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25.09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BAC D CAD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14.(15分)(1)3MO02+3NHHS0,低温培绕3MnS04+N21+NHt+6H0(3分)(2)用稀HSO,吸收低温焙烧时生成的NH,形成QNH)2SO,溶液,处理后所得NH2SO4导入“低温培烧”循环使用(2分)(3)2HC05+M2+=C02↑+MnC0,↓+H0(3分)(4)H02将-2价硫(S或HS)氧化为单质疏,促进Co2*浸出(2分)(5)加热时,边搅拌边加入3.0 mol-L-H2S0,至固体不再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稍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加入3.0 mol-L-H2S04至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5分)15.(14分)CHOCH O(1)Ba0(3分)(2)保护酚羟基(2分)(3)醚键、醛基、碳溴键(3分)(4)取代反应(2分)(5)①7mol(2分)②2mol(2分)16.(16分)(1)小(2分)(2)存在(1分)高三化学答案第1页共2页 8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3分)(4)G易被氧化保质期较短,形成盐酸盐可以延长保质期:增大溶解度(2分))00-8O-CH=CH2(3分)CHOH6g.1)HCHO,OHCH-CH2 HCI2)雀化剂,公-CH](5分)OH分)2Fe(CrO2)2+7NaC1O+8NaOH=4Na2Cr04+Fe203+7NaCl++4H2O (3)酸性(或提供氢离子)作用和脱水作用(2分)cC0原始固体的质量为100.00g,即物质的量为1-·B点时剩余固体质量为100.00×76.00%~B点时nOy76.00g二52.00g=15ml,nC:mUF2:316g'mol-1所以B点剩余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CzO(共3分)》(3)①Cz0+3HS05+5Ht=2Cr+3S07+4H20(3分)②Fe2还原CrVD时自身被氧化为Fe3+,Fe3水解产生的Fe(OH吸附Cr(oHD共同沉淀,使水中铬含量降得更低(2分)(4)PH减小,酸性增强,H破坏层状镁铝氢氧化物处理剂的结构:CV四从CzO、HC0转化为HCO4分子,使溶液中可交换的C(D阴离子减少(3分)高三化学答案第2页共2页CS扫描全能王可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化 学2025.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调研时间75分钟。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Cr 52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酒精消毒过程含有蛋白质的变性2.下列有机物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B.二氧甲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C.和互为同系物 D.聚丙炔的化学式为3.实验室制取并分离得到干燥的乙酸乙酯,下列实验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混合乙醇和浓硫酸 B.制取乙酸乙酯C.分液漏斗下口分离出乙酸乙酯 D.干燥乙酸乙酯XY Z WT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的位置是第3周期IV A族B.X分别与Y、Z、W形成的固态化合物,均为分子晶体C.W的简单氢化物和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置换反应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B.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颜料C.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D.HF具有弱酸性,可用于蚀刻玻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8题:N2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NH3可在O2中燃烧生成N2;NH3广泛用于硝酸、侯氏制碱等工业;NH3也是其他含氮化合物的生产原料。金属钠与液氨缓慢反应放出气体,同时生成NaNH2,NaNH2遇水转化为NaOH。Cu(OH)2溶于氨水得到深蓝色[Cu(NH3)4](OH)2溶液,加入稀硫酸又转化为蓝色[Cu(H2O)4]SO4溶液。氨水可用于吸收废气中的SO2,废水中的氨氮可用NaClO溶液将共氧化为N2而除去。6.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的物质间转化可以实现的是A.NH3NOHNO3B.NH3N2NO2C.过量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生成(NH4)2SO3D.将CO2通入氨化的NaCl饱和溶液中可析出纯碱7.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A.合成氨反应:N2+3H22NH3B.液氨与金属钠反应:2Na+2NH3NaNH2+H2↑C.氨水溶解Cu(OH)2: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D.常温,pH为4的氨氮废水与NaClO反应:3ClO-+2NH3·H2ON2↑+3Cl-+5H2O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H3>H2O B.溶解度:NaHCO3>NH4HCO3C.与氨形成配位键的能力:H+>Cu2+ D.与H+结合的能力:OH->NH9.Z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合成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中1号碳的C-H键极性比2号碳的C-H键极性小B.Y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Y能发生消去反应D.Z酸性水解后的芳香族产物可与NaHCO3反应10.在催化剂HCo(CO)3作用下,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制丙醛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B.