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楚楚同学在学习“走进社会生活”时设计的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导图说明 (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青年志愿者群体回信,肯定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倡导的志愿精神,勉励广大青年弘扬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对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要 ( )①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②努力学习,追求自我价值③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自控力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5年2月,一则“14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这位少年,就是潘奕辰。下列对潘奕辰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小曦上网想要查找学习资料,却被购物广告打了岔;点开购物广告,目光又停留在弹出的旅游画面上……两个小时之后,小曦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本是要查找学习资料的。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 ( )A.需要非常谨慎,避免泄露个人隐私B.应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C.应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D.要完善自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2025年年初,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教育领域竞相拥抱这一“新宠”,但同时社会上对于AI是学生的帮手还是对手产生了争议。据此,某中学围绕“AI工具对学生的利与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其中正反双方主要观点如下:正方:AI工具对学生的利大于弊 VS 反方:AI工具对学生的弊大于利下列选项可以支持正方观点的有 ( )①AI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②AI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③AI信息的真伪性,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④AI可能会导致学生养成惰性思维,从而丧失思考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回答6~7题。6.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 ( )①谨言慎行,不恶语伤人 ②态度谦和,不表达观点③文明有礼,不粗言秽语 ④回避矛盾,不主动沟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一些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张嘴闭嘴的“酱紫”,可能会以为“这”的声母就是“j”。同样,网络语言中大量的错字、别字和有语法错误的短语、句子也会干扰学生的言语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合理的做法是 ( )①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回归传统②辨别网络语言词义,去粗取精③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取其精华④营造良好语言环境,规范表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5年1月,赵某某为提高个人社交账号关注度,在某影院盗录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并将盗版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传播,导致影片在未授权情况下被大量转发,严重损害了版权方的合法权益。当地辖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法对赵某某进行立案调查。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权利行使有边界,追求流量不能以侵害他人权益为代价②诚信无价,要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美德③权利义务相统一,侵犯知识产权定受刑罚处罚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①个人 ②社会B.①法律 ②规则C.①社会关系 ②业缘关系D.①公共场所秩序 ②社会秩序10.近年来,由无人机导致的公共安全问题频发,资深飞手们强调“越是高手玩家,越遵循游戏规则”,而那些越来越会隐藏的“黑飞”行为显然影响了整个无人机行业的口碑。这启示我们 ( )①遵守社会规则,自律比他律更重要②违反社会规则,一定要负法律责任③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树立规则意识④自觉遵守规则,营造良好行业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广东某学院一名学生因亲人病危,凌晨时分向宿管员请假欲返回家中,但宿管员坚称学校规定必须等到早上6时30分才能开门,导致该学生最终未能赶上回家的飞机。后涉事宿管员被调离原岗位,并扣除当月绩效工资。下列对此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②做事不能随心所欲,学校规定须遵守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及时予以调整完善④不遵守规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符合文明有礼要求的有 ( )①升旗仪式上,目视国旗,庄严肃立②参加活动时,仪表得体,举止规范③与人交谈时,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④家人聚餐时,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父母的叮嘱在耳边响起,你会觉得“好烦哦”;长辈与自己的看法有分歧,你会不屑一顾;同学的无心之言,你会认为是在贬低自己……青春期敏感心灵中“忽忽”燃起的小火苗,让我们不由得开启“怼”人模式,成为屡屡伤害父母、同学和老师的“刺猬少年”。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 ( )A.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撒谎骗人B.全面看待问题,坚持我行我素C.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沟通交流D.表面态度谦和,内心厌恶嫌弃14.2025年3月28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宣布联合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是系列行动治理重点之一。这一行动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②生活在法治社会的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③公民都应有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④受到非法侵犯,我们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下列做法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①小磊过马路走斑马线②有人向小李强行索要财物,小李默默忍受③萌萌提醒父母骑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④爸爸在高速上占用应急通道,小宇立即制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15分)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 八年级某班的一节自习课上,因看班的老师临时被学校领导安排任务,暂时离开教室。