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培优.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A版(2019)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培优.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A版(2019)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空间四面体ABCD的每条边长都等于a,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则 的值为(  )
A.a2 B.a2 C.a2 D.a2
2.对于空间任意两个非零向量,,∥是,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图,点A、B、C分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的三条坐标轴上,(0,0,2),平面ABC的法向量为(2,1,2),设二面角C﹣AB﹣O的大小为θ,则cosθ=(  )
A. B. C. D.
4.对于任意空间向量(a1,a2,a3),(b1,b2,b3),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 ;
②若a1=a2=a3=1.则为单位向量;
③⊥ a1b1+a2b2+a3b3=0.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5.已知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单位正交基底,向量{,,}是空间的另一个基底,若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3,2,1),则它在{,,}下的坐标为(  )
A. B. C. D.
6.如图,在四面体OABC中,M,N分别是OA,BC的中点,则(  )
A. B.
C. D.
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它在几何学中的研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例如堑堵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鳖臑指的是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如图,在堑堵ABC﹣A1B1C1中,∠ACB=90°,若AB,AA1=2,当鳖臑A1﹣ABC体积最大时,直线B1C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8.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若xy2z,则x+y+z=(  )
A. B.2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E为BB1的中点,F为A1D1的中点,则下列向量中,不能作为平面AEF的法向量的是(  )
A.(1,﹣2,4) B.(﹣4,1,﹣2) C.(2,﹣2,1) D.(1,2,﹣2)
10.在三棱锥P﹣ABC中,三条侧棱PA,PB,PC两两垂直,且PA=PB=PC=3,G是△PAB的重心,E,F分别为BC,PB上的点,且BE:EC=PF:FB=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G⊥PG B.EG⊥BC C.FG∥BC D.FG⊥EF
11.在以下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有(  )
A.||﹣||=||是,共线的充要条件
B.若∥,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λ
C.对空间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22,则P,A,B,C四点共面
D.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
12.如图四棱锥P﹣ABCD,平面PAD⊥平面ABCD,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矩形,CD=2,点Q是PD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Q⊥平面PAD
B.PC与平面AQ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三棱锥B﹣ACQ的体积为
D.四棱锥Q﹣ABCD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
13.已知异面直线m,n的方向向量分别为(2,﹣1,1),(1,λ,1),若异面直线m,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λ的值为     .
14.已知向量其中a2+b2=c2+d2=1,现有以下命题:
(1)向量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恒为定值(即与c,d无关 );
(2)的最大值为;
(3)(的夹角)的最大值为;
(4)若定义,则的最大值为.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15.已知P为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内(含正方体表面)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
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O为底面ABCD的中心,G为△D1C1O的重心,则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DC,AB∥DC,AD=DC=AP=2,AB=1,E为棱PC的中点.
(1)证明:BE⊥PD;
(2)若F为棱PC上一点,且满足BF⊥AC,求线段PF的长.
18.已知空间三点A(﹣2,0,2),B(﹣1,1,2),C(﹣3,0,4),设,.
(1)求和的夹角的余弦值;
(2)若向量k与k2互相垂直,求实数k的值.
1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2BC,E为AB的中点,沿DE将△ADE折起,使得点A到点P位置,且PE⊥EB,M为PB的中点,N是BC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
(Ⅰ)求证:平面EMN⊥平面PBC;
(Ⅱ)是否存在点N,使得二面角B﹣EN﹣M的余弦值?若存在,确定N点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AD,BC∥AD,点M是棱PD上一点,且AB=BC=2,AD=PA=4.
(Ⅰ)若PM:MD=1:2,求证:PB∥平面ACM;
(Ⅱ)求二面角A﹣CD﹣P的正弦值;
(Ⅲ)若直线AM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MD的长.
21.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侧棱SA⊥底面ABCD,AB垂直于AD和BC,M为棱SB上的点,SA=AB=BC=2,AD=1.
(1)当SM=2MB时,求平面AMC与平面SAB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在第(1)问条件下,设点N是线段CD上的动点,MN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θ,求当sinθ取最大值时点N的位置.
22.如图,已知O,A,B,C,D,E,F,G,H为空间的九个点,且k,k,k,m,m.求证:
(1)A,B,C,D四点共面,E,F,G,H四点共面;
(2)AC∥EG;
(3)k.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空间四面体ABCD的每条边长都等于a,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则 的值为(  )
A.a2 B.a2 C.a2 D.a2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得, ,再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得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加减法的法则,及其几何意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属于中档题.
