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面粉是大米重量的,( )的重量是单位“1”。A.面粉 B.大米 C.无法确定2.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主要是因为( )。A.圆的大小是由直径决定的 B.一个圆内有无数条直径C.圆是轴对称图形 D.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3.两根米的绳,第一根绳剪去绳长的;第二根剪去米;比较剩下的两段,( )。A.第一根剩的长 B.第二根剩的长 C.同样长4.一张圆桌面的直径为1m,现在要给桌面铺上一张台布,尺寸选( )的台布比较合适。A.100cm×80cm B.120cm×80cm C.120cm×120cm5.在一个边长为2dm的正方形木板上,截取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dm。A.2 B.1 C.46.一个圆,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周长( )。A.不变 B.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C.扩大到原来的4倍7.一桶油有11升,第一次倒出总量的,第二次倒出余下的,( )。A.第一次倒出的多 B.两次倒出的一样多 C.第二次倒出的多8.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A.2r B.r+r C.2r+2r D.r+2r9.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一半,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A. B. C.π二、填空题10.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11.在一个圆内,可以画( )条半径;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最长。12.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13.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 )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科学家。14.×3表示( ),×32表示( )。15.如图,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差2cm,这个圆的周长是( )cm,它的面积是( )。16.已知a-=a×,那么a=( )。三、判断题17.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我们把3.14叫作圆周率。( )18.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固定的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19.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0.一堆煤重吨,用去它的这堆煤正好用完。( )四、计算题21.计算圆的周长。22.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五、解答题23.步行街广场有一个花坛,外围是四个半圆形,每个圆的直径都是10米,沿这个花坛步行一周要走多少米?24.商店上午运来170千克水果,下午又运来190千克水果,全天卖出了运来水果的,卖出了多少千克水果?25.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迎来闭幕。始于秋分,终于寒露。走过一个完整的节气,我们收获了荣耀,刷新了历史。也见证了热爱与拼搏。本届亚运会所有481个小项共产生:金牌482枚,银牌480枚,铜牌631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金牌201枚,银牌数量占银牌总数的,铜牌71枚,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请你算一算中国共获得多少枚银牌?26.周六,小明和妈妈去比萨店吃午餐,妈妈选了一个12寸的比萨。服务员说:“对不起,12寸的没有了,给您换一个9寸和一个6寸的,好吗?”妈妈略加思索答应了,小明想了想说:“好像不合理吧?”服务员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不合理?9+6大于12,你还赚了呢!”你认为这种调换,顾客划算吗?请你计算说明。(注:比萨的12寸、9寸和6寸是指它的直径;比萨的厚度都一样。)(寸是一种长度单位,1寸×1寸=1平方寸)27.现在的人们不仅注重卫生习惯,更加注重饮食合理以及作息规律习惯。请从以下两条信息中任选一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信息一:妈妈用白面、玉米面、黄豆面做成一个面饼。白面用了kg,玉米面用了kg,黄豆面用了kg。信息二:五年级同学正在统计每天活动所用的时间占一天的多少。统计结果为:休息时间占,在校学习时间占,锻炼时间占,课外阅读时间占,其他……《(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B D A C A B B C A1.B【分析】一般“的”字之前的物体是单位“1”;或者理解为平均分的是谁谁就是单位“1”。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面粉是大米重量的,大米的重量是单位“1”。故答案为:B2.D【分析】圆的直径是圆中过圆心的最长线段。【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题目中找直径的根据是,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点睛】考查圆的特点,重点是知道圆的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3.A【分析】由题意可知,把第一根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根绳剪去绳长的,即还剩下全长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即可求出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第二根剪去米,用-即可求出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度;最后再比较剩下长度的大小即可。【详解】第一根绳还剩:×(1-)=×=(米)第二根还剩:(米)= >>,所以第一根剩的长。故答案为:A4.C【分析】求给圆桌铺上台布,尺寸为多少的台布比较合适,就是比较它的边长,只要台布的两边都比圆桌的直径大即可,圆桌直径1米,说明台布的边长至少要1米,才能遮住。据此解答。【详解】A.100cm=1m,80cm=0.8m,台布的长合适,宽长度不够;B.120cm=1.2m,80cm=0.8m,台布的长合适,宽长度不够;C.120cm=1.2m,120cm=1.2m,台布的长和宽都合适。所以,尺寸为120cm×120cm的台布比较合适。故答案为:C5.A【分析】正方形木板上截取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圆的直径等于2dm。据此解答。【详解】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2dm的正方形木板上,截取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2dm。故答案为:A【点睛】抓住正方形内最大圆的直径等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详解】如: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周长是:2π×2=4π(cm)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是:2×2=4(cm)扩大后圆的周长是:2π×4=8π(cm)8π÷4π=2所以,一个圆,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答案为:B7.B【分析】将这桶油看作单位“1”,第一次倒出总量的,还剩总量的(1-),剩下的对应分率×第二次倒出余下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倒出总量的几分之几,比较两次倒出总量的对应分率即可。【详解】(1-)×=×=两次都倒出总量的,两次倒出的一样多。故答案为:B【点睛】两次倒出的分率,对应单位“1”不同,关键是统一单位“1”,通过数量关系进行比较。8.C【分析】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邻边是圆的半径。【详解】=。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邻边是圆的半径。