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商朝的“九世之乱”(即始于仲丁而至阳甲的权力争夺),是因为“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具有很大的变数。周朝为避免王室内部对权力的争夺,在王位世袭上完全改变了商朝的“兄终弟及”的制度,推行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这说明宗法制( )A.保证了西周统治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C.维护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差别 D.规范了西周贵族的礼仪行为2.1789年,美国设立国务卿一职。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一、国务卿是政府排名第一的部长,即首席部长。二、执掌国玺,总统辞职要向国务卿提交辞呈。三、一些联邦事务公告文件由总统和国务卿联署。这一职务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权力制衡 D.人民主权3.如图是画家丁聪在1946年为《民主》杂志绘制的漫画《太多的自由》,该漫画反映了( ) 《太多的自由》A.平等自由原则的真正落实 B.近代政党政治的蓬勃发展C.“宪政”外衣下的专制独裁 D.国民政府一党专政的本质4.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改革仅持续了一年便废止。1069年,王安石受宋神宗之命主持变法,制定和推行了征兵制、青苗法等一系列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相较而言,王安石变法的进步之处有( )①改革取得全面成功②推行更加全面的改革措施③受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广泛支持④缓解了极贫的社会局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公元809年,唐宪宗下敕:唐朝疆域辽阔,导致御史台无法及时发现一些偏远地区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遂委托转运使、度支使以及巡院负责对偏远地方展开巡察活动,发现地方上有违反榷盐管理制度及不切实履行中央政策文件的及时向御史台反馈情况。这( )A.有助于提高监察效能 B.缩小了监察机构的权限C.使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D.进一步分散了宰相权力6.有学者认为:文官制度确立以后,由于文官的职业有所保障,社会地位较高,待遇优厚,文官队伍比较稳定,极少有人中途辞职或退职。文官是政府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和日常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执政党的更换基本上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可以保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文官制度决定西方国家政治走向B.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政治的稳定器C.文官制度是政党政治发展的产物D.文官制度杜绝了西方政府腐败现象7.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 )A.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C.标志着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8.汉武帝时期,衡山王刘赐谋反,其子刘爽上书告发。刘赐事败自杀,刘爽因告发父亲被治罪,被判处在闹市区处死并示众。该判罚表明汉律( )A.实行连坐制度 B.强调轻罪重刑C.主张同罪异罚 D.维护伦理纲常9.马丁·路德认为赚钱与对宗教的虔诚是不冲突的。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能否博取上帝的青睐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据此可知,新教伦理( )A.强调了信仰自由的价值B.消弭了社会成员地位身份的差别C.维护了罗马教会的权威D.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10.下图所示为2010~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人数及占国内旅游人数比重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A.重点弘扬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B.把赓续革命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C.精神文明建设正取得显著成效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坚实基础11.元代,杨家将戏曲中宋辽敌对、宋辽斗争是主要矛盾,辽邦将领也凶狠残暴;明代起,杨家将戏曲中辽对宋的威胁逐渐被淡化,宋辽斗争戏份让位于忠奸斗争;清代,杨家将戏曲中还增加了辽汉通婚的内容,辽人形象也多有了血肉亲情。杨家将戏曲的嬗变折射出( )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质变 B.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戏曲取材于历史事实才具生命力 D.汉族和少数民族走向融合的过程12.1814年维也纳会议上,法国的外交大臣塔列兰巧妙地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欧洲各国都恢复到1792年法国革命开始前的疆界,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正统”王朝一律恢复。此项主张( )A.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B.消除了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C.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D.意在维护欧洲大陆的原有秩序13.1949年,中共西南局建立少数民族人士广泛参与的政府机关,推动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工作,还清除匪患以稳定社会秩序。这些措施( )A.加快了西南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B.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C.激发了西南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活力 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14.下表是1949——2008年中国签订的多边条约分类表。由此可知,中国( )年份 政治 经济 航运 与海 事 国际 邮政 /通 讯 知识 产权 保护 科教 文卫 人权 劳工保护 环境保护 法律1949—1978 7 1 4 3 0 6 4 0 0 11979—2008 48 48 35 21 15 29 21 18 30 9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全球治理C.构建了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D.坚决反对霸权主义15.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本质上反映了( )A.国家货币体系的完备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 D.银钱矛盾的激化16.如表为雍正十二年到嘉庆十七年的人口增长情况表,对这一时期人口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年代 人口(万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 9845乾隆六十年(1795年) 29696嘉庆十七年(1812年) 36169①人头税的彻底废除 ②高产农作物的种植③国土的开发和利用 ④宗族救助活动兴起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罗马帝国“从西海洋到幼发拉底河的长度超过3000英里”。罗马时代的旅行,从相对中心位置的罗马“陆路去西班牙可能要用一个月,去亚历山大里亚,很可能需要两个月”。中国到汉武帝时代,东西距离3800余千米,南北距离约5480千米。首都长安地处偏远,对辽东、越南北部等边疆地区而言,尤其如此。距离造成的通讯和应对措施缓慢引人注目。罗马帝国皇帝的集权范围很大程度上只限于罗马。在地方上,罗马帝国统治的基本单位是行省和自治的城市。罗马总督可以独立发布相关命令,是行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秦始皇为了宣扬皇帝声威,压服东方可能的反抗与离心势力,不得不频繁出巡,每到一处,必刻石昭示皇帝权威。古代罗马和秦汉帝国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国内不同地区风俗与文化,以使之适应中央王朝统治需要的问题。不管是秦汉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境内都存在众多不同文化的地区。甚至同一行省内部,也存在地位不同的共同体。