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四章·圆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能熟练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重难分析】重点: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能熟练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能够根据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知识预习】1.如果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 .如果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 ,这个点叫做 .如果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就说这条直线和圆 .2.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有:直线l与⊙O相交 d r;直线l与⊙O相切 d r;直线l与⊙O相离 d r.答案:1. 割线 切线 切点 相离2. < = >【试题练习】题型1.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已知的直径是,点O到同一平面内直线l的距离为,则直线l与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无法判断2.已知的半径为,点A在直线m上,,则直线m与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相切 C.相交或相切 D.相交或相离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为( )A.与x轴相离、与y轴相切 B.与x轴、y轴都相离C.与x轴相切、与y轴相离 D.与x轴、y轴都相切4.已知的半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则直线l与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平行题型2.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值5.已知的直径为,若直线l与只有一个交点,那么圆心O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为( )A. B. C. D.6.平面内,的半径为6,若直线l与相离,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可能是( )A.8 B.6 C.5 D.27.已知与直线l无公共点,若⊙O直径为10cm,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可以是( )A.6 B.5 C.4 D.38.已知的半径为5,直线与有公共点,则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不可能为( )A.5 B.5.5 C.4.5 D.19.已知的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若与直线相离,的半径可取的值为( )A.4 B.5 C.6 D.7题型3.根据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进行有关计算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的的圆心P的坐标为,将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A.1或5 B.1或3 C.3或5 D.111.如图,直线与圆心在原点O,半径为r的圆有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以及解析【试题练习】1.答案:A解析:设圆的半径为r,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直线l与圆相交.故选:A.2.答案:C解析:设点O到直线m的距离为d,∵点A在直线m上,,∴,∵的半径为,∴的半径,∴直线m与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相切,故选:C.3.答案:A解析:点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则有点到x轴的距离为5,到y轴距离为4,,这个圆与y轴相切,与x轴相离.故选:A.4.答案:B解析:,,解得,的半径是,,直线l与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B.5.答案:B解析: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知直线l与相切,圆心O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为,故选:B.6.答案:A解析:∵的半径为6,若直线l与相离,∴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故选:A.7.答案:A解析:∵与直线l无公共点,∴与直线l相离.∴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直径为,∴半径为,∴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大于.故选:A.8.答案:B解析:∵直线与有公共点∴直线与应是相交或相切的位置关系∴圆心距小于等于半径∵∴B选项错误故选B.9.答案:A解析:,,或,,,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与直线l相离,的半径,即,故选:A.10.答案:A解析:当位于y轴的左侧且与y轴相切时,此时圆心P到y轴的距离是2,P的坐标为,所以平移的距离为;当位于y轴的右侧且与y轴相切时,此时圆心P到y轴的距离是2,P的坐标为,所以平移的距离为.故选:A.11.答案:C解析:过原点作交于点C,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A、B两点,令解得,故A点坐标为:令解得,故B点坐标为:故直线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1,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故;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