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层作业
1.(24-25八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O2 B.2KMnO4K2MnO4+MnO2+O2↑
C.S+O2SO2↑ D.4P+5O22P2O5↓
2.(24-25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下列有关氧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H2↑+O2↑ B.2C2H2+5O22CO2+H2O
C.4P+5O22P2O5 D.4Fe+3O22Fe2O3
3.(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生成氧化铝,关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湖南长沙·二模)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则X为( )
A.SiCl B. C. D.
5.(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生产中用氧炔焰切割金属,其反应原理:。x的值是( )
A.1 B.2 C.3 D.4
6.(24-25九年级上·广东阳江·阶段练习)我国研制的用于航天飞船的固体推进剂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火时,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aNH4ClO4=bN2↑+cH2O+Cl2↑+2O2↑,则化学计量数b为( )
A.1 B.2 C.3 D.4
7.(2025·山西晋中·二模)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使用的某种发动机利用N2H4作为燃料,其工作的原理为3N2H4口___________↑+口___________↑+2NH3↑。横线上的两种物质均为单质,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分别为( )
A.2,3 B.4,6 C.2,6 D.4,3
8.(2025·河南焦作·一模)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暖已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9.(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一种简明语言,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应改为“”
B.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C.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D.由可知难溶于水
10.(2025·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B.X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C.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11.(24-25九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月球“氧气农场”首获成功,科研团队利用太阳能将月壤加热到高温,使其中的氧化物发生分解反应,从而释放出氧气。请写出实验室利用一种氧化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光电化学水分解是一种通过阳光将水直接转化为绿色氢气的技术,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化学实验室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12.(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探究物质性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实验现象,在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区分“烟”、“雾”、“光”、“火焰”。
(1)“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雾”: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 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 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请你比较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他们都有共同点,请任意写出两条 , 。
1.(24-25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做电解水实验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2个氧原子:2O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C.氢氧根离子:OH- D.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H2↑+O2↑
2.(24-25九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为探究水的组成,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中铁是由铁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Fe和H2O的质量比为3:4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
3.(2025·山东淄博·一模)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B.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4.(24-25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苏轼的《石炭 并引》中“投泥泼水愈光明”是指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涉及6种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5.(24-25九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硝酸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强酸。工业上制取硝酸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X的化学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
②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4价氮的氧化物,NO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
②从宏观上看: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的CO2的质量。
③从微观上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 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总数。
1.(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物质X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a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一定含有C、H元素 B.若a=2,X为C2H4
C.X可能是乙醇 D.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可能减少
2.(24-25九年级下·山东菏泽·期中)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该反应中微观粒子种类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为 B.该反应氧原子个数减少了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D.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和解析
1.(24-25八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O2 B.2KMnO4K2MnO4+MnO2+O2↑
C.S+O2SO2↑ D.4P+5O22P2O5↓
【答案】B
【解析】A、该方程式表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事实和配平正确(左边H:4、O:4;右边H:4、O:4)。但生成物氧气(O2)是气体,且反应物中无气体(过氧化氢为液体),应标注“”符号,该选项书写错误;
B、该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事实和配平正确(左边K:2、Mn:2、O:8;右边K:2、Mn:2、O:8)。生成物氧气(O2)是气体,反应物为固体,应标注“”,此处正确。反应条件加热(Δ)标注规范,该选项书写正确;
C、该方程式表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事实和配平正确(左边S:1、O:2;右边S:1、O:2)。但生成物二氧化硫(SO2)是气体,而反应物中已有氧气(O2)气体。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硫(SO2)后面不需要再标注“”符号,该选项书写错误;
D、该方程式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事实和配平正确(左边P:4、O:10;右边P:4、O:10)。但生成物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而该反应是燃烧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符号仅用于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此处标注“”错误。
故选:B。
2.(24-25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下列有关氧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H2↑+O2↑ B.2C2H2+5O22CO2+H2O
C.4P+5O22P2O5 D.4Fe+3O22Fe2O3
【答案】C
【解析】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C2H2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生成氧化铝,关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故选:D。
4.(2025·湖南长沙·二模)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则X为( )
A.SiCl B. C. D.