在大家安静自学时,同学甲和同学乙却大声聊天,影响了同学们的自学环境。班长指出两位同学的问题,他们却说:“说话是我们的自由,你没有权力阻止我们交流。”(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行为进行评析。(5分)【树立法治意识】 如今,酒驾已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而一些驾驶人却试图钻法律空子,认为只要车辆不动就不构成酒驾。针对这种情况,新规定明确将以下三种行为列为酒驾,并施以相应处罚。第一种:车内饮酒后启动发动机的行为。 第二种:酒后坐在驾驶位上的行为。 第三种:酒后在车内睡觉但钥匙插在点火孔的行为。(2)材料带给我们哪些警示?(6分)【依法维护权益】 中学生小明的自行车在校园内多次被恶意划伤。通过调取监控发现是同年级某同学所为。该同学家长得知后不仅拒绝赔偿,还威胁小明“敢报告学校就让你不好过”。小明既想维护权益,又担心遭到报复。(3)请你为小明设计维权方案。(4分)17.(10分)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频繁向“老赖”开战——曝光“失信者黑名单”;禁止乘坐飞机高铁、不许住星级酒店、不能出国旅行、不能创办公司等,旨在形成“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材料二:一家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问题,我向员工们承诺,不裁员、不降薪,再难也不拖欠大家一分血汗钱。我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来筹措资金,足额给每位员工发了工资和奖金。因为我认为,办企业跟做人一样,诚信最重要,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做到不欠账、遵约定、守规矩。”(1)有人说:“市场经济时代,讲诚信会吃亏。”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设计两条关于诚信的标语。(4分)18.(15分)法律是治理国家之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民法典,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维护公民享有宜居的生存环境的权利;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民法典,有利于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弥补“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将“霸座”“霸铺”“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入编民法典,目的在于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要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将开展“做尊法守法的中学生”主题演讲,请你撰写一份演讲稿。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信息。期中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楚楚同学在学习“走进社会生活”时设计的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导图说明 ( D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青年志愿者群体回信,肯定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倡导的志愿精神,勉励广大青年弘扬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对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要 ( B )①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②努力学习,追求自我价值③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自控力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5年2月,一则“14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这位少年,就是潘奕辰。下列对潘奕辰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C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小曦上网想要查找学习资料,却被购物广告打了岔;点开购物广告,目光又停留在弹出的旅游画面上……两个小时之后,小曦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本是要查找学习资料的。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 ( B )A.需要非常谨慎,避免泄露个人隐私B.应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C.应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D.要完善自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2025年年初,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教育领域竞相拥抱这一“新宠”,但同时社会上对于AI是学生的帮手还是对手产生了争议。据此,某中学围绕“AI工具对学生的利与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其中正反双方主要观点如下:正方:AI工具对学生的利大于弊 VS 反方:AI工具对学生的弊大于利下列选项可以支持正方观点的有 ( B )①AI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②AI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③AI信息的真伪性,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④AI可能会导致学生养成惰性思维,从而丧失思考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分析题文可知,AI提供针对性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属于AI工具对学生的“利”,支持正方观点;AI信息的真伪性促使学生主动辨别、批判性思考,可转化为培养能力的“利”,支持正方观点,①③正确。题干讨论的是对学生的影响,与教师无关,②不符合题意。④强调AI的弊端,属于反方立场,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回答6~7题。6.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 ( B )①谨言慎行,不恶语伤人 ②态度谦和,不表达观点③文明有礼,不粗言秽语 ④回避矛盾,不主动沟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一些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张嘴闭嘴的“酱紫”,可能会以为“这”的声母就是“j”。同样,网络语言中大量的错字、别字和有语法错误的短语、句子也会干扰学生的言语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合理的做法是 ( D )①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回归传统②辨别网络语言词义,去粗取精③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取其精华④营造良好语言环境,规范表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5年1月,赵某某为提高个人社交账号关注度,在某影院盗录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并将盗版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传播,导致影片在未授权情况下被大量转发,严重损害了版权方的合法权益。当地辖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法对赵某某进行立案调查。