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特异性免疫 课件(共59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特异性免疫 课件(共59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新教材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4.2 特异性免疫(第一课时)第
一个病毒的励志演说
4.2 特异性免疫
【情境】揉眼睛、抠鼻孔等行为及皮肤伤口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突破黏膜和皮肤等防线进入体液使人感染。
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皮肤
黏膜
溶菌酶
吞噬细胞
当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部队”就会紧急动员起来,产生___________,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细胞是如何来“作战”的呢?
特异性免疫
众多的淋巴细胞
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____,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____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的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体
体液
当病原体进入___________,主要靠________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细胞内部
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对象:内环境中(细胞外)的病原体
【思考】病毒进入体液后是如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的
资料1:威尔逊的海绵实验
1907年,威尔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操作和结果如图。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每个聚集体只含同一种着色的海绵细胞,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4.2 特异性免疫
海绵
细胞通过受体相互识别。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免疫细胞的识别基础:
细胞表面的受体。
4.2 特异性免疫
分子标签
① 组织细胞表面有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② 病原体表面的分子标签可能是抗原决定簇。
B细胞表面有B细胞识别受体(BCR);
T细胞表面有T细胞识别受体(TCR)。
4.2 特异性免疫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6个问题观看视频: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2.B细胞如何被激活
3.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4.B细胞活化后有何反应
5.抗体如何起作用
6.记忆细胞有什么功能
二、体液免疫
1、体液免疫的过程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模型构建】
请结合P73-74,用所给的词和箭头绘制体液免疫过程图:
B细胞
细胞因子
抗体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病原体
病原体(如流感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1
2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
3
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B细胞
4
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泌
细胞因子
促进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5
辅助性T细胞
⑤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⑥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特 异性结 合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 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思考】形成的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呢?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2)二次免疫反应过程:
当相同 再次入侵时, 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 ,快速产生大量 。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抗原
记忆
浆细胞
抗体
反应快(更快)
产生抗体量多(更多)
作用强(更强)
2、二次免疫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特 异性结 合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 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4.2 特异性免疫
(1)病毒、细菌及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是不同的(  )
(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3)浆细胞会在抗原的刺激作用下产生抗体(  )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5)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

×
判断正误
×
×

相关信息:每种淋巴细胞都能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抗原吗?
4.2 特异性免疫
一个淋巴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抗原。
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 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人体内B细胞的种数在109 以上,至少可以产生109 种独特的抗体,可以识别自然界存在的种类繁多的病原体。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2)上述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哪些不能识别抗原?
(3)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4)B细胞活化的条件:
(5)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有怎样的作用?
(6)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
(7)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浆细胞还有分裂分化的能力吗?
(8)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吗?
(9)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小组讨论: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2)上述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哪些不能识别抗原?
(3)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
能识别: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不能识别:浆细胞
有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无特异性:抗原呈递细胞(指吞噬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①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③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4)B细胞活化的条件:
(5)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有怎样的作用?
①识别(APC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的)抗原;
②激活B细胞;
③分泌细胞因子。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6)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
B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分化。
(7)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浆细胞还有分裂分化的能力吗?
4.2 特异性免疫
二、体液免疫
(8)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吗?
(9)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不能,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分化后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能产生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
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例1.填空检测:
①浆细胞____(有/无)分裂、分化能力,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②体液免疫中能进行分裂、分化的细胞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________(改变/未改变);
编码抗体的基因_______(是/不是)只存在浆细胞中吗?
④浆细胞_______(能/不能)识别抗原;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_______(能/不能)识别抗原,_______(能/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浆细胞高度分化
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未改变
不是
不能

