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植物(zhí) 准备(zhǔn) B.旅行(lǔ) 钻出(zuān)C.就得(děi) 飞得远(de) D.离开(lí) 落脚(jiǎo)2.下面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动机器 破坏河堤 B.灌溉河水 滋润土壤C.淹没房屋 种植树木 D.冲毁庄稼 收获玉米3.下面句子中,“教”的读音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讲。B.鲤鱼妈妈正在教小鲤鱼捕食。C.妈妈教育你是为了让你不再犯同样的错误。D.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幽默的男老师。4.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A.“甩”字把小蝌蚪俏皮可爱的样子描写了出来。B.“快活”一词写出了小蝌蚪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C.句子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的。D.“大大的”“长长的”可以换成“大的”“长的”,表达效果相同。5.《小鲤鱼跳龙门》中最小的鲤鱼的尾巴被水草缠住了,( )解救了它。A.螃蟹 B.小金鱼 C.鲤鱼奶奶 D.燕子二、书写6.根据情境写字词。 下雨了,雨点从天而降,落到地上成一片,流进,奔向。三、填空题7.下面是手抄报中的部分词语,请你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8.“遥 ,为有暗 ”描写的是 。9.比一比,组词语。升( ) 作( ) 洋( )开( ) 昨( ) 样( )10.新题型 小蝌蚪想把自己的成长足迹画出来,我们一起来完成吧!四、句子训练11.例: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天上的月亮可有趣了,有时候 ,有时候 。12.例:我们在教室学习,在操场跑步,在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小松鼠们在 ,在 ,在 ,在 。13.照样子,将句子中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句子更形象、生动。例:小水滴在江河里自由自在地奔跑。(把小水滴当作人来写)(1)春风吹来,迎春花 。(2)小鲤鱼在溪水里 。五、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奇妙的植物世界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②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③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田里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④此外,还有会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14.短文中写的植物奇妙在哪儿?分别用“ ”画出来。15.文章末尾用了省略号,其作用是( )A.表示奇妙的植物让人回味无穷 B.表示奇妙的植物还有很多读类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蝼蛄(lóu gū)等害虫。②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nián yè)。等捉虫子的时候,它先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面,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16.在文中选择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大嘴 ( )舌头 ( )虫子 ( )害虫17.给下列词语选择近义词。(填序号)①忽然 ②马上 ③常常 ④许多很多——( ) 立刻——( ) 经常——( ) 突然——( )18.青蛙捕捉害虫全靠 ,它能吃掉农田里的 、蝼蛄等害虫。19.青蛙为什么能跳得很高呢?因为它 ,所以能跳得很高。20.青蛙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六、书面表达21.快乐练笔。小蝌蚪遇到鸭妈妈提示:小蝌蚪找妈妈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文中我们知道他们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请想象,如果没找到妈妈时,他们遇到了鸭妈妈,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一段话。《第1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答案 B A C D A1.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B.旅行(lǔ)——lǚ;故选B。2.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B.“灌溉”的对象通常是需要水来滋养的地方,所以与“河水”搭配不当,可搭配“田地”。C.“淹没”指被水覆盖,通常搭配较为低矮的事物,所以与“房屋”搭配不当,可搭配“庄稼”。D.“冲毁”表示强大的力量破坏掉某物,通常搭配较为坚硬的事物,所以与“庄稼”搭配不当,可搭配“房屋”。故选A。3.C【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教,jiào释义:1、教导;教育。2、宗教。3、姓。4、使;令;让。jiāo释义: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A.教(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B.教(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C.教(jiào):教导;教育。D.教(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故选C。4.D【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题干“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段话抓住了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大大的“的写出了脑袋的形状,“黑灰色的”写出了身子的颜色,“长长的”写出了尾巴的样子。这些鲜活的特点,把小蝌蚪的样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D.“大大的”“长长的”如果换成“大的”“长的”,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小蝌蚪的外形描写不会这样的活灵活现。故选D。5.A【详解】本题考查童话故事的理解。《小鲤鱼跳龙门》是著名儿童作家金近的经典作品,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勇敢的小鲤鱼听他们的祖母讲述鲤鱼跃到龙门变成龙的传说,然后全身心地寻找龙门的故事。它们通过勇敢的奋斗,学会了面对各种困难的能力,最终跳进理想的家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鱼。寻找龙门的路上,最小的小鲤鱼的尾巴被水草缠住了,一只大螃蟹被小鲤鱼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连忙用自己的脚剪断了水草。故选A。6.【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 许”“江 ”“ 海” “洋”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7.wēn bēn mòqì zāi méi【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体温:tǐ wēn,身体的温度。“温”读“wēn”。奔跑:bēn pǎo,意思是快速地跑。“奔”读“bēn”。没:méi,无;不曾,未;mò,隐在水中;隐藏,消失。淹没:yān mò,被水覆盖或淹没。“没”读“mò”。水汽:shuǐ qì,水蒸气。“汽”读“qì”。灾害:zāi hài,祸害。“灾”读“zāi”。没有:méi yǒu,意思是表示不具有或不存在的状态。“没”读“méi”。8. 知不是雪 香来 梅花【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1)书写时注意“雪”“香”的正确写法。(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是说远远望去就知道那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有淡淡的香气传来。综合诗句内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直接点明描写的对象是梅花,后两句通过“雪”和“暗香”来描写梅花的特征,故该诗句描写的是梅花。9. 升起 作文 海洋 开花 昨天 这样【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升:上升、升高、升旗、升级、升学、升空;作:作业、工作、作文、作用、作为、制作;洋:海洋、大洋、洋气、洋装、洋葱、洋房;开:开水、开口、开心、开关、开门、开花;昨:昨天、昨日、昨夜、昨晚、昨儿、昨朝;样:样子、模样、样品、样式、样板、同样。10.