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2一、梳理语言文字(33分)(本题18分)文学社的小西同学漫步西湖,写下了这段文字,请完成下面小题。秋日的晨间,我漫步在西子湖畔。那人,那树,那风,无不使我感到舒适。听,屏息liǎn( )声,一缕桂花正在悄( )然绽放;看,极目远眺,远山望去一片绯( )红。忽然,骤雨cù( )至,三三两两奔散而去,躲在屋檐下,看西湖水面水波涟涟,自有一番情味。晴西湖,雨西湖,尽是人间可爱。雨后天晴,几只雀鸟在枝头吟唱,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① , ”的勃勃生趣。遥想古人,以山为伴,以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忙碌却也惬意。我想,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定是王绩《野望》笔下“② , ”的那种满载而归的幸福;亦是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③ , ”这种虚实相生的盛景。这一日,让我感到充实而美好。回到家中,心中这份满足还未退散,随手翻开身边的诗词本,一个猛子扎下去,沉醉其中。恰巧翻阅到白居易的诗: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细细读来,韵味绵长。我想,今夜,似乎连梦都会是五颜六色的。1.(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①屏息liǎn( )声 ②悄( )然绽放 ③绯( )红 ④骤雨cù( )至2.(6分)根据语段填写诗句。3.(4分)(1)(1分)小西猜想《春题湖上》这首诗写于白居易 (A.到任 B.在任 C.离任)杭州的那年春天,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此时心情的词语是“ ”。(2)(2分)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请你从色彩搭配或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这首诗的画面和情感: 。4.(5分)漫步至苏堤,小西看到“苏堤春晓”石碑前有一副楹联,想读这幅楹联时遇到了下面两个困难。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帮小西分析“□”应是选项中的哪个字,同时帮她读对楹联上下联顺序,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不超过100个字。)(本题9分)国庆期间,杭州西湖再次成为人们旅游的热门之地。感受到西湖如今的变化与发展,小杭化身小记者在小组日报上进行了报道和分享。西湖景区给你一场别样的文化盛宴墩中“语文与西湖”学习小组目录(一)有看点:鲜花布展,喜迎国庆为营造喜庆热烈的国庆氛围,今年国庆期间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着力在美化彩化上下功夫,名胜区下属各公园管理单位在景区主要景点、道路节点布置各类花坛6处、混合花境14处、专类花境4处、艺术摆花6处、立体花坛3处,用花量达10万盆,扮靓西湖景区,喜迎八方来客。 在四公园打造立体花坛,融入了荷花、鲤鱼、涟漪等元素,利用圆环设计,丰富景观层次,打造出“四面皆可观”的立体观赏模式,带来湖上、岸上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同时,配置反季节品种荷花,红绿草造型的荷花与品种荷花相映成趣,寓意天下兴和,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也吸引了大量游客争相与鲜花合影。 (二)有趣味:文博活动,精彩纷呈在国庆期间,西湖景区准备了许多精彩的文博活动,希望游客们能够一起走进景区与博物馆,感受西湖边的人文古迹。 此次文博活动主要有展示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地区专业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以观赏中国传统书画,感受当地摄影艺术,品味有茶的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无限芬芳---迎国庆书画摄影作品展”;以唐云先生作品:《人民公社》《山花烂漫》《韶山毛主席旧居图》等具有红色记忆作品为主展的“相约西湖”系列文化活动暨唐云馆建馆20周年“艺德可风---唐云艺术精品展”和展示西湖山水与人文精神契合的“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文物及摩崖碑碣展”。(三)_____________:数字景区,移动互联今年以来,西湖景区在推进智慧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一只手机管西湖、一只手机游西湖”的真实体验成效。 景区工作人员通过采准数据、丰富数据、推送数据,实现一键导航、一键导览、一键导游,目的就是让游客能一键完成所有事。并升级统一支付系统,拓展寺庙、商铺、农家乐等商业场景移动支付全区域覆盖。在西湖景区所有标识标牌、博物馆出入口布设景区统一的二维码,整合游客需求,做到“一码通游”。与此同时,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景点语音讲解导览系统,让游客能随时随地享受西湖文化伴游之旅。我们对景区负责人李先生进行了采访,他感慨道:“_____________!” 