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轴对称单元综合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 )A.13 B.11 C.10 D.82.下列图形中的△ABC 与△A'B'C'关于直线MN 成轴对称的是( )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属于假命题的是( )A.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等边对等角D.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A.∠A=∠B=∠C B. AB=AC,∠B=60°C.∠A=60°,∠B=60° D. AB=AC,且∠B=∠C5.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小洞,然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6.如图,已知△ABC(A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如图,在△ABC中,点D 在BC上,将点D 分别以AB,AC 为对称轴,画出对称点E,F,并连接AE,AF,则∠EAF 为( )A.134° B.129° C.124° D.113°8.(2024·四川凉山州中考)如图,在Rt△ABC 中,∠ACB=90°,DE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点D,连接AD,若△ACD 的周长为50cm,则AC+BC=( )A.25 cm B.45 cm C.50cm D.55 cm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90°,∠B=120°,∠D=30°,AB=2,BC=3,则CD=( )A.5 B.6 C.7 D.810.已知点 P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 BC 上的一点,若∠APC=104°,则在以线段AP,BP,CP 为边的三角形中,最小内角的大小为( )A.14° B.16° C.24° D.26°二、填空题11.已知点A 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m,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C(2,n),那么m+n= .12.如图,在△ABC中,AB=AC.分别以点 B 和点 C 为圆心,大于 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D,作直线AD 交BC 于点 E.若∠BAC=110°,则∠BAE 为 .13.(2024·甘肃中考)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两位同学的部分对弈图如图所示,轮到白方落子,观察棋盘,白方如果落子于点 的位置,则所得的对弈图是轴对称图形.(填写A,B,C,D中的一处即可,A,B,C,D位于棋盘的格点上)1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D 是 BC 边上任意一点,DE⊥AB 于点E,DF⊥AC 于点F.若BC=4,则BE+CF= .15.如图,已知∠AOB=50°,点 P 为∠AOB 内部一点,点M,N 分别为射线OA,OB 上的两个动点,当△PMN 的周长最小时,∠MPN= .三、解答题16.(2024·吉林长春中考)图1、图2、图3均是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四边形ABCD,使其是轴对称图形且点C,D均在格点上.(1)在图1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2;(2)在图2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3;(3)在图3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4.17.已知 .求作点 P,使点 P 在 内部,且.PB=PC, ,所求作的点 P 为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与 的平分线的交点.18.△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 关于y轴对称的 ,并写出 各顶点的坐标;(2)将 向右平移6 个单位长度,作出平移后的 ,并写出 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 和 ,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 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19.如图,在 中, ,D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BD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DE 交AC 于点F.求证:点E 在线段AF 的垂直平分线上.20. 如图,在 中,AB=AC,D,E 是 内的两点,AD平分 若BE=6cm,DE=2cm,,求 BC 的长.21.在边长为9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P 是AB 上一动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A 向点 B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1)如图1,若点Q 是BC 上一定点, ,求t 的值;(2)如图2,若点 P 从点A 向点 B 运动,同时点 Q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 经点C 向点A 运动,当t 为何值时, 为等边三角形 1. B【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所给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分别有1条,2条,2条,6条,则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11.2. B【解析】在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故选项 B符合题意.3. D【解析】A选项,逆命题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真命题;B选项,逆命题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是真命题;C选项,逆命题是等角对等边,是真命题;D选项,逆命题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4. D【解析】A.