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B.干冰升华是吸热过程,常温下是非自发过程C.工业上合成氨,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可提高的日产量D.、溶液均可用作焊接中的除锈剂2.通过下列反应均可获取氢气。反应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 反应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气: 反应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是熵增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自发进行C.反应③如果使用催化剂,减小D.反应 3.下列能正确表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B.C.D.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白磷()分子中键的键角较小,化学键弯曲而使得张力较大,推测白磷较活泼B.根据石墨中层与层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推测石墨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C.根据氯化钠晶体中存在和,推测氯化钠晶体可以导电D.根据金刚石晶体中键的键能大,推测金刚石晶体硬度大5.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铜板上的铁铆钉更易被腐蚀B.轮船与海水接触的位置更容易生锈C.鎏金制品外层破损后,内部铜更容易被腐蚀D.金属钠置于空气中表面变暗6.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围电子排布不同的两种氮原子:① ②,能量B.基态硒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C.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目依次增多D.基态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云轮廓图为7.用的盐酸与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使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B.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的原因是保证盐酸充分反应C.为了使反应充分发生,可向酸溶液中分次加入碱溶液D.若用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实验,所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偏大8.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碘蒸气可促进分解为无毒气体,反应历程为反应①:(快反应)反应②:(慢反应)反应③:(快反应)下列关于以上反应历程的判断错误的是A.、、均为中间产物B.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分解速率C.适当增大的浓度,可增大反应①的速率,对总反应速率无影响D.总反应为9.已知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OH固体,抑制水的电离,和都减小B.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向平衡体系中加水,减小D.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10.铁碳微电池法在弱酸性条件下处理含氮废水技术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会降低电池工作效率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每转移10mol电子,理论上可处理约5.3mol含氮粒子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pH增大11.830K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起始时,,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B.当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若起始时,,平衡时的转化率为D.若起始时,,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12.W、X、Y、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W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X元素与W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其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位于第2周期,电负性仅次于氟;Z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X、Z均能与Y形成多种化合物B.元素的电负性:C.原子半径:D.简单离子半径: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后,饮料中产生气泡B.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增大乙酸乙酯的产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浅D.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加浓盐酸,浓度减小14.某温度下,CuS和的沉淀溶解曲线如图所示,其中,,为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I是的溶解曲线 B.C.N点的坐标为 D.改变时,保持不变二、填空题15.金属钪(Sc)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过渡金属。一种以酸式氟化铵、氧化钪和金属钙为原料制备金属钪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S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基态钪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基态钙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 ,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 。(3)该转化涉及的元素中,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4)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违反洪特规则的是 ;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是 。①: ②: ③N: ④: ⑤O:三、解答题16.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为研究热点。(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标准燃烧热数据如下表。物质 H2(g) C(石墨,s) C6H6(l)标准燃烧热△H/ kJ mol-1 -285.8 -393.5 -3267.5①热值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则25℃时H2(g)的热值为 kJ g-1。②25℃时H2(g)和C(石墨,s)生成C6H6(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以NH3、CO2为原料生产高效氮肥——尿素[CO(NH2)2],涉及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写出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两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是生产尿素的决速步骤,可判断Ea1 (填“>”“<”或“=”)Ea3。(3)甲醇用于燃料电池可以提高其能源利用率,结合下列电化学装置回答问题。①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图中B电极为 (填“阴极”或“阳极”),其中Ag+移向 (填“A”或“B”)电极。③当乙池中B电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此时丙池中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填标号)。a.Na2SO4 b.CuSO4 c.CuCl2 d.Al(NO3)317.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Ⅰ.下图是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得的20mL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A”“B”或“C”,下同),醋酸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2)若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水,下列数据增大的有 (填标号)。a. b. c. d.(3)时,将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醋酸溶液 (填“>”“<”或“=”)盐酸。(4)时,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的电离平衡常数 。Ⅱ.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可视为醋酸的水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滴定,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大约为9。(5)该实验最适合选用 (填“甲基橙”“石蕊”或“酚酞”)作指示剂。(6)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小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标准溶液浓度为,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4.03 25.34 25.30从表中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要少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标号)。A.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B.量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时,放液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放液后气泡消失C.盛装白醋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润洗D.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7)据表中数据,写出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18.甲醇()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还是性能优良的车用燃料。由水煤气制甲醇的反应为 。(1)下列措施中,能提高该反应的速率的有 (填标号)。a.恒容时加入CO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该反应中CO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标号)。a.恒容时加入足量CO b.降低温度 c.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d.增大压强(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保持总压强为,发生上述反应。当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下CO的平衡转化率随投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①当时,能表示此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d.的物质的量不变②表示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是 (填“I”或“II”),理由是 。③a、b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比较为 (填“>”“<”或“=”)。④b点对应条件下的压强平衡常数 (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出计算式即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C D A C C B B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D A C C15.(1) d(2) N 球形(3)H、F、Sc(4) ①④ ⑤ ③16.(1) 142.9 6C(石墨,s)+3H2(g)=C6H6(l) △H=+49.1kJ mol-1(2) 2NH3(g)+CO2(g)=H2NCOONH4(s) △H=(Ea1-Ea2)kJ mol-1 <(3) CH3OH-6e-+8OH-=+6H2O 阴极 B bc17.(1) B C(2)bc(3)<(4)(5)酚酞(6)BCD(7)18.(1)abd(2)bd(3) abd I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