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 探索与表达规律基础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2024七上·龙华月考)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24个数应是( )A. B. C. D.2.(2024七上·温州期中)《庄子》中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若按此方式截一根长为1的木棍,第4天截取后木棍剩余的长度是( )A. B. C. D.3.(2024七上·鄞州月考)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数轴顺时针连读滚动,起点和重合,则滚动2022次后,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 )A.2023 B.2022 C.2021 D.20204.(2024七上·浙江期中)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的值是,可发现第次输出的结果是,第次输出的结果是,第次输出的结果是.依次继续下去,第次输出的结果是( )A.8 B.4 C.2 D.15.(2024七上·游仙期末)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对折1次可得到1条折痕(图中虚线),连续对折3次(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连续对折5次后,可以得到的折痕的条数是( )A.31条 B.32条 C.33条 D.34条6.(2024七上·金沙月考)用棋子摆出如图所示的一组“口”字,照样子摆下去,摆第n个“口”字需用棋子( )A.枚 B.枚 C.枚 D.枚7.(2018七上·杜尔伯特期末)已知下列一组数:1, ,…;用代数式表示第n个数,则第n个数是( )A. B. C. D.8.(2024七上·珠海期中)符号“”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2)….利用以上规律计算:等于( )A. B. C.2023 D.2024二、填空题9.(2020七上·盐城期中)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出生后的天数为 个.10.(2023七上·云梦期中)观察下列单项式:,,,,…,按此规律,第10个单项式是 .11.(2024七上·成都期中)已知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例如2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如果,是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的值是 .12.(2024七上·南沙期中)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如图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列的数是12,则根据此规律可知第40行、第3列的数是 .13.(2024七上·长兴期中)我国在数的发展上有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算筹计数法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算筹是竹制的小棍,摆法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以算筹计数的方法是:摆个位为纵,十位为横,百位为纵,千位为横…,这样纵横依次交替,零以空格表示.如3257表示成“”.算筹“”所表示的数是 .三、解答题14.(2024七上·花都期中)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等式:;;;王华接着又写了两个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1)请你写出两个(不同于上面算式)具有上述规律的算式;______;______(2)用字母和表示上述规律.______15.(2024七上·从江期中)阅读理解:蕊蕊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她常常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主动学习各种知识.下面是她从网络搜到的两位数乘的速算法,其口诀是:“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例如:①.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最后结果;②.计算过程:两数分开,中间相加,即,满十进一,最后结果.(1)计算:①______,②______;(2)若某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将这个两位数乘,得到一个三位数,则根据上述的方法可得,该三位数百位数字是______,十位数字是______,个位数字是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3)请你结合(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原理.16.(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3.3整式课时作业)观察右边一组单项式:x,-3x2,9x3,-27x4,…(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8个单项式;(3)当x=1和x=-1时分别求出前8项的和.17.(2018七上·沧州期末)观察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小圆圈被折线隔开分成六层,第一层有1个小圆圈,第二层有3个圆圈,第三层有5个圆圈,…,第六层有11个圆圈.如果要你继续画下去,那么第八层有几个小圆圈?第n层呢?(2)某一层上有65个圆圈,这是第几层?(3)数图中的圆圈个数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前两层的圆圈个数和为(1+3)或22,由此得,1+3=22.同样,由前三层的圆圈个数和得:1+3+5=32.由前四层的圆圈个数和得:1+3+5+7=42.