当反应转移4 mol电子时,反应制得1 mol丙醛C.整个反应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D.若用丙烯替换乙烯,产物可能有2种11.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和现象,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A 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经水洗后,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B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红色鲜花的集气瓶中,鲜花红色褪去 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D 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白色浑浊 非金属性:Cl>Si12.探究含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如下:步骤Ⅰ:取一定量FeCl3溶液分为两等份,向一份中滴加3滴KI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后变蓝;向另一份中滴加KSCN溶液后变血红色。步骤Ⅱ:向血红色溶液中加入NaF固体,振荡,红色褪去变为无色(生成了[FeF6]3-)。步骤Ⅲ:向步骤Ⅰ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3滴KI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未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Ⅰ中溶液变蓝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B.步骤Ⅱ中溶液变为无色是生成了更稳定的无色[FeF6]3-C.步骤Ⅱ中血红色溶液和无色溶液中:c血红色(Fe3+)<c无色(Fe3+)D.步骤Ⅲ中未变蓝可能是[FeF6]3-的氧化性比Fe3+的氧化性弱13.某含锶(Sr,II A元素)废渣主要含有SrSO4、CaCO3、SrCO3和MgCO3等,一种提取该废渣中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25℃时,Ksp(SrSO4)=10-6.46,Ksp(BaSO4)=10-9.9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浸”时,Mg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B.“浸出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Sr2+、Ca2+、Mg2+、H+C.“盐浸”中SrSO4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rSO4(s)+Ba2+BaSO4(s)+Sr2+D.由SrCl2·6H2O制备无水SrCl2,需要在HCl气流中加热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14.(15分)采用两段焙烧-水浸法从铁锰氧化矿(主要含Fe2O3、MnO2及Co、Ca、Si等元素的氧化物)分离提取Fe、Mn、Co等元素,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该工艺条件下,(NH4)2SO4低温分解生成NH4HSO4,高温则完全分解为气体;②Fe2(SO4)3在650℃完全分解,本题中其他金属硫酸盐分解温度均高于700℃;③Ksp[CaSO4]=2.4×10-5,溶液中离子浓度低于1×10-5 mol·L-1时可认为沉淀完全。(1)“低温焙烧”时金属氧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MnO2与NH4HSO4反应转化为MnSO4时有N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低温焙烧”时产生的气体用稀硫酸吸收,从物质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解释原因: ▲ 。(3)“沉钴”得到CoS。向“沉钴”后所得滤液中加入NH4HCO3获得MnCO3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溶解”时加入H2O2可提高Co2+的浸出率,原因是 ▲ 。(5)以“水浸”所得滤渣(成分为SiO2、Fe2O3、CaSO4)为原料制取绿矾(FeSO4·7H2O)。请补充实验方案:取一定量滤渣于反应器中, ▲ ,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得绿矾(可选用的试剂:铁粉、铜粉、0.1 mol·L-1 H2SO4、3.0 mol·L-1 H2SO4)。15.(14分)化合物H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菲类化合物,可按下图路线合成(BnBr为):(1)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 。(2)A→B反应的作用是 ▲ 。(3)化合物E中官能团名称为 ▲ 。(4)F→G的反应类型是 ▲ 。(5) ①1 mol E与H2反应,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 ▲ 。②1 mol H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 ▲ 。16.(16分)普罗帕酮(G)和盐酸普罗帕酮(H)在治疗心律失常时的临床作用相同,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B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的 ▲ (填“大”或“小”)。(2)G分子 ▲ (填“存在”或“不存在”)对映异构体。(3)F的结构简式为 ▲ 。(4)由G制成H的目的是 ▲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生成X和Y两种有机物;②X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③Y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2。(6)写出以和 HCHO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实例见本题题干)。17.(16分)CrO3是电镀工业常用原料,电镀废水中的Cr2O、HCrO和CrO是高毒性的重金属离子,可用Cr(Ⅳ)表示。