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4.5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
1.江南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的是(  )
A.直接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废水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
2.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浇灌果园
B.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就可供人们直接饮用
D.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3.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颗小石子置于保鲜膜上,且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净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吸附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4.如图为公益广告“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广告所表达的含义是(  )
A.降水越来越多
B.水污染减少
C.地下水越来越匮乏
D.凿井技术提高
5.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洗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 B.城市污水直接排放
C.工业废水用于灌溉农田 D.园林浇灌采用滴灌技术
6.2022年3月22日是第30个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刻不容缓。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无限制开采地下水  ②推广节水器具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加热煮沸:④自然沉降。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8.校园里的直饮水机中的水通过多级净化,师生可以放心饮用。其水处理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步骤②中反渗透膜是直饮水机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001-0.0001微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的原理类似于过滤操作 B.师生喝的直饮水是纯净物
C.步骤①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杂质作用 D.步骤③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9.通过对水资源进行积极地保护和治理,可以实现“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丰富、水安全保障及水文化鲜明”的多重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有利于植被对水的涵养功能
B.将工业用水灌溉农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抑制水中的藻类过度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污染
10.如图甲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装置。图乙为其结构示意图,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可去除异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还可除尽水中可溶性杂质
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
C.双层纺织滤网的作用相当于过滤作用
D.若无生命吸管,将污水煮沸所得蒸气冷凝后得到的水也可饮用
二、填空题
1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临时水源的水进行处理后方可饮用。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较合理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
(2)为了防止水污染,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 B.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含磷洗衣粉的生活用水任意排放
12.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强调了水资源在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和繁荣方面的核心作用。
(1)右侧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下同)。
(2)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
A.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B.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少用河流水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13.如图是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据图回答:
(1)该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
①沉淀  ②过滤  ③蒸馏  ④结晶
(2)经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后,到达用户的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4.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我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水库中的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处理后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填字母标号,多选);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是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15.水是生活中的重要物质。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用如图1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填序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液面高于滤纸
c、为了便于观察过滤速度,漏斗下端管口可以不用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气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2)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是 (填“过滤”或“蒸馏”),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3)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不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
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④禁止在所有的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立方米/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 ~ 1000 <500
(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立方米/年,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研究表明 :1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干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可供1个人饮用约 年。
17.随着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下列图表分别是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属于 缺水省份,河南省属于 缺水省份。
18.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五水共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1)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不相符的是 。
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B.大量使用洗涤剂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D.及时拧紧水龙头
(2)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蒸发B.过滤C.沉淀D.蒸馏
(3)若发生地震、洪涝等大的灾害,用小科的方法获取的水量是不够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可将已通过自然沉降滤去泥沙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其处理过程为:
①加入明矾、②加入漂白粉、③静置沉淀、④加热煮沸。其合理的顺序是 (填序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4.5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D C C B B A
1.B
【详解】A、生活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向河水中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构建人水和谐,不合题意;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能够保持河道清洁,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符合题意;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一系列地质问题,不利于构建人水和谐,不合题意;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会影响河道的正常功能和生态平衡,不利于构建人水和谐,不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浇灌果园,会造成水体污染,错误;
B、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错误;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错误;
D、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正确。
故选D。
3.D
【详解】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颗小石子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是利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变为水,属于蒸馏的过程,所以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蒸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图中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说明了地下水越来越匮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洗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浪费水,选项错误;
B、城市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选项错误;
C、工业废水用于灌溉农田会导致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污染水体,选项错误;
D、园林浇灌采用滴灌技术能够节约水资源,选项正确;
故选D。
6.C
【详解】能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②推广节水器具,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而①无限制开采地下水和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C
【详解】④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但并未进行彻底分离,此净化过程应是最初的阶段;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物,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自然沉降后;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
③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还可以软化水,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
故选C。
8.B
【详解】A、步骤②中反渗透膜是直饮水机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0001~0.001微米,反渗透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他杂质等不能通过,类似于图乙过滤操作,故说法正确;
B、直饮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说法正确;
D、步骤③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故说法正确。
故选B。
9.B
【详解】A.植物能涵养水源,通过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有利于植被对水的涵养功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工业用水不能用于灌溉农田,否则会造成土壤污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抑制水中的藻类过度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其作用相当于过滤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将污水煮沸所得蒸气冷凝后得到的水也可饮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1)④③②①
(2)C
【详解】(1)①加热煮沸,通过加热除去水残留的消毒剂并降低水的硬度;②消毒,加入消毒剂,杀灭水的病毒;③过滤,把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从水中除去;④自然沉降,通过静置的方法使水中固体杂质沉至水底部;综上所述,合理的顺序是④③②①;
(2)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错误;
B、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污染水资源,错误;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正确;
D、含磷洗衣粉的生活用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错误。
故选C。
12.(1)B
(2)C
【详解】(1)A、该图标是物品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中国环境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中国节能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可减少对河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C、地下水的补给相对较慢,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沉降等问题;应该合理使用地下水和河流水,保护水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利用,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①②/②① 混合物
【详解】(1)由流程图可知:该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和过滤;故答案为:①②;
(2)经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后,到达用户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14.(1)ABE
(2)混合物
(3)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详解】(1)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故填:ABE;
(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15. ad/da 过滤 C
【详解】(1)a、过滤操作中要用玻璃棒引流,正确;
b、液面高于滤纸,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夹层之间流下,影响过滤效果,液面要低于滤纸,错误;
c、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以防滤液溅出,错误;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正确;
e、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以防滤纸破损,错误;
故选ad;
(2)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是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3)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②不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④禁止在所有的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来防治水污染是不现实的,不合题意。
故选C。
16. 重度缺水 82
【详解】(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立方米/年,水资源紧缺程度为重度缺水。
(2)一个人一年需要饮用水的质量为:365×2kg=730kg,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60000kg÷730kg/年≈82年。
17. 轻度 极度
【详解】由图可知,浙江省人均水量为2000米3/年,属于轻度缺水;河南省人均水量小于500米3/年,属于极度缺水。
18. B D ①③②④
【详解】(1)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A正确;
B、大量使用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不正确;
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可以降低污染,故C正确;
D、及时拧紧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B。
(2)大容器中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保鲜膜上液化变成水流入小容器,因此运用的主要方法为蒸馏,故选D。
(3)已经除去泥沙的河水,首先加入明矾,使水中的微小的颗粒沉降,然后通过静置沉淀将其去除,接下来加入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杀菌,最后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它的硬度得到软水,故合理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