下一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将进一步加强与阿里巴巴、清华大学等名企、名校的合作,接入各个应用系统全量数据,通过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实现系统的整合和数据的归集,并按照市资源目录编制要求完成目录编制工作。 (四)有安全:西子义警,保驾护航随着5G快速在警务安保工作中落地生根,西湖景区来了一位特殊的“义警”叫“小义”,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 她是5G巡逻机器人,综合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具有自主导航、自动巡逻、实时视频回传、语音对接等多种功能,应用5G设备将现场的巡逻画面通过4K高清和1080P高清视频同步回传,这样就能实时捕捉到巡逻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她可帮助民警完成基础性巡逻、值守等工作,在降低安保运营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旅游警务又一变革。 除此之外,“小义”还可以回答一些旅游服务咨询,比如“最近的地铁站在哪里”“介绍一下西湖”“去灵隐寺坐几路公交车”等常见的游客提问。 张警官说:“小义真的协助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也增强了游客的安全感,如果小义还可以安装报警按钮,游客随时可以紧急报警就更好了。”5.(3分)请协助小杭为本则新闻填写一段导语。6.(2分)请帮助小杭把文段(三)的小标题补全。7.(2分)下面对于本则新间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段(一)中“3处、6处、14处、10万”等数字的罗列过于啰嗦,可以去掉。B.当前,西湖风景名胜区通过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可以实现系统整合和数据归集。C.小杭可以在“无限芬芳---国庆书画摄影作品展”中看到唐云先生的作品《山花烂漫》。D.文段(三)中最后一自然段属于背景材料,其作用是补充说明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为打造“中国数字第一景”将会采取的措施。8.(2分)请帮助小杭补全采访单。采访人物:景区负责人李先生 采访人物:张警官采访问题:在当前数字时代,与过去相比,西湖景区有什么具体变化? (2)采访问题:(1)李先生回答到:“ 张警官回答到:“小义真的协助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也增强了游客的安全感。如果小义还可以安装报警按钮,游客随时可以紧急报警就更好了。”9.(本题6分)延安,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延安的红色土地,见证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现如今,延安正利用独特的文旅资源,阔步走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大路上。请阅读材料,完成题目。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 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我曾几次同旗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我记得有一次在抗日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_A_和林彪来一次合唱。我记得有一两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湿润的。【注】保安,今延安市志丹县,为纪念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1)(3分)选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 》,美国记者 在这里见到了文中人物A 。(2)(3分)本书作者曾评价说:“A在我印象中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其“深邃感情”的体现。二、非连续文本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街拍杭州“低头族”,放下手机有多难?①10月17日,安徽合肥地铁3号线图书馆站内,一名女子进入地铁站时玩手机,不小心一脚踩空,从楼梯上重重地摔到地面上。短短的几秒视频,引起了网友热议。那么杭州的“低头族”多吗?②11月4日下午五时,都市快报记者来到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和文一西路交接的红绿灯处进行调查。观察发现,在20分钟内,就有12名过马路者边看手机边走路,其中83%为年轻人。“低头族”不分场合使用手机③在调查过程中,恰好碰到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放学,他们中不乏边走路边看手机,甚至玩着手机过马路的同学。④在采访中,都市快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学生是在看回家的车还有多久到,或者联系家长来接,但也有部分学正火热的和朋友组队打着游戏。⑤“低头族”并非只有行人,在使用交通工具时“低头”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外卖小哥常常会边骑车边使用手机,也有部分市民在骑车过马路时还在接打电话。