【答案】C
【解析】反应前(X除外)有2H,反应后有3H、3Cl、Si,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则X的化学式为SiHCl3,
故选C。
5.(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生产中用氧炔焰切割金属,其反应原理:。x的值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碳原子的个数为2x,反应后碳原子的个数为4,所以,解得x=2。
故选B。
6.(24-25九年级上·广东阳江·阶段练习)我国研制的用于航天飞船的固体推进剂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火时,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aNH4ClO4=bN2↑+cH2O+Cl2↑+2O2↑,则化学计量数b为(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N、H、Cl、O的个数分别是a、4a、a、4a,反应后N、H、Cl、O的个数分别是2b、2c、2、4+c,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a=2b,根据Cl原子守恒可知a=2,因此2b=2,可得b=1。
故选:A。
7.(2025·山西晋中·二模)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使用的某种发动机利用N2H4作为燃料,其工作的原理为3N2H4口___________↑+口___________↑+2NH3↑。横线上的两种物质均为单质,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分别为( )
A.2,3 B.4,6 C.2,6 D.4,3
【答案】A
【解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若横线上的两种物质均为单质,则分别为氮气和氢气,又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N、H个数分别为6、12,2NH3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N2前的系数为2、H2前的系数为3,故选A。
8.(2025·河南焦作·一模)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暖已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生成物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反应物中的氧气只含有氧元素,已知X只含有两种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X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反应前有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a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则有4=2+a,得a=2,故选B。
9.(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一种简明语言,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应改为“”
B.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C.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D.由可知难溶于水
【答案】B
【解析】A、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应改为“”,选项正确;
B、该方程式读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选项错误;
C、点燃是反应条件,燃烧是实验现象,所以“点燃”不可改成“燃烧”,选项正确;
D、符号表示沉淀,说明 难溶于水,选项正确;
故选B。
10.(2025·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B.X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C.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4个氧原子、2个X分子和12个氢原子,则2个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则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由A选项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A选项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A选项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24-25九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月球“氧气农场”首获成功,科研团队利用太阳能将月壤加热到高温,使其中的氧化物发生分解反应,从而释放出氧气。请写出实验室利用一种氧化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光电化学水分解是一种通过阳光将水直接转化为绿色氢气的技术,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化学实验室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
【解析】(1)实验室可以采用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制取氧气,其中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12.(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探究物质性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实验现象,在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区分“烟”、“雾”、“光”、“火焰”。
(1)“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雾”: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 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 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请你比较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他们都有共同点,请任意写出两条 , 。
【答案】(1)
(2)水/H2O
(3)白
(4)明亮的蓝紫色
(5)条件都是点燃 都是化合反应或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合理即可)
【解析】(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2)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5)上述四个反应中,反应物都有两种,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合理即可)。
1.(24-25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做电解水实验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2个氧原子:2O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C.氢氧根离子:OH- D.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H2↑+O2↑
【答案】D
【解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表示为2O,A 选项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2O,B 选项正确;
C、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其符号为OH ,C 选项正确;
D、电解水的条件是通电,不是 “放电”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D 选项错误。
故选D。
2.(24-25九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为探究水的组成,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中铁是由铁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Fe和H2O的质量比为3:4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Fe、H、O的原子数目是3、8、4,反应后Fe、O的原子数目是3、4,可知4X中含有8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说法正确;
B、铁属于金属单质,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Fe和H2O的质量比为(3×56):(4×18)=7:3,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有铁、氧、氢三种元素,而反应前铁中只含有铁一种元素,则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所以该实验了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5·山东淄博·一模)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B.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C、4个H、10个O,反应后已知物中有4个C、8个O,则未知处含有2个O和4个H,化学计量数为2,则丁物质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C2H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6×2):(32×5)=13:40,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涉及的物质甲为C2H2、乙为O2,丙为CO2、丁为H2O,其中CO2、H2O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B。
4.(24-25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苏轼的《石炭 并引》中“投泥泼水愈光明”是指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涉及6种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涉及4种物质,A 错误;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碳原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B 错误;
C、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C 错误;
D、反应前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 正确。
故选D。
5.(24-25九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硝酸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强酸。工业上制取硝酸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X的化学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
②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4价氮的氧化物,NO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
②从宏观上看: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的CO2的质量。
③从微观上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 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总数。
【答案】(1) NO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 I2 小于 等于
【解析】(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H、O的个数分别是4、12、10,反应后除4X外N、H、O的个数分别是0、12、6,则4X含有4个N、4个O,X含有1个N、1个O,X的化学式为NO。
②NO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4价氮的氧化物即NO2,化学方程式为。
(2)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中,I2是由碘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 ,每140份质量的CO反应生成220份质量的CO2,所以参加反应的CO质量小于生成的CO2质量。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总数。
1.(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物质X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a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一定含有C、H元素 B.若a=2,X为C2H4
C.X可能是乙醇 D.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可能减少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X中一定含有C、H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有1个X分子和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则X可能是乙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氧原子数目,则,因此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可能减少,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4-25九年级下·山东菏泽·期中)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该反应中微观粒子种类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为 B.该反应氧原子个数减少了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D.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氧气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该反应氧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物氧气为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因此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