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长城中学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自主作业(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长城中学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自主作业(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长城中学九年级上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自主作业
班级 姓名 分数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0—16 C—12 Na—23 N—14 Ca—40
Cl—35.5 Zn—6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2.绍兴老酒历史悠久,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 “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 碳酸钠 苏打 Na CO B. 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 ,
C.氧化钙 烧碱 CaO D.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4、为完全中和某一强碱溶液,需用一定量的盐酸,如果改用等质量分数等质量的硝酸,反应后溶液的 pH 为 ( )
A. 大于 7 B. 小于 7 C. 等于 7 D. 等于 0
5.下列离子能&pH=1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a 、SO. 、 Cl 、 Na B. OH 、K′、NO `、Ba
D. Na、CO 、Ca 、Cl
6. X 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 可能是 ()
A.氧化铜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7.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酸和碱的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 A
B.碱溶液的 pH 都大于 7,因此 pH 大于 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硫酸溶液与 BaCl 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能与 BaCl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一定是硫酸溶液 D.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因此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也变红色
8.小滨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对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四瓶试剂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物质检索表,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硫酸铜溶液
B.乙表示氢氧化钠溶液
C. 表中“▲”处应填 pH 大于 7
D.也可以根据能否与铁反应对丙、丁分类
9.某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NH HCO C. KNO D. K SO
10.家庭配置波尔多液的过程:①在塑料容器里加入 1 克胆矾( 再加水约 90 毫升,制成硫酸铜 溶液:②在相同的另一容器里加入 1 克生石灰和少量的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熟石灰,再加水 10 毫升,配成石灰
乳:③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制成波尔多液。实验中的现象或变化不合理的是 ()
A.①中的胆矾属于盐 ) B.②中刚加入少量水时发生化合反应
C.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D.② 中 的 石 灰 乳 是 悬 浊 液 , ③ 中 的 波 尔 多 液 是 溶 液
11、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除去 CaO 中混有的 可加入大量的水后过滤
B. 现有 KOH、稀 HCl、NaCl、FeCl、四种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C.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可先加入过量的 N aOH 溶液,后过滤
D.除去 中的少量水蒸气和 HCl 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 后通入 N aOH 溶液
12.向 和 CuSO 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 NaOH 溶液,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13.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
氯化氢气体 (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
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H <6.5 7. L 1.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 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14.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实验中,小明想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
管中,用杲柳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 试纸 如果 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液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15.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
可行的是(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 Na CO 、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
乙: 利用 CO 气体鉴别 NaOH、 Ca(OH) ,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 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 Na,CO 和 BaCl 三种溶液:
丁: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 、Na CO 、NaCl 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
C.只有甲、乙和丙 D.甲 、 乙 、 丙 和 丁 都 可 以
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8 分)
16.用化学式填空(每种物质仅填一次)氢氧化铝 、熟石灰、 苛性钠固体、稀盐酸
(1)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是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 ;
(3)医疗上可用于胃酸过多的是 (4)具有吸水性,通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 。
17.草酸亚铁晶体( 可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它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被投入到杭州亚运会电动车鲤电池的生产中。
(1)从物质分类角度判断,草酸亚铁晶体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草酸亚铁品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草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这属于草酸亚铁晶体的 K 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18.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
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 pH 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
A. BaCl B. CuSO C. NaNO D. KNO
19.某兴趣小组同学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 pH 和温度的变化,获得数据如图甲
所示。
(1)分析图甲,实验是
将 、选填“稀盐酸”
或“氢氧化钠溶液”)滴
加到另一种溶液中,且
发生了 (选填“放
热”或“吸热”)反应。
(2)图乙是该小组建立的反应微观模型,则 C 处应填入的微粒符号是
20.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
反应有 个。
21.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Na 、H 、Cl 和;SO ,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 Cl 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 SO 存在。
(3)若要检测是否含有 H,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22.将稀盐酸分别滴入 NaOH 溶液和 Na CO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
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2)图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 三、实验探究题(每小空 3 分,共 39 分)
2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 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 C 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 C,装置 A 中仍在反应。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
B 中出现白色沉淀 (填化学式)。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 B 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
(2)【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 B 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 1: NaCl; 猜想 2: NaCl、HCl;猜想 3: NaCl、Na CO ;
猜想 4: NaCl、NaOH、Na CO ; 猜想 5: NaCl、NaOH、CaCl.
【交流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2 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
(3)【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 B 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先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猜想 4 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经过交流与讨论后认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
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24.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反应原理是:
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1)循环中物质 X 的化学式 ;
(2)将所得滤液(NH. Cl 与 NaCl 的混合溶液)浓缩后降温,\H,Cl 晶体大量析出,而 NaCl 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
原因是 -
25.小科用图示方案做“检测氢氧化钙性质”的实验。已知:实验中使用的药品溶液均未变质,氯化铁溶液呈
酸性。
(1)图 1 盐酸加入氢氧化钙的实验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
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 。
(2)小科在 3 毫升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钙溶液后,没有观察到红
褐色沉淀。小科思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后,调整了实验操作,使实
验两种溶液滴加在一起时就快速出现预期的红褐色沉淀。小科的操作
是 .
26.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 Ca(OH) 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 溶液,溶液 pH 的变
化如图乙。已知:CaCl 、NaCl 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回答问题:
(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2)c 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 (填序号)。
A. CaO B. Ca(OH) C. CaCO 。
27.甲、乙两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加以实验。
甲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用 pH 试纸测①溶液的 pH 值 溶液的 pH>7,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进行振荡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①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
(2)【拓展应用】氢氧化钠固体应当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除去。
四、解答题(共 23 分)
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 10 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 60 克稀
硫酸分 6 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第 6 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第 4 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7.4 克,其成分为 (填序号)。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9.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科学拓展课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100 克,将 200 克
NaOH 溶液分 5 次加入混合溶液中,得到如下记录表:
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g 40 80 120 160 200
生产沉淀的总质量/g 0.0 2.45 7.35 9.8 9.8
(1)第一次加入 NaOH 溶液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第四次加入 NaOH 溶液后,经充分反应,烧杯中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
(3)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4)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5)请在坐标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