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5课《走向未来》课件【清华版】人工智能通识( 中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5课《走向未来》课件【清华版】人工智能通识( 中学)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第三单元 第5课
走向未来
清华版(中学)

1
学习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教学目标
(1)认识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通用人工智能和跨学科融合等趋势。
(2)了解类脑计算、具身智能、价值观对齐和超级智能等前沿研究方向及其面临的挑战。
02
新知导入
思考1——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当前AI已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如自然语言处理(ChatGPT)、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医疗诊断(AI辅助影像分析)和科学研究(预测蛋白质结构)。
02
新知导入
思考2——人工智能未来将如何发展
AI将向更通用化、自主化发展,实现多模态融合(文本+图像+视频),并深入垂直领域(如教育、农业、制造业)。
02
新知导入
思考3——人工智能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积极影响 :提升生产力(自动化)、加速科研(数据驱动)、改善生活(个性化医疗)。
潜在挑战 :就业结构调整、数据隐私问题、伦理与监管需求。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两个发展方向
(1)通用人工智能。
(2)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定义
AGI指在多种任务上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的智能,具备广泛的认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01
早期
马文 闵斯基的乐观预期
02
长期
直到 2019 年前仍进展有限
03
重大转变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历程
以 GPT 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出现后带来重大转变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9000系统
电影设定了一个具备语言交流、决策支持和情绪感知能力的全能AI,展现了人类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想象。
《2001:太空漫游》海报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大语言模型: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三重突破
(1)多任务处理 :ChatGPT统一处理问答、翻译等任务。
(2) 自然语言交互 :用户用日常语言描述,AI理解并执行。
(3) 推理能力进化 :大模型持续提升逻辑能力,适应新场景。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大语言模型与AGI的渐进之路
尽管大模型(如GPT-4)能否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尚无定论,但其持续增强的多任务处理、复杂推理和泛化能力,正逐步逼近通用智能的边界。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
天文学等学科积累的海量数据已远超人类处理能力,需借助AI解决复杂度问题。
双筒望远镜
天眼fast
大型望远镜组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
AI在数据处理中的核心优势
AI通过高速分析海量数据和跨源整合,显著提升天文发现的精度与新规律挖掘能力。
天文图片原图
人工智能去噪后的结果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
AI驱动的学科突破
通过长期监测、跨台站数据关联,AI助力发现新天文现象,推动基础科学从“假设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
AI赋能多学科研究
人工智能通过快速学习历史数据,在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展现出专家级分析能力,辅助或部分替代人类专家工作。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
AI驱动发现新规律
AI已能提出数学猜想并参与证明(如DeepMind的矩阵乘法优化),未来或拓展至物理、化学等学科,自主发现新规律。
03
新知讲解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AI若实现跨领域知识创新,将加速科学突破与技术应用,重塑科研范式并推动生产力跃升。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类脑计算。
(2)具身智能。
(3)价值观对齐。
(4)超级智能。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类脑计算
(1)传统AI的能耗瓶颈
当前基于计算机的AI依赖高算力硬件,训练与推理能耗极高(如GPT-3单次训练耗电相当于120个家庭年用电量),制约技术普及。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类脑计算
(2)人脑能效的启发
人脑以极低功耗(≈20瓦,类电灯泡)实现高效智能,推动“类脑计算”研究,旨在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以降低能耗。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类脑计算
(3)类脑计算的突破
IBM的TrueNorth、清华“天机”等摒弃指令执行(CPU)与数据存储(内存)分离的冯·诺依曼模式,用神经网络代替指令执行系统,极大节约了能量开销。
清华大学“天机” 类脑芯片及用天机控制的“自行”车
IBM的类脑芯片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类脑计算
(4)技术挑战与局限
类脑芯片目前仅适用于特定任务,且大模型(如GPT-4)的庞大规模尚未适配神经形态硬件,需进一步探索电路压缩方法。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类脑计算
(5)未来能源与技术协同
OpenAI等机构提出“核聚变+类脑计算”双轨路径:核聚变解决能源供给,类脑架构优化计算效率,共同支撑AI可持续发展。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2、具身智能
(1)具身智能的定义与目标
具身智能通过赋予AI实体身体,使人工智能能与物理世界直接交互,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直接干预,比如火场救灾,战场杀敌,深海潜航,星际探索等。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2、具身智能
(2)具身智能的核心优势
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AI可自主生成学习信号,实现“感知-行动-学习”闭环,迈向自主学习。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央视春晚机器人都可以扭秧歌了,那真正的具身智能离我们还有多远?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2、具身智能
(3)发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实验机器人已初步展现探索能力,但实现完全自主的具身智能仍需突破硬件灵活性、实时决策算法等瓶颈,预计需长期技术积累。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价值观对齐
(1)AI超越人类能力的必然性
随着技术进步,AI在多数任务上的表现将超越人类,但需解决“人机价值观对齐”问题。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价值观对齐
(2)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通过可视化AI决策逻辑和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确保AI行为透明且符合伦理规范。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价值观对齐
(3)人类反馈的局限性
当AI生成内容的专业性超出人类判断能力时,传统RLHF方法失效,导致学习信号缺失。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价值观对齐
(4)学习信号的新思路
探索自动化评估指标、多专家协同评分、对抗训练生成反例等方法,替代部分人类反馈。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价值观对齐
(5)未来研究方向
开发“超人类评估”框架,结合AI自我反思、社会共识机制(如群体投票),构建可持续的AI进化路径。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4、超级智能
(1)超级智能的定义与潜在能力
超级智能指在所有领域超越人类水平的AI系统,具备自主学习、复杂决策及跨领域泛化能力,其发展可能颠覆现有社会结构。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思考
超级智能会带来哪些风险?
03
新知讲解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4、超级智能
(2)安全治理的应对策略
通过立法(如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与技术约束(如可解释AI、熔断机制)确保超级智能的透明性、可控性,平衡创新与安全。
03
新知讲解
3
人工智能价值与意义
(1)人工智能的价值 :通过提升效率、突破认知,推动社会生产力与生活质量的跃升。
(2)人工智能的意义 :改变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数据驱动决策),同时使伦理、法律与社会结构发生适应性进化。
03
新知讲解
4
总结
1、AI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将向通用智能演进,并与基础学科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力革命性提升。
03
新知讲解
4
总结
2、技术瓶颈的突破路径
聚焦三大方向:降低能耗、实现具身交互、优化价值观对齐。
03
新知讲解
4
总结
3、伦理与社会影响的核心关切
需构建AI治理框架,解决隐私、安全、就业等挑战,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03
新知讲解
4
总结
4、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
通过可控、安全的AI技术,最大化社会福祉(如医疗突破、教育公平),避免技术滥用风险。
03
新知讲解





