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维护国家安全 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维护国家安全 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维护国家安全》青教赛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基本理念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文件要求,针对青少年 “人生拔节孕穗期” 特点,助力学生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循思政课 “八个相统一” 原则,重点落实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增强教学针对性与亲和力。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注重知识、情感、行为多维度评价,丰富教学内容,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发挥 “以评促学、以评育人” 功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隶属于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该单元将学生视角从社会层面提升至国家层面,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建设三个维度强化学生国家意识。
作为第九课第二框题,需在学生掌握 “总体国家安全观” 基础上,引导其从 “人民军队” 和 “人民群众” 两个角度,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路径,是国家利益相关内容的深化与实践延伸。
(三)学情分析
身心特点与认知现状:八年级学生对国内外安全复杂形势缺乏切实感受与必要了解,忧患意识不足,普遍认为 “维护国家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与自身无关”,需通过教学扭转这一认知偏差。
认知基础:通过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中 “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等内容学习,学生对国家安全有初步感性认知,但需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知。
困惑与不足: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需强化,实际维护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四)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视频展示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认同党和国家新时代国防战略部署,认识人民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明确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责任,掌握恰当途径与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主动承担相关责任。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宪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观念,明确公民法定义务。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责任与作用,打破 “与己无关” 的认知)。
教学难点:全面推进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帮助学生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人民军队任务及国防现代化建设路径)。
(六)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式教学(如西北工业大学遭境外网络攻击案例)、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人民军队为何要听党指挥”“公民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学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 “强军目标实现路径”“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情境体验法(观看人民军队视频、《藏在照片里的秘密》视频,沉浸式感受国家安全相关问题)。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课件(含战争儿童苦难照片、国内 “三课堂” 幸福生活照片、人民军队视频、《藏在照片里的秘密》视频、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攻击案例资料);相关法律文本(宪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节选);小组讨论任务单;课后作业布置材料(2023 人民网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思政大课相关信息)。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本中 “维护国家安全” 相关内容;准备课本、笔记本;课堂上需使用的反间谍法文本(教师统一发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 5 分钟)
图片对比导入:
展示两组照片:左侧为战争地区儿童苦难场景(也门 600 万儿童、非洲 1000 万儿童面临严重饥饿),右侧为国内学生 “三课堂” 幸福生活(第一课堂学习、第二课堂丰富活动、第三课堂博物馆 / 科技馆 / 劳动实践)。
提问引导:“对比两组照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邀请“小王同学”分享观点,教师总结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安全的国家,安全感是国家给每个人最好的礼物”。
引出课题:“那么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今天我们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 —— 维护国家安全”。
(二)新课讲授(约 30 分钟)
板块一:维护国家安全,离不开人民军队的保驾护航(约 15 分钟)
视频感知人民军队力量:
播放人民军队相关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军队实力,视频结束后提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邀请“小李同学”分享“人民军队是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为有这样的军队骄傲”,教师强化 “强大军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进一步提问:“视频中感受到人民军队有哪些任务?” 请“小赵同学”回答,随后展示宪法第 2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明确军队法定任务。
小组讨论突破难点 —— 强军目标与实现路径:
呈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一流的人民军队;2035 年基本实现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分组任务:1、2 小组讨论 “人民军队为什么要听党指挥”;3、4 小组讨论 “如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讨论时间与发言要求。
成果分享与总结:
1、2 小组分享:结合历史(1927 年共产党员无武装遭杀害的教训、三湾改编、古田会议),说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军队 “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教师肯定 “学科知识结合” 的能力。
3、4 小组及补充分享:3 小组提出 “提高军事院校教育训练水平(人才强军)”,4 小组指出 “坚持党指挥枪(核心)”,其他小组补充 “科技强军(提高军事装备科技水平)”,教师总结 “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略,确立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板块二:维护国家安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约 15 分钟)
案例分析 —— 认识安全形势与维护重要性:
呈现案例:2022 年 9 月 5 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报告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国家安全局下设办公室网络攻击,上万次恶意攻击、控制数万网络设备、窃取大量高价值数据;补充学生提及的 “2024 年 7 月武汉地震监测中心遭网络攻击” 案例。
提问引导:“这些案例给我们敲响了什么警钟?” 学生回答 “无网络安全则无国家安全,危害国家安全事件在身边,需提高防范意识”,教师进一步组织小组讨论 “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总结重要性:结合上节课内容,明确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关系国家生存发展,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前提”。
法律学习 —— 明确公民法定义务:
提问:“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有哪些?” 学生分享后,教师梳理:我国有 20 多部相关法律,重点学习反间谍法(2023 年 7 月 1 日修订施行)第 16 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国家安全法第 77 条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线索,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或协助,保守国家秘密”。
教师总结:“这些法律规定说明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人人必为”,引导学生理解 “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做、要求做的必须做、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视频与思辨 —— 明确公民具体行动:
播放 2024 年 4 月 15 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央保密办视频《藏在照片里的秘密》,提问:“视频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 “不经意行为可能泄露国家秘密,需提高保密意识与能力”。
学习保守国家秘密法第 9 条:明确国防建设、武装力量活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国家安全活动与刑事犯罪追查等领域的秘密属于国家秘密。
思辨聚焦:呈现两种观点(“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维护国家安全青少年也有责任”),组织学生讨论,统一观点 “不赞同第一种,赞同第二种”,理由:“是法律要求的公民义务,爱国需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是爱国的体现”。
明确公民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便利、建言献策;发现危害行为及时检举制止、监督工作开展;不随意拍涉密照片、不上传,发现他人涉密行为制止;拨打 12339 举报电话,强调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三)课堂总结(约 5 分钟)
知识梳理: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 —— 国家层面:人民军队保驾护航,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个人层面:维护国家安全人人要为、人人必为、人人可为,共同筑就国家安全盾牌。
升华情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国家安全是民族振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彻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引导学生树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的意识。
(四)布置作业(约 5 分钟)
课后拓展与实践:观看 2023 人民网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思政大课。
调研任务:以生态安全领域为例,查阅资料,列举危害生态安全的动植物,了解其危害性,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层面:人民军队保驾护航
1.军队任务(宪法第 29 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
2.强军目标: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一流(2035 年国防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世界一流)
3.实现路径:贯彻强军思想、人才强军、科技强军
个人层面:人人要为、必为、可为
1.重要性:国家利益根本保障、国家生存发展、人民幸福安康
2.法律义务(反间谍法第 16 条、国家安全法第 77 条)
3.具体行动:提意识、守秘密、举报(12339)、尽义务
总书记寄语:国家安全是民族振兴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前提 —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分析
(一)教学亮点
突出思想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中央文件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大量发言机会,提升课堂参与感与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将爱党、爱人民军队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体现 “育德导行” 功能。
符合科学性:依据教材修订方向(新增人民军队内容),从国家、个人两个维度设计教学板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历史、法律知识,实现跨学科融合,增强教学严谨性。
注重评价设计:构建 “三个维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个层级(优秀、良好、一般)、三个主体(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 的学习评价体系,发挥评价育人作用。
(二)不足与改进方向
评价优化:课堂评价的及时性与有效性需提升,需设计更具激励性、启发性、针对性的评价语言,更好激发学生自信心与学习动力(参考学校课堂观察反馈)。
教学辅助配合:需加强讲解与板书的协同性,让板书更精准呼应讲解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逻辑,强化记忆。
(三)教师愿景
作为思政课教师,将坚守思政讲台,讲准思政教材、讲透思政道理、讲好思政故事,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