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向量的加法最新课程标准借助实例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加、减运算及运算规则,理解其几何意义.学科核心素养1.了解向量加法与减法的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数学抽象)2.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能利用这两个法则进行向量的加法运算.(直观想象)3.了解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关系.(逻辑推理)4.掌握向量的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直观想象)第1课时 向量的加法导学教材要点要点一 向量的加法定义 求向量和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加法.向量 加法 的三 角形 法则 前提 已知两个________向量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作法 作=a,=b,连接AC.结论 向量叫做a与b的和,记作________,即a+b==________.图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前提 从同一点O出发作有向线段=a,=b.作法 以OA,OB为邻边作 OACB.结论 则对角线就是向量a与b的和,即=a+b.图形状元随笔 在使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要注意“首尾相接”,即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与第二个向量的起点重合,则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并以第二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即两向量的和;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前提是“共起点”,即两个向量是从同一点出发的不共线向量.要点二 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________.2.加法结合律:(a+b)+c=________.状元随笔 (1)我们可以从位移的物理意义理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一质点从点A出发,方案①先走过的位移为向量,再走过的位移为向量,方案②先走过的位移为向量,再走过的位移为向量,则方案①②中质点A一定会到达同一终点.(2)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按照任意的次序与任意的组合进行,如()+()=()+();=[+()]+().要点三 零向量的加法性质a+0=0+a=a状元随笔 如果=0→,则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是的相反向量,记作=-.练习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两个向量的和可能是数量.( )(2)两个向量相加就是它们的模相加.( )(3)=.( )(4)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适合任意两个向量.( )2.(多选)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C.= D.=03.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0+a=a B.a+b=b+aC.=2 D.=4.若a表示“向东走8 km”,b表示“向北走8 km”,则|a+b|=________,a+b的方向是________.导思题型一 已知两个向量,求它们的和向量例1 如图所示,求作向量和a+b+c.总结(1)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求a+b,务必使它们的“首尾顺次连接”;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a+b,务必使它们的起点重合.(2)多个向量求和时,可先求两个向量的和,再和其他向量求和.(3)注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的加法.跟踪训练1 如图①、②、③,已知向量a,b,分别求作向量a+b.题型二 向量的加法运算例2 如图,E,F,G,H分别是梯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化简下列各式:(1);(2).总结解决向量加法运算时应关注两点:(1)可以利用向量的几何表示,画出图形进行化简或计算.(2)要灵活运用向量加法运算律,注意每个向量的起点、终点及向量起点、终点字母的排列顺序,特别注意勿将0写成0.跟踪训练2 向量化简后等于( )A. B.C. D.题型三 向量加法的应用角度1 平面几何问题例3 如图,已知D,E,F分别为△ABC的三边BC,AC,AB的中点,求证:=0.总结灵活运用相等向量和相反向量.如本题中==0.角度2 实际应用问题例4 一架直升机从A地沿北偏东60°方向飞行了40 km到B地,再由B地沿正北方向飞行40 km到达C地,求此时直升机与A地的相对位置.总结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如下:(1)准确画出几何图形,将几何图形中的边转化为向量;(2)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加法运算,进而利用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3)将向量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课时训练1.如图,在矩形ABCD中,=( )A. B.C. D.2.在四边形ABCD中,=,则( )A.ABCD一定是矩形B.ABCD一定是菱形C.ABCD一定是正方形D.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小船以10 km/h的静水速度按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10 km/h,则小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km/h.4.如图,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根据图示计算:(1);(2);(3).第2课时 向量的减法导学教材要点要点一 向量的减法1.已知两个向量a,b,求x满足a+x=b,这样的运算叫作向量的减法,记为x=________,x称为b与a之差.2.减去一个向量a,等于加上它的________.即b-a=b+(-a).状元随笔 (1)两个向量的差仍是一个向量.(2)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要点二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如图,已知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即a-b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这是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状元随笔 (1)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中,表示,强调了差向量的“箭头”指向被减向量.即作非零向量的差向量,可以简记为“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2)如图,以AB,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两条对角线所对应的向量==,这一结论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练习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相反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2)两个相反向量之差等于0.( )(3)向量的减法实质上是向量的加法的逆运算.( )(4)两个向量的差仍是一个向量.( )(5)向量等于起点向量减终点向量.( )2.如图所示,在△ABC中,等于( )A. B.C. D.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0B.