由前五层的圆圈个数和得:1+3+5+7+9=52.…根据上述请你猜测,从1开始的n个连续奇数之和是多少?用公式把它表示出来.(4)计算:1+3+5+…+99的和;(5)计算:101+103+105+…+199的和.18.(2018七上·瑶海期末)观察图形,解答问题:(1)按下表已填写的形式填写表中的空格:图① 图② 图③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 1×(﹣1)×2=﹣2 (﹣3)×(﹣4)×(﹣5)=﹣60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 1+(﹣1)+2=2 (﹣3)+(﹣4)+(﹣5)=﹣12积与和的商 ﹣2÷2=﹣1(2)请用你发现的规律求出图④中的数y和图⑤中的数x.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由题知,因为1,,,,,…,所以第n个数可表示为:(n为正整数),当时,,即第2024个数是.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聚焦数字规律探索,解题关键在于观察数列中数与数的关联,归纳出通用表达式。先分析已知数:,, , , ,可发现规律——第个数为(为正整数 ),明确规律后,将代入表达式,即可求出第个数,核心是从特殊数归纳一般规律并应用.2.【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乘方的实际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第一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二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三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四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式子,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化简即可.3.【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解:次,即C滚动505次落在数轴上,因此点所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D.【分析】将起点和重合的正方形,沿着数轴顺时针滚动2次,此时点第1次落在数轴上的原点。以后每滚动4次,点会落在数轴上的某一点,这样滚动2022次,点第505次落在数轴上,因此点所表示的数为2020.4.【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求代数式的值-程序框图【解析】【解答】解:第1次输出结果是16,第2次输出结果是8,第3次输出结果是4,第4次输出结果是,第5次输出结果是,第6次输出结果是,……,从第3次开始,输出结果每3个数一个循环,分别是4、2、1,,∴第2024次输出结果是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流程图求出前几次的输出结果,发现从第3次开始,输出结果按4、2、1每3个数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从而用2024减去2的差除以3,看余数是几,输出的数就与循环组中的第几个一致.5.【答案】A【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探索图形规律【解析】【解答】由题可得:对折1次对折2次对折3次以此类推可得对折n次可得条虚线,当n=5时,条,故答案为:A.【分析】先根据前面对折得到的虚线条数找到规律:虚线条数为,将n=5代入即可求解. 6.【答案】A【知识点】探索图形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图形变化规律【解析】【解答】由题可得:第一个“口”有14=4枚旗子;第2个“口”有枚旗子;第3个“口”有枚旗子;摆第n个“口”字需用 枚 棋子,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摆前面的几个口所需的棋子数得到规律,进而得到摆第n个口所需的棋子数,从而求解.7.【答案】B【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1= ; ; ;∴第n个数是: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给出的数可知:分子是连续奇数,分母是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可写出第n个数。8.【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n为正整数,∴.故答案为:D.【分析】从已知(1)和(2)可得,n为正整数时,,,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出式子的值.9.【答案】552【知识点】探索图形规律【解析】【解答】解:孩子出生后的天数为1×73+4×72+1×7+6=552故答案为552.【分析】类比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七进一的数为:千位上的数×73+百位上的数×72+十位上的数×7+个位上的数.10.【答案】-101a20【知识点】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解析】【解答】解:已知单项式的系数为2、-5、10、-17;未知数的指数为2、4、6、8;按此规律,可得第n个单项式为;当n=10时,单项式为-101.故答案为:-101a20.【分析】根据所给单项式,得出第n个单项式的表达式,求出当n为10时的单项式即可.11.【答案】33【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这列数依次以,2,循环出现,∴,,∴.故答案为:33.【分析】根据差倒数定义求出这列数的前几项,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特点:这列数依次以,2,循环出现,从而算出一个循环组的和,进而用前66项中循环组的个数乘以一个循环组的和,即可求出待求式子的值.12.【答案】1598【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解析】【解答】解:由题知,第n行的第1列数为.