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高中)第6讲 第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高中)第6讲 第3课时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高中学生读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6讲 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三)全面依法治国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明确党与法的正确关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对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信念。
科学精神: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逻辑与战略意义,理解法治体系的核心内涵,以理性视角认识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法治意识:知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法治中国建设要求,树立 “法治兴则国家兴” 的观念,增强尊崇法律、敬畏法律的自觉。
公共参与:认识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树立法治信仰,主动学法守法护法,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争做法治的捍卫者。。
【教学重点】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明确党与法的正确关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对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信念。
【教学难点】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逻辑与战略意义,理解法治体系的核心内涵,以理性视角认识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目录
CONTENTS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
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3
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4
1.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
一场深刻革命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党的十八届
四中全会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描绘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2018年党的十九届
三中全会
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01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0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0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04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05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6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07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08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09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10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制工作队伍
11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和 重要保障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共同推进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实 现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坚持党的领导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这三个方面,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习近平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完备的法律
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
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
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
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
法规体系
1
2
3
4
5
“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踏上新征程。宪法完成第五次修正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
3.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3.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
每一项法律制度
每一个执法决定
每一宗司法案件
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3.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司法公正
3.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4. 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
厉行法治
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4.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
——习近平
4.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决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党的领导。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4.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小 结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