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蛋白质、磷脂和淀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组成元素都有C、H、O、NB.蛋白质和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蛋白质和淀粉都是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D.磷脂和淀粉都是生物大分子2.关于生物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将装片浸泡在体积分数50%的酒精中洗去浮色B.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剪取洋葱根尖的长度在2~3cm左右C.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光学显微镜下能清晰观察到细胞膜结构D.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3.1972年Cesar Milstein和他的同事对蛋白质的分选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用分离纯化的核糖体在无细胞体系中用编码免疫球蛋白(1gG)轻链的mRNA指导合成多肽,发现合成的多肽比分泌到细胞外的成熟的免疫球蛋白在N端有一段多出的肽链片段(P)。若添加粗面内质网,翻译的产物长度与活细胞分泌的肽链相同,且不含肽链P片段。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IgG轻链的合成起始于附着型核糖体B.细胞内合成IgG过程中肽链P在粗面内质网内被剪切C.肽链P可能参与IgG肽链进入粗面内质网D.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蛋白IgG将无法分泌到细胞外4.研究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病毒糖蛋白(VSVG)连接,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糖蛋白的运动过程,确定了VSVG-GFP在每个细胞结构中的驻留时间,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VSVG会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三种细胞器膜之间依次转移B.如果标记染色体上的组蛋白,将出现类似的曲线变化趋势C.VSVG-GFP在线粒体中的驻留时间曲线与在高尔基体中的曲线变化相似D.病毒糖蛋白随囊泡沿着细胞骨架在各细胞结构之间转移5.龙胆花在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发生闭合而在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重新开放,这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即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变化有关,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通道蛋白磷酸后化运输水的活性增强),其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进出龙胆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龙胆花由低温转移至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重新开放过程中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减小C.推测在常温、黑暗条件下,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慢D.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会引起水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6.研究发现,植物在高盐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如过氧化氢等。活性氧会攻击磷脂分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了研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中苜1号和WL903两种紫花苜蓿为材料,设置了对照组(CK组)、NaCl 组(200 mmol/LNaCl+1/2 Hoagland 营养液)和 MT 组(100 umol/L 褪黑素+200 mmol/L NaCl+1/2 Hoagland 营养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K 组需要添加等量的1/2Hoagland营养液B.由图可知,盐胁迫能降低紫花苜蓿的光合作用速率C.在盐胁迫下,紫花苜蓿WL903具有更强的抗逆性D.褪黑素能缓解盐胁迫下活性氧对光合作用相关膜结构的损伤7.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物质在脱氢或脱水过程中,产生高能代谢物并直接将高能代谢物中能量转移到ADP(GDP)生成ATP(GTP)的过程,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可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发生与细胞中的吸能反应相关联B.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可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C.酵母菌能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而乳酸菌细胞中不能发生D.该过程需要建立跨膜质子的电化学梯度来驱动ATP的生成8.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细胞不同。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的ATPB.③过程会消耗少量的还原氢,④过程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完成C.发生“瓦堡效应”的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的少,且过程③④可同时进行D.若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体内细胞的异常代谢途径,可选用图中①④为作用位点9.转分化是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研究人员对诱导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转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指针表示 Dnmt3a基因的表达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分化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转分化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过程相同C.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β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D.适当降低 Dnmt3a 的表达,可提升胰岛β细胞的比例10.选择观察指标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下列生物学实验的观察指标中,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名称 观察指标①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的位置变化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③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④ 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滴加碘液后溶液的颜色变化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11.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 = 4)的基因型为AaBb,其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随后与精子(DNA被32P全部标记)完成受精,并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卵裂(有丝分裂),其后期细胞如图所示,已知①、②两条染色体只含有31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必须经过交换B.据图可知,该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示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中有6条染色体含32PD.