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1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1.通过对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归纳二者的共同本质,理解 “不同生物的细胞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建立对细胞生命形态的整体认知。
(生命观念)
2.基于细胞各结构的功能,推理结构异常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
(科学思维)
3.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实验验证假设,培养基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 (科学探究)
4.能主动向家人普及 “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的科学知识,纠正 “生病与细胞无关” 等错误认知,培养 “关注生命科学进展、理性看待科技应用” 的科学素养,推动科学知识的社会传播,为未来参与相关领域的社会讨论奠定基础。 (社会责任)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
1665年罗伯特虎克
第一次发现细胞
压片夹
载物台
光圈
开关及亮度
调节旋钮
通光孔
转换器
物镜
目镜
横向及纵向手轮
光源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放大物像)
(放大物像)
(调换物镜)
(固定标本)
(放置标本)
(调节进光量)
(调节标本位置)
(精细调焦)
(粗略调焦)
(聚集光线)
双目电源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载物台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遮光器
单目电源显微镜的结构
1. 取镜和安放
取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 观察
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先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收镜
擦拭目镜和物镜,需要用擦镜纸。
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转动目镜或移动坡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
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 ,不动就不在载玻片。
如果不在目镜和载坡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玻片标本
玻片上的物
视野里的像
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1、显微镜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实物

显微镜下物像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1、物像比实物要大
2、上下倒置,左右反向
(放大的倒像)
目镜
放大倍数依次为:5×,10×,16×
物镜
放大倍数依次为:4×,10×,40×,100×
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若显微镜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玻片
因为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倒像,所以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物像与标本移动的关系:同向移动
即把玻片标本往左上方移动
3、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迹,那么如何判断这是在目镜、物镜,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污点判断:
玻片移,污点移,则污点在玻片上;
物镜换,污点移,则污点在物镜上;
以上两条都不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光源/反光镜
1、载玻片上写有一字母“b”,如果载玻片正放并用显微镜观察的话,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是( )
A.p B.b C.d D.q
D
2、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B
3、下面记录了同学们在使用双目电光源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其中需要指正的是( )。
A.视野过亮——调节亮度调节旋钮
B.物象太小——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C.物象模糊——略微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