2.对于空间任意两个非零向量,,∥是,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首先利用两向量的夹角为0,则可说明两向量共线;接下来结合∥,可知两向量同向共线和反向共线,然后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0,∴∥,故必要性成立;
∵∥,∴存在,同向共线和反向共线两种情况,故充分性不成立.
故∥是,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向量共线的条件,属于基础题.
3.如图,点A、B、C分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的三条坐标轴上,(0,0,2),平面ABC的法向量为(2,1,2),设二面角C﹣AB﹣O的大小为θ,则cosθ=(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cosθ直接求解.
【解答】解:∵点A、B、C分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的三条坐标轴上,
(0,0,2),平面ABC的法向量为(2,1,2),
二面角C﹣AB﹣O的大小为θ,
∴cosθ.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档题.
4.对于任意空间向量(a1,a2,a3),(b1,b2,b3),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 ;
②若a1=a2=a3=1.则为单位向量;
③⊥ a1b1+a2b2+a3b3=0.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答案】B
【分析】①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即可判断出;
②利用单位向量即可判断出;
③⊥ 0.
【解答】解:对于①∥ 存在实数λ使得,而其中一个分坐标为0,表示不成立,是假命题;
对于②若a1=a2=a3=1.则||1,不为单位向量,不正确;
对于③⊥ a1b1+a2b2+a3b3=0,因此正确.
综上可得:真命题的个数为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单位向量、⊥ 0,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5.已知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单位正交基底,向量{,,}是空间的另一个基底,若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3,2,1),则它在{,,}下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设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x,y,z),进而根据向量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x,y,z),
则,
所以,解得,
故在基底下的坐标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6.如图,在四面体OABC中,M,N分别是OA,BC的中点,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向量加法法则直接求解.
【解答】解:∵在四面体OABC中,M,N分别是OA,BC的中点,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满足向量的表示,考查向量加法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
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它在几何学中的研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例如堑堵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鳖臑指的是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如图,在堑堵ABC﹣A1B1C1中,∠ACB=90°,若AB,AA1=2,当鳖臑A1﹣ABC体积最大时,直线B1C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当鳖臑A1﹣ABC体积最大时,AC=BC=1,以C为原点,CA为x轴,CB为y轴,CC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此能求出直线B1C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在堑堵ABC﹣A1B1C1中,∠ACB=90°,AB,AA1=2,当鳖臑A1﹣ABC体积最大时,AC=BC=1,
以C为原点,CA为x轴,CB为y轴,CC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1(0,1,2),C(0,0,0),A(1,0,0),B(0,1,0),
(0,﹣1,﹣2),(1,﹣1,0),(0,0,2),
设平面ABB1A1的法向量(x,y,z),
则,取x=1,得(1,1,0),
设直线B1C与平面ABB1A1所成角为θ,
则sinθ,
∴cosθ.
∴直线B1C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8.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若xy2z,则x+y+z=(  )
A. B.2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运算得到,进而列出方程,求出x,y,z的值,得到答案.
【解答】解: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
又xy2z,
∴,∴,
∴x+y+z.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E为BB1的中点,F为A1D1的中点,则下列向量中,不能作为平面AEF的法向量的是(  )
A.(1,﹣2,4) B.(﹣4,1,﹣2) C.(2,﹣2,1) D.(1,2,﹣2)
【答案】ACD
【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依次求出各点坐标,设向量(x,y,z)是平面AEF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的定义,逐一验证各选项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2,0,0),E(2,2,1),F(1,0,2),
∴,
设向量(x,y,z)是平面AEF的法向量,
则取y=1,得z=﹣2,x=﹣4,
则(﹣4,1,﹣2)是平面AEF的一个法向量,
结合其他选项,只需和(﹣4,1,﹣2)共线即可,
检验可知,ACD选顶均不与(﹣4,1,﹣2)共线.
所以能作为平面AEF的法向量只有选项B.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法向量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0.在三棱锥P﹣ABC中,三条侧棱PA,PB,PC两两垂直,且PA=PB=PC=3,G是△PAB的重心,E,F分别为BC,PB上的点,且BE:EC=PF:FB=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G⊥PG B.EG⊥BC C.FG∥BC D.FG⊥EF
【答案】ABD
【分析】以三棱锥的顶点P为坐标原点,分别以PA,PB,PC 所在的直线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所用向量的坐标,由数量积是否为0及共线向量定理判断.