长 后 前 短 不见【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小蝌蚪找妈妈》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刚开始小蝌蚪有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接着,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11. 像弯弯的小船 像圆圆的玉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补充句子。例句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写出了“我”两种相反的脾气(温和、暴躁),核心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特点,表现事物的变化或多面性。据此仿写、补充句子。示例:天上的月亮可有趣了,有时候弯弯的,有时候圆圆的。12. 草坪上散步 树枝上赛跑 树洞里睡觉 森林里寻找食物【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这道题是让我们仿照例句,写出小松鼠们在不同地方做的不同事情。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小松鼠的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可能活动的场景以及在这些场景里的行为。首先看例句,“我们在教室学习,在操场跑步,在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结构是“在+地点+做的事”,且地点和事情是相匹配的。那对于小松鼠,我们要思考它们的生活环境,比如森林里的大树、草地、树洞、松果堆等地方。示例:小松鼠们在枝头跳跃,在林间穿梭,在石头上晒太阳,在巢穴里睡觉。13. 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尽情地嬉戏【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例句“小水滴在江河里自由自在地奔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奔跑”是人的动作,用在小水滴上,显得它更加活泼、生动。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情感或特征,让句子更形象、生动,仿写时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迎春花”“小鲤鱼”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某些动作行为。如:(1)春风吹来,迎春花欢快地跳舞。(2)小鲤鱼在溪水里快乐地玩耍。14.植物能吃虫。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 此外,还有会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 “咬人” 的漆树…… 15.B【导语】这篇短文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植物世界的奇妙特性,结构清晰,语言简洁。通过三个典型例子(食虫植物、音乐促进生长、预报地震等),由具体到概括地呈现主题。科学现象的描述兼具准确性与趣味性,如毛毡苔捕虫的细节描写。结尾省略号运用巧妙,既呼应开篇“许许多多”的提示,又留给读者探索空间。楷体字体的使用强化了科普读物的亲切感,符合少儿读者的认知特点。整体是一篇优秀的科普小品文。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通读文本第②段“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可知,文中通过“200 多根小绒毛”“分泌黏液”“粘住虫子”“消化吸收”等细节,具体说明毛毡苔通过特殊结构和分泌物主动捕捉并消化昆虫的能力,属于“植物能吃虫”的典型案例。通读文本第③段“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 25 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田里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印度科学家的实验表明,水稻在“听交响乐”后生长更旺盛,体现了植物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虽然水稻本身不具备“听音乐”的主动行为,但文中通过对比实验(听过音乐与未听音乐的水稻),侧面展现了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奇妙生长状态。从第④段“还有会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可知,“山芋藤”能在地震前出现异常生长状态,可作为自然现象的“预报器”;“水葫芦” 能吸收水中污染物,具备生态净化功能;“漆树”的汁液接触皮肤会引起过敏反应,文中用“咬人”形象描述其刺激性。三者分别对应植物在环境预警、生态净化、生物防御方面的特殊功能。示例:植物能吃虫。植物还会听音乐呢。还有会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 “咬人” 的漆树……1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通读文本可知,第④段以“此外,还有……”开头,列举了“山芋藤、水葫芦、漆树”三种植物后使用省略号。前文第②段详细介绍毛毡苔,第③段通过实验说明水稻受音乐影响,第④段属于“补充列举”,而“还有”一词表明列举行为未结束,省略号在此处替代了未列出的其他奇妙的植物,表示奇妙的植物还有很多。故选B。16. 张开 伸出 粘住 吃掉 17. ④ ② ③ ① 18. 好舌头 螟虫、蚂蚱 19.前腿短,后腿长 20.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文章结构清晰,先总述青蛙的益虫属性,再具体描写其生理特征和捕食动作,最后详细说明舌头的特殊构造。语言简洁准确,运用“猛地一跳”“突然翻到”等动态描写,将青蛙捕食的迅捷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说明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符合认知规律。文中穿插拼音标注,既照顾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又保持了科普文的严谨性。是一篇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优秀说明文片段。16.本题考查找关键词语。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可知,张开大嘴巴、伸出舌头、黏住虫子、吃掉害虫。17.本题考查近义词。忽然:表示事件或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带有突发性。马上:指紧接着某个时间点,强调动作或事件即将发生,时间间隔极短。常常:表示行为、动作或情况频繁发生,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许多:形容数量大,超出一般范围,侧重于事物的数量多。很多:形容数量大,超出一般范围。“很多”与“许多”均侧重“数量多”,故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④。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时间间隔极短,强调动作的即时性。“立刻”与“马上”均表示“时间紧迫、紧接着”,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②。经常:指行为、动作或事件频繁发生,间隔时间短,具有重复性。“经常”与“常常”均表示“行为高频发生”,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③。突然:表示事情在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带有意外性。“突然”与“忽然”均强调“事件发生的意外性”,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①。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第②自然段“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可知,青蛙捕捉害虫全靠它的好舌头;它能吃掉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可知,青蛙跳得高是因为它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20.本题考查找关键句。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可知,此句描写了青蛙捕捉小飞虫的过程。21.例文:小蝌蚪遇到鸭妈妈小蝌蚪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您能告诉我们,她在哪里吗?”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详解】本题考查写话。结合题干要求,想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了鸭妈妈,他们会对鸭妈妈说些什么,鸭妈妈又会回答些什么,组织语言表达如: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披着绿衣裳,喜欢坐在荷叶上唱歌。你们去那边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快快乐乐地向前游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