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红色十校”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学试卷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1. 硝质体是继线粒体、叶绿体和其他载色体之后发现的又一种通过内共生演化形成的细胞器。科学家推测:在古海洋环境中,某单细胞真核藻类吞噬了固氮蓝细菌UCYN-A,且吞噬体最终演变成了硝质体。综上分析,下列不属于硝质体特点的是A. 含有两层生物膜 B. 含有无膜细胞器C. 含有 DNA 和 RNA D. 含有一条染色体2. 人体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下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质膜上的部分转运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质膜上的各种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均会引起膜两侧电位的变化B. 该细胞内氯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高于内环境,但钠离子的浓度低于内环境C. 共转运体发挥作用时,不消耗 ATP,对应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D. 酶催化 ATP 水解,引起其自身磷酸化后,才会与 结合3. 某动物体内有甲类细胞、乙类细胞等多种细胞,其中甲类细胞分裂次数有一定限度,其增殖能力丧失后,最终进入衰老状态,而乙类细胞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无限增殖,且不会进入衰老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甲类细胞也能无限增殖B. 甲类细胞内染色体端粒的长度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呈负相关C. 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内某种原癌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不同D.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变大,致使核质间的交换频率升高4. 某种遗传病是由等位基因 H/h 控制的。下图为该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Ⅰ-1 不含致病基因。可考虑互换但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等位基因 H/h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致病基因为 hB.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与血友病的遗传方式相同C. Ⅲ-1 患病可能与Ⅱ-1 产生配子过程发生互换有关D. Ⅲ-1 与Ⅲ-2 再生育一个孩子,性别影响患病概率5. 流感病毒、衣原体(胞内寄生生物)、人腺病毒都能引起肺部感染,进而引发肺炎。这三种病原体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已知阿奇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衣原体等病原体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病原体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病原体 流感病毒 衣原体 人腺病毒遗传物质 单链 RNA 双链 DNA 双链 DNAA. 若流感病毒的 RNA 中腺嘌呤占比为 a,则尿嘧啶占比为(1-2a)/2B. 衣原体的遗传物质中,每条链的 5'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 人腺病毒的 DNA 复制时,不需要引物,但需要多种酶的催化D. 用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肺炎,不影响人体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6. 沃纳综合征(WS)是一种罕见的隐性遗传病,由位于 8 号染色体上的 WRN 基因突变引起。WRN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 DNA 解旋酶,与 DNA 的维持、修复和复制有关。突变导致该酶功能丧失,引发细胞不稳定和过早衰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WS 患者的某种 DNA 解旋酶功能丧失,影响转录时的 DNA 解旋B.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 WRN 基因突变是确诊沃纳综合征的重要依据C. 避免近亲结婚是特异而有效的预防 WS 的方法,其他遗传病也适用D. WS 患者的 WRN 基因突变致使该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无法顺利进行7. 下丘脑是神经与体液调节枢纽,能够整合信号、调控分泌,维持内环境稳态等。下图为下丘脑参与的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激素,且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⑤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加工和修饰后,分泌至内环境B. ①的含量相对稳定与图示的分级调节以及负反馈调节等有关C. 摄入过量盐时,会引起下丘脑内合成并存储在垂体中的④释放量增多D. 血糖下降信号刺激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会促进胰岛 A 细胞的分泌8. 研究发现,某植物种子的萌发同时受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综合调节,部分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其中 ABA 对 GAMYB(转录因子)也起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据图推测,该种子内脱落酸对 GAMYB 有抑制作用B. 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对该种子萌发有抗衡作用C. 赤霉素抑制 GAMYB 的活性,影响α - 淀粉酶的活性D. 影响该植物种子萌发的因素还有外界温度和水等9. 自从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濒危的野生动物,该生态系统被设为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对该野生动物进行了 10 年的数量调查,期间第 6、9、10 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法可估测该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B. 前 5 年,该保护区能为该野生动物提供较理想的生存环境C. 干旱会导致该野生动物的数量发生波动,属于种群密度制约因素D. 若第 6 年未发生干旱,则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应低于 1600 只10. 从湖泊演替至陆地,植物种类的变化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①水生植物阶段,包括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和直立水生植物等;②湿生植物阶段,随着水体的减少,湿生植物如莎草科和禾本科中的一些种类开始占据主导;③陆生植物阶段,陆生植物如灌木和乔木开始生长,逐渐形成森林或草地群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从湖泊演替至陆地,该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 演替过程中,早期群落没有垂直结构,中后期该结构逐渐呈现C. 水位的下降,为后来定居的植物提供较为适宜的生存环境D. 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微生物的组成发生变化11. 牛是一种反刍动物,其瘤胃内含有大量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其中,纤维素分解菌是核心功能群体。科研人员为统计牛瘤胃内的液体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并挑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进行了如下实验。平板①、②、③上菌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 60、63、66 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为了利于挑选出目的菌,培养箱内应氧气充足、温度适宜B. 该牛瘤胃内的液体中纤维素分解菌约有 个/mLC. 从菌落甲中更有可能得到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D. 各平板中,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但不是唯一含碳物质12. 