又,,所以公比为,所以数列 为递增数列,故B选项错误;,当且仅当 ,即时取等号,此时公比为,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故D选项正确.故选D.练习册1.已知数列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其前 项和,,,则 ( )A.15 B.31 C.63 D.7[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 ,,得,可得,所以 ,所以,故选A.√2.[2025·江苏苏州中学高二月考]等比数列 的前4项和为30,,则 ( )A. B. C.1 D.2[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若,则 ,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则解得所以 .故选A.√3.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 ( )A. B. C. D.[解析] 由题意可得 ;,则 ;,则.因为 ,所以,解得 .故选A.√4.[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二质检]等比数列 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项和为,已知,,则 ( )A. B.32 C.64 D.[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知,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 .故选B.√5.[2025·江苏盐城中学高二调研]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5858 B.5948 C.6138 D.6658[解析] 由题意得 ,,所以 ,,因为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所以 ,则,故选C.√6.(多选题)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则下列式子的值为定值的是( )A. B. C. D.[解析] 由得,, ,.对于A, ;对于B,;对于C, ;对于D,,与有关,不是定值.故选 .√√√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因为 ,所以①,,,得,所以 .8.前5项的和为31,且递减的等比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解析] 不妨设,因为数列 是递减的等比数列,所以,取,所以 ,满足题意,所以 (答案不唯一).9.(13分)[2025·江苏镇江中学高二检测] 已知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求 的通项公式;解:因为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所以,,可得,所以 的通项公式为.(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数列的前项和 .10.(13分)[2025·江苏宿迁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点在直线 上.(1)当实数为何值时,数列 是等比数列?解:因为点在直线 上,所以 ,当时, ,则,所以 ,所以 .对于式,当时,,所以 ,所以当时,,此时数列 是等比数列.(2)在(1)的结论下,设,, 是数列的前项和,求 .解:由(1)可得,则 ,所以, ,那么 .10.(13分)[2025·江苏宿迁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点在直线 上.11.[2025·山东师大附中高二质检]已知数列 满足,若数列的前5项和为31,则 的值为( )A.8 B.16 C.31 D.32[解析] 令,则,所以,解得 .故选B.√12.[2025·江苏金陵中学高二质检]记为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已知,,则数列 ( )A.无最大项,有最小项 B.有最大项,无最小项C.无最大项,无最小项 D.有最大项,有最小项√[解析] 设的公比为,则,所以 ,所以.当 为偶数时,,对应函数为减函数,则 ;当为奇数时, ,对应函数为增函数,则.所以有最大项,最小项 .故选D.13.(多选题)[2025·安徽安庆一中高二质检] 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项和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列是等比数列 B.数列 是递增数列C. D.√√√[解析] 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项和为, ,, ,, ,,又, ,,数列 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故A正确;, 数列 为递增数列,故B正确;,故C正确;,, ,故D错误.故选 .14.已知数列满足 ,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_ ________________.[解析] 因为,所以 ,当时,有,由 得,得,因为 满足上式,所以..15.[2025·江苏泰州中学高二调研]设无穷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为,若 ,则( )A.为递减数列 B. 为递增数列C.数列有最大项 D.数列 有最小项[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知,则 ,由可得且 .对于A,B选项,,若,则当为奇数时,,此时,则;√,此时,则 .所以当时数列 不单调,A,B错误.对于C,D选项,,当时,为递增数列,则 有最小项,无最大项.当时,若为正奇数,则 ,则,此时为递减数列,则;若 为正偶数,则,则,此时 为递增数列,则.故当时, 的最大项为,最小项为.综上所述, 有最小项,C错误,D正确.故选D.16.(15分)已知数列和满足, ,.(1)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证明:由,,,得 ,整理得 ,又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由(1)知,所以 ,所以, .设,则 ,两式相减得 ,从而 ,所以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诊断分析】1.(1)× (2)√ (3)× (4)× 2.略课中探究 例1 (1) (2)(3),或,(4) 变式 C例2 (1)(2)m>变式 (1)1078 (2)① ②例3 (1), ,(2)变式 (1)(2)快速核答案(练习册)1.A 2.A 3.A 4.B 5.C 6.ABC 7. 