当时,,即第40行的第1列数是1600,∴第40行、第3列的数是.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已有数据归纳数字的排列规律:每行的第一列数是对应行数的平方,再根据排列规律得出答案即可。13.【答案】875【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个位数为:5,十位数为:7,百为数为:8,故这个数为:,故答案为:875.【分析】根据摆个位为纵,十位为横,百位为纵,千位为横以及图标横竖式代表的数值分别得出个位,十位,百位数字即可得出答案.14.【答案】(1),(答案不唯一)(2)【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乘方的相关概念;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故答案为:,;(2)∵;;;,;∴由上述等式可知规律为;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算式,可以发现任意两个数的平方差都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从而可以写出符合规律的两个算式,注意写出的算式只要符合题意即可,不唯一;(2)根据(1)中所发现规律可直接进行求解即可解答.(1)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2)解:∵;;;,;∴由上述等式可知规律为;故答案为.15.【答案】(1)①;②;(2)a,,b;(3)解:两位数乘以可以看成这个两位数乘以再加上这个两位数,若两位数的十位数为a,个位数为b,则这个数为:则根据上述代数式,总结出规律口诀: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1)解:,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最后结果;,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满十进一,最后结果;故答案为:①;②;(2)某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则根据数拉开,中间相加得到: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b;故答案为:a,,b;【分析】(1)直接根据口诀解题即可;(2)总结规律即可;(3)根据整式的运算化简得到结论.(1)解:,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最后结果;,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满十进一,最后结果;故答案为:①;②;(2)某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则根据数拉开,中间相加得到: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b;故答案为:a,,b;(3)两位数乘以可以看成这个两位数乘以再加上这个两位数,若两位数的十位数为a,个位数为b,则这个数为:则根据上述代数式,总结出规律口诀: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16.【答案】(1)(-3)n-1xn解答:(1)n为奇数时,单项式为正数.x的指数为n时,-3的指数为(n-1),第n个单项式为(-3)n-1xn.(2)(-3)7x8解答:第8个单项式为(-3)7x8;(3)当x=1时,前8项的和为1-3+9-27+81-243+729-2187=-1640当x=-1时,前8项的和为-1-3-9-27-81-243-729-2187=-4920【知识点】单项式的概念;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题意可得:n为奇数时,单项式为正数.x的指数为n时,-3的指数为(n-1)。(2)根据第一题得到的规律即可写出第八个单项式;(3)计算当x=1和x=-1时每一项的值然后相加即可.17.【答案】(1)解:第八层有15个小圆圈,第n层有(2n﹣1)个小圆圈(2)解:令2n﹣1=65,得,n=33.所以,这是第33层(3)解:1+3+5+…+(2n﹣1)=n2(4)解:1+3+5+…+99=502=2500(5)解:101+103+105+…+199=(1+3+5+…+199)﹣(1+3+5+…+99)=1002﹣502=7500【知识点】探索图形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每一层圆圈个数是连续奇数,则第n层为2n+1;(2)由(1)和已知条件某一层上有65个圆圈可列方程求解;(3)根据已知条件可得1+3+5+…+(2n﹣1)=n2;(4)由(3)可得1+3+5+…+99=502;(5)将101+103+105+…+199转化成(1+3+5+…+199)﹣(1+3+5+…+99)求解即可。18.【答案】(1)解:图②:(﹣60)÷(﹣12)=5,图③:(﹣2)×(﹣5)×17=170,(﹣2)+(﹣5)+17=10,170÷10=17.图① 图② 图③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 1×(﹣1)×2=﹣2 (﹣3)×(﹣4)×(﹣5)=﹣60 (﹣2)×(﹣5)×17=170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 1+(﹣1)+2=2 (﹣3)+(﹣4)+(﹣5)=﹣12 (﹣2)+(﹣5)+17=10积与和的商 ﹣2÷2=﹣1, (﹣60)÷(﹣12)=5, 170÷10=17(2)解:图④:5×(﹣8)×(﹣9)=360,5+(﹣8)+(﹣9)=﹣12,y=360÷(﹣12)=﹣30,图⑤: =﹣3,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图⑤中的数为﹣2【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求出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和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再求积与和的商即可;(2)y=积与和的商,图⑤中,和=1+3+x,积=13x,再根据积与和的商=-3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1 / 13.3 探索与表达规律基础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2024七上·龙华月考)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24个数应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由题知,因为1,,,,,…,所以第n个数可表示为:(n为正整数),当时,,即第2024个数是.