不能
4.2 特异性免疫
4.2 特异性免疫
例2.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②、细胞③、细胞④和细胞⑤
B.过程Ⅱ、Ⅲ都需要细胞膜糖蛋白的参与,过程Ⅶ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
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
D.细胞②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的增殖分化
APC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D
4.2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过程模式图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特 异性结 合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 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4.2 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主要消灭哪里的新冠病毒?
体液免疫主要消灭内环境中游离的新冠病毒。
不能。有些新冠病毒寄生在细胞内,体液免疫无法消灭它们。
需另一种特异性免疫机制消灭细胞内部的新冠病毒等病原体
——细胞免疫。
(病毒和一些胞内寄生致病细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
2、体液免疫能够消灭所有侵入体内的新冠病毒吗?
思考
三、细胞免疫
4.2 特异性免疫
三. 细胞免疫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 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1.定义:
2.针对的对象:
靶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
衰老、受损的细胞、癌细胞
异体器官移植的细胞
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模型构建】请结合P73-74,用所给的词和箭头绘制细胞免疫过程图
病原体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暴露
病原体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3.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
病原体
①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辅助性T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感 染
识别
促进
分泌
呈递
摄取
【模型构建】细胞免疫过程图
病原体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②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靶细胞呈递的抗原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刺激后,分裂并分化形成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3.细胞免疫过程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分裂分化
病原体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感 染
识别
促进
分泌
呈递
摄取
【模型构建】细胞免疫过程图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③新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3.细胞免疫过程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巨噬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分裂分化
病原体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识别
接触
靶细胞
暴露
病原体
裂解
感 染
识别
促进
分泌
呈递
摄取
【模型构建】细胞免疫过程图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思考】1、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什么功能?
2、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_____?
3、形成的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呢?
4.2 特异性免疫
分裂分化
病原体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识别
接触
靶细胞
暴露
病原体
裂解
感 染
识别
促进
分裂 分化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二次免疫
分泌
呈递
摄取
【模型构建】细胞免疫过程图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细胞免疫小结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1)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哪些?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
(2)上述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有特异性: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无特异性: 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
(3)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靶细胞是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有相关受体)能识别变化的信号。
(4)什么叫靶细胞?靶细胞为什么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
4.2 特异性免疫
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变化;
②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
分裂并分化, 大部分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小部分形成记忆T细胞。
(6)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如何变化?
细胞免疫小结
4.2 特异性免疫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7)新产生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8)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
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9)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去向是什么?
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0)辅助性T细胞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细胞免疫小结
4.2 特异性免疫
①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②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11)细胞因子在整个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体液中的吞噬细胞是不是只参与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是没有特异性的,这里吞噬细胞的功能,属于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具有特异性,这里吞噬细胞的功能,属于第三道防线。
4.2 特异性免疫
4.2 特异性免疫
2.“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 “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有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 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
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分泌颗粒酶和穿孔素。穿孔素可以在靶细胞膜上“打孔”,颗粒酶 通过“孔”快速进入靶细胞内部,激活靶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酶,促进靶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T细胞还可以通过Fasl与靶细胞膜上的Fas(死亡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上述过程也会杀伤正常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依靠趋化因子向靶细胞集中的部位移动,以避免误伤。
颗粒酶
穿孔素
Fas
Fasl
细胞毒性T细胞是如何裂解靶细胞的?
拓展
病原体
摄取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直接接触
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分泌
呈递
结合
信号①
信号②
分 裂分 化
分裂分化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识别
接触
靶细胞
暴露
病原体
裂解
感 染
识别
细胞毒性T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促进
分裂 分化
结合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探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有何联系?
例3.判断以下情况是哪种特异性免疫?
(1)蛇毒(各种毒素)、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等引起的为_______
(2)器官移植中,对外来细胞的排斥反应主要是_______
(3)清除癌细胞,依赖的为_______
(4)病毒、胞内寄生菌引起的_______________
(5)若题干描述出现“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等关键词,则为______
(6)若题干描述出现“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关键词,则为______
(7)若只出现吞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则_____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无法判断
4.2 特异性免疫
攻击目标
参战对象
总结:
1.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2.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
3.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6.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7.既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8.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4.2 特异性免疫
思考讨论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即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形成的第一信号及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第二信号。
细胞免疫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4.2 特异性免疫
一般认为,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并保证浆细胞的特异性。同时,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地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2、 有人说,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思考讨论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4.2 特异性免疫
3、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辅助性T细胞的介导作用能够使两者密切配合。
(2)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思考讨论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4.2 特异性免疫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否可以相互替代呢?
思考讨论
不能。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游离的新冠病毒等病原体。
细胞免疫通过破坏靶细胞消灭侵入细胞内的新冠病毒,或使新冠病毒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再被体液免疫消灭。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需要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清除所有新冠病毒。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 细胞 、 、辅助性T细胞、 、 等 、抗原呈递细胞、 、 等
作用 对象 细胞外(内环境)的 ; 被抗原侵入的 、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 与相应的抗原 结合 与靶细胞接触
联系 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 的辅助; 2.对细胞外的抗原(如:外毒素): 发挥作用; 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如:胞内寄生物): 先发挥作用,将 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由 将其彻底清除.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原
特异性
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宿主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原
辅助性T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
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
神经
系统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TRH等
甲状腺激素等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②内分泌激素影响免疫功能
免疫细胞带有能接受各种激素的受体:糖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等可以通过相应受体,降低免疫反应;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则可以通过相应受体增强免疫反应。
①抗体和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针对神经递质受体和激素受体的抗体,可以和神经递质、激素等竞争其受体,形成网络形式的相互制约。
调节 方式 信息 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 作用部位 化学
本质
神经 调节 神经 递质 突触前 膜释放 突触 后膜
有机物、无机物
体液 调节 激素 内分泌 细胞 靶细胞 蛋白质和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
免疫 调节 细胞 因子 主要为辅 助性T细胞 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蛋白质
4.2 特异性免疫
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四类“信息分子”
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
4.2 特异性免疫
例4.如图所示为某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子代病毒,其RNA有的来源于RNA复制过程
③、⑥、⑦、⑧过程产生的细胞和物质均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④过程是c进入靶细胞内,使靶细胞裂解,并消灭子代病毒
某人注射了针对该病毒的疫苗,但随后仍然感染了该病毒而患病,可能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失活导致的
逆转录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抗体
D
例5.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人体内的细胞⑩有吞噬细胞等
图中细胞④⑤分别代表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
④将抗原传递给⑤,促使⑤增殖、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
初次感染病毒以后,机体会产生⑦和⑨两种细胞
C
抗体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B细胞增殖分化条件
抗原呈递细胞
记忆T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思考:图中两个标记处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辅助性T细胞也可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
辅助性T细胞形成的记忆T细胞也可分裂、分化后形成新辅助性T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4.2 特异性免疫
外源性抗原呈递
内源性抗原呈递
APC
靶细胞
APC
靶细胞
辅助性
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