9.A【分析】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一半,假设大圆半径是4厘米,则小圆半径是4÷2=2(厘米),根据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可以分别计算出小圆和大圆的面积,将大圆面积看作单位“1”,小圆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几分之几。【详解】假设大圆半径是4厘米。4÷2=2(厘米)(3.14×22)÷(3.14×42)=3.14×4÷3.14×16=12.56÷50.24=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故答案为:A10. < < >【分析】根据乘数与积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上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上一个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上1,积和这个数相等。【详解】小于1,所以<;小于1,所以比小,又比小,因此<;小于1,所以>。11. 无数 直径【分析】通过对圆的认识可知,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所以,在圆内可以画无数条半径;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所以,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详解】在一个圆内,可以画无数条半径;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12.2.5【分析】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尽可能大的圆,直径和长方形的短边即长方形的宽相等,再根据半径=直径÷2,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详解】5÷2=2.5(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2.5厘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个尽可能大的圆的直径要与长方形的宽相等。13.祖冲之【详解】根据圆中的数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科学家。14. 3个的和是多少 32个的和是多少【分析】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可知×3表示3个相加,×32表示32个相加。据此解答。【详解】×3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32表示32个的和是多少。【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15. 6.28 3.14【分析】拼成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两条半径的长度,则圆和长方形的周长差就是圆的直径,最后利用圆的周长=πd,圆的面积=πr2,即可解答。【详解】3.14×2=6.28(cm)3.14×(2÷2)2=3.14×1=3.14(cm2)这个圆的周长是6.28cm,它的面积是3.14cm2。【点睛】找出长方形和圆的对应关系并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6.3【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求方程a-=a×的解,方程两边先同时乘4,化简后方程变成4a-3=3a,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3a,再同时加上3,即可求出a的值。【详解】a-=a×解:(a-)×4=a××44a-3=3a4a-3-3a=3a-3aa-3=0a-3+3=0+3a=3已知a-=a×,那么a=3。17.×【详解】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取它的近似值3.14。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详解】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固定的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计算的时候取近似值3.14进行计算。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9.×【分析】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据此分析。【详解】如图:线段AB两端都在圆上,但线段AB不是圆的直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分析】把这堆煤的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用去它的,则还剩(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即可求出剩下的吨数,所以没有用完。【详解】1-=×=(吨)一堆煤重吨,用去它的,还剩吨。所以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21.18.84cm【分析】根据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列式计算即可。【详解】2×3.14×3=18.84(cm)圆的周长是18.84cm。22.9.42平方分米【分析】由图可知,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根据“”表示出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据此解答。【详解】3.14×(4÷2)2×=3.14×4×=3.14×(4×)=3.14×3=9.42(平方分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42平方分米。23.62.8米【分析】把2个半圆拼在一起,可组合成一个圆,求沿这个花坛步行一周要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2个直径为10米的圆的周长之和,利用圆的周长公式:C=,代入数据,求出其中一个圆的周长后,再乘2即可得解。【详解】3.14×10×2=62.8(米)答:沿这个花坛步行一周要走62.8米。【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图形的拼组,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求解。24.225千克【分析】上午运来的水果质量+下午运来的水果质量=全天运来的水果质量,将全天运来的水果质量看作单位“1”,全天运来的水果质量×卖出的对应分率=卖出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70+190)×=360×=225(千克)答:卖出了225千克水果。25.111枚【分析】将银牌总数看作单位“1”,中国获得的银牌数量占银牌总数的,银牌总数×中国获得的银牌数量对应分率=中国获得的银牌数量,据此列式解答。【详解】(枚)答:中国共获得111枚银牌。26.不划算;计算见详解【分析】根据圆的面积=πr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详解】=3.14×36=113.04(平方寸)=3.14×+3.14×9(平方寸)91.845<113.04答:顾客不划算。27.白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一共用了多少千克?一共用了千克或在校学习和课外阅读时间一共是多少小时?一共是5小时【分析】题目要求任选一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所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例如根据信息一可提问:白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一共用了多少千克?一共用多少面粉=白面+玉米面+黄豆面。根据信息二可提问:在校学习和课外阅读时间一共是多少小时?在校学习和课外阅读时间=24×在校学习和课外阅读时间占比。【详解】信息一示例:问题:白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一共用了多少千克?(千克)答:白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一共用了千克。信息二示例:问题:在校学习和课外阅读时间一共是多少小时?(小时)答:在校学习和课外阅读时间一共是5小时。(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再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结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