【解答】解:如图,以三棱锥的顶点P为坐标原点,分别以PA,PB,PC 所在的直线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P(0,0,0),A(3,0,0),B(0,3,0),C(0,0,3),
E(0,2,1),F(0,1,0),G(1,1,0),
∴(0,﹣1,﹣1),(1,﹣1,﹣1),(1,1,0),
(0,﹣3,3),(1,0,0).
∵,∴EG⊥PG,故A正确;
∵,∴EG⊥BC,故B正确;
∵不存在非0实数λ,使,∴FG∥BC错误,即C错误;
∵,∴FG⊥EF,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属于基础题.
11.在以下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有(  )
A.||﹣||=||是,共线的充要条件
B.若∥,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λ
C.对空间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22,则P,A,B,C四点共面
D.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
【答案】ABC
【分析】A.||﹣||=||,可得,共线;反之不成立,即可判断出正误;
B.若,时不成立,即可判断出正误;
C.对空间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xyz,x+y+z=1 P,A,B,C四点共面,即可判断出正误;
D.利用空间向量基底的定义,即可判断出正误.
【解答】解:A.||﹣||=|| ,共线;反之不成立,若,同向共线,可能是||+||=||成立,因此||﹣||=||是,共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因此A不正确;
B.若∥,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λ,不正确,因为,时不成立,因此B不正确;
C.对空间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xyz,x+y+z=1 P,A,B,C四点共面,因此C不正确;
D.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否则其中任意一个向量必然能用另外两个向量线性表示,不妨设x()+y(),化为x(x+y)y,则y=1,x=1,且x+y=0,矛盾,假设不成立,因此D成立.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如图四棱锥P﹣ABCD,平面PAD⊥平面ABCD,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矩形,CD=2,点Q是PD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Q⊥平面PAD
B.PC与平面AQ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三棱锥B﹣ACQ的体积为
D.四棱锥Q﹣ABCD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
【答案】BD
【分析】取AD的中点O,BC的中点E,连结OE,OP,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看其是否与共线,从而可判断选项A;先求平面AQC的法向量,然后根据公式sinθ,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可求出余弦值,从而可判断选项B;根据VB﹣ACQ=VQ﹣ABC可求出体积,可判定选项C;将四面体拓展成正方体,其中正四面体棱为正方体面的对角线,求出正四面体的棱长,从而可求出正四面体的表面积,可判定选项D.
【解答】解:取AD的中点O,BC的中点E,连结OE,OP,
因为三角形PA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P⊥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OP⊥平面ABCD,
因为AD⊥OE,所以OD,OE,OP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因为点Q时PD的中点,所以,
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显然与不共线,
所以CQ与平面PAD不垂直,故选项A不正确;

设平面AQC的法向量为,则,
令x=1,则y,z,
所以,
设PC与平面AQC所成角为θ,
则sinθ,所以cosθ,所以B正确;
三棱锥B﹣ACQ的体积为VB﹣ACQ=VQ﹣ABCS△ABC OP26,所以C不正确;
设四棱锥Q﹣ABCD外接球的球心为M(0,,a),则MQ=MD,
所以,
解得a=0,即M(0,,0)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
所以四棱锥Q﹣ABCD外接球的半径为3,
设四棱锥Q﹣ABCD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x,
将四面体拓展成正方体,其中正四面体棱为正方体面的对角线,
故正方体的棱长为,所以,得x2=24,
所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所以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垂直,线面角,棱锥的体积以及棱锥的外接球等知识,综合性强,同时考查了转化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
13.已知异面直线m,n的方向向量分别为(2,﹣1,1),(1,λ,1),若异面直线m,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λ的值为    .
【答案】
【分析】利用空间直线间的夹角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
两边平方,化简得6λ=7,解得.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向量其中a2+b2=c2+d2=1,现有以下命题:
(1)向量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恒为定值(即与c,d无关 );
(2)的最大值为;
(3)(的夹角)的最大值为;
(4)若定义,则的最大值为.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1)(3)(4)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取z轴的正方向单位向量,求出与的夹角即可判断命题正确;
(2)计算 ac+bd,利用不等式求出最大值即可判断命题错误;
(3)利用数量积求出与夹角的最大值,即可判断命题正确;
(4)根据定义求出的最大值即可判断命题正确.
