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环境设计中的天人合一》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人美北京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环境设计中的天人合一》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人美北京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建造者将丰富的自然之韵浓缩在园林的方寸之间。让我们 一起畅游中国古典园林,细细品味蕴藏其中的泉石之乐吧。
苏州的拙政园布局疏朗自然,景观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环池而建,其间有回廊 相连。岸边的山石、古木与池中荷藻相映成趣,充满诗情画意。中国古人将山石、水流、花木与建筑等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展现出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问题一 中国古人是怎样营造环境的
问题一 中国古人是怎样营造环境的
苏州拙政园至今仍保持着明代园林疏朗典雅的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拙政园(建筑) 始建于明 江苏苏州
造园、游园是中国古人的一种爱好。文徵明的 《东园图》再现了文人雅士们在叠石苍松、厅堂水 榭间或谈诗论文或品茗抚琴的其乐融融、快意畅然 的场景。
问题一 中国古人是怎样营造环境的
问题一 中国古人是怎样营造环境的
此画描绘了明代徐达的府第东园,再现 了古人雅集时的情景。
东园图(中国画,局部)
明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
请游览一座中国古典园林,观察园中景物的造型、 色彩、光线,感知其中的声音、气味等,并结合园中的 布局,谈谈古人是如何通过园林来营造美的意境的。
感知·发现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这件园林小景学习古人独特而充满巧思的造景手法,将不同层次的园林景观绘制在硬纸板上,再用一次性木筷进行黏合连接。从不同角度观看作品,可以体会古人游园时移步换景的感受。
“别有洞天”园林小景(设计) 教师范作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别有洞天”园林小景(设计) 教师范作
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启发着今天的人们去追寻更加顺应自然、融于自 然的设计与生活方式。你准备选择怎样的表现形式制作一件园林小品呢?
探究·体验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隔景。利用山石、花木等将景物遮挡住一部分。
狮子林(建筑) 始建于元 江苏苏州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框景。利用门洞、漏窗等框住一定范围内的景致。
留园(建筑) 始建于明 江苏苏州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借景。将园外景物“引入”园中,
使之在视觉上与园内美景融为一体。
拙政园(建筑) 始建于明 江苏苏州
当今的很多新材料能赋予“园林”作品独特的视觉美感与意义。比较下面这些作品 在视觉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到用哪些方法来使你的园林小品更富意境呢?
创意·融合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将纸板层叠组合,制作出山石,表现如“云”般的形态特点。
石为云根(硬纸板)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亚克力的质感结合隔景 手法,带来通透而富有层次 的奇妙视觉效果。
城市山林(亚克力装置, 局部)
问题二 中国古人在园林设计上有怎样的巧思
效 仿 古 人 的 借 景 手法,将作品与恰当的背景 相结合进行拍摄,增添了 作品的意境美。
泉石之乐(雕塑与摄影融合)
1. 小组讨论,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 元素和造景手法。
2.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园林小景,以手 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的方式呈现设计方案。
自评:能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 的造园理念,愿意与同学分享设计构思。
学习建议
个性表现
“方寸天地”取景框框景
个性表现
“藏露相宜”手绘园林小景设计稿
个性表现
园林小景立体模型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