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隋朝时期,为了沟通南北水系,修建了大运河,如右图,你判断图中处于河运中心的城市是( )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A.长安 B.余杭 C.洛阳 D.江都2.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3.唐代的诗词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例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的诗词也经常提及不为两宋控制确有强烈文化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充分说明( )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B.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C.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D.家国情怀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4.下列各项,分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军队战斗力薄弱 ③ 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发生严重灾荒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是( )A.重文轻武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兵权C.不设宰相 D.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权6.历史事件关联正确的是( )A.契丹——辽 B.阿保机——西夏C.女真——西夏 D.阿骨打——辽7.《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A.商品经济繁荣 B.市民生活富裕 C.奢靡之风盛行 D.社会阶层分化8.下列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④元朝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9.小张的身份证上住址是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和平街51号,你知道我国设置省这一管理制度开始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清10.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请问,你知道他的主要成就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C.《伤寒杂病论》 D.《中医治疗杂论》11.清朝初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正式建台湾省,册封达赖和班禅,平定新疆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这些历史事件表明清政府推行的国家治理核心是( )A.重武轻文政策 B.民族融合政策C.巩固边疆统一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12.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不同来源,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习俗和文化观念,过好传统节日,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现有的节日如除夕、元宵、端午等,最早就基本上定型的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二、综合题13.【科举制度】材料一 登科·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材料二 (1)指出诗中反映的是唐代的什么制度?你认为材料反映出了该制度有什么作用?(2)下图反映的是唐朝实施的什么政治体制?(3)请结合材料一和二,分析唐朝能繁荣昌盛,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启示。三、材料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宋代开始,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的开发。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教育部审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说说自东汉至南宋,经济发展的地域趋势。(2)根据材料说说宋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3)依据材料分析宋代水稻产量提升的主要原因。15.读图题 (图一) (图二) (图三)(1)分别说出三幅图片体现的宋代哪三项科技发明?(2)请选取其中一幅图片,说说它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选取三个角度进行说明)。(3)请你分析宋代推行的制度、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主要原因。16.【历史解释】材料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满江红》材料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材料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戚继光《止止堂集》依据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论题,阐述你想要表达的观点,并用史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C2.D3.D4.B5.C6.A7.A8.D9.C10.A11.C12.B13.(1)制度:科举制。作用:改善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2)政治体制:三省六部制。(3)启示:要重视人才选拔,建立公平公正、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才,让有能力的人能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创新活力;借鉴其权力制衡理念,合理划分各部门权力,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确保政府高效运转,防止权力滥用。14.(1)地域趋势:经济发展的地域趋势是从北方逐渐向南方发展,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2)主要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3)主要原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并得到推广;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15.(1)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示例:选取图一;作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传入欧洲之后对于欧洲启蒙的发展功不可没;为书籍的传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书籍及时有效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选取图二;作用: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解决了远洋航行辨别方向的困难,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也对军事、地理学、天文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选取图三;作用:火药武器的制造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火药可以用来采矿、筑路等工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3)原因:制度方面,统治者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政策方面,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政策;社会方面:农业发展需要改进工具和水利技术,海外贸易推动指南针应用,军事需求促进火药武器研发;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如制瓷、纺织)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交子出现、城市兴起),为科技研发提供物质需求和资金支持。16.观点: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论述:岳飞处于南宋时期,金兵南侵,他以“精忠报国”为己任,率岳家军屡胜,欲雪“靖康耻”收复失地,其爱国之举激励后人。文天祥于南宋末年,在元军南下、山河破碎时组织抗元,兵败被俘仍宁死不屈,诗句彰显其气节与爱国丹心,捍卫国家尊严。戚继光在明朝,面对沿海倭患,率戚家军肃清倭患,其经历与诗句体现为保海防不图名利的爱国情怀。三人时代不同,却皆以自身方式诠释爱国精神,此精神代代相传,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与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