8.(答案不唯一)9.(1)(2)10.(1)(2)11.B 12.D 13.ABC 14. 15.D16.(1)略(2)4.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前预习】知识点一na1 =诊断分析1.(1)× (2)√ (3)× (4)×2.证明:一方面,若{an}为等比数列,且公比q≠1,则Sn==-·qn,令k=,得Sn=k-k·qn.另一方面,若Sn=k-k·qn,且k=,则Sn=-·qn=,当n≥2时,an=Sn-Sn-1=-=[1-qn-(1-qn-1)]=(qn-1-qn)=a1qn-1,易知当n=1时,an=a1qn-1也成立,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所以对任意n∈N*,都有==q(q≠0,q≠1),所以{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课中探究】探究点一例1 解:(1)S10===×=.(2)因为{an}为等比数列且a1=1,a5=16,所以a5=a1q4,即16=q4,又q>0,所以q=2,所以S7===127.(3)由题意知解得或所以an=3n-1,Sn=×3n-或an=16×,Sn=.(4)易知q≠1,所以由题知解得变式 C [解析] 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得或则S10===682,或S10==682.故选C.探究点二例2 解:(1)因为Sn+2=2an,所以当n≥2时,an=Sn-Sn-1=2an-2-2an-1+2,即an=2an-1;当n=1时,S1+2=2a1,可得a1=2.所以数列{an}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an=2n.(2)由(1)知bn=an+log2an=2n+n,则Tn=(2+22+…+2n)+(1+2+…+n)=+=2n+1+-2.变式 (1)1078 [解析] 因为a1=a2=1,an+2=所以数列{an}的所有奇数项构成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数列{an}的所有偶数项构成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S20=(a1+a3+…+a19)+(a2+a4+…+a20)=+10+×1=1078.(2)解:①因为公差d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4项和为28,且a1,a2,a7成等比数列,所以4a1+6d=28,=a1a7,即(a1+d)2=a1(a1+6d),则d=4a1,与4a1+6d=28联立得a1=1,d=4,则an=1+4(n-1)=4n-3.②bn=an+(-2)n=(4n-3)+(-2)n,可得数列{bn}的前n项和Tn=n(1+4n-3)+=2n2-n-[1-(-2)n].探究点三例3 解:(1)由题意可设等差数列的公差、等比数列的公比分别为d,q,所以和注意到b1≠0,q≠-1,所以分别解得和所以{an}与{b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n=1+3(n-1)=3n-2,bn=1×2n-1=2n-1,n∈N*.(2)由(1)可知an=3n-2,bn=2n-1,n∈N*,所以cn=anbn=(3n-2)·2n-1,n∈N*,则Sn=1×20+4×21+…+(3n-5)×2n-2+(3n-2)×2n-1,所以2Sn=1×21+4×22+…+(3n-5)×2n-1+(3n-2)×2n,以上两式作差得Sn=-1-3×(21+22+…+2n-1)+(3n-2)2n =-1-3×+(3n-2)2n=-1+6-3×2n+(3n-2)2n=5+(3n-5)2n.变式 解:(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因为a2a5=32,a3+a4=12,所以(a1q)·(a1q4)=32,a1q2+a1q3=12,解得a1=1,q=2或a1=32,q=,又数列{an}是递增数列,所以a1=1,q=2,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2)由(1)知nbn=,所以Sn=+++…++,则Sn=+++…++,两式相减得Sn=1+++…+-=-,所以Sn=4-.4.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A [解析]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q>0),由a2=2,a4=8,a4=a2q2,得8=2q2,可得q=2,所以a1==1,所以S4===15,故选A.2.A [解析]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若q=1,则a1-a5=0,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q≠1,则解得所以a7=a1q6=.故选A.3.A [解析] 由题意可得S1=31-1-c=1-c=a1;S2=32-1-c=3-c=a1+a2,则a2=2;S3=33-1-c=9-c=a3+S2,则a3=6.因为=a1·a3,所以4=6(1-c),解得c=.故选A.4.B [解析]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由题意知q≠1,因为S3=,S6=,所以S3==,S6==,解得a1=,q=2,所以a8=a1·q7=×27=32.故选B.5.C [解析] 由题意得S3=a1+a2+a3=a1(1+q+q2)=6,a7+a8+a9=a1q6(1+q+q2)=24,所以a1=,q6===4,因为{an}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所以q3=2,则S30==×===6138,故选C.6.ABC [解析] 由8a2+a5=0得8a2+a2q3=0,∵a2≠0,∴q3=-8,∴q=-2.对于A,=q2=4(n≥2);对于B,===;对于C,===;对于D,=,与n有关,不是定值.故选ABC.7.(n-1)2n+1+2 [解析] 因为an=n·2n,所以Sn=1×21+2×22+3×23+…+n×2n①,2Sn=1×22+2×23+…+(n-1)·2n+n·2n+1②,①-②,得-Sn=2+22+23+…+2n-n·2n+1=-n·2n+1=2n+1-2-n·2n+1=(1-n)2n+1-2,所以Sn=(n-1)2n+1+2.8.25-n(答案不唯一) [解析] 不妨设a1=16,因为数列{an}是递减的等比数列,所以09.解:(1)因为{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2a2+16,所以q>0,2q2=2×2q+16,可得q=4,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2×4n-1.(2)数列{an}的前n项和Sn==(4n-1).10.