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2025第5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1 文明有礼自学导航-问题指引1.文明有礼的含义? 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01初识礼“礼”途第一站生活观察思考:在社会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入团宣誓选手赛后握手致意工作人员微笑服务主动让座自觉排队保持安静课堂笔记1.文明有礼的含义?P35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02尊崇礼“礼”途第二站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孔子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如果人没有礼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扬雄从两句名言中,可知文明有礼对个人的重要性?名言分享①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某社区就建设文明社区向居民征求意见,几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在小区内,机动车要低速行驶,不鸣笛。邻里之间需要以礼相待。我希望大家自觉把垃圾分类后再放入垃圾桶。思考:结合上述同学的看法,谈谈文明有礼对社区建设的意义。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持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提升人们的安全感,维持良好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②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国庆群众游行方阵举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欢迎外国元首访华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国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展现中华民族崇礼尚义、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彰显大国风范;在一些重要日子或场合,人们会举行庆祝或纪念仪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心,彰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体现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礼仪礼节,不仅关乎个人素质,而且关系国家形象。思考: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③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课堂笔记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重要性)P35-36①②③①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③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03践行礼“礼”途第三站习近平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做文明有礼的人有什么启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相关链接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说一说:为什么年轻人没有找到张村?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尊重对方,说话和气,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要着装得体,注重仪表,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中华文化宝库礼貌用语——我知道探望别人,要说______。起身作别,要说______。中途先走,要说______。请人别送,要说______。请人批评,要说______。请人指点,要说______。请人帮助,要说______。托人办事,要说______。麻烦别人,要说______。求人谅解,要说______。“拜访”“告辞”“失陪”“留步”“指教”“赐教”“劳驾”“拜托”“打扰”“包涵”阅读感悟照镜子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人们通过照镜子洗漱修剪,穿衣打扮,美容保洁,从而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周恩来读中学时,学校教学楼内有一面大立镜,立镜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息;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将这一镜铭抄在本子上,时时对照,处处检点,一生都仪表端庄、气度非凡,成为世人的楷模。弯腰捡起走廊纸屑认真倾听他人观点不随意攀折花木思考:我们具体要如何行动,才能更好地传承礼仪、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呢?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③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课堂笔记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P37-38①②③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知礼仪、有礼貌、讲文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③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课堂小结5.1文明有礼1.文明有礼的含义?P35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重要性)?P35-36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7-38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课堂训练1.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这一美誉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精诚所至,金石为开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不学礼,无以立D正确认识他人和自我真诚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优缺点2.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重视礼仪,是因为( )①文明有礼就是尊师敬长 ②文明有礼是中华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前提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④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践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课堂训练×无关课堂训练3.《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符合“礼”的要求的是( )A.小赵乘公交车上学,抓紧时间在车上把早餐吃了B.小钱一家在餐馆就餐,吃饭前小钱要了一副公筷C.小孙到朋友家做客,进门脱掉上衣光膀子吹空调D.小李从背后拍打老师的肩膀,要给老师一个惊喜B课堂训练4.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B.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C.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D.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B“包涵”×ד告辞”课堂训练5.材料:某中学开展 “文明习惯养成月” 活动,创新采用 “学 - 观 - 行” 三位一体模式:在 “礼仪微课堂” 中,结合跨文化交际案例讲解国际礼仪规范;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博物馆、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的文明与不文明现象,并分组撰写观察报告;同时开展 “文明行为纠错行动”,鼓励学生互相监督,针对校园内存在的插队、说脏话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活动结束后,不仅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减少了 65%,学生们在市级演讲比赛、国际友好交流活动中的礼仪表现也广受好评。有家长反馈:“孩子现在不仅自己遵守礼仪,还会用礼貌的方式提醒家人注意言行。” (1)结合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相关知识,从学习、观察、践行三个维度,分析该校活动设计的合理性。(6分)设问类型:原因类限定答题角度【答案】学习维度: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不断学习礼仪知识。(2分)观察维度: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善于观察。(2分)践行维度:做文明有礼的人重在践行。(2分)课堂训练(2)有同学认为:“只要学校加强监督处罚,就能让大家养成文明习惯。”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4分)设问类型:评析类【答案】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学校加强监督处罚,能对不文明行为起到约束和警示作用,促使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养成文明习惯。(1分)但养成文明习惯不仅需要外部监督,更需要个人增强文明有礼意识,主动学习礼仪知识,从内心认同文明行为。只有个人自觉践行,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养成文明习惯。同时,家庭和社会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对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2分)课堂训练(3)从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的角度,谈谈该校活动对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启示。(4分)设问类型:启示类【答案】①营造良好社会风尚需要加强宣传教育。(1分)②营造良好社会风尚要注重实践引导。(1分)③营造良好社会风尚需要多方协同。(1分)④营造良好社会风尚要鼓励相互监督。(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