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学校名称 教师姓名课例名称 我是班级值日生(第一课时)学段年级 二年级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 统编版 单元章节 第二单元 我爱我们班教学目标 明确值日生的具体职责,通过讨论、辨析、模拟等方式,学习解决值日中常见困惑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树立正确的值日观,认识到值日是集体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增强集体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激发学生乐于值日、乐于服务的集体意识,愿意主动承担班级值日任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落实集体责任感,明确值日生的具体职责,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解决值日中常见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突破“个人视角”,树立“集体共同承担”的观念,从“做好自己的事”过渡到“主动承担公共责任”,理解值日义务与集体价值。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班级生活经验,多数参与过值日,但对“值日职责”的认知比较零散,停留在“完成老师安排的具体任务”,比如知道要扫地、擦黑板,却不明白背后的集体意义;比如早到开门仅当作“任务”,不理解是为方便同学早读;整理图书角只堆书不分类,未考虑集体使用便捷性,还常认为“做完自己的活儿就够了”,缺乏“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另外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明显,部分缺乏主动解决的意识与方法,需通过真实情境、榜样示范、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帮助其建立“值日为集体、集体靠大家”的认知。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案例讨论法、实践体验法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找茬寻不同 A师:(出示教室的图片)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教室))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学习,这里就是咱们在学校里共同的“小天地”。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截然不同的班级图片,咱们一起来玩“找茬游戏”吧,找一找这两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展示图片1(有值日生维护的教室):地面无纸屑、桌椅整齐、黑板干净、图书角摆放有序,同学坐姿端正; 展示图片2(无值日生维护的教室):地面有零食袋、桌椅歪斜、黑板残留粉笔字、图书散落,同学皱眉整理。 师:你们更喜欢哪间教室呀?为什么喜欢呢? 预设:干净的教室学习很开心、整齐的环境让人舒服…… B师:请大家猜一猜这间教室为什么干净整洁呢?(生交流 ) C师:你做过值日生吗?你为班级做过什么服务?(抽生交流)师:每天为班级服务的孩子就是我们班的值日生。一起读课题:7.我是班级值日生。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当一名优秀的值日生吧! (二)活动一:任务大配对 师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视频,仔细观察视频中的值日生他都做了些什么工作。 1. 播放动画“值日小视频”:视频中呈现值日生的多个值日场景比如早到开门、扫地擦黑板、整理桌椅、检查作业、提醒同学不追逐打闹。 教师提问:视频里的值日生做了哪些事?(生交流) 师:是的,值日生就是每天为班级服务的孩子。在我们的班级,都有哪些孩子在为班级服务呢?(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每天管理路队纪律的孩子是路队管理值日生,每天督促同学早读的孩子是晨读领读值日生,每天关灯、电脑的孩子是节能值日生,值日班长每天为班级服务也是是班级值日生。值日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班级服务。 教师过渡:接下来,咱们要玩“值日任务大配对”!大家看老师的希沃白板——左边是咱们值日会遇到的三个场景,右边是“值日任务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着值日生要做的事。咱们要把右边的任务卡片,拖到左边对应的场景下面,看看谁能成为“配对小能手”,配得又快又对! 教师提问:刚才通过游戏,我们发现值日生为班级服务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要是没有值日生,大家会生活在一个让人不舒服的班级里。由此可见,班级值日生的工作对班级来说特别的重要。(板书:班级值日很重要) 师:今天走进孩子们的教室,我发现我们二三班的值日生做值日的时候特别的认真,他们做值日为什么这么认真负责呢?(生交流)师小结:孩子们心中有集体,爱自己的集体。(板书:爱集体) 我们一起站起来做一次值日吧。(播放我是值日生儿歌,生随着音乐做差黑板 摆桌椅 浇花等动作) (三)活动二:锦囊小妙计 教师过渡:大家还记得第一次值日的情境吗?小明在第一次值日时遇上了一些小麻烦,他遇到了哪些麻烦。(播放音频)生打开书,观察图片,抽生交流 难题1:检查同学佩忘戴红领巾时怎么办? 难题2:擦黑板时可够不着黑板该怎么办? 难题3:值日的内容看到图书角乱糟糟的该怎么办? 我们一起帮他谢谢办法,好吗?(小组合作,分发难题锦囊,) 1.分组发放“难题锦囊”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小结解决难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大家在值日时遇到过什么难题吗?我想采访值日小班长(生交流),我还像采访路队管理的孩子。。。。。。 是:值日中的难题它就是一只小怪兽,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遇到难题我们想办法解决他(板书:遇到困难想办法) 4.教师小结:老师把当好值日生的方法遍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了读一读吧!出示儿歌,分组读,拍手读。 (四)活动三:对错小侦探 师导入:下面我想带大家认识一位小伙伴,它的名字叫羊羊,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这是羊羊值日的一天,你喜欢这样的值日生吗?