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文明有礼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文明有礼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年秋5.1文明有礼 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册 题目 5.1文明有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的第一框题,承接上一课,继续讨论道德层面的要求。本课首先引导学生探讨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学情分析 我国历来重视对中学生礼仪修养的教育,八年级学生对礼仪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践行方面较为薄弱,在行动上不太善于文明有礼的交往。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成熟的社会意识和完善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中。
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理解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知晓文明有礼能体现思想道德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助力形成真诚待人、赢得尊重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认识到文明有礼对塑造国家形象的意义,树立在国际交往相关场景及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有礼、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 道德修养:明确文明有礼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提升在人际交往中以礼相待、化解矛盾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你知道古代“叉手礼”代表什么意思吗?“叉手礼”的手势怎么做呢? 观看《长安三万里》中的“礼” 思考:为什么说“礼”是中国人的专属浪漫呢? 通过提问古代“叉手礼”、播放《长安三万里》“礼”的,激发学生对“礼”的兴趣,引出主题,为后续教学铺垫。
环节一:“礼”途第一站——初识礼
生活观察 思考:在社会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 课堂笔记1.文明有礼的含义?P35 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通过展示生活中文明有礼场景图、引导学生联想分享,结合教材定义,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并精准理解文明有礼含义。
环节二:“礼”途第二站——尊崇礼
名言分享 思考:从两句名言中,可知文明有礼对个人的重要性? 总结:①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某社区就建设文明社区向居民征求意见,几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 思考:结合上述同学的看法,谈谈文明有礼对社区建设的意义。 总结:②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持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国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展现中华民族崇礼尚义、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彰显大国风范;在一些重要日子或场合,人们会举行庆祝或纪念仪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心,彰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体现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礼仪礼节,不仅关乎个人素质,而且关系国家形象。 思考: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总结:③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课堂笔记】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重要性)P35-36①②③ ①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③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通过名言分享、社区建设案例、国家层面礼仪案例分析,分别引导学生认识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环节三:“礼”途第三站——践行礼
相关链接 习近平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做文明有礼的人有什么启示? 总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说一说:为什么年轻人没有找到张村? 总结: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尊重对方,说话和气,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要着装得体,注重仪表,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中华文化宝库礼貌用语——我知道 阅读感悟 思考:我们具体要如何行动,才能更好地传承礼仪、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呢? 总结: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③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课堂笔记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P37-38①②③ 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知礼仪、有礼貌、讲文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③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分析年轻人问路案例、分享周恩来“容止格言”事例,引导学生增强文明有礼意识,掌握具体礼仪规范与践行方法,落实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