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珍视自由 议题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珍视自由 议题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珍视自由”教学设计
总议题:如何珍视自由不“越界”?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的第一框《珍视自由》。通过学习本框内容:一是要理解自由的内涵,明确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要从个人和社会层面认识自由的价值,即自由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三是要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据此,本课导入以社会变迁中的穿衣论自由,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自由话题。在子议题一【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中议买与卖中的自由,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自由;通过生产和消费中发展与创新间的自由感受自由的意义;最后通过九三阅兵中的不当评论和唐某微博发表学习如何保障自由。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自由”的认知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方面受网络信息影响,部分学生将自由等同于“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忽视与规则责任的关联;另一方面,受青春期逆反心理驱动,少数学生对校规、家约束产生抵触,却难以理性辨析“自由边界”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同时,学生虽能列举法治保障自由的案例(如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但缺乏对“权利与义务对等性”的深层理解,易忽视自由滥用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如网络谣言侵害他人权益)。因此,本课需通过生活化情境与思辨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性体验自由”转向“理性认知自由”,理解“珍视自由”需以敬畏法治为前提,进而培养其责任意识与公民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九三阅兵中不当言论被处罚,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健全人格:通过议学活动任务,认识到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培养尊重规则、理性看待自由的人格
法治观念:通过案例分析,明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学会依法行使权利,保障自由。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案例,在生活中可以践行自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意识:通过理解自由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权利,珍惜自己的自由,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自由的含义、地位、价值及如何珍视自由
教学难点:理解自由和法治之间的关系,学会在生活中珍视自己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人的权益,珍视自由。
教学过程
导入:从穿衣看自由
观察思考:从服饰的变迁中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原来款式如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服;色调单一如“老三色”蓝、灰、黑到人们的着装审美更加多元,选择的自由度不断提高。
那么,穿衣自由是否意味着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找寻答案。
子议题一: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议学情境一:买与卖中的自由
展示图片:在市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买家选择商品、讨价还价;卖家定价、推销商品。
议学任务一:认识自由
①在交易中,你们感受到了哪些自由?
预设答案:选择权、表达权、公平交易权,这些都是我们的自由
展示材料
②这些导游的表达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吗?你听了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答案:自由需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不舒服不自由,自由应该是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
展示素材: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整治强迫购物 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线索摸排追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及时阻断非法利益链、业务链,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整治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③官方发布的规则是对旅游市场发展的限制吗?结合大海同学的言论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自由的?
大海:自由难道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有限制了还能叫自由?
预设答案:规则是对自由的保护,文旅部引发通知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自由不是绝对的,随心所欲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
议学成果一:如何正确认识自由?P58-P60
①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P58
②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P59
③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P60
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P60
过渡:自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让我们通过一个材料了解,展示材料,并解读相关链接
议学情境二:发展与创新间的自由
展示图片:从古代封建女性裹脚不能掌控命运,到现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性意气风发用自由和汗水书写传奇;从款式单一、老三样、计划生产到现在设计生产者创新生产更多的面料、更多的款式...自由为个性发展与创新进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议学任务二:感受自由
①对比两组任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更喜欢接受哪种任务,说说你的理由
任务卡一:“根据上级指示,本月需生产500件蓝色中山装,面料为固定配额的棉布,款式不可更改。”
任务卡二:“结合当下流行趋势(如国潮、环保、多功能),设计一款创新服装,材料、款式、功能自定。”
②结合材料和生活经验说说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
议学成果二:自由的重要性
①地位: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P58
②对个人: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P59
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③对社会: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P59
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子议题二:应如何依法珍视我们的自由?
议学情境三:行使权利中的自由
案例一:9月3日,湖北襄阳网警工作中掌握,网民孟某某(男,47岁)在朋友圈网友转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直播”的评论中针对“九三阅兵”活动发表诬蔑、诋毁性不当言论。且在其他网民表达爱国言论时,孟某某进行侮辱嘲讽并散布谣言,引发网民强烈愤慨。公安机关立即展开调查,孟某某到案后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鉴于孟某某的言论亵渎国家和民族情感,损害网民爱国拥军情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涉嫌寻衅滋事。9月4日,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孟某某处以行政拘留。
议学任务三:保障自由
①有网友疑问“只是在朋友圈发评论,为何会构成‘寻衅滋事’?” 难道我们不能评论他人的朋友圈吗?
②请你写一个简短的网警提醒警示我们应该如何行使自由?_________
预设答案:知晓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了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众多网友跟帖评论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议学任务三:保障自由
③请你跟帖评论唐某的言行。
④如果你是关某,你会怎么做?
预设答案:评论唐某:任何权利都应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使。言论自由应以尊重和不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唐某的错误在于他超越了言论自由的合法边界,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属于对言论自由权利的滥用,其行为既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他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即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如果我是关某:首先,保持冷静,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其次,我会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依法维权;再次,向相关网络管理机构投诉,要求其对唐某的侵权言论进行处理,最后,提起诉讼,要求唐某停止侵权。
教师总结: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以理性、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议学成果三:如何珍视自由P60-P61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P60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P60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P61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于人,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课堂总结:展示材料,罗翔强调,真正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能够在内心道德和责任的约束下做出明智的选择。自由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由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共同构成。如果把自由等同于放纵,那自由一定会毁了你!愿你们永远珍视自由这份权利,并努力构建自由的社会环境。
创新作业
城市中的自由观察者
走访社区、学校或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公园),观察并记录至少3处体现“法治保障下自由”的场景及意义
如:公园告示牌写明“开放时间6:00-22:00,禁止喧哗”这体现法治规范公共秩序,保障他人休闲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