科学家利用双杂交瘤细胞法制备出了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将两种分泌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得到能同时表达两种抗体的双杂交瘤细胞,进而制备识别两种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由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制备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先后用到 HAT 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96 孔板等,以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据图分析,不考虑特殊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过程需要先后用到 HAT 培养基、96 孔板等B. 人体内的浆细胞不能产生识别 2 种抗原的抗体C. 传代培养杂交瘤细胞 AB 时,必须用到胰蛋白酶D. ②过程分泌的 3 种抗体都是在核糖体上直接形成的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酶激活剂、竞争性酶抑制剂和非竞争性酶抑制剂等,其中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双刃剑效应”,即低温抑制反应速率但可逆,高温反应初期加速酶促反应却导致酶不可逆失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缺镁的条件下,干细胞的增殖受抑制与酶有关B.低温抑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和底物分子运动慢有关C.高温导致酶不可逆失活,源于酶分子内的肽键断裂D.增加底物的浓度,不能缓解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14.普通小麦为异源六倍体,其染色体组型可表示为AABBDD,其中A、B、D分别来自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节节麦。科研人员让甲品种普通小麦与乙品种普通小麦杂交,最终培育出了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伏新品种普通小麦(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目的植株的每个染色体组上都有高产基因和抗倒伏基因B.与单倍体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育种年限较长C.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节节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甲与乙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丙,说明甲和乙属于同一物种15.白癜风患者的黑色素细胞代谢异常并会释放自身抗原,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攻击黑色素细胞。下图为该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简称CT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黑色素细胞释放的抗原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等B.黑色素细胞释放的抗原参与2条激活CTL的途径C.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可降低 CTL 的生理功能D.树突状细胞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作用于T细胞16.抚河、宜黄河、凤岗河交汇处位于江西省抚州市,该区域实施了三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其中修复工程中的景观工程以“生态门户、湿地天堂、候鸟栖地、休闲佳境、净化平台、观光胜地”为主题定位,让河岸披上树林织就的绿衣,使河坡铺上草坪绘就的绒毯;在水畔种下生机盎然的植物,于水面滋养灵动漂浮的萍草;在水下栽种摇曳生姿的水草,在水里放养自在游弋的鱼虾,在水底安置缓缓爬行的螺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主题定位的实施成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B.光照强度不是影响河岸、河坡、水畔等地分布不同植物的因素C.修复后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均升高D.螺蚌可取食水底的动植物遗体,利于三河交汇处水质的净化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7. (12分)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15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左右,广泛分布于西北、东北及东部沿海等生态脆弱区,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盐碱胁迫下普通水稻光合生理的变化情况,设置了盐碱处理组和清水处理组并测量水稻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盐碱处理组和清水处理组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2)利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水稻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时,取新鲜叶片,剪碎后浸入80%丙酮或纯丙酮中,避光保存至叶片完全变白,待其完全变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盐碱胁迫下,胞间 浓度_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盐碱胁迫下,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海水稻86”,通过“避盐”和“耐盐”两种方式实现耐盐碱。其中,“避盐”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排出有毒盐离子,该过程受细胞呼吸影响,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耐盐”是指将进入细胞内的盐离子集中储存于液泡等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渗透失水。18. (12分)已知某植物(2n=14,雌雄同株)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花粉不可育(A)对花粉可育(a)为显性,且上述四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各种基因型的备选植株,为了验证等位基因D/d、R/r和Y/y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学甲同时进行了三个类似的杂交实验,实验思路如下:实验一,基因型为 DdRr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ddrr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实验二,基因型为 DdYy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ddyy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三个实验的结果都是子代有4种表型,且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同学乙只进行了一个杂交实验,该实验有2种方案,方案的思路如下: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等位基因 E/e、F/f 控制。红花植株甲、白花植株乙均存在部分花粉不可育现象,红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杂交,所得 均开红花, 自交,所得 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9:7。①红花植株甲、白花植株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综上分析,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等位基因 E/e、F/f、A/a 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③利用基因定位技术得知,等位基因 D/d、R/r、Y/y、E/e、F/f 所在染色体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推测,等位基因 A/a 所在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 所在染色体D/d 2 号染色体R/r 1 号染色体Y/y 4 号染色体E/e 3 号染色体F/( 6 号染色体19. (12 分)NO 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其在突触处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下图为 NO 参与调节的 2 种突触示意图,其中图 2 中的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是由突触前膜、_______和突触后膜构成的。