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A=60°,∠B=60°”可以得到“∠A=∠B=∠C=60°”,则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AB=AC,且∠B=∠C”只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5. A【解析】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再展开,则新图形至少有两条对称轴,而选项B与D仅有一条对称轴,所以选项 B,D一定不符合题意;由题图可知展开后小平行四边形应都在中间,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 A正确.6. D【解析】由题意可知,点P 应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 BC 的交点,此时 AP=BP,有 AP+PC=BP+PC=BC,符合题意.7. A 【解析】如图,连接AD.由题意得,∠DAB=∠EAB,∠DAC=∠FAC,∠BAC=则∠EAF = ∠EAB +∠DAB +∠DAC +∠FAC = 2∠DAB + 2∠DAC = 2(∠DAB +∠DAC)=2∠BAC=2×67°=134°.8. C 【解析】因为 DE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点D,所以AD=DB.因为△ACD 的周长为50cm,所以AC+AD+CD=AC+CD+DB=AC+BC=50cm.9. C 【解析】如图,延长AB,DC 交于点E.因为∠ABC=120°,所以∠CBE=60°.因为∠A=90°,∠D=30°,所以∠E=60°,所以∠CBE=∠E=∠BCE=60°,所以△BCE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BE=CE =BC=3,所以 AE=AB +BE=5. 在 Rt△ADE 中,∠D =30°,所以 DE =2AE=10,所以CD=DE-CE=7.10. B 【解析】如图,过点 P作PD∥AB交AC 于点D,过点 P 作 PE∥AC 交 AB于点 E,则可得△ADP≌△PEA,所以 DP =AE.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C=∠BAC=60°.因为 PD∥AB,所以∠CPD =∠B = 60°,∠CDP=∠BAC=60°,所以△CDP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CP=DP=CD,所以CP=DP=AE.因为 PE ∥AC, 所 以 ∠BEP = ∠BAC = 60°,∠BPE=∠C=60°,所以△BEP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BP =EP=BE,所以△AEP 就是以线段AP,BP,CP 为边的三角形.因为∠APC=104°,所以.所以∠APE=∠APB-∠BPE=16°,∠PAE=∠APC-∠B=44°,∠AEP=180°-∠BEP=120°,所以以线段AP,BP,CP 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16°,44°,120°,所以最小内角的大小为16°.11.-5【解析】因为点 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B(m,3),所以A 点坐标为(m,-3).因为点 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C(2,n),所以 A 点坐标为(-2,n),所以m=-2,n=-3,故m+n=-5.12.55°【解析】由作图可知AE 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所以AE 也是∠BAC 的平分线,所以13. A(或C)【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白方如果落子于点 A 或C 的位置,则所得的对弈图是轴对称图形.14.2 【解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C=60°,所以∠BDE=∠CDF=30°,所以BE= 所以15.80°【解析】作点 P 关于OA 的对称点 E,连接EP,EO,EM,则 EM=MP,∠MPO=∠OEM,∠EOM=∠MOP,作点 P 关于OB 的对称点 F,连接 NF,PF,OF,所以 PN = FN,∠OPN=∠OFN,∠PON=∠NOF,所以 PM+PN+MN=EM+NF+MN≥EF.当 E,M,N,F 共线时,△PMN 的周长最小.又 因 为 ∠EOF = ∠EOM + ∠MOP +∠PON+∠NOF,∠AOB=∠MOP+∠PON,所以∠EOF=2∠AOB.又因为∠AOB=50°,所 以 ∠EOF = 100°. 因 为 在 △EOF 中,∠OEM+∠OFN+∠EOF=180°,所以∠OEM+ 因为 ∠ MPO=∠OEM,∠OPN=∠OFN,所以∠MPO+∠OPN=80°,所以∠MPN=∠MPO+∠OPN=80°.16.【解】(1)如图 1,四边形ABCD 即为所求.(2)如图2,四边形ABCD 即为所求.(3)如图3,四边形 ABCD 即为所求.17.【解】如图.(1)作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EF;(2)作∠ABC 的平分线BM,交 EF 于点 P.点 P 即为所求作的点.18.【解】(1)△A B C 如图所示,A (0,4),B (2,2),C (1,1);(2)△A B C 如图所示,A (6,4),B (4,2),C (5,1);(3)△A B C 与△A B C 关于直线x=3(即横坐标都是3的点构成的直线)对称.19.【证明】因为点 E 在 BD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ED=EB.所以∠B=∠D.因为∠ACB=90°,所以∠A +∠B = 90°,∠D + ∠DFC = 90°. 所以∠DFC=∠A.又因为∠DFC =∠AFE,所以∠AFE=∠A,所以EA=EF.所以点 E 在线段AF 的垂直平分线上.20.【解】如图,分别延长ED,AD 交BC 于M,N 两点,因为AB=AC,AD 平分∠BAC,所以 AN⊥BC,BN= CN. 因为∠EBC =∠E=60°,所以△BEM 为等边三角形.因为 BE=6 cm,DE=2cm ,所以DM=4 cm.因为△BEM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EMB =60°.因为 AN⊥BC,所以∠DNM = 90°. 所以∠NDM=30°.所以 NM=2cm.所以 BN=4 cm.所以BC=2BN=8cm.21.【解】(1)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PQ∥AC,所以∠BQP=∠C=60°,∠BPQ=∠A=60°,又∠B=60°,所以∠B=∠BQP=∠BPQ,所以△BPQ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BP=BQ,由题意可知,AP=t,则 BP =9-t,所以9-t=6,解得t=3,所以当t的值为3时,PQ∥AC.(2)当点Q 在边BC 上时,△APQ 不可能为等边三角形;当点 Q 在边AC 上时,因为△APQ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P=AQ,由题意可知,AP=t,BC+CQ =2t,所以 AQ = BC+AC-(BC+CQ)=9+9-2t=18-2t,即18-2t=t,解得t=6,所以当t=6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