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古诗词鉴赏——意象和意境一方法指导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意象:蕴含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趁热打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常见意象特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常见意象特征: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折杨柳》杨巨源(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常见意象特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苏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常见意象特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王安石(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8)松,坚贞高洁。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陈毅提问方式描画面、悟意境、析情感本诗通过描写……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感情。T二课堂练习(一)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翻译: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2.诗歌前两句通过写莺啼、( )、( )、( )、酒旗等意象,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 )之情。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红绿相映,春意盎然的景象。B.“绿映红”的“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C.“千里莺啼”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D.第三、四句描写烟雨中的“楼台”,为全诗添加了寂寥、忧伤的情感。绿树红花村庄喜爱与赞美D1.诗中的“四百八十”这个数字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下面诗句中的数字与“四百八十”表达效果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水护田将绿绕B.七八个星天外C.千里黄云白日曛D.飞流直下三千尺A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认为“千里”这个词语用得好,也有人认为“千里”改为“十里”更切合实际。你觉得呢 请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千里”这个词语用得好。“千里”运用了夸张,表现出了景物的气势,营造出悠远的氛围,同时与后面的“四百八十”相照应,而“十里”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二)折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翻译: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我停马驻步,请您烦劳折取一枝。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这份情意,它格外殷勤地吹拂着我手中的柳枝。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杨柳、春风。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拟人: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行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2、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三)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3.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作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4.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原指贵族子弟,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5.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D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