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聚焦数字规律探索,解题关键在于观察数列中数与数的关联,归纳出通用表达式。先分析已知数:,, , , ,可发现规律——第个数为(为正整数 ),明确规律后,将代入表达式,即可求出第个数,核心是从特殊数归纳一般规律并应用.2.(2024七上·温州期中)《庄子》中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若按此方式截一根长为1的木棍,第4天截取后木棍剩余的长度是( )A. B. C. D.【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乘方的实际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第一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二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三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第四次截取后剩余长度为,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式子,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化简即可.3.(2024七上·鄞州月考)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数轴顺时针连读滚动,起点和重合,则滚动2022次后,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 )A.2023 B.2022 C.2021 D.2020【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解:次,即C滚动505次落在数轴上,因此点所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D.【分析】将起点和重合的正方形,沿着数轴顺时针滚动2次,此时点第1次落在数轴上的原点。以后每滚动4次,点会落在数轴上的某一点,这样滚动2022次,点第505次落在数轴上,因此点所表示的数为2020.4.(2024七上·浙江期中)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的值是,可发现第次输出的结果是,第次输出的结果是,第次输出的结果是.依次继续下去,第次输出的结果是( )A.8 B.4 C.2 D.1【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求代数式的值-程序框图【解析】【解答】解:第1次输出结果是16,第2次输出结果是8,第3次输出结果是4,第4次输出结果是,第5次输出结果是,第6次输出结果是,……,从第3次开始,输出结果每3个数一个循环,分别是4、2、1,,∴第2024次输出结果是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流程图求出前几次的输出结果,发现从第3次开始,输出结果按4、2、1每3个数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从而用2024减去2的差除以3,看余数是几,输出的数就与循环组中的第几个一致.5.(2024七上·游仙期末)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对折1次可得到1条折痕(图中虚线),连续对折3次(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连续对折5次后,可以得到的折痕的条数是( )A.31条 B.32条 C.33条 D.34条【答案】A【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探索图形规律【解析】【解答】由题可得:对折1次对折2次对折3次以此类推可得对折n次可得条虚线,当n=5时,条,故答案为:A.【分析】先根据前面对折得到的虚线条数找到规律:虚线条数为,将n=5代入即可求解. 6.(2024七上·金沙月考)用棋子摆出如图所示的一组“口”字,照样子摆下去,摆第n个“口”字需用棋子( )A.枚 B.枚 C.枚 D.枚【答案】A【知识点】探索图形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图形变化规律【解析】【解答】由题可得:第一个“口”有14=4枚旗子;第2个“口”有枚旗子;第3个“口”有枚旗子;摆第n个“口”字需用 枚 棋子,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摆前面的几个口所需的棋子数得到规律,进而得到摆第n个口所需的棋子数,从而求解.7.(2018七上·杜尔伯特期末)已知下列一组数:1, ,…;用代数式表示第n个数,则第n个数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1= ; ; ;∴第n个数是: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给出的数可知:分子是连续奇数,分母是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可写出第n个数。8.(2024七上·珠海期中)符号“”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2)….利用以上规律计算:等于( )A. B. C.2023 D.2024【答案】D【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n为正整数,∴.故答案为:D.【分析】从已知(1)和(2)可得,n为正整数时,,,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出式子的值.二、填空题9.(2020七上·盐城期中)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出生后的天数为 个.