若产生该精细胞的精原细胞是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12.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和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草宁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速率,诱导时应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B.悬浮振荡培养前,需用胰蛋白酶从愈伤组织中分离出具活性的单个细胞C.植物细胞培养时易发生突变,需筛选出高产突变体才能用来制备生物反应器D.紫草宁是紫草细胞的初生代谢物,是紫草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产物1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动物体的任何组织器官C.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D.培育试管动物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14.乳腺癌、胃癌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ER2蛋白,T细胞表面有CD3蛋白和CD28蛋白。研究人员将上述三种蛋白作为抗原分别制备单克隆抗体,然后将其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制备得到三特异性抗体,简称三抗(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时注射3种抗原蛋白,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分泌三抗的浆细胞B.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筛选图示三抗时需要3种相应抗原蛋白C.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制备单抗时可采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融合D.与单抗相比,三抗增加了两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对癌细胞的杀伤更强15.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和“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粗提取时加入冷酒精出现白色丝状物后可以用离心法收集B.PCR缓冲液中需保持较高浓度的Mg2+,以确保DNA聚合酶最佳活性C.将白色丝状物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待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D.DNA电泳指示剂需要加入到稍冷却的琼脂糖溶液中二、多选题16.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此时蟹黄多油满、壳薄、肉质细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蟹细胞的钙、铁、磷、氮等微量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蟹壳含有几丁质,几丁质能用于废水处理、制作人工皮肤等C.秋季母蟹因其含量较高的脂肪而黄多油满,因此脂肪是蟹细胞主要的储能物质D.熟螃蟹肉更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17.当紫外线、DNA损伤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引起细胞凋亡,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分解B.细胞损伤时,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进而引起细胞凋亡C.已知活化的C-3酶可作用于线粒体,加速细胞色素c的释放,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增加ATP的供给可能会导致图示中的凋亡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引发细胞坏死18.用A和B两种限制酶同时和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假设限制酶对应切点一定能切开。两种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电泳分离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A和B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图中同一DNA片段得到6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图1中X代表的碱基对数为4500,Y是限制酶A的酶切位点C.电泳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大小和构象等有关D.利用PCR技术从图1DNA中扩增出等长的X片段,至少需要3次循环19.如图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团队制备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过程示意图: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②用分别含有Oct4、Sox2、c-Myc、Klf4基因的四种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③置于含有饲养层细胞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④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脱分化,形成iPS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步骤②由于慢病毒载体会受到免疫细胞的攻击,可能导致感染效率的降低C.步骤③培养基中的饲养层细胞可为成纤维细胞提供所必需的生长因子D.步骤④形成iPS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其功能趋向于专门化三、实验题20.人体既可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也可自身细胞合成,共同维持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载脂蛋白等形成脂蛋白,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细胞吸收胆固醇的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胆固醇属于 (填“多糖”“脂质”或“核酸”)类物质,在血液中必须以LDL形式运输,原因是 。(2)LDL受体需要经过 的依次加工,最终转移至细胞膜上发挥功能,体现了 系统在 上的联系。(3)携带胆固醇的LDL颗粒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器[4] 的作用下分解释放 和胆固醇,胆固醇在细胞内可以参与 的构建。(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LDL 受体基因突变,导致患者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研究者以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为材料,设计如下实验,请推测相关预期(血清:去除了使血液凝固的物质的血浆)。培养基 正常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速度 FH 患者细胞胆固醇合成速度常规细胞培养条件 慢 快去除培养液中血清成分 a. b.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 LDL c. 快21.图1是在温度和CO2等其他因素均适宜的条件下测定的玉米叶和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同时测定了小麦和玉米叶肉细胞的D1蛋白、F蛋白及氧气释放速率的相对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多表示量多)。已知叶绿素a通常与D1蛋白等物质结合,构成光合复合体PSⅡ(可使水发生光解)。 光照强度 a b c d e f小麦 D1蛋白含量 ++++ ++++ ++++++ ++++ ++ +F蛋白含量 ++++ ++++ ++++++ ++++ ++ +氧气释放速率 ++ ++++ ++++++ ++++ ++ +玉米 D1蛋白含量 ++++ ++++ +++++ +++++ ++++ +++F蛋白含量 ++++ ++++ +++++ +++++ ++++ +++氧气释放速率 + ++ +++++ +++++ ++++ ++++(1)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可以根据滤纸条上色素带的位置判断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 的大小。