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树立法治观念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树立法治观念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树立法治观念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目 录
解码法律——含义及要求
1
读懂法治——法治观念的内涵
2
3
践 行 法 治——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第一部分
解码法律——含义及要求
解码法律
交通瘫痪
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混乱
家庭暴力
结合漫画,思考如果没有法律的后果。
解码法律
思考:你觉得法律对我们有着怎样的要求?
同学们,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呢?
笔记整理
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P46)
①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②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第二部分
读懂法治——法治观念的内涵
读懂法治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哈罗德 伯尔曼
结合上述名言思考:什么是法治观念?
笔记整理
2.法治观念的内涵(P47)
体现: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笔记整理
3.树立法治观念的原因(P46-47)
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P46)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P47)
相关链接
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计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明显增强。中宣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形成的《2020年全国社 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当自己或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时,选择“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居第一位, “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
第三部分
践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热点聚焦
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于2025年3月10日10时,使用软件“某书”中AI智慧生成功能,输入社会热点词制作了标题为“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引发大量网民议论,诱发相关谣言、话题等频繁登上热搜热榜,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徐某强处以行政拘留8日处罚。
为什么徐某受到了法律的处罚?这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笔记整理
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7)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
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生活调查
近年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
模拟法庭
法律知识竞赛
法律辩论赛
法律学习宣传活动
思考: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说说你的收获。
笔记整理
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8)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A.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
B.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小组活动
各小组围绕以下两个话题展开讨论:
思考:根据讨论结果,谈谈你的收获。
①列举3个“身边的守法小事”,说说这些行为如何体现光荣?
②列举3个“常见的违法行为”,分析这些行为为何“可耻”?
笔记整理
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9)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A.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如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
B.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知识小结
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7—49)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课堂总结
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法治观念的内涵
做法
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树立法
治观念
敬畏和信仰法律
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随堂演练
1.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以“民法典进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民法典系列普法宣传。这样做有利于( )
A.保证学生守法 B.提升法治素养
C.杜绝学生违法 D.培养高雅情趣
B
随堂演练
2. 青年陈某在校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陈某仍不思悔改。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厦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
①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②违法、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③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④自觉遵守法纪,注意防微杜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随堂演练
3.某校通过深化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自行车
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随堂演练
4.某地人民检察院联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学生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小助理”,承担校园法治教育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职责。该举措有利于( )
①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
②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实践
③提高青少年的执法能力
④加强青少年的司法保护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B
随堂演练
5.小林的妈妈骑电动车上班时,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被交警拦下,交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小林妈妈处以20元罚款,这启示公民要( )
A.学习法律,任性而为
B.制定法律,伸张正义
C.制裁犯罪,惩恶扬善
D.敬畏法律,自觉守法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