——摘编自晏绍祥《与距离斗争:波斯、罗马与秦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与秦汉帝国在地方治理上存在的共同难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克服上述难题,秦汉帝国在地方治理上所采取的举措。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巡回审判最早出现于亨利一世(1100-1135在位)时期,但那时只是偶尔使用,未成制度。亨利二世(1154-1189在位)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巡回区,定期派遣王室法官巡回全国各地受理案件。巡回法官在地方主持审判时,因其采用陪审制,判决更为公正,对当事人更富吸引力。所以,巡回审判制度的结果是将大批原本由地方公共法院或封建法院审理的案件转移到国王法院。由此,国王司法权延伸到全国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国王法院包揽了全部的刑事案件和几乎全部的自由土地纠纷案件。——摘编自李培峰《英美法要论》材料二 《大宪章》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第39条的重要性是其他条款所无法比拟的。该条款规定任何自由人,除经其同辈依法审判或根据这片土地上的法律,不得加以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自由、流放和任何其他损害。就该条款的内容来说,以下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自由人”的概念。在当时来说,自由人实际上就指封建贵族和中产阶级。二是“经同辈依法审判”,是指当事人有获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据苗延波《法治的历程》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中世纪“巡回审判”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英国政治发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颁布《大宪章》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一战前,英国控制着200亿美元以上的国外投资,没有哪个金融中心可以比肩伦敦的地位。当时全球超过2/3的贸易信贷是通过伦敦进行的,超过一半的长期投资也是通过伦敦进行的。到了1919年,美国经济总量则达到了英、德、法三国总和的3.5倍。支撑英镑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已然崩塌!——摘编自孙树强《英镑国际化的陨落》材料二 首先,要聚焦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支撑中国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并非目的。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民币如何获得广泛的境外市场需求,提升境外经济主体持有人民币的意愿,特别是“第三方”对人民币的需求。再次,要重视国际货币权力问题,货币问题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还伴随着权力的存在。货币的国际化也自然会涉及和影响原有的国际货币权力关系。最后,要高度重视国内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性作用。——摘编自赵媛《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世界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影响世界货币变化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20.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本性淳善,完美地契合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熊猫频繁“走出”国门,增进中国与他国的友好关系,被称为“熊猫外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1971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1957年开始,作为国礼,大熊猫被先后赠予苏联、朝鲜。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委托奥地利商人用一批非洲动物与中国交换大熊猫,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panda”(共产主义熊猫)。1972-1992 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了惊人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出现“Panda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1992至今 大熊猫逐渐成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媒体及文化产品中大量出现熊猫形象:好莱坞《功夫熊猫》系列承载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梦”典型元素;“iPanda熊猫频道”直播平台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大熊猫更成为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原型。——整理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根据材料,结合“当代中国外交”相关知识,围绕“熊猫外交”,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A B A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D B B C17.(1)难题:疆域辽阔,中央直接控制区域有限(或者:中央集权范围有限;地方权大威胁中央集权)交通通讯不便;地区间风俗与文化差异大;国内市场尚未完全统一。(2)做法:设郡县,施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修建驰道,完善交通,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收铸币权,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任答三点。答屯戍政策、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乡里制度等言之成理亦可)18.(1)趋势:常设化(定期化);判决更公正;审判权扩大。作用:提高了司法的公正性;加强了王权;维护了统治;促进了普通法的形成。(2)积极:明确依法审判,确立法律至上原则;有利于保障人的基本权利;规定陪审团审判,体现了程序公正的原则。消极:提出法律适用范围仅为贵族和中产阶级,具有阶级局限性。(任答三点,不区分积极和消极)19.(1)变化:中心货币由英镑变为美元;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因素:工业制造水平与规模;世界贸易的地位与总量;综合国力的变化;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影响(或者:国际形势的变化)。(2)积极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加快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中国外交与世界金融新体系的调整发展;有助于促进国际金融格局的改善;有助于推动建立更为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20.示例:“熊猫外交”的三个阶段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1949年至1971年,受到冷战影响,苏联、朝鲜与美国在接受中国大熊猫的问题上态度截然相反。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中苏关系密切,故苏联、朝鲜欣然接受,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孤立的政策,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故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并称之为“共产主义熊猫”。70年代,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同时中美关系缓和,带动了一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改革开放后,中国与西方关系进一步发展,西方主流媒体出现“熊猫外交”一词。1992年至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交往,大熊猫逐渐作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联系。因此,“熊猫外交”的三个阶段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际形势下外交政策调整和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