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水(分层作业)(新教材)(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水(分层作业)(新教材)(含答案)

资源简介

2.4《水》同步练习作业(含答案) 
【回归课本,填一填】
一、仔细想,认真填。
水是______色、______味、______嗅的液体。
用视觉观察水,会发现水是______的。
当我们把水从杯子倒入碗中,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这说明水______固定形状。
古诗文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体现了水具有______的特点。
水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用水来______(写出一种生活用水的用途)。
【知识巩固,练一练】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6. 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
7. 闻水的气味时,要把鼻子凑近杯子直接闻。( )
8. 水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 )
9. 橙汁和水一样,都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 )
10. 我们可以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盐水和糖水,所以也可以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里的水和其他液体。( )
三、对号入坐。(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 下列能说明水具有流动性的现象是( )
A. 水在杯子里是静止的
B. 把水倒入漏斗,水能流下去
C.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12. 区分水和白醋,最适合的方法是( )
A. 看颜色
B. 闻气味
C. 尝味道
13. 下面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热的良导体
B.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不会发生变化
C. 水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14. 当我们把水从一个细长的瓶子倒入一个扁平的盘子中,水的( )发生了变化。
A. 体积
B. 形状
C. 颜色
15.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水流动性的是( )
A.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B.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思维提升,探一探】
四、相互对应,我会连。
16.穿针引线。
将下列生活现象、古诗文与水对应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用杯子接水,水会充满杯子 ①水无色、无味、无嗅
能看到鱼缸里的鱼在游动 ②水没有固定形状
水可以从水管中流出来 ③水透明
喝白开水时感觉没有味道 ④水具有流动性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看清问题,认真回答。
17.(1)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水没有固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
(2)小明说他发现了一种液体,和水一样无色、透明,但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觉得这是水吗?请说明理由。
六、实验操作我能行。
18. 请设计一个 “区分水和食用油” 的小实验,要求:
(1)写出实验材料(至少 3 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分点说明,至少 3 步);
① 取两个透明杯子,分别倒入_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观察它们在杯子中的状态(如水和油的颜色、透明度、是否分层等);
② 用筷子分别搅拌水和食用油,观察搅拌时的阻力以及停止搅拌后液体的流动情况;
③ 把两个杯子倾斜,观察水和食用油从杯子中流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水是_________的,食用油一般呈_________且透明度稍差;搅拌水时阻力较小,搅拌食用油时阻力较大,停止搅拌后,_________流动较快,_________流动较慢且有拉丝现象;杯子倾斜时,水流出速度_________,食用油流出速度_________,且食用油会附着在杯壁上。
2.4 《水》同步练习作业
参考答案(含解析)
无;无;无
解析:这是水的基本物理性质,需准确记忆,是对水的基础认知考查。
透明
解析:通过视觉观察,水的透明度是其重要特点,契合课堂上用视觉观察水的教学内容
没有
解析:水倒入不同容器形状改变,直观体现水没有固定形状,考查对水形状特点的理解
透明
解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能清晰看到鱼,正是因为水透明,与课堂上对古诗文中水特点的分析一致。
饮用(或 “洗菜”“浇花”“洗衣服” 等,合理即可)
解析:考查对水在生活中用途的了解,生活中用水场景多,列举常见合理用途即可。
×
解析:水是无色透明的,不是白色,白色会遮挡视线,与水透明能看清物体的特点不符,考查对水颜色的准确认知。
×
解析:闻液体气味要用 “扇闻法”,直接凑近杯子闻可能吸入有害气体,不安全,考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
解析:水没有固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与实际水的性质相悖,考查对水形状和流动性特点的掌握。
×
解析:橙汁有颜色(橙色)且有味道,与水无色、无味的特点不同,考查对水与其他液体特点的区分。
×
解析:实验室中的液体可能有毒有害,不能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生活中区分盐水和糖水的方法不能类推到实验室,考查实验安全意识。
B
解析:A 选项水静止不能体现流动性;C 选项水结冰是状态变化,与流动性无关;B 选项水倒入漏斗能流下去,直观展示水的流动性,符合水的特点。
B
解析:水和白醋都是无色透明液体,不能通过看颜色区分;实验室不能随意尝味道,不安全;白醋有酸味,水无嗅,闻气味可区分,考查区分液体的合理方法。
C
解析:A 选项水是热的不良导体;B 选项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状态变化(如结冰、沸腾);C 选项符合水的形状和流动性特点,考查对水多种性质的综合判断。
B
解析:水从细长瓶倒入扁平盘,水的量未变,即体积不变,颜色也始终是无色,只是形状从细长柱状变为扁平状,考查水形状可变的性质。
B
解析:A 选项主要描绘鹅在水中游动场景;C 选项描绘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水光山色;B 选项 “泉眼无声惜细流”,“细流” 体现水流动,突出水的流动性,考查对诗句中水特点的理解。
用杯子接水,水会充满杯子 ————②水没有固定形状
能看到鱼缸里的鱼在游动 ————③水透明
水可以从水管中流出来————④水具有流动性
喝白开水时感觉没有味道————①水无色、无味、无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④水具有流动性
解析:接水充满杯子,水随杯子形状改变,体现无固定形状;能看到鱼游动,是因为水透明;水从水管流出,展示流动特点;喝白开水无味,符合水无色无味无嗅;诗句中瀑布 “飞流直下” 体现水的流动。
17. (1)示例:生活中,把水倒入圆形杯子,水呈圆形柱状;倒入方形盒子,水呈方形。这说明水没有固定形状,会随容器形状改变。再如,洗手时,水从水龙头流出,顺着手指流到水槽里,这体现了水具有流动性,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
解析:需结合生活常见场景,分别说明水形状随容器改变(无固定形状)以及能在空间中流动(流动性),体现对水这两个重要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这不是水。因为水的特点是无色、无味、无嗅,虽然这种液体无色、透明,但有香味,不满足水无嗅的特点,所以不是水。
解析:紧扣水 “无色、无味、无嗅” 的特点,分析该液体与水特点的差异,得出不是水的结论,考查对水特点的准确把握及应用判断。
18. 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解析
(1)实验材料:两个透明杯子、筷子、水、食用油。
(2)实验步骤:
① 取两个透明杯子,分别倒入等量的水和食用油,观察它们在杯子中的状态(如水和油的颜色、透明度、是否分层等);
② 用筷子分别搅拌水和食用油,观察搅拌时的阻力以及停止搅拌后液体的流动情况;
③ 把两个杯子倾斜,观察水和食用油从杯子中流出的速度和状态。
(3)预测实验结果:水是无色透明的,食用油一般呈淡黄色且透明度稍差;搅拌水时阻力较小,搅拌食用油时阻力较大,停止搅拌后,水流动较快,食用油流动较慢且有拉丝现象;杯子倾斜时,水流出速度快,食用油流出速度慢,且食用油会附着在杯壁上。
解析:实验设计需围绕水和食用油在颜色、透明度、流动性、黏稠度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材料,步骤清晰可操作,预测结果合理且符合水和食用油的实际特性,考查实验设计与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