【解答】解:(1)取z轴的正方向单位向量(0,0,1),
则cos,,
∴向量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恒为定值,命题正确;
(2) ac+bd1,
当且仅当a=c,b=d时取等号,因此 的最大值为1,命题错误;
(3)由(2)可得:| |≤1,∴﹣1 1,
∴cos,,
∴,的最大值是,命题正确;
(4)由(3)可知:cos,,
∴,,sin,1,
∴||×||×sin,11,命题正确.
综上可知:正确的命题序号是(1)(3)(4).
故答案为:(1)(3)(4).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也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15.已知P为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内(含正方体表面)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写出数量积的表达式,利用向量的投影,判断P的位置,然后求出数量积的最大值.
【解答】解:由题意画出图形如图,
因为cos,
是向量在上的投影,
所以当P在C1位置时,投影最大,
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投影,表达式的几何意义,考查计算能力.
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O为底面ABCD的中心,G为△D1C1O的重心,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此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O为底面ABCD的中心,G为△D1C1O的重心,

()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求法,考查空间向量加法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DC,AB∥DC,AD=DC=AP=2,AB=1,E为棱PC的中点.
(1)证明:BE⊥PD;
(2)若F为棱PC上一点,且满足BF⊥AC,求线段P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所需点的坐标和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坐标,然后由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证明即可;
(2)设向量,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求出λ的值,结合向量模的坐标表示求解即可.
【解答】(1)证明: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所以A(0,0,0),B(1,0,0),P(0,0,2),C(2,2,0),E(1,1,1),D(0,2,0),
故,
所以0×0+1×2+1×(﹣2)=0,
则,
所以BE⊥PD;
(2)解:由(1)可得,
由点F在棱PC上,设,
所以,
因为BF⊥AC,
则,解得,
故.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涉及了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在立体几何中,经常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进行研究,属于中档题.
18.已知空间三点A(﹣2,0,2),B(﹣1,1,2),C(﹣3,0,4),设,.
(1)求和的夹角的余弦值;
(2)若向量k与k2互相垂直,求实数k的值.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得出;
(2)利用,可得0即可解得.
【解答】解:(1)(﹣1,1,2)﹣(﹣2,0,2)=(1,1,0).
(﹣3+2,0﹣0,4﹣2)=(﹣1,0,2).
∴cosθ.
∴和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2)k(k,k,0)+(﹣1,0,2)=(k﹣1,k,2),
k2(k,k,0)﹣(﹣2,0,4)=(k+2,k,﹣4).
∵,
∴(k﹣1,k,2) (k+2,k,﹣4)=(k﹣1)(k+2)+k2﹣8=0,
即2k2+k﹣10=0,解得k或k=2.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夹角公式、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2BC,E为AB的中点,沿DE将△ADE折起,使得点A到点P位置,且PE⊥EB,M为PB的中点,N是BC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
(Ⅰ)求证:平面EMN⊥平面PBC;
(Ⅱ)是否存在点N,使得二面角B﹣EN﹣M的余弦值?若存在,确定N点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I)根据题意,先证明EM⊥平面PBC,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结论;
(II)以E为原点,EB,ED,E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E=EB=2,设N(2,m,0),求出平面EMN的法向量,利用夹角公式求出m,得到结论.
【解答】解:(I)证明:由PE⊥EB,PE⊥ED,EB∩ED=E,
所以PE⊥平面EBCD,又BC 平面EBCD,
故PE⊥BC,又BC⊥BE,故BC⊥平面PEB,
EM 平面PEB,故EM⊥BC,
又等腰三角形PEB,EM⊥PB,
BC∩PB=B,故EM⊥平面PBC,
EM 平面EMN,
故平面EMN⊥平面PBC;
(II)以E为原点,EB,ED,E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PE=EB=2,设N(2,m,0),B(2,0,0),D(0,2,0),P(0,0,2),C(2,2,0),M(1,0,1),
,,,
设平面EMN的法向量为,
由,得,
平面BEN的法向量为,
故|cos|=||,
得m=1,
故存在N为BC的中点.
【点评】考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考查向量法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中档题.
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AD,BC∥AD,点M是棱PD上一点,且AB=BC=2,AD=PA=4.
(Ⅰ)若PM:MD=1:2,求证:PB∥平面ACM;
(Ⅱ)求二面角A﹣CD﹣P的正弦值;
(Ⅲ)若直线AM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MD的长.
