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包括“写”“配”“标”“查”,学会运用最小公倍数法和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3.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化学计量数正确性的依据是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步骤的学习,建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模型,依据反应事实和守恒定律进行推理。
2.科学思维:从宏观上认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从微观上理解化学方程式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3.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探究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重点
常见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本节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2024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它是对前面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化学计算等内容的基础,在整个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本课时聚焦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具体涵盖了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两部分内容。教材先通过氢气燃烧反应的不同错误示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总结出化学方程式书写需遵循符合客观事实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原则。接着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等具体反应为例,详细阐述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写”“配”“标”“查”四个步骤,并介绍了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等配平方法。这种编排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也了解了一些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九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化学方程式这种较为抽象的化学用语,理解和书写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化学式和化学反应,缺乏对化学反应本质的深入理解,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容易出现违背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错误。同时,配平化学方程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他们可能难以快速准确地找出合适的化学计量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通过多练习、多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一 新课导入
【引领学生回顾】为了准确、简便地描述化学变化,体现其中的物质转化关系与定量关系,我们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这些反应。比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请同学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学生回顾】
【引出新课】同学们掌握的都非常不错。化学方程式就像是化学反应的“语言密码”,它能清晰地展示化学反应的各种信息。那么,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回顾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含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自然地引出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一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顺利开启新知识的学习之旅。
教学环节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活动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问题】请同学们写出氢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写错,分析写错的原因。
【学生活动】写出氢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第一个化学方程式是正确的,其余三个方程式均错误,原因:
对于,等号两边原子数目不相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对于,生成物不正确,不符合客观事实。
对于,反应条件不正确,不符合客观事实。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有两条:
①符合客观事实,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和反应条件要正确。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要相等。
【举例】以为例,碳原子个数左右两边都是,氧原子个数左右两边都是,原子总个数左右两边都是,既符合客观事实,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书写并分析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书写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活动二:配平概念的引入
【问题】观察,氢原子个数左右两边都是,但氧原子个数左边是,右边是,怎样才能使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学生思考】尝试在化学式前添加化学计量数。
【讲解】引入配平的概念,“配”就是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平”就是使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通过配平,将配平为,这样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相等了。
【对应训练】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 )
A. 各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
B. 各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
C. 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D. 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答案】D
【解析】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所以答案选D。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配平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配平的目的是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通过对应训练加深学生对配平依据的理解。
活动三:典例精讲
【展示题目】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 )
A. 各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
B. 各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
C. 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D. 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学生回答】D
【讲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所以答案选D。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配平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配平的目的是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通过对应训练加深学生对配平依据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配平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配平的目的是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通过对应训练加深学生对配平依据的理解。
教学环节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活动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接下来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首先是“写”。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或根据课前预习说一说“写”的内容。
【讲解】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在短线上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常用“△”号表示)、点燃、催化剂等。
1.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
2.写出式子:。强调多种反应物用加号连接。
【问题】接下来需要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如何进行配平呢?
【学生活动】尝试配平。
【讲解】介绍配平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关系进行配平。如,观察到反应后有两个P,则在反应物P前配2,反应后有5个O,反应前有2个O,若在O2前配,不符合实际,化学计量数不可为分数,可将各个系数同时乘以2,则使化学计量数均为整数,此时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2.最小公倍数法:以为例,氧原子个数在中是,在中是,最小公倍数是。所以在前配,在前配,再根据磷原子个数在前配,得到。配平后将短线改为等号。
【问题】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的状态如何标注呢?
【讲解】
1.当生成物中有气体,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在气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号。例如:,反应物中O2为气体,气体生成物SO2不需要标注“↑”号,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则生成物中的两种气体都要标注“↑”号。
2.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有难溶性固体,即沉淀,则需在该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例如:,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不需标注“↓”,而,反应物都可在水中溶解,生成物为难溶性固体,需要标注“↓”号,但生成物可在水中溶解,不需要标注“↓”号。
【举例】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该反应中没有需要标注“↑”“↓”的情况。
【问题】书写完化学方程式后,如何检查其正误呢?
【讲解】检查化学方程式的正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化学式是否写错。
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举例】对于,存在化学式写错(应是)、没有配平、没写反应条件等错误,正确的是。
活动二 综合应用
【思考与讨论】实验室和某些供氧器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照“写”“配”“标”“查”的步骤进行。
【学生活动】
“写”:。
“配”: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标”:因为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氧气,所以标注“↑”,得到。
“查”:检查化学式、配平、状态标注和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综合运用“写”“配”“标”“查”的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三 典例精讲
【展示题目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讲解】B选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是氢气和氧气,所以B错误。
C选项,反应物中有氧气是气体,生成物二氧化碳不需要标注“↑”,所以C错误。
D选项,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是,所以D错误。
【展示题目1】《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个原子、个原子、个原子、个原子、个原子,反应后有个原子、个原子、个原子、个原子,所以中含有个原子,即的化学式为,答案选D。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范例分析和对应训练,让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方法和原则,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①符合客观事实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短横线相连,注明条件
②“配”:配平,使元素原子数目相等,短线改等号
③“标”:气体“↑”(反应物无气体时);沉淀“↓”(溶液中生成难溶物)
④“查”:查化学式、配平、状态标注、反应条件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2H2+O2=2H2O B.
C. D.
2.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1)3Fe+2O2=Fe3O4 __错误,没写反应条件_
(2)Al+O2=AlO2 _错误,氧化铝的化学式错误
(3)HgO = Hg+O2 __错误,没有配平,没写反应条件_
3.(2025·山东·二模)我国研发的盐湖提锂技术,可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供有力支撑。盐湖提锂过程中的一个反应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B )
A.Li B.LiCl C. D.
4.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Fe+4H2OFe3O4+4H2_。
(2)该实验 能 (填“能”或“否”)说明水的元素组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学生对书写原则的理解较好,但在配平步骤上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对最小公倍数法和观察法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巩固。在讲解典型范例和进行随堂演练时,发现学生对一些细节问题容易忽略,如反应条件的标注、气体和沉淀符号的使用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配平方法的专项训练,多举一些不同类型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细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