⑥在红绿灯路口执勤的大爷钟勤奋对都市快报记者说:“有时候看到他们过马路玩手机,我总是要制止他们。真的撞上了,那是自己吃苦的。”为何拿起手机就放不下⑦《都市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杭州市民平常都会有边走路边看手机的习惯,虽然常看到一些因为走路玩手机发生的事故,但大部人在害怕过后,仍无法改变这个习惯。⑧“不拿着手机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一位市民的回答是当下很多人的心声。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手机成为了人们消磨碎片化时间的重要工具。久而久之,透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身体的延伸。⑨技术的进步使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化终端能够提供多样性的应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社交、娱乐和服务需求,也使得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加重。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手机是帮助他们避免独处尴尬的工具。《都市快报》提醒⑩经常低头看手机不仅有可能发生严重事故、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体健康也有巨大的影响。 一项医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同时,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部疲劳,久而久之会导致颈椎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都市快报》记者 杨旭晓 金哲楠/文 2023——11——05 11:33)10.(3分)新闻开头讲安徽女子因低头看手机而踩空受伤的事例,有何作用?11.(4分)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该新闻是如何体现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小贴士:新闻特点:内容真实,事实准确。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12.(4分)结合这则新闻和你的生活体验,从危险性、健康性等方面向这些“低头族”提两点建议。三、文学作品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母亲的煎饼①想家的时候,总能想起母亲和她摊的煎饼。记忆中,那绵软喷香的煎饼,总散发着浓浓的亲情、乡情,总是游子心中最难忘怀的美味,最难割舍的故乡的印记。②儿时家贫,除了逢年过节,难得有改善的机会。而母亲摊的煎饼,便成了艰涩生活的绝佳调剂。每到这个时候,闻着缕缕飘来的愈来愈浓的鲜香,我和弟弟、妹妹不争气的馋虫就被勾得越来越难忍,急不可待地问母亲做好没有。③这固然有贫寒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母亲的煎饼实在摊得好,有特色,让我们越吃越想吃,至今仍然念念不忘。一是① 。母亲摊煎饼,并不用发酵面,也就是俗称的“死面”,而是直接取适量鲜面粉,往清水里搅匀,拌入生鸡蛋、葱花、碎韭菜,加入香油、食盐及其它调料再次搅匀后,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由于搅入了较多的菜蔬,使得煎饼可以很好地消除油腻,吃起来有一种葱韭的清香、鸡蛋的醇香与面香相融合的鲜香。二是② 。母亲摊的煎饼与街市上卖的薄薄的煎饼不同,具有一定的厚度,不但更能充饥,而且保证了煎饼的热度和味道,这样摊好后即使放一会儿也不要紧。母亲总是摊好一张就放在筛子里盖上枕巾保温,每摊好三张,才分给我们吃,她和父亲则要到最后吃。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显示出母亲的智慧、公平与慈爱呢?三是③ 。煎饼的醇厚,同时也保证了它的香软,相较之下,就比街市上薄而焦的煎饼更有嚼头。每到这个时候,母亲还会将青辣椒、生姜、大蒜捣碎后和上油盐,给我们做蘸水,用金灿灿、绿莹莹、油光光的煎饼一蘸,那味道就甭提了,简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④这鲜香绵软、厚味悠长的美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以至于多年后,我仍能想起那辛酸而温馨的场景:在我们弟妹三人狼吞虎咽地比着吃煎饼时,母亲却忍着呛人的柴草烟,在简陋的灶台间忙碌着,她麻利地在锅底抹上一层油,迅速舀起一勺面糊抹匀、翻个,不一会几又一张喷香的煎饼就出锅了……⑤回想起来,那真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难忘时光。后来,我们都漂泊到了远方,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都被各自的事务羁绊着,虽彼此牵挂却难得有团圆的机会。而母亲的煎饼,也遥渐演化为亲情的符号,沉淀在了怀乡者的梦里,温暖着游子的思绪,牵动着那颗眷恋故土的赤子之心。⑥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那日母亲问我们想吃啥饭,我还没说妻子就先替我答了,煎饼!母亲看看我们会心地笑了。