Ⅰ.CrO3的制备和性质(1)制备①制Na2CrO4:向含亚铬酸亚铁[Fe(CrO2)2]的矿石中加入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可得粗Na2CrO4溶液和Fe2O3固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制CrO3:粗Na2CrO4溶液经提纯、转化后获得Na2Cr2O7溶液,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后获得CrO3。浓硫酸的作用是 ▲ 。(2)热稳定性CrO3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17图-1所示。通过计算确定B点剩余固体成分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Ⅱ.含铬废水的处理(3)化学沉淀法常用还原剂NaHSO3或FeSO4,将Cr(Ⅵ)还原为Cr(Ⅲ),再形成Cr(OH)3沉淀而除去。①写出用NaHSO3还原酸性废水中Cr2O的离子方程式: ▲ 。②用FeSO4去除废水中Cr(Ⅵ)比用NaHSO3去除Cr(Ⅵ)后,废水中铬含量更低。原因是▲ 。(4)离子交换法一种层状镁铝氢氧化物处理剂可表示为[Mg(1-x)Alx(OH)2](CO3)·nH2O,溶液中的阴离子可以与处理剂层间的CO引发生离子交换,从而实现Cr(Ⅵ)的去除。已知废水中Cr(Ⅵ)总浓度为0.20 mol·L-1,含铬物种浓度随pH的分布如题17图-2所示,Cr(Ⅵ)的去除率随pH的变化如题17图-3所示。pH<2.5时,随着废水pH的减小,Cr(Ⅵ)去除率减小,原因可能是 ▲ 。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化学2025.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调研时间75分钟。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Ca40Cr52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B.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酒精消毒过程含有蛋白质的变性2.下列有机物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为○B.二氧甲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OHC.oH和CcH,CH互为同系物D.聚丙炔的化学式为EcH=CH-CH好CHOH3.实验室制取并分离得到干燥的乙酸乙酯,下列实验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乙醇酷酸饱和Na.CO,溶液碱石灰浓硫酸BA.混合乙醇和浓硫酸B.制取乙酸乙酯C.分液漏斗下口分离出乙酸乙酯D.干燥乙酸乙酯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A.Y的位置是第3周期IVA族ZWB.X分别与Y、Z、W形成的固态化合物,均为分子晶体C.W的简单氢化物和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置换反应T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B.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颜料C.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D.F具有弱酸性,可用于蚀刻玻璃高三化学第1页共6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8题:N2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NH3可在O2中燃烧生成N2;NH3广泛用于硝酸、侯氏制碱等工业:NH3也是其他含氮化合物的生产原料。金属钠与液氨缓慢反应放出气体,同时生成NaNH,NaNH2遇水转化为NaOH。Cu(OH2溶于氦水得到深蓝色[CuNH3)4](OH2溶液,加入稀硫酸又转化为蓝色[CuH2O)4]SO4溶液。氨水可用于吸收废气中的SO2,废水中的氨氮可用NaCIo溶液将共氧化为N2而除去。6.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的物质间转化可以实现的是02A.NH:--NO HO HNO;催化剂,加B.NH,点燃0202液电之○C.过量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生成NH4)2SO D.将CO2通入氨化的NaCI饱和溶液中可析出纯碱7.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高温、高压A.合成氨反应:N2十3H2NH催化剂B.液氨与金属钠反应:2Na+2NH3一NaNH2+H↑C.氨水溶解Cu(OH2:Cu(OH2+4NH3H2O=[CuNH)4]2++2OH+4H20D.常温,pH为4的氨氮废水与NaCIo反应:3CI0+2NH3H20=N2↑+3C1+5H20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H3>H2OB.溶解度:NaHCO3>NH4HCO3C.与氨形成配位键的能力:H>Cu+D.与H结合的能力:OH>NH9.Z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合成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rCiCOOCHCH(COOCH)CHONaCOOCH ++HBrCHCOOCHCH3OH-COOCH3XA.X中1号碳的C一H键极性比2号碳的C一H键极性小B.Y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Y能发生消去反应D.Z酸性水解后的芳香族产物可与NaHCO3反应10.在催化剂HCo(CO)3作用下,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制丙醛的可能反CH,CH>CHO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HH2CCH:A,反应过程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H2-CH,B.当反应转移4mol电子时,反应制得1mol丙醛OC-Co+C.整个反应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COCHOCD.若用丙烯替换乙烯,产物可能有2种Co-CH2*oC高三化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州市高三期初化学答案.pdf 苏州市高三期初化学试题.docx 苏州市高三期初化学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