PSⅡ中的叶绿素a在转化光能中起到关键作用,PSⅡ接受光能激发释放的e-的最初供体是 。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并由电子流驱动生成 。据此分析,在光反应过程中,能量类型的转换过程是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e-最终受体是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在图1中的d光强下,玉米叶的总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3)玉米称为C4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酶1为PEP羧化酶,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形成C4,酶2为RuBP羧化酶,可以固定高浓度的CO2形成C3,对低浓度的CO2没有固定能力。则酶1固定CO2的能力比酶2 (填“强”或“弱”)。小麦叶肉细胞没有酶1催化生成C4的过程,称为C3植物,其光合作用均在叶肉细胞完成。据上述信息分析,与小麦相比,玉米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原因是 。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 ℃条件下(假设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 ℃,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 ℃),测定马铃薯和红薯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光补偿点/klx 光饱和点/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h-1)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 cm-2叶·h-1)红 薯 1 3 11 6马铃薯 3 9 30 15①25 ℃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 klx。②实验条件下,光照强度为3 klx时,红薯的真正光合速率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马铃薯的真正光合速率。③据表中数据分析,红薯与马铃薯两种植物,较适合生活在弱光环境中的是 。四、解答题22.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一系列监控系统(如检验点1/2/3/4),如图甲所示。各时期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及部分调控因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时期 部分调控因子G1 CDK4、CDK2(G1/S转换)S CDK2G2 CDK1(G2/M转换)M CDK1(1)RNA聚合酶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期(填字母等),纺锤体形成于 期(填字母)。若调控因子CDK2基因缺失,将阻抑细胞进入 期(填字母),主要激活检验点 (填图甲中的数字)。(2)当DNA损伤时,CDK1形成的复合物将不能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阻止细胞进入下一时期,可以推测激活的检验点最可能是图甲中的 (填数字)。(3)图乙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核DNA含量。①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处于 (填字母)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②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填字母)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情况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③若向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④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2.4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 (选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23.如图1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图2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技术是其它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技术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本技术。(2)动物细胞融合的实现,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图1过程中细胞融合可形成 种类型的杂交细胞,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在体外 的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 的特点。(3)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 诱导。(4)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 ,其产生与细胞内 (细胞器)有关。(5)图2中④和⑤过程分别是 和 的过程。如果A,B植物均为二倍体则该杂交植物有 个染色体组。24.种子休眠是抵御穗发芽的一种机制。通过对Ti质粒的改造,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Ti质粒上的T-DNA随机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筛选到2个种子休眠相关基因的插入失活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小麦基因组序列信息已知。(1)Ti质粒上与其在农杆菌中的复制能力相关的结构为 。选用图甲中的SmaI对抗除草剂基因X进行完全酶切,再选择SmaI和 对Ti质粒进行完全酶切,将产生的黏性末端补平,补平时使用的酶是 。利用DNA连接酶将酶切后的包含抗除草剂基因X的片段与酶切并补平的Ti质粒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经卡那霉素筛选并提取质粒后再选用限制酶 进行完全酶切并电泳检测,若电泳结果呈现一长一短2条带,较短的条带长度近似为 bp,则一定为正向重组质粒。(2)为证明这两个突变体是由于T-DNA插入到小麦基因组中同一基因导致的,提取基因组DNA,经酶切后产生含有T-DNA的基因组片段(图乙)。在此酶切过程中,限于后续PCR难以扩增大片段DNA,最好使用识别序列为 (填“4”“6”或“8”)个碱基对的限制酶,且T-DNA中应不含该酶的酶切位点。需首先将图乙的片段 ,才能利用引物P1和P2成功扩增未知序列。PCR扩增出未知序列后,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其中可以判断出2条片段的未知序列是否属于同一个基因的操作为 (填“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测序和序列比对”)。(3)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构建的含有野生型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突变植株,如果检测到野生型基因,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植株的表型为野生型。参考答案1.B2.D3.A4.D5.B6.C7.B8.B9.D10.D11.C12.C13.C14.A15.A16.BC17.BC18.BCD19.AC20.(1) 脂质 胆固醇属于脂质,不溶于水,需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如LDL)才能在血液中运输(2) 内质网、高尔基体 生物膜 结构和功能(3) 溶酶体 氨基酸 细胞膜(或生物膜)(4) 快 快 慢21.(1) 溶解度 H2O NADPH和ATP 光能→电能→化学能 O2(2)大于(3) 强 高温、干旱条件下,气孔部分关闭,叶片内CO2浓度低;玉米和小麦相比含有酶1,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正常进行暗反应(光合作用)。(4) 小于 大于 红薯22.(1) G1、G2 M S 1(2)3(3) S 2.2 M 12→24→12 7.4 甲23.(1) 动物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2) 流动性 3 快速大量增殖(无限增殖) 特异性(专一的)(3)灭活的病毒(4) 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尔基体(5) 脱分化 再分化 四24.(1) 复制原点 XbaI DNA聚合酶 SmaI和SpeI 550bp(2) 4 环化 测序和序列比对(3)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