1、若超级智能能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暖),但可能失控,是否应继续研发?
(1) 收益优先 :超级智能或能解决人类存续级问题(如气候危机),暂停研发可能错失机遇。
(2) 风险可控 :通过“熔断机制+全球监管”限制其能力边界,确保技术透明性与可中断性。
(3) 替代路径 :同步开发“弱超级智能”(能力受限版本),平衡效用与安全。
04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类脑芯片已能完全替代传统GPU训练大模型。(  )
2、身智能需要AI具备与物理环境交互的能力。 (  )
3、RLHF方法完全依赖机器自动生成反馈信号。 (  )
4、超级智能的发展无需考虑伦理问题。 (  )
5、AI在天文学中仅用于数据存储。 (  )
×

×
×
×
04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类脑计算的优势?( )
A. 低功耗 B. 高并行计算 C. 通用性强 D. 模拟生物机制
2、具身智能的主要挑战是? ( )
A. 数据不足 B. 硬件灵活性不足 C. 算力需求低 D. 仅适用于文本任务
3、价值观对齐的核心目标是? ( )
A. 提升AI计算速度 B. 确保AI行为符合人类伦理 C. 降低硬件成本 D. 增加模型参数量
4、超级智能的治理策略不包括? ( )
A. 立法约束 B. 可解释AI技术 C. 完全禁止研发 D. 熔断机制
5、AI与天文学融合的主要作用是? ( )
A. 替代望远镜 B. 处理海量数据并发现新天体 C. 制造航天器 D. 预测地球天气
C
B
B
C
B
04
课堂练习
三、填空题
1、类脑计算 通过模拟____ ____结构实现高能效计算,如IBM的TrueNorth芯片。
2、 具身智能 的核心是让AI通过____ ____ 与环境互动,实现自主学习。
3、 价值观对齐 中, ____ ____ 方法通过人类反馈引导AI行为符合伦理。
4、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针对____ ___ _制定了严格监管要求。
5、 超级智能 指在所有领域超越人类水平的AI,其潜在风险包括____ ____ 。
生物神经网络
物理身体
强化学习
高风险AI系统
不可预测后果
05
拓展延伸
1、神经形态硬件
英特尔Loihi芯片 通过脉冲神经网络(SNN)模拟生物神经元放电机制,实现低功耗、高并行的类脑计算,适用于实时学习和自适应任务。
05
拓展延伸
2、脑机接口与AI
Neuralink通过植入柔性电极阵列实时捕捉大脑神经信号,结合AI算法解码与反馈,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的双向思维交互。
05
拓展延伸
3、量子AI融合
量子比特通过并行计算加速矩阵运算 ,显著提升机器学习训练效率,突破经典计算瓶颈。
06
课堂总结
1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
人工智能价值与意义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走向未来
07
板书设计
走向未来
1、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2、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3、人工智能价值与意义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选择一类脑计算或具身智能的案例(如清华“天机”芯片),分析其技术原理与社会价值。
08
课后作业
1、选择一类脑计算或具身智能的案例(如清华“天机”芯片),分析其技术原理与社会价值。
(1)技术原理 :融合脉冲神经网络(SNN)与传统神经网络(ANN),通过事件驱动计算实现高能效(功耗降低10倍),支持多任务实时处理(如无人自行车避障)。
(2) 社会价值 :推动AGI发展,突破单一任务限制;赋能自动驾驶、机器人等产业落地;低功耗特性助力绿色AI(如数据中心节能)。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