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闻着那飘来的熟悉的鲜香,儿时狼吞虎咽吃煎饼的一幕不由得涌上心头,正在感慨之际,电视上又传来《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我那抱愧父母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了……13.(3分)母亲的煎饼有何特色。请根据上下文各用两字短语加以概括,填在文中横线处。14.(6分)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语句。(1)每到这个时候,闻着缕缕飘来的愈来愈浓的鲜香,我和弟弟、妹妹不争气的馋虫就被勾得越来越难忍,急不可待地问母亲做好没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2)她麻利地在锅底抹上一层油,迅速舀起一勺面糊抹匀、翻个,不一会儿又一张喷香的煎饼就出锅了。(从描写的角度赏析)15.(3分)母亲的煎饼不但美味,更有“情”味。你读出来了吗?请写出你的理解。16.(4分)请从构思、语言、细节描写、结构四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欣赏古代诗文(共20分)为邀四方宾客共品浙江山川之美,学校拟做一份导游手册,请你根据下面的诗文一起完成相关任务。【甲】题台州隐静寺唐·王建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①飞来建岩壑。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乙】淳熙十五年,南至②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氏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北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③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选自吕祖谦《游赤松山记》)[注释] ①杯度:南朝宋高僧。②南至:冬至。③偃蹇(yǎnjiǎn):高耸。【文本梳理】17.(4分)参考方法,解释句中加点词语。诗文语句 方法 释义亦赍袱被 查阅工具书:jī①给予,送给②携带③怀着;抱着 (1)又北行十里 参考文言现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2)人籁俱息 成语推断:万籁俱寂 (3)徙倚“枕流” 联系课内:“徙倚欲何依”(《野望》) (4)18.(2分)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后 二 日 呼 儿 觅 藜 杖 命 友 戒 行 囊19.(2分)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20.(5分)班里同学分组设计了导游手册的封面,并对设计理由进行阐述,请一起参与。小语:我们组选择【甲】诗。【甲】诗之美,美在语言。诗歌颔联中用语凝练,表现力强。用①“ ”字写出了耸峙的五座山峰直上银河,突出了山之巍峨;用②“ ”字写出涧水从天而降,给人以空旷深远之感。【甲】诗之美,还美在手法。诗人运用恰当的手法,描摹出古寺美景,巧妙地体现隐静寺的景色特点,如诗歌的尾联 ③ 。小文:我们组选择【乙】文。因为【乙】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作者在描写赤松山美景时,用语凝练准确。如“蔚然”一词写出了赤松山④ 的特点。小信:但是我认为【乙】文有一处用语值得商榷。文中作者徙倚“枕流”,听泉声松韵如暴风急雨骤至时“徐行察之”,我认为不太妥当,应该将“徐”字改为“疾”字才更为贴切。小达:对小信的说法,我谈谈自己的看法:⑤老师:你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优美的山水诗文,常得益于美的语言与巧妙的手法,从而使所写景物的特征更为突出。【游览路线】21.(4分)小钱按作者的游览路线来设计本手册上的路线,介绍赤松山的景物及其特征。请你一起完成下图。【意见征集】22.(3分)导游手册还设计了意见征集栏,收到隔壁班同学的反馈——吕祖谦游览了风景优美的赤松山后,应是欣然入睡,怎会是“夜将半,始就寝”呢?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解答这位同学的疑惑。五、表达个人情思(共4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陪伴,无时不在。它可以是亲朋师友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处,也可以是放学路上与陌生人的短暂相伴。可以是窗外的一棵树,墙缝边的一株无名小草,地铁站自助花柜的一朵玫瑰花和街头巷尾店铺中传来的一两声吆喝,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力量,陪伴着我们。也可以是一直激励着我们的一句话、一本书、一个历史人物等。陪伴也要讲究方法,否则也会带来烦恼。请你以“陪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叙述陪伴的经历或故事,也可以发表对陪伴的思考和建议。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与个人信息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500600参考答案【答案】1. 