【答案】552【知识点】探索图形规律【解析】【解答】解:孩子出生后的天数为1×73+4×72+1×7+6=552故答案为552.【分析】类比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七进一的数为:千位上的数×73+百位上的数×72+十位上的数×7+个位上的数.10.(2023七上·云梦期中)观察下列单项式:,,,,…,按此规律,第10个单项式是 .【答案】-101a20【知识点】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解析】【解答】解:已知单项式的系数为2、-5、10、-17;未知数的指数为2、4、6、8;按此规律,可得第n个单项式为;当n=10时,单项式为-101.故答案为:-101a20.【分析】根据所给单项式,得出第n个单项式的表达式,求出当n为10时的单项式即可.11.(2024七上·成都期中)已知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例如2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如果,是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的值是 .【答案】33【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这列数依次以,2,循环出现,∴,,∴.故答案为:33.【分析】根据差倒数定义求出这列数的前几项,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特点:这列数依次以,2,循环出现,从而算出一个循环组的和,进而用前66项中循环组的个数乘以一个循环组的和,即可求出待求式子的值.12.(2024七上·南沙期中)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如图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列的数是12,则根据此规律可知第40行、第3列的数是 .【答案】1598【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解析】【解答】解:由题知,第n行的第1列数为.当时,,即第40行的第1列数是1600,∴第40行、第3列的数是.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已有数据归纳数字的排列规律:每行的第一列数是对应行数的平方,再根据排列规律得出答案即可。13.(2024七上·长兴期中)我国在数的发展上有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算筹计数法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算筹是竹制的小棍,摆法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以算筹计数的方法是:摆个位为纵,十位为横,百位为纵,千位为横…,这样纵横依次交替,零以空格表示.如3257表示成“”.算筹“”所表示的数是 .【答案】875【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个位数为:5,十位数为:7,百为数为:8,故这个数为:,故答案为:875.【分析】根据摆个位为纵,十位为横,百位为纵,千位为横以及图标横竖式代表的数值分别得出个位,十位,百位数字即可得出答案.三、解答题14.(2024七上·花都期中)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等式:;;;王华接着又写了两个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1)请你写出两个(不同于上面算式)具有上述规律的算式;______;______(2)用字母和表示上述规律.______【答案】(1),(答案不唯一)(2)【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乘方的相关概念;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故答案为:,;(2)∵;;;,;∴由上述等式可知规律为;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算式,可以发现任意两个数的平方差都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从而可以写出符合规律的两个算式,注意写出的算式只要符合题意即可,不唯一;(2)根据(1)中所发现规律可直接进行求解即可解答.(1)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2)解:∵;;;,;∴由上述等式可知规律为;故答案为.15.(2024七上·从江期中)阅读理解:蕊蕊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她常常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主动学习各种知识.下面是她从网络搜到的两位数乘的速算法,其口诀是:“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例如:①.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最后结果;②.计算过程:两数分开,中间相加,即,满十进一,最后结果.(1)计算:①______,②______;(2)若某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将这个两位数乘,得到一个三位数,则根据上述的方法可得,该三位数百位数字是______,十位数字是______,个位数字是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3)请你结合(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原理.