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
分层作业
1.(24-25八年级下·上海长宁·期末改编)化学方程式蕴含着的信息不包括( )
A.反应物和生成物及 B.物质质量比
C.反应条件 D.反应速率
2.(24-25八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双选)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D.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24-25八年级下·山东威海·期中)对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O、O2的质量比为7:8
B.2个一氧化碳分子加1个氧分子等于2个二氧化碳分子
C.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4.(24-25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中)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式可以读作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该反应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该反应从宏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点燃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1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5.(2025·天津河东·二模改编)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 : 32 : 102 B.108 : 96 : 204 C.4 : 3 : 2 D.27 : 16 : 4
6.(24-25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下列关于N2+O22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表示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C.反应共涉及两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
7.(24-25九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新考法·逆向思维】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8.(24-25九年级下·上海黄浦·阶段练习)密闭容器中,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容器中加入1g碳粉,反应后气体总质量增加1g
B.随着反应进行,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增大
C.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不变
D.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不变
9.(2025·甘肃武威·中考真题)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水和三氧化二铁都是氧化物
C.守恒观:碳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1.(24-25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无法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反应的条件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2025·湖南长沙·三模)(双选)【新情境·社会热点】在《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的桥段,其化学原理源自古代炼丹术的记载。该过程涉及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汞是金属元素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
3.(2025·重庆北碚·三模)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守恒观:消耗3g水会生成2g氢气和1g氧气
B.分类观:该反应所涉及的氧化物有2种
C.能量观: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微粒观:反应前后分子的数量不变
4.(2025·河北张家口·二模)图所示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产物有三种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C.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D.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025·云南昆明·二模)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B.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C.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生成了16g丁
2.实验室常用燃烧法测定物质的组成。现取3.2 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8 g
B. 生成CO2和H2O分子个数比是1 : 2
C.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 : 3
答案和解析
1.(24-25八年级下·上海长宁·期末改编)化学方程式蕴含着的信息不包括( )
A.反应物和生成物及 B.物质质量比
C.反应条件 D.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
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正确;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条件,正确;
D、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反应的速率,错误。
故选D。
2.(24-25八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双选)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D.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答案】BD
【解析】A、该读法错误。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不是简单的数学加法;“等于”一词不恰当,因为反应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此外,它忽略了反应条件“点燃”和量化关系(如系数)。错误。
B、该读法部分正确,因为它提到了反应物(氢气、氧气)、生成物(水)和反应条件(点燃)。正确。
C、该读法正确描述了分子数量关系(对应方程式系数:2 个 H2分子、1 个 O2分子生成 2 个 H2O 分子),但忽略了反应条件“点燃”。错误。
D、该读法正确。它完整描述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点燃),并准确体现了质量关系:
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 (2×1×2)(16×2)(2×(2×1+16))=4:32:36 ,正确。
故选BD。
3.(24-25八年级下·山东威海·期中)对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O、O2的质量比为7:8
B.2个一氧化碳分子加1个氧分子等于2个二氧化碳分子
C.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根据方程式,CO与O2的质量比为(2×28):(1×32)=56:32=7:4,而非7:8;A错误。
B、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B错误。
C、方程式明确表示CO与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CO2,描述完全正确;C正确。
D、化学方程式中“点燃”是反应条件,在反应中“+”读作“和”,“═”读作“生成”;D错误。
故选C。
4.(24-25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中)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式可以读作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该反应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该反应从宏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点燃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1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化学方程式应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 和 “等于” 的表述错误,该选项错误;
B、从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C、从宏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但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有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共3个分子,反应后是2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该选项错误;
D、根据,在点燃条件下,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不是每2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该选项错误。
故选B。
5.(2025·天津河东·二模改编)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 : 32 : 102 B.108 : 96 : 204 C.4 : 3 : 2 D.27 : 16 : 4
【答案】B
【解析】该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故选B。
6.(24-25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下列关于N2+O22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表示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C.反应共涉及两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
【答案】D
【解析】A、,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表示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氮气、氧气均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一氧化氮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该反应共涉及两种单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24-25九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新考法·逆向思维】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是2:1:2,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不是2:1:2,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24-25九年级下·上海黄浦·阶段练习)密闭容器中,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容器中加入1g碳粉,反应后气体总质量增加1g
B.随着反应进行,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增大
C.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不变
D.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向容器中加入1g碳粉,如果碳粉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增加1g,如果碳粉不能完全反应,则气体的总质量不能增加1g,不符合题意;
B、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随着反应进行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逐渐增加,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氧原子均存在于气体中,故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5·甘肃武威·中考真题)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水和三氧化二铁都是氧化物
C.守恒观:碳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答案】C
【解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铁是由Fe、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均属于氧化物,正确;
C、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则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碳剩余,不可能生成2g二氧化碳,错误;
D、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C。
1.(24-25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无法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反应的条件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
【解析】A、方程式中CO2标注了↑符号,表示生成气体,说法正确;
B、方程式明确标注了“高温”条件,可获取反应条件,说法正确;
C、质量比需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如CaCO3为100,CaO为56,CO2为44,方程式给出物质的系数之比,可以靠计算得到,说法正确;
D、↑符号仅表示CO2为气体,与密度无关,无法获取,说法错误。
故选D。
2.(2025·湖南长沙·三模)(双选)【新情境·社会热点】在《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的桥段,其化学原理源自古代炼丹术的记载。该过程涉及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汞是金属元素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
【答案】AD
【解析】A、汞(Hg)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氧化汞(HgO)是由分子构成的,汞(Hg)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改变。从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是氧化汞分子,反应后是汞原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反应前2个氧化汞分子,反应后2个汞原子和1个氧分子,分子数目也改变,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 “Δ”,“Δ” 表示加热,正确。
故选AD。
3.(2025·重庆北碚·三模)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守恒观:消耗3g水会生成2g氢气和1g氧气
B.分类观:该反应所涉及的氧化物有2种
C.能量观: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微粒观:反应前后分子的数量不变
【答案】C
【解析】A、根据电解水反应式,质量比为。若消耗3g水,生成氢气为,氧气为,与选项数据不符,错误;
B、氧化物需含两种元素且含氧。反应中只有H2O是氧化物,H2和O2为单质,错误;
C、电解水需通电,电能转化为生成物(H2、O2)的化学能,正确;
D、根据,每2个H2O分子反应后生成2个H2分子和1个O2分子,分子数量变化,错误。
故选C。
4.(2025·河北张家口·二模)图所示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产物有三种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C.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D.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A、该反应的产物为甲醇和水两种,选项错误;
B、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成新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选项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选项错误;
D、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选项正确;
故选D。
1.(2025·云南昆明·二模)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B.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C.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生成了16g丁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据此分析。
【解析】A.由图可知,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10g-4g):(8g-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因此,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g-8g):(16g-8g)=3:2,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先依据质量守恒求丙的反应后质量:反应前总质量为8g(甲)+20g(乙)+6g(丙)+8g(丁)=42g;反应后甲、乙、丁总质量为12g+8g+16g=36g,则丙的质量应为42g 36g=6g,说明丙的质量没有变化,但不会因此就断定“一定是催化剂”,丙也可能没参加反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反应生成了的丁质量为:16g-8g=8g,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实验室常用燃烧法测定物质的组成。现取3.2 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8 g
B. 生成CO2和H2O分子个数比是1 : 2
C.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 : 3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 g+3.6g-3.2g=4.8g,故A正确;
B.生成CO2和H2O分子个数比是:: = 1:2,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为 4.4g××100%=1.2g,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 0.4g,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和为1.2g+0.4g=1.6g<3.2g,所以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
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4.故D错误。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