敛 qiǎo fēi 猝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 C 勾留 示例:这首诗描写了青翠的山,白色的月光,碧绿的草地,青色的新芽,又将月亮比作一颗明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汪汪一碧的色彩交融万物复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与留恋之情。4.小西,这楹联右侧第七个字应该是“莺”,因为对联讲究对仗,上联是“柳絮”是名词,对的应该也是名词“莺声”。读楹联时,我们面对的右侧是上联,左侧是下联,这副楹联就读为“山色云深,夹道莺声乱;湖光烟接,连天柳絮飞”。【答案】5.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今年国庆期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推出各类文化活动,带给市民游客一个不一样的黄金周。有智慧C8.移动互联既方便了游客的游览,也方便了我们的管理。实现了景区和游客之间的动态信息交互,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改善我们的管理。 张警官,请问机器人“小义”的到来起到什么作用?9.【答案】 (1)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2)感情深邃:①有一两次讲到已经死的同志或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暴动发生死人事件时,他的眼睛是湿润的;②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③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答案】10.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对杭州“低头族”的观察、调查和原因探究等内容。11.新闻中探访事件的具体时间是11月4日下午5时许,而本文发表时间是11月5日11点多,一天不到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对路口执勤人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等的采访,都可以看出新闻的真实性;二是新闻中还列举了真实的案例,如安徽女子因低头看手机而踩空受伤;三是新闻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如在西湖区古翠路和文一西路交接的红绿灯处调查得来的数据。12.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长时间低头会增加颈椎负担,容易造成颈椎疲劳和颈椎病。建议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头部直立,尽量使屏幕与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连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和干涩,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例如每隔20分钟远眺20秒,缓解眼部疲劳;尽量减少连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在晚上和睡觉前;避免在走路或驾驶时使用电子设备,以免分散注意力,增加事故风险。【答案】13.①鲜香 ②醇厚 ③绵软(或香软)14.(1)①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我”和弟弟妹妹比作馋虫,形象地写出了我们等待母亲煎饼时迫不及待的样子(2)②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母亲做煎饼时动作的娴熟,突出母亲对我们的疼爱。 15.是母亲对子女的浓浓的母爱;是我们兄妹儿时战胜艰涩生活的希望和寄托;是我们一家人相互牵挂的亲情符号;是所有游子难以割舍的亲情乡情的情感纽带。16.构思巧妙。抓住某一典型事物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本文围绕母亲的煎饼展开,以煎饼为线索,体现浓浓母爱;语言平实。两篇文章的语言生活气息浓厚,平实中品真情。如本文中“母亲问我们想吃啥饭”。【答案】17. ② 向北 全、都 徘徊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又拄着藜杖进入“桃源”,暮色已经布满岩石壁和山谷了。20. 插 泻 运用用夸张的手法或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山势之高,同时写出隐静寺的清幽深藏。 草木茂盛 例一:我不认同小信的说法。“徐”指慢慢地,慢慢地边走边赏可以看出作者对所见景物的喜爱。表达出作者流连山水不愿离去,体现出其悠闲平和的心态。示例二:我认同小信的说法。“疾”指快速地、疾步跑去,可以读出作者对赤松山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听到如暴风急雨骤至的泉声松韵时,急于一见的迫切心态。21.①季氏之庐 ②偃蹇道旁 ③桥亭 ④澎湃汹涌。22.“夜将半,始就寝”写出了作者回味赤松山美景,久久不愿入睡的情状。作者游赤松山一路所见如若进入“桃源”之中,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一般,感叹“非人间世也”。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满怀对赤松山美景的喜爱之情,更是凸显作者远离世俗,悠闲安然的心态。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