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
1.以下字词按人教统编版课文逐课整理,便于同学们归类识记。
2.抓住早自修时间,引导学生自读或由课代表(或选出同学)领读,注意每个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主旨 1 春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以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了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2 济南的冬天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单元综合主旨 3* 雨的四季   本文通过对四季不同类型的雨的细致描写,突出了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表现出雨的趣味、性格和情义,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单元综合主旨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中,诗人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通过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一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旅途奔波中的思乡之情。
单元综合主旨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中,诗人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通过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一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旅途奔波中的思乡之情。
单元综合主旨 4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表达对朋友关切之情的赠诗。诗人借明月抒发旅思之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不幸遭贬的友人真切的关怀和思念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悲凉的深秋暮景图,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1 春
一、读读写写(详见课本P5)
嗡(wēnɡ)       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ɡ)
卖弄(mài nonɡ) 喉咙(hóu lónɡ) 应和(hè)
嘹(liáo)亮 烘(hōnɡ)托 静默(jìnɡ mò)
风筝(zhenɡ) 抖擞(dǒu sǒu) 健壮(zhuànɡ)
呼朋引伴(bàn) 花枝招展(zhǎn)
二、补充词语
窠(kē)巢  黄晕(yùn)
三、多音字与形近字
和 晕
四、词语解释
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赶趟儿:时间赶得上,文中形容争先恐后的样子。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窠巢:鸟兽昆虫的窝。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黄晕:昏黄,不明亮。
繁花嫩叶:繁茂的花儿,娇嫩的叶子。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计,打算、计划。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五、文学常识
1. 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 写作背景:本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写本文时,已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愁情调,而是鲜明地表达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本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把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3. 小知识——重音与停连
重音,是为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通过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标示在词语下面。
停连,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停顿可以用“|”和“∧”来标示,前者用于较短的停顿,后者用于较长的停顿。连接可以用“⌒”来标示,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这里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去,有标点也不停顿。
无论停顿还是连接,都不是任意的,要与文章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还要照顾到听者的感知和理解习惯。
六、课文结构

生机 活力 希望
2 济南的冬天
一、读读写写(详见课本P9)
镶(xiānɡ)    单(dān)单     安适(shì)
着落(zhuó luò) 慈善(cí shàn) 肌肤(jī fū)
秀(xiù)气 宽敞(kuān chɑnɡ) 贮蓄(zhù xù)
澄(chénɡ)清 空(kōnɡ)灵 地毯(tǎn)
二、补充词语
发髻(jì) 水藻(shuǐ zǎo)
三、多音字与形近字
着   济  
四、词语解释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安适:安静而舒适。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髻:挽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贮蓄:储存,积聚。
澄清:(水、天空)清亮。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五、文学常识
1. 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 写作背景:老舍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多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一经发表即引起强烈轰动,文章中处处流露着老舍先生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与赞美,成为老舍先生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
六、课文结构









3* 雨的四季
一、读读写写(详见课本P14)
蝉(chán)    花苞(bāo)    娇媚(jiāo mèi)
棱(lénɡ)镜 粗犷(ɡuǎnɡ) 睫(jié)毛
衣裳(shɑnɡ) 铃铛(línɡ dɑnɡ) 端(duān)庄
静谧(mì) 屋檐(yán) 凄(qī)冷
化妆(zhuānɡ) 莅(lì)临 造(zào)访
吝啬(lìn sè) 淅沥(xī lì) 干涩(sè)
草垛(duò) 绿茵(yīn)茵 咄(duō)咄逼人
二、补充词语
高邈(miǎo) 冷冽(lěnɡ liè) 池畦(qí)
三、多音字与形近字
棱  露 
四、词语解释
花苞:文中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
粗犷:粗野,粗鲁;粗豪,豪放。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悠远: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莅临:来到,来临(用作敬辞)。多用于书面语。莅,到。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语。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干涩:(感觉)又干又涩,不润泽。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木刻: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
畦:由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五、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刘湛秋(1935—2023),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译著《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等。
六、课文结构
雨的四季
由热
衷情
喜赞
爱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