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数学北师大版 高二上1.2.1 圆的标准方程(1)问题提出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或轨迹),其中定点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把圆的问题转化为数和方程的问题,用代数运算来求解呢 1.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平面内两点为间的距离:(2)原点与任意一点间的距离.2. 利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第二步:进行有关的代数运算;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复习巩固已知圆C的圆心为,半径为,如下图所示,求圆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设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根据圆的定义,点在圆上的充要条件是.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将化为整理可得若点P在圆C上,则;反之,若点P满足,则点P在圆C上定义:圆的标准方程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方程,称此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平面内圆C上的点P的坐标(x ,y)满足方程;反之,以满足方程的(x,y)为坐标的点P一定在圆C上.因此,方程就是以点C(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称此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根据下列圆的方程,写出各圆的圆心和半径:(1); (2).解: (1)写成圆的标准方程,可得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2)将方程化为,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可得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当点P不在圆C上时,能否利用几何直观解释||的意义 AB ||的意义是图中红线段的长度(2)当时,存在以下两种情况:或.而点P不在圆C上时,也恰好有两种情况:点P在圆C内或点P在圆C外.那么,“两个不等关系”和“点与圆的两种位置关系”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A 点P在圆C内点P在圆C外已知两点和.(1)求以点为圆心,且经过点B的圆的方程;(2)求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解 (1)根据已知条件,设圆A的方程为.由圆经过点,得.解得 .所以圆的方程为(如右图所示).已知两点和.(1)求以点为圆心,且经过点B的圆的方程;(2)求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解 (2)设圆的方程为,则是圆心的坐标.根据已知条件,得:将点代入圆的方程,解得 5.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如左图所示).已知圆过点,求周长最小的圆的方程.解:由题意得知,当AB为直径时,过,圆的半径最小,从而周长最小,则AB的中点为圆心,半径,则所求圆的方程为设圆的圆心为,点在圆上,求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解:设的坐标为,圆化为标准方程,可知圆心为,因为点M为PA的中点,则求得点P的坐标是在圆上,故,即1.若圆C:经过点(2,-1),且 r=1,则该圆确定吗 如果不确定,那么圆心C(a,b)的位置有何特点 解:点(2,-1), r=1代入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该圆不能确定可知圆心C(a,b)的位置是以点(2,-1)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2.若圆C经过A(2,1),B(O,1)两点,则该圆确定吗 如果不确定,那么圆心C(a,b)的位置又有怎样的特点 圆心C(a,b)的位置在直线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方程,称此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课堂小结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