羊羊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他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来帮帮他。 出示“情景判断卡” 教师逐一展示卡片,先请学生判断“对不对”,再引导学生讨论:“羊羊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如果你是羊羊,你会怎么做?” 每张卡片左侧是教材中“羊羊值日”的动画情景 ①颐指气使指挥同学; ②指责同学扫地不干净; ③嫌扫地累找借口擦黑板; ④不公正记同学名字 右侧有“√”“×”按钮。 预设: ①指挥同学不对,应该一起做; ②指责同学不对,应该帮忙教方法; ③找借口不对,扫地也是重要任务; ④不公正不对,要客观记名字。 师生合作进行情景演绎,通过4种情境锻炼“主动合作、礼貌沟通”的值日态度。 教师小结:值日不是“指挥别人”,也不是“挑毛病”,而是尽到自己的义务,要用心为集体服务。(板书:为集体) (五)活动四:值日小实践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大家都学会了如何为班级服务,但是你是不是一名优秀的值日生,我可要对孩子考察一番。 出示一张脏乱差的教室图片,引导:此时此刻,你是一名值日生,你该怎么做? 师:经过值日生的努力,教室变得干干净净的,让我们对值日生说一声“谢谢”。可值日生却说(播放值日生的音频) 师小结:值日生认为为班级服务是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班级的整洁干净还要靠大家。(板书:干净整洁靠大家) (六)课程总结 同学们,今天咱们围绕“我是班级值日生”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从“找茬游戏”里,咱们感受到了有值日生维护的教室多么整洁舒适;在“任务大配对”中,清楚了不同的值日任务,也明白无论任务大小,都是为班级出力;“锦囊小妙计”让咱们学会面对值日难题时积极想办法、好好沟通;“对错小侦探”帮咱们明确值日要主动合作、用心服务,不能推诿指责;希望大家今后都能牢记值日的方法和态度,用心守护好咱们的班级“小天地”,成为优秀的值日生!教学反思 课程以“我是班级值日生”为核心,通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值日意义与方法。导入的“找茬游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保护班级环境的小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直观感受值日价值。“任务大配对”“锦囊小妙计”等活动,借助游戏化、小组合作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助力其掌握值日任务与解决难题的方法。不过,在“案例辨对错”环节,部分学生对值日过程中的问题情境讨论得还不够深入广泛,后续需增加更多实例,强化认知、锻炼能力。整体而言,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对值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是班级值日生》一、优点与亮点1.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目标设定涵盖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育人导向。重点突出“责任意识”与“集体观念”,难点定位准确,符合学情。2.学情分析到位,针对性较强准确把握了二年级学生对值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特点,尤其是对“任务”与“责任”的混淆。指出了学生主动性差异,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3.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层层递进导入环节:“找茬游戏”直观生动,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值日的重要性。活动一:“任务大配对”通过希沃白板互动,增强参与感,帮助学生理解值日内容的多样性。活动二:“锦囊小妙计”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活动三:“对错小侦探”通过辨析典型错误行为,强化正确的值日态度与方法。活动四:“值日小实践”将所学应用于模拟情境,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4.注重情感体验与价值引导通过儿歌、动作模仿、情景演绎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价值认同。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爱集体”“为集体”“靠大家”等核心观念。二、可优化之处1.语言表达可进一步精炼部分教学语言略显冗长,如“师:每天为班级服务的孩子就是我们班的值日生”可简化为“这些同学就是值日生”。建议使用更简洁、儿童化的指令语,提高课堂效率。2.个别活动细节可进一步细化儿歌动作设计:“差黑板”应为“擦黑板”,建议提前设计好具体动作,避免学生随意模仿。“锦囊小妙计”环节:可提供更具体的合作指导(如角色分工、发言顺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3. 评价机制可进一步显性化可设计“值日小能手”徽章或积分卡,在活动中及时鼓励表现积极的学生,增强动力。总结环节可让学生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我下次值日时会……”。4. 板书设计可更系统目前板书内容较为零散,建议提炼关键词,形成逻辑结构(如:值日重要 → 爱集体 → 会方法 → 靠大家)。三、教学建议强化“真实问题”导向:可提前征集学生值日中真实遇到的困难,在“锦囊小妙计”中针对性解决,增强实用性。注重差异化指导:对于能力较弱或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可在小组活动中赋予明确角色(如“记录员”“汇报员”),确保每人都有贡献。延伸至课外实践:可设计“值日任务卡”或“值日日记”,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值日中,并分享成果。四、总体评价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活动设计富有童趣、层层深入,能有效帮助学生从“任务执行者”转变为“责任承担者”。教师若能进一步优化语言表达和细节设计,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将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