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综合提升 学案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综合提升 学案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综合提升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这告诉我们( D )。
A. 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
B.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 遵守规则主要靠警示
D.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
2. 有些人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在有警察值守时遵守交通规则,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说明( D )。
A.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B. 违反社会规则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C. 只有通过他律才能约束不良行为
D.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加强自我约束
D
3. (2024·湖南长沙中考)人民群众的顺利出行与长沙地铁的高效运转密不可分。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地铁运营举措。
提醒事项 引导客流 加强运营
乘电扶梯时应站稳扶好,不要低头看手机,更不要嬉戏打闹 采取栏杆绕行、分批次进站、改变扶梯方向等措施引导人群 节假日增加上线列车、缩短行车间隔、延长运营服务时间
这些举措表明长沙地铁( B )。
①加强管理,服务群众 ②遵守法律,维护正义
③改进规则,维护秩序 ④惩恶扬善,保障公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4. (2024·山东临沂中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许好好说话不一定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D )。
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C.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D. 良言一句,温暖如春
D
5. (2024·江苏淮安中考,改编)从点滴做起,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美好的回忆。下列镜头中的言行共同告诫我们( B )。
A. 学会彼此尊重,真诚赞美他人的优点
B.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生活中践行
C. 考虑他人感受,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
D. 社会生活有秩序,破坏秩序要受惩罚
B
6. (2024·青海中考)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以下词语能够体现文中“信”与“礼”道德品质的是( D )。
A. 忧国忧民 道济天下 B.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C.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D. 诚实守信 以礼待人
D
7. (2024·江苏无锡中考)2024年5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试点开展“万物皆可码 计量随身行”活动。消费者在农贸市场临时砝码生成处,可将随身物品称重、打印重量标签,带着该物品到各摊位对比称重,判断是否遇到“作弊秤”。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做法( A )。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遵循了诚信这一民法原则
③消除了市场的违法失信现象
④保障了全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A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4·江苏常州中考)某市教育局印发的《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指出,考生在校期间存在考试作弊、校园欺凌等行为的,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这条规定( B )。
①体现个人诚信体系日益受到重视,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
②会引发毕业季所有考生的担心、紧张情绪,加大学习压力
③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违纪的创新举措
④通过强化法律手段来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和校园欺凌等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9. (2024·四川眉山中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下列行为值得我们点赞的是( B )。
A. 长江流域禁渔期间,某男子在河边夜钓
B. 中考期间,广场舞爱好者暂停跳舞活动
C. 某爱狗人士遛狗不拴绳,犬只咬伤他人
D. 某摄影爱好者在军事禁区拍摄军港机密
B
10. (2024·广西中考)充电宝是居家旅行常用的物品。一些不法分子将植入木马程序的充电宝免费给路人扫码使用,以盗取他人信息。面对免费充电宝,我们应该( D )。
A. 不问来历,直接扫码使用
B. 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C. 不假思索,跟随他人选择
D. 保持警惕,谨防个人隐私被侵犯
D
11. (2024·四川眉山中考)近年来,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等特点吸引了许多观众。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但观众充值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上海陈女士就陷入了这种“陷阱”,她应该( B )。
①拨打电话,寻求消协帮助 ②自认倒霉,再不看微短剧
③加强监管,打击不良商家 ④联系商家,追回多付钱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12.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们挚爱的学校,文明是每个人的事!①有时候文明是一声问候,②有时候文明是一种付出,③有时候文明是一种秩序,④有时候文明是一种自律,⑤有时候文明是一次暂停,⑥有时候文明是一次弯腰,⑦有时候文明是一种责任。
校园文明在身边,从七项中任选五项分别举例,所有事例不得重复。
【答案】例:文明是一声问候,如见到老师要问好;文明是一种付出,如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文明是一种秩序,如有序上下楼梯;文明是一种自律,如不随地吐痰;文明是一次弯腰,如自觉捡起脚下的垃圾。(符合题意即可)
13. (2024·山东日照中考)
【遵规守法促成长】
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骑电动车上下学,可八年级的小成同学(14岁)依然我行我素。当老师调查学生骑电动车情况时,他谎称没骑。随着天气热起来,他干脆不戴头盔骑电动车。一天上学,在十字路口遇上红灯,他左右看了看没有车辆、行人通过,便迅速骑了过去。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除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道路通行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三)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结合材料,对小成同学的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小成同学缺乏规则意识。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我们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成同学的行为是缺乏法治观念的表现,违背了公民需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自觉守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