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期末复习
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课时目标
1.能准确说出学过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熟练进行不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能分别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并准确画出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根据给定视图要求搭建相应立体图形,提升空间想象和绘图能力。
3.在动手摆正方体、测量物体长度等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积累操作经验,增强对空间图形和长度概念的感性认识。在解决比长短、行程问题、图形搭建等各类问题时,学生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谈话导入
猜一猜这根粉笔的长度。
大约 1 分米。
刚才大家只是直观感受粉笔的长短,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直尺测量粉笔的长度。
粉笔的长度为 7 厘米 1 毫米。
请看这个用 4 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图形,能画出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吗?
互动新授
测量和图形的认识
温故知新
1.回顾长度单位。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
它们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毫米与厘米的进率为 10;厘米与分米的进率为 10;分米与米的进率为 10;米和千米的进率为 1000。
温故知新
2.长度单位知识拓展。
不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示例:1 分米=( )毫米
100
温故知新
判断题:南京长江大桥长约 6788 千米。
这道判断题对吗?
填写的单位错误,应该填写 “米”。
小结:一般填写桥的长度用 “米” 作单位,如果长度提供的数据是一位数就用 “千米” 作单位。
温故知新
3.观察物体。
用 4 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物体,再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样的?能画出这些图形吗?
温故知新
4.观察物体拓展。
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摆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吗?
有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一样的吗?
例如: 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
巩固练习
1.在○里填“>”或“<”。
6900米 7千米 300毫米 3米 4400米 4千米



巩固练习
2.查阅资料,了解下面几条河流大约各长多少千米,并填写下表。
巩固练习
3.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知道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比较长度的方法。
明确了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如何根据图形去摆物体。
2.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与应用”第15题。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一、在( )里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周末,身高 123( )的小明,带了一本厚 4( )厚的童话书,乘地铁去距离 12( )的外婆家。地铁的座椅高 4( ),地铁的时速为 80 ( )每小时,车厢高度约为 4( )。
厘米
厘米
千米
分米
千米

课时作业
二、查阅资料,下面河流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千米?
课时作业
三、用 5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分别摆一个物体。
1.从右面看到是的图形 。
2.从前面和上面是的图形 。
课时作业
四、从南京南站到北京南站的高铁路线长 1023 千米,一列 “和谐号” 从南京南站出发开往北京南站,每小时行驶 304 千米,3 小时能到达吗?
304×3=912(千米)
912<1023
答:3小时不能到达。
3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进率10
进率10
进率10
进率10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