【答案】(Ⅰ)证明过程见解答;(Ⅱ);(Ⅲ)2.
【分析】(Ⅰ)以A为原点,AB为x轴,AD为y轴,A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此能证明PB∥平面ACM.
(Ⅱ)求出平面CDP的法向量和平面ACD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A﹣CD﹣P的正弦值.
(Ⅲ)求出平面CDP的法向量,由直线AM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利用向量法能求出MD的长.
【解答】解:(Ⅰ)证明:∵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AD,BC∥AD,
∴以A为原点,AB为x轴,AD为y轴,A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点M是棱PD上一点,PM:MD=1:2,AB=BC=2,AD=PA=4.
∴P(0,0,4),A(0,0,0),B(2,0,0),C(2,2,0),M(0,,),
(2,0,﹣4),(2,2,0),(0,),
设平面ACM的法向量(x,y,z),
则,取x=2,得(2,﹣2,1),
∵4﹣4=0,PB 平面ACM,∴PB∥平面ACM.
(Ⅱ)D(0,4,0),(2,2,﹣4),(0,4,﹣4),
设平面CDP的法向量(a,b,c),
则,取b=1,得(1,1,1),
平面ACD的法向量(0,0,1),
设二面角A﹣CD﹣P的平面角为θ,
则|cosθ|,
∴二面角A﹣CD﹣P的正弦值为.
(Ⅲ)设M(a,b,c),,(0≤λ≤1),
则(a,b,c﹣4)=(0,4λ,﹣4λ),∴a=0,b=4λ,c=4﹣4λ,∴M(0,4λ,4﹣4λ),
(0,4λ,4﹣4λ),平面CDP的法向量(1,1,1),
∵直线AM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cos,|,解得λ,
∴MDPD2.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二面角的正弦值、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21.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侧棱SA⊥底面ABCD,AB垂直于AD和BC,M为棱SB上的点,SA=AB=BC=2,AD=1.
(1)当SM=2MB时,求平面AMC与平面SAB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在第(1)问条件下,设点N是线段CD上的动点,MN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θ,求当sinθ取最大值时点N的位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利用三线垂直关系建立空间坐标系,找出各点坐标,得到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代入公式求解;
(2)设动点N的横坐标,通过相似关系可得纵坐标,进而得向量,再利用公式去探究.
【解答】解(1)∵SA⊥底面ABCD,
∴SA⊥AD,SA⊥AB,又AD⊥AB,
∴以A为原点,以AD,AB,AS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SA=AB=BC=2,AD=1,SM=2MB,
∴A(0,0,0),B(0,2,0),C(2,2,0),S(0,0,2),M(0,,),D(1,0,0)
由上可知AD⊥平面SAB,
∴(1,0,0)可作为平面SAB的法向量;
设平面MAC的法向量为(x,y,z),

=2x+2y=0,即x+y=0;
,即2y+z=0,
取x=1,则y=﹣1,z=2,
即,
设平面SAB与平面AMC所成锐二面角为α,
则cosα=|cos|=||;
(2)如图,作NQ∥BC,DR∥AB,NQ,DR交于P,则,
设QN=m,则PN=m﹣1,∴DP=2M﹣2,
∴N(m,2m﹣2,0),
∴(m,2m,),
∴||
∴sinθ=|cos|=||
∴当m时,sinθ取得最大值,
此时N(,,0),
∴当sinθ取最大值时点N在线段CD上且N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解决二面角,线面所成角的问题,运算难度较大.
22.如图,已知O,A,B,C,D,E,F,G,H为空间的九个点,且k,k,k,m,m.求证:
(1)A,B,C,D四点共面,E,F,G,H四点共面;
(2)AC∥EG;
(3)k.
【答案】(1)证明过程请看解答;
(2)证明过程请看解答;
(3)证明过程请看解答.
【分析】(1)根据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可得证;
(2)由m,结合空间向量的减法和数乘运算可推出k,从而得证;
(3),结合(2)中的结论与k可得证.
【解答】证明:(1)∵m,∴A,B,C,D四点共面;
∵m,∴E,F,G,H四点共面.
故得证.
(2)∵mm()
=k()+km()=kkm
=k(m)=k,
∴AC∥EG.
(3)由(2)知,k,
∴kkk.
故得证.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四点共面、线线平行问题,主要运用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和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