=C.=D.=0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设=a,=b,=c,则可用a,b,c表示为________.导思题型一 向量减法的几何作图例1 如图,已知向量a,b,c不共线,求作向量a+b-c.总结求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的两种思路(1)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如a-b,可以先作-b,然后作a+(-b)即可.(2)可以直接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把两向量的起点重合,则差向量为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向量.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向量a,b,c,求作向量a-b-c.题型二 向量的减法运算例2 (1)(多选)下列各向量运算的结果与相等的有( )A. B.C. D.(2)化简:①;②()-().总结向量减法运算的常用方法跟踪训练2 (1)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则=( )A. B.C. D.(2)已知A,B,C,D是平面上四个点,则=________.题型三 用已知向量表示其他向量例3 如图所示,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点B是该平行四边形外一点,且=a,=b,=c,试用向量a,b,c表示向量.变式探究 本例中的条件“点B是该平行四边形外一点”若换为“点B是该平行四边形内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其结论又如何呢?总结用已知向量表示其他向量的三点提醒:(1)搞清楚图形中的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以及构成三角形的三个向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已知向量与被表示向量的转化渠道.(2)注意综合应用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以及向量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来分析解决问题.(3)注意在封闭图形中利用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跟踪训练3 如图,解答下列各题:(1)用a,d,e表示;(2)用b,c表示;(3)用a,b,e表示;(4)用d,c表示.课时训练1.设b是a的相反向量,则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a与b的长度相等 B.a∥bC.a与b一定不相等 D.a是b的相反向量2.已知A,B,C,D为同一平面内的四点,则=( )A. B. C. D.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若D是边BC的中点,E是边AB上一点,则=________.4.如图,已知=a,=b,=c,=d,=f,试用a,b,c,d,f表示以下向量:(1);(2);(3);(4);(5).1.2 向量的加法第1课时 向量的加法导学要点一非零 a+b 要点二1.b+a 2.a+(b+c)[练习]1.答案:(1)× (2)× (3)√ (4)×2.解析:A、B、D正确;C错误,因为=≠.答案:ABD3.解析:0+a=a,故A成立;根据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可知a+b=b+a,故B成立;=0,故C不成立;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可知=,故D成立.答案:C4.解析:由题意知a与b垂直,故|a+b|===8,a+b的方向是北偏东45°,即东北方向.答案:8 km 东北方向导思例1 解析:方法一(三角形法则) 如图①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向量=a,再作向量=b,则得向量=a+b,然后作向量=c,则向量=(a+b)+c=a+b+c即为所求.方法二(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②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向量=a,=b,=c,以OA,OB为邻边作 OADB,连接OD,则==a+b,再以OD,OC为邻边作 ODEC,连接OE,则==a+b+c即为所求.跟踪训练1 解析:(1)作=a,=b,则=a+b,如图①.(2)作=a,=b,则=a+b,如图②.(3)作=a,=b,则=a+b,如图③.例2 解析:(1)====.(2)====0.跟踪训练2 解析:==.答案:D例3 证明:由题意知===,由题意可知==.∴===+0===0.例4 解析:如图,设分别是直升机的两次位移,则=,表示两次位移的和.在Rt△ABD中,||=20 km,||=20 km,在Rt△ACD中,||= =40(km).又||=||,所以∠ACD=30°.即此时直升机位于A地北偏东30°,且距离A地40 km处.[课时训练]1.解析:在矩形ABCD中,=,则===.故选B.答案:B2.解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以AB,AC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可得=,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答案:D3.解析:如图所示,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10 km/h,河水的流速为|v2|=10 km/h,小船实际航行速度为v0,则由+|v2|2=|v0|2,得(10)2+102=,所以|v0|=20 km/h,即小船航行速度的大小为20 km/h.答案:204.解析:(1)因为四边形OABC是以OA,O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B为其对角线,所以=.(2)因为与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所以与是相等向量,故与方向相同,长度为长度的2倍,因此可用表示.所以=.(3)因为与是一对相反向量,所以=0.第2课时 向量的减法导学要点一1.b-a2.相反向量-a[练习]1.答案:(1)√ (2)× (3)√ (4)√ (5)×2.解析:对于A选项,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易知≠,故错误;对于B选项,==-,故错误;对于C选项,=,满足;对于D选项,==-,故错误.答案:C3.解析: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0,==,===0.∴只有C错误.答案:C4.解析:===a-b+c.答案:a-b+c导思例1 解析:方法一 如图①,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再作=c,则=a+b-c.方法二 如图②,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再作=c,连接OC,则=a+b-c.跟踪训练1 解析:如图,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向量=a,=b,则向量=a-b,再作向量=c,则向量=a-b-c.例2 解析:(1)A中,=;B中,≠;C中,≠;D中,=.(2)①原式====0.②原式==()+()==0.答案:(1)AD (2)见解析跟踪训练2 解析:(1)由图形可知:===.解析:(2)===.答案:(1)C (2)例3 解析:∵四边形ACDE为平行四边形,∴==c,==b-a,∴==b-a+c.变式探究 解析:如图,因为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b-a,故==b-a+c.跟踪训练3 解析:由题意知,=a,=b,=c,=d,=e,则(1)==a+d+e.(2)==-=-b-c.(3)==a+b+e.(4)=-=-()=-c-d.[课时训练]1.解析:由相反向量的定义可知,A,B,D正确;由于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为零向量,所以C错误.答案:C2.解析:==.答案:B3.解析:因为D是边BC的中点,所以=所以===0.答案:04.解析:(1)==c-a.(2)==d-a.(3)===d-b.(4)==b-a+f-c.(5)===f-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