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联考卷(一)
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i-28 P-31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歼击机的第一代机型到第五代机型的科技不断发展,研发出了歼-20、歼-31、歼-11B等各种机型。战斗机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机身使用的铝合金中加入了铜元素,主要目的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B. 使用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叶片,因为氮化硅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性能
C.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常用作机翼蒙皮,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座舱盖使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在自然界不易降解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正丁醇的键线式: B. 的电子式:
C.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D. 的球棍模型:
3. 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过量氨水中加入少量的AgCl:
B.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22
C. 乙醛与新制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D. 碳酸镁浸泡饱和KOH溶液中:
4. 钼(Mo)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工业上一种冶炼钼的中间反应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含电子数为10NA
B. 当有反应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8NA
C. 标准状况下,中所含σ键数为0.25NA
D.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4NA
5. 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性质或用途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臭氧为非极性分子,其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向碳酸氢钠固体中加水,碳酸氢钠溶解的过程中伴有吸热现象
C. 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其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D.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可按标准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
6.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A.证明氯水有漂白性 B.验证反应生成了乙炔
C.滴定终点前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内壁减小误差 D.和的取代反应
A. A B. B C. C D. D
7. 普拉洛芬是一种常见治疗眼部炎症、缓解眼部疼痛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为吡啶环,是一种类似于苯的芳香族化合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 B. 该化合物具有两性
C.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 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发生加成反应
8.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与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气体颜色先变浅,后逐渐加深,但比初始颜色浅 化学平衡向减少的方向移动
B 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溶液导电 是离子化合物
C 将破损的镀锌铁皮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无明显现象 镀锌层可以保护铁不被腐蚀
D 向悬浊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A. A B. B C. C D. D
9. 是大规模储能和动力电池的潜在候选材料。已知是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的能级电子总数与能级电子总数相等,与同周期且相邻,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3,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Y>X>M B. 第一电离能:
C. 简单离子半径: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M
10. 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是一种新型海洋可再生能源,用该燃料设计原电池产电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极电势低于极
B. b极发生还原反应
C. 海底沉积层产生的通过海水向极移动
D. 理论上海底沉积层中消耗,电路中转移电子
11. 水溶性聚磷酸铵是一种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新型肥料,一种制备聚磷酸铵的流程如图所示,聚合反应器中的温度控制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聚合反应器”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室可以利用烧杯和玻璃棒模拟破碎机
D. 水溶性聚磷酸铵不属于高分子
12. 是一种易水解、易升华的固体。一种制备纯净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导气管a需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 实验过程中应先通入纯净干燥的,再开启管式炉加热
C. 实验过程中若的量不足,则可能生成
D. 配制溶液时需要用盐酸溶解固体
13. 一种四方晶系的无机物晶胞如图所示,m的分数坐标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B. n的分数坐标为
C. 晶体密度为 D. 晶胞沿轴的投影为
14. 溶液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移取一定体积溶液于烧杯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实验中溶于水引起的电导率变化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约为
B. 点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C. 点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D. 段电导率上升说明导电能力大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锌阳极泥是锌电积过程中在阳极生成的一种渣泥,主要成分为、、、和等。一种从锌阳极泥中回收锰制备的工艺如下图。
已知:①常温下,、、;
②常温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锰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提高还原焙烧速率的措施为___________。
(3)“还原焙烧”时,大部分被还原为MnO在“浸出”过程中,少量残留的将氧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净化”时,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净化”步骤中,当溶液中时,此时溶液的,则溶液中___________mol。
(6)“沉锰”时,加入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过程使用溶液而不使用溶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6. 乙酰苯胺()又称退热冰,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实验室制备乙酰苯胺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安装固定床脱水回流反应装置(如图1),在填充式精馏柱内依次加入玻璃弹簧填料、4A分子筛和变色硅胶。在仪器中,加入苯胺、冰醋酸、和(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缓慢加热至反应物沸腾。
步骤Ⅱ:当变色硅胶不继续变色时,用玻璃滴管快速取1滴反应液滴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5滴乙酸乙酯振摇,用毛细管取乙酸乙酯层在薄层色谱板上点样。在波长为紫外灯下观察,当观察不到原料苯胺点时停止加热。
步骤Ⅲ:趁热将反应液倒入冷水中搅拌,在室温下静置后抽滤(如图2)、洗涤,所得滤饼为乙酰苯胺粗产物。
已知:①步骤Ⅰ反应中,蒸出的水和乙酸经玻璃弹簧填料分馏,乙酸回流至仪器a中。
②4A分子筛和变色硅胶均对水分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变色硅胶能通过所含氯化钴结晶水的数量变化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③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苯胺 冰醋酸 乙酰苯胺
沸点为184℃,微溶于水,易被氧化而变色。相对分子质量为93 沸点为117.9℃,相对分子质量为60 无色晶体,沸点为304℃,难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变色硅胶在该实验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步骤Ⅰ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
B. 步骤Ⅱ中加入乙酸乙酯的目的是萃取苯胺
C. 的作用是防止苯胺被氧化
D. 步骤Ⅲ中粗产物应使用乙醇洗涤
(4)与普通过滤相比,步骤Ⅲ中采用的抽滤的优点有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最终制得3.78g乙酰苯胺,则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
(6)步骤Ⅲ中经抽滤所得的废液仍有少量的苯胺,可用恒pH滴定法测定其中未反应的苯胺含量:通过一定方式从废液中提取出苯胺,溶解于乙醇中,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移取溶液,用的盐酸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的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不用水而使用95%乙醇作为溶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7. 利用化学反应将转化成燃料和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加氢反应可制得甲醇和乙醇,制备过程中发生如下几个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恒温条件下,和按体积比为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①④,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 与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D. 乙醇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相同条件下按物质的量之比为通入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体系中除外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____,用平衡原理解释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
(4)和下,将和一定量按体积比通入容器中,在催化下发生上述反应,若反应达平衡时,转化率为,甲醇选择性和选择性均为,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计算反应③的为___________(已知产物的选择性,结果用最简分式表示)。
(5)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可将电催化转化为甲酸,如图2是电解装置示意图。N与外接电源的___________极相连;M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18. 盐酸丁卡因(H)是一种常用的酯类局部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和疼痛治疗领域。一种合成H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C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2)B的名称为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已知D→E时还生成了两种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气体,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
(4)已知为催化剂,F→G时,反应生成了,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
(5)I是比D少一个“”的同系物,I分子中“”直接与苯环相连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则I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吸收峰面积之比为3:2:2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联考卷(一)
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i-28 P-31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2)适当升高温度或使用直径更小的煤粉
(3)
(4) ①. 使转化为或避免酸性较强时与反应生成 ②. 、、
(5)
(6) ①. ②. 溶液碱性过强,易生成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三颈烧瓶 ②. 吸收水分或初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2)+CH3COOH+H2O (3)BC
(4)过滤速率快且得到固体较为干燥
(5)56 (6) ①. 酸 ②. 增大苯胺的溶解度,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苯胺与盐酸充分反应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255.9 ②. 低温 (2)BD
(3) ①. b ②. 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的浓度下降,所以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
(5) ①. 正 ②.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对硝基甲苯或4-硝基甲苯 ②. 氨基、酯基
(3) ①. ②. 还原反应
(4)或 (5) ①. 9 ②. 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