解:(1)因为点(Sn,an+1)在直线y=3x+1上,所以an+1=3Sn+1(*),当n≥2时,an=3Sn-1+1,则an+1-an=3(Sn-Sn-1)(n≥2),所以an+1-an=3an(n≥2),所以an+1=4an(n≥2).对于(*)式,当n=1时,a2=3S1+1,所以a2=3a1+1=3t+1,所以当t=1时,a2=4a1,此时数列{an}是等比数列.(2)由(1)可得an=4n-1,则an+1=4n,所以bn=log4an+1=n,cn=4n-1+n,那么Tn=c1+c2+…+cn=(40+1)+(41+2)+…+(4n-1+n)=(40+41+…+4n-1)+(1+2+…+n)=+.11.B [解析] 令m=1,则an+1=2an,所以S5=a1+a2+a3+a4+a5=a5+a5+a5+a5+a5=a5=a5×=31,解得a5=16.故选B.12.D [解析] 设{an}的公比为q,则q3==-,所以q=-,所以Sn===-.当n为偶数时,Sn=-,对应函数为减函数,则S2>S4>S6>…>-;当n为奇数时,Sn=-,对应函数为增函数,则S113.ABC [解析] ∵首项为1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4anan+1=16n,∴==16,∴=16,∴===…==16,∵4anan+1=16n,∴4a1a2=16,又a1=1,∴a2=4,∴====…==4,∴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故A正确;Sn==,∴数列{Sn}为递增数列,故B正确;a5=1×44=256,故C正确;4an=4×1×4n-1=4n,3Sn+4n-1=3×+4n-1=5×4n-1-1,∴4an≠3Sn+4n-1,故D错误.故选ABC.14.2n+1---2 [解析] 因为a1+a2+a3+…+an=n①,所以a1=1,当n≥2时,有a1+a2+a3+…+an-1=n-1②,由①-②得an=1(n≥2),得an=2n-1(n≥2),因为a1=1满足上式,所以an=2n-1.令2an-n=bn,所以bn=2n-n,所以Sn=(2-1)+(22-2)+(23-3)+…+(2n-n)=(2+22+23+…+2n)-(1+2+3+…+n)=-=2n+1-2--=2n+1---2.15.D [解析]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由题意知-a10,由-a10,此时Sn+1-Sn=an+1>0,则Sn+1>Sn.所以当-1,此时{Sn}为递减数列,则Sn≤S1=a1;若n为正偶数,则qn>0,则Sn=<,此时{Sn}为递增数列,则Sn≥S2=a1(1+q)=(1-q2).故当-116.解:(1)证明:由a1=2,-=1,an+1=2bn,得-=1,整理得-1=,又-1=-≠0,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由(1)知-1=-=-,所以an=,所以bn=an+1=,=n·=2n-.设Sn=++…+,则Sn=++…+,两式相减得Sn=++…+-=-=1-,从而Sn=2-,所以Tn=-Sn=n2+n-2+.4.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已知数列{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a2=2,a4=8,则S4= ( ) A.15 B.31C.63 D.72.[2025·江苏苏州中学高二月考] 等比数列{an}的前4项和为30,a1-a5=15,则a7= ( )A. B.C.1 D.2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1-c,则c= ( )A. B.C. D.4.[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二质检] 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项和为Sn,已知S3=,S6=,则a8= ( )A.-32 B.32C.64 D.-645.[2025·江苏盐城中学高二调研] 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6,a7+a8+a9=24,则S30= ( )A.5858 B.5948C.6138 D.66586.(多选题)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8a2+a5=0,则下列式子的值为定值的是 ( )A.(n≥2) B.C. D.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n=n·2n,则Sn= . 8.前5项的和为31,且递减的等比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 9.(13分)[2025·江苏镇江中学高二检测] 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2a2+16.(1)求{a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10.(13分)[2025·江苏宿迁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t,点(Sn,an+1)在直线y=3x+1上.(1)当实数t为何值时,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在(1)的结论下,设bn=log4an+1,cn=an+bn,Tn是数列{cn}的前n项和,求Tn.11.[2025·山东师大附中高二质检] 已知数列{an}满足an+m=2man(n,m∈N*),若数列{an}的前5项和为31,则a5的值为 ( )A.8 B.16C.31 D.3212.[2025·江苏金陵中学高二质检] 记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4,a4=,则数列{Sn} ( )A.无最大项,有最小项B.有最大项,无最小项C.无最大项,无最小项D.有最大项,有最小项13.(多选题)[2025·安徽安庆一中高二质检] 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4anan+1=16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列{an}是等比数列B.数列{Sn}是递增数列C.a5=256D.4an=3Sn+4n-114.已知数列{an}满足a1+a2+a3+…+an=n,记数列{2an-n}的前n项和为Sn,则Sn= . 15.[2025·江苏泰州中学高二调研] 设无穷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A.{Sn}为递减数列B.{Sn}为递增数列C.数列{Sn}有最大项D.数列{Sn}有最小项16.(15分)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a1=2,-=1,an+1=2bn.