【答案】(1)①;②;(2)a,,b;(3)解:两位数乘以可以看成这个两位数乘以再加上这个两位数,若两位数的十位数为a,个位数为b,则这个数为:则根据上述代数式,总结出规律口诀: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1)解:,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最后结果;,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满十进一,最后结果;故答案为:①;②;(2)某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则根据数拉开,中间相加得到: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b;故答案为:a,,b;【分析】(1)直接根据口诀解题即可;(2)总结规律即可;(3)根据整式的运算化简得到结论.(1)解:,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最后结果;,计算过程:两数拉开,中间相加,即,满十进一,最后结果;故答案为:①;②;(2)某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则根据数拉开,中间相加得到: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b;故答案为:a,,b;(3)两位数乘以可以看成这个两位数乘以再加上这个两位数,若两位数的十位数为a,个位数为b,则这个数为:则根据上述代数式,总结出规律口诀: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16.(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3.3整式课时作业)观察右边一组单项式:x,-3x2,9x3,-27x4,…(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8个单项式;(3)当x=1和x=-1时分别求出前8项的和.【答案】(1)(-3)n-1xn解答:(1)n为奇数时,单项式为正数.x的指数为n时,-3的指数为(n-1),第n个单项式为(-3)n-1xn.(2)(-3)7x8解答:第8个单项式为(-3)7x8;(3)当x=1时,前8项的和为1-3+9-27+81-243+729-2187=-1640当x=-1时,前8项的和为-1-3-9-27-81-243-729-2187=-4920【知识点】单项式的概念;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题意可得:n为奇数时,单项式为正数.x的指数为n时,-3的指数为(n-1)。(2)根据第一题得到的规律即可写出第八个单项式;(3)计算当x=1和x=-1时每一项的值然后相加即可.17.(2018七上·沧州期末)观察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小圆圈被折线隔开分成六层,第一层有1个小圆圈,第二层有3个圆圈,第三层有5个圆圈,…,第六层有11个圆圈.如果要你继续画下去,那么第八层有几个小圆圈?第n层呢?(2)某一层上有65个圆圈,这是第几层?(3)数图中的圆圈个数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前两层的圆圈个数和为(1+3)或22,由此得,1+3=22.同样,由前三层的圆圈个数和得:1+3+5=32.由前四层的圆圈个数和得:1+3+5+7=42.由前五层的圆圈个数和得:1+3+5+7+9=52.…根据上述请你猜测,从1开始的n个连续奇数之和是多少?用公式把它表示出来.(4)计算:1+3+5+…+99的和;(5)计算:101+103+105+…+199的和.【答案】(1)解:第八层有15个小圆圈,第n层有(2n﹣1)个小圆圈(2)解:令2n﹣1=65,得,n=33.所以,这是第33层(3)解:1+3+5+…+(2n﹣1)=n2(4)解:1+3+5+…+99=502=2500(5)解:101+103+105+…+199=(1+3+5+…+199)﹣(1+3+5+…+99)=1002﹣502=7500【知识点】探索图形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每一层圆圈个数是连续奇数,则第n层为2n+1;(2)由(1)和已知条件某一层上有65个圆圈可列方程求解;(3)根据已知条件可得1+3+5+…+(2n﹣1)=n2;(4)由(3)可得1+3+5+…+99=502;(5)将101+103+105+…+199转化成(1+3+5+…+199)﹣(1+3+5+…+99)求解即可。18.(2018七上·瑶海期末)观察图形,解答问题:(1)按下表已填写的形式填写表中的空格:图① 图② 图③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 1×(﹣1)×2=﹣2 (﹣3)×(﹣4)×(﹣5)=﹣60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 1+(﹣1)+2=2 (﹣3)+(﹣4)+(﹣5)=﹣12积与和的商 ﹣2÷2=﹣1(2)请用你发现的规律求出图④中的数y和图⑤中的数x.【答案】(1)解:图②:(﹣60)÷(﹣12)=5,图③:(﹣2)×(﹣5)×17=170,(﹣2)+(﹣5)+17=10,170÷10=17.图① 图② 图③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 1×(﹣1)×2=﹣2 (﹣3)×(﹣4)×(﹣5)=﹣60 (﹣2)×(﹣5)×17=170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 1+(﹣1)+2=2 (﹣3)+(﹣4)+(﹣5)=﹣12 (﹣2)+(﹣5)+17=10积与和的商 ﹣2÷2=﹣1, (﹣60)÷(﹣12)=5, 170÷10=17(2)解:图④:5×(﹣8)×(﹣9)=360,5+(﹣8)+(﹣9)=﹣12,y=360÷(﹣12)=﹣30,图⑤: =﹣3,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图⑤中的数为﹣2【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求出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和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再求积与和的商即可;(2)y=积与和的商,图⑤中,和=1+3+x,积=13x,再根据积与和的商=-3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探索与表达规律基础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学生版).docx 3.3 探索与表达规律基础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