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数学北师大版 高二上2.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2)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图象标准方程范围顶点 ,,, ,,,轴长 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焦距2c 焦点 , ,对称性 对称轴:x轴、y轴.对称中心:坐标原点 离心率 复习巩固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l)长轴在x轴上,长轴的长为12,离心率为;(2)经过点和.解: (l)由已知,,得,,从而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可知,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就是椭圆的顶点,所以点P,Q分别是椭圆的短轴和长轴的一个端点,于是有,8,又因为短轴、长轴分别在x轴和y轴上,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到距地球表面近地点(离地面最近的点)高度约200 km,远地点(离地面最远的点)高度约350 km的椭圆轨道(将地球看作一个球,其半径约为6371 km),求椭圆轨道的标准方程.(注:地心(地球的中心)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且近地点,远地点与地心共线)||=, ||=,所以 ,从而 .所以椭圆轨道的标准方程为.解:如图,设地心为椭圆轨道右焦点,近地点、远地点分别为,以直线为x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三点都在x轴上,如图,点P是圆O:上的动点,作PH⊥x轴于点H,求线段PH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该轨迹是什么图形.解: 设点M的坐标为(x,y) ,则点P的坐标为(x ,2y).因为点P在圆O上,所以,即.所以点M的轨迹是长轴长为4,短轴长为2,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求与椭圆的焦点相同,且经过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解:椭圆的焦点为(1,0),(1,0),设所求椭圆方程为,将(,)代入椭圆方程,,解得,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求与椭圆离心率相同,且经过点(,1)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解:依题意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或.由椭圆过点(,1)可得或,即或者.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或.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直接法待定系数法相关点代入法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轴长、离心率不能确定椭圆的焦点位置,因此仅依据这些条件求所要确定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有两个.与椭圆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方程为焦点在x轴上)或( 0,焦点在y轴上).本节小结作业:教材第56,5758页练习题全做.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交于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PF1|+|PF2|= |PF|+|PF2|≥|FF2|(当且仅当F、P、F2共线时“=”成立)即2a≥|FF2|连FF2交椭圆于M,如右下图,交l于,则|MF1|+|MF2|=2a∵|MF1|≤|MF|(M、重合时“=”成立,即P为切点)∴ 2a≤|MF|+|MF2|=|FF2| ∴2a≤|FF2|≤2a ∴|FF2|=2a此时F、P、F2共线,即反射光线过F2.证明:如右上图,过点P做椭圆的切线l,焦点F1关于l的对称点为F,则反射光线与FP在同一直线上.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点F不在直线l上)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e( 0其中定点F为椭圆的焦点,定直线l为椭圆的准线,定值e为椭圆的离心率.OxyF1F2l1l2P1P2MN如右图:若椭圆方程为:则焦点坐标为:(±c,0)(其中a2=b2+c2)准线方程为:平面内的动点到两定点A1 (a ,0)、A2(a,0)的斜率乘积等于常数 e 1的点的轨迹,为椭圆(不含两定点).其中两定点为椭圆的顶点, 1 证明:设点P的坐标为(x,y),∵点A,B的坐标分别是(a,0),(a,0),∴.=定义:联结椭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这个椭圆的弦,通过焦点的弦叫作这个椭圆的焦点弦(所以椭圆的长轴也是焦点弦),和长轴垂直的焦点弦叫作这个椭圆的通径.椭圆的“通径”长为 .推导:如图所示,设椭圆的方程为 ,焦点为F1 (c ,0) ,CD为椭圆的通径.设C(c ,y0) , D(c , y0) (其中y0 )则通径| CD |= 2y0将C坐标代入方程中:=故y0 =则通径长为以椭圆上一点P (x0,y0) (y0≠0)和焦点F1(c,0),F2(c,0)为顶点的△PF1F2(焦点三角形)中,若∠ F1PF2 = θ,则OxyF1F2A1A2B1B2P(1)|PF1|+|PF2|=2a(2)4c2=|PF1|2 + |PF2|2 2|PF1|·|PF2|·cosθ(3)S△ PF1F2 = |PF1|·|PF2|·sinθ=b2tan(4)当P为短轴端点时,θ最大,越向两侧,θ越小以椭圆上一点P (x0,y0) (y0≠0)和焦点F1(c,0),F2(c,0)为顶点的△PF1F2(焦点三角形)中,若∠ F1PF2 = θ,则S△ PF1F2 = |PF1|·|PF2|·sinθ=b2tanOxyF1F2A1A2B1B2P =|PF1|·|PF2|·cosθ=(x0+c,y0) (x0-c,y0)=x02+y02-c2|PF1|·|PF2|=①|PF1|·|PF2|=e(+x0) e(-x0)=-x02②=x02x02=S△ PF1F2 = |PF1|·|PF2|·sinθ= ·sinθ= ·sinθ==b2tan设直线l:y=kx+b与曲线C:的两个交点为M(x1,y1),N(x2,y2),则弦长:OxyF1F2A1A2B1B2MNl|MN|=|MN|=|MN|=====|MN|===OxyPMNl如图,椭圆方程为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两点M、N,记弦MN中点为点P(x0,y0)设M(x1,y1),N(x2,y2),则有:两式作差得结合化简可得(1)即直线l与直线OP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即由椭圆方程及弦中点坐标即可确定弦所在直线l的斜率;(2)即由椭圆方程及平行弦的斜率,即可求得弦中点的轨迹方程.(3)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