(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n项和Tn.4.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习目标】 1.能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能说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特征,能灵活运用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q≠0),其前n项和为Sn,则当q=1时,Sn= ;当q≠1时,Sn= . ◆ 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1)当q=1时,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函数,点(n,Sn)是直线y=a1x上的一群孤立的点.(2)当q≠1时,Sn==-qn.记A=,则Sn=-Aqn+A是一个指数式与一个常数的和.当q>0且q≠1时,y=qn是指数函数,此时,点(n,Sn)是指数型函数y=-Aqx+A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知识点三 错位相减法已知an=kn+b,bn=qn,则形如{(kn+b)qn}(q≠0,q≠1)的数列求和可用错位相减法,其基本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由题可得an·bn=(kn+b)qn.第二步:写出前n项和的表达式Tn=a1b1+…+anbn①,等式两边同乘公比q,q·Tn=a1b2+…+anbn+1②.第三步:由①-②得(1-q)Tn=a1b1-anbn+1+③.第四步:化简③可得Tn.【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时,可直接套用公式Sn=. ( )(2)若首项为a的数列既是等比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其前n项和Sn=na. (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不可能为0. ( )(4)若a∈R,则1+a+a2+…+an-1=(n∈N*). ( )2.当q≠0,q≠1时,Sn=k-k·qn(k≠0)是{a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此时k=,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例1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1)若a1=2,q=-,求S10;(2)若a1=1,a5=16,且q>0,求q和S7;(3)若S2=4,S3=13,求an与Sn;(4)若a1=1,an=81,Sn=121,求q和n.变式 [2025·江苏金陵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a1+a2=2,a7+a8=128,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S10以及a1依次为 ( ) A.682, B.-682,-2C.682,或-2 D.-682,或-2[素养小结]在等比数列{an}的五个量a1,q,an,n,Sn中,a1与q是最基本的,当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时,均可以用a1与q表示an与Sn,从而列方程组求解.在解方程组时经常用到两式相除达到整体消元的目的,这是方程思想与整体思想在数列中的具体应用.◆ 探究点二 分组求和法例2 [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末] 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Sn+2=2a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记bn=an+log2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变式 (1)[2025·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 已知数列{an}满足a1=a2=1,且an+2=则该数列前20项和S20= . (2)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4项和为28,且a1,a2,a7成等比数列.①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②设bn=an+(-2)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素养小结]分组求和法适用的题型若cn=an+bn,其中数列{an}与{bn}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数列{cn}的前n项和时,可将{an},{bn}分别求和,再相加即可.◆ 探究点三 错位相减法求和例3 [2025·山东莱芜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4,2a4-a5=7,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bn}满足b3=4,b4+b5=8(b1+b2).(1)求{an}与{bn}的通项公式;(2)设cn=anbn,求{cn}的前n项和Sn.变式 [2025·湖南株洲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a2a5=32,a3+a4=12,数列{bn}满足bn=.(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bn}的前n项和Sn.[素养小结]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q≠1,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3 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x 4.3.3 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正文】练习册.docx 4.3.3 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导学案.docx 4.3.3 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练习册.docx 4.3.3 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正文】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