动作电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2)分析图 1 可知,当电信号传导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 内流。该情况下,内流的 发挥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活化 G 蛋白,进而导致平滑肌松弛,此时平滑肌细胞膜外侧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_。分析图 2 可知,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源于 NO 参与了正反馈调节,该调节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谷氨酸在突触后膜可发挥不同的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O 是一种非典型的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与典型神经递质相比,NO 具有非典型的传递方式,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0. (12 分)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石灰质遗骸与石灰质藻类(如珊瑚藻)、有孔虫、贝类等生物共同堆积形成的海底隆起结构。珊瑚礁为 25%的海洋物种提供栖息地,被誉为“海洋热带雨林”。珊瑚礁上的虫黄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珊瑚虫的部分食物来自浮游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珊瑚虫和虫黄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_。(2)科研人员对某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流向第二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还有一部分未利用,“未利用”是指_____________ 。上述能量分配中,有 3 部分归属于同化能量的最初分配中的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虫黄藻能为珊瑚虫提供高达 90%的能量,而珊瑚虫能为虫黄藻提供庇护场所等。虫黄藻与珊瑚虫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除此关系外,自然界中的种间关系还有 ________(答出 2 种即可)等。(4)珊瑚礁生态系统宛如一座神秘而绚烂的水下城堡,其间栖息繁衍着形形色色、不计其数的生灵,它们“和睦相处”各自占据较为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 。(5)珊瑚白化是不可恢复的,虫黄藻光合作用效率与珊瑚白化程度呈正相关。研究人员为了探究高温和扑草净(一种除草剂)对虫黄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根据该指标反映珊瑚白化程度,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1.(12 分)研究发现,甜玉米的甜度与 G 蛋白含量呈正相关,而甜度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呈正相关。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甜度显著提高的甜玉米,培育所用的 DNA 片段、Ti 质粒和一些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PCR 扩增、___________ (答出 1 点即可)。(2)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标 DNA 片段时,需要先设计引物,设计引物需要了解目标 DNA 片段的________ 序列。据图分析,为了确保目标 DNA 片段与 Ti 质粒的正确拼接,不能在与目标 DNA 片段 N 端配对的引物的 5'端连接上 Sau3AⅠ识别的碱基序列,理由是_______ ;为了避免目标 DNA 片段与 Ti 质粒反向拼接,应在与目标 DNA 片段 N 端、M 端配对的引物的 5'端分别连接上________识别的碱基序列。(3)将成功转化的玉米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 _____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卡那霉素的抗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现有甜度显著提高的甜玉米幼苗和普通甜玉米幼苗,但标签丢失,请从个体水平鉴别出甜度显著提高的甜玉米植株,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 。注:甜度的检测方法不做要求。江西省“红色十校”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CD14.【答案】BCD15.【答案】BCD16.【答案】BC17.【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1)盐碱处理组(1 分)(2)将叶片中的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完全溶解在 80%丙酮或纯丙酮中(3)不是(1 分) 盐碱胁迫下,实验组的胞间 CO 浓度略高于清水处理组但无显著差异,而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清水处理组 盐碱胁迫下,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下降,光反应受到抑制,为暗反应提供的 ATP 和 NADPH 不足,限制了暗反应,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4)水稻细胞排盐消耗能量,而细胞呼吸能为细胞排盐提供能量 细胞液的浓度(或细胞液的渗透压)18.【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1)基因型为 RrYy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rryy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1 分) 1:1:1:1(1 分)基因型为 DdRrYy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ddrryy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基因型为 DdRrYy 的植株自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后两空顺序可以颠倒)(2)①AaaEEFF、Aaeeff ②能 ③5 号染色体或 7 号染色体1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1)突触间隙(1 分) 单位时间内钠离子的内流量(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2)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与 NO 合酶结合促进精氨酸分解并产生 NO 正电位(1 分) 谷氨酸与 N 受体结合后会引起 Ca 内流,Ca 激活钙调蛋白,进而激活 nNOS(NO 合酶),产生 NO,NO 可继续刺激谷氨酸的释放 谷氨酸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不同受体结合(3)双向传递、无需膜上受体参与(不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20.【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1)消费者、生产者(1 分)(2)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3)互利共生(1 分) 原始合作、寄生、捕食和种间竞争(答出任意 2 种即可)(4)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5)高温和扑草净均能加剧珊瑚的白化,且一定范围内,扑草净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珊瑚白化程度越高2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从cDNA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答出任意1点即可,1分)(2)两端特殊的碱基 Sau3AⅠ能识别并切割BamHⅠ识别的碱基序列,而G基因内部有BamHⅠ识别的碱基序列 SacⅠ和NotⅠ(3)不具有(1分) 重组质粒上的T-DNA能整合到玉米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但重组质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不在T-DNA内部(4)将两幼苗栽种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待玉米籽粒成熟时,取相同数量的玉米籽粒并检测甜度,甜度高的为甜度显著提高的甜玉米植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