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B )①权利行使有边界,追求流量不能以侵害他人权益为代价②诚信无价,要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美德③权利义务相统一,侵犯知识产权定受刑罚处罚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C )A.①个人 ②社会B.①法律 ②规则C.①社会关系 ②业缘关系D.①公共场所秩序 ②社会秩序10.近年来,由无人机导致的公共安全问题频发,资深飞手们强调“越是高手玩家,越遵循游戏规则”,而那些越来越会隐藏的“黑飞”行为显然影响了整个无人机行业的口碑。这启示我们 ( D )①遵守社会规则,自律比他律更重要②违反社会规则,一定要负法律责任③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树立规则意识④自觉遵守规则,营造良好行业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广东某学院一名学生因亲人病危,凌晨时分向宿管员请假欲返回家中,但宿管员坚称学校规定必须等到早上6时30分才能开门,导致该学生最终未能赶上回家的飞机。后涉事宿管员被调离原岗位,并扣除当月绩效工资。下列对此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A )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②做事不能随心所欲,学校规定须遵守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及时予以调整完善④不遵守规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题文中宿管员因坚持学校规定导致该学生未能赶上回家的飞机,对涉事宿管员的处罚,表明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及时予以调整完善,①③正确。学校的规定应该遵守,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对待,②错误。材料未体现“不遵守规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错误。故选A。12.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符合文明有礼要求的有 ( A )①升旗仪式上,目视国旗,庄严肃立②参加活动时,仪表得体,举止规范③与人交谈时,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④家人聚餐时,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父母的叮嘱在耳边响起,你会觉得“好烦哦”;长辈与自己的看法有分歧,你会不屑一顾;同学的无心之言,你会认为是在贬低自己……青春期敏感心灵中“忽忽”燃起的小火苗,让我们不由得开启“怼”人模式,成为屡屡伤害父母、同学和老师的“刺猬少年”。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 ( C )A.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撒谎骗人B.全面看待问题,坚持我行我素C.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沟通交流D.表面态度谦和,内心厌恶嫌弃14.2025年3月28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宣布联合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是系列行动治理重点之一。这一行动给我们的启示有 ( D )①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②生活在法治社会的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③公民都应有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④受到非法侵犯,我们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下列做法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C )①小磊过马路走斑马线②有人向小李强行索要财物,小李默默忍受③萌萌提醒父母骑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④爸爸在高速上占用应急通道,小宇立即制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15分)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 八年级某班的一节自习课上,因看班的老师临时被学校领导安排任务,暂时离开教室。在大家安静自学时,同学甲和同学乙却大声聊天,影响了同学们的自学环境。班长指出两位同学的问题,他们却说:“说话是我们的自由,你没有权力阻止我们交流。”(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行为进行评析。(5分)①甲、乙两位同学大声聊天破坏了安静的学习氛围,违反了课堂纪律,侵犯了其他同学的权利。(2分)②班级作为集体,需要成员共同遵守规则以维护整体利益。班长作为集体秩序的维护者,有权制止不当行为。甲、乙同学的行为是对集体规则的漠视,反映出缺乏集体意识,将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破坏了班级和谐。(3分)【树立法治意识】 如今,酒驾已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而一些驾驶人却试图钻法律空子,认为只要车辆不动就不构成酒驾。针对这种情况,新规定明确将以下三种行为列为酒驾,并施以相应处罚。第一种:车内饮酒后启动发动机的行为。 第二种:酒后坐在驾驶位上的行为。 第三种:酒后在车内睡觉但钥匙插在点火孔的行为。(2)材料带给我们哪些警示?(6分)①增强生命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懂得爱护生命,遵守社会规则。②树立法治意识,敬畏和信仰法律,积极学习法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每点2分,共6分)【依法维护权益】 中学生小明的自行车在校园内多次被恶意划伤。通过调取监控发现是同年级某同学所为。该同学家长得知后不仅拒绝赔偿,还威胁小明“敢报告学校就让你不好过”。小明既想维护权益,又担心遭到报复。(3)请你为小明设计维权方案。(4分)①及时向学校报告,借助校方力量维权。②报警处理,依法维护财产权。③保留证据,确保维权依据充分。④寻求家长和老师的持续保护。(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17.(10分)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频繁向“老赖”开战——曝光“失信者黑名单”;禁止乘坐飞机高铁、不许住星级酒店、不能出国旅行、不能创办公司等,旨在形成“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材料二:一家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问题,我向员工们承诺,不裁员、不降薪,再难也不拖欠大家一分血汗钱。我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来筹措资金,足额给每位员工发了工资和奖金。因为我认为,办企业跟做人一样,诚信最重要,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做到不欠账、遵约定、守规矩。”(1)有人说:“市场经济时代,讲诚信会吃亏。”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②在市场经济时代,诚信是非常重要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1分)③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讲诚信能赢得信任,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1分)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1分)⑤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所以,讲诚信不会吃亏,而是我们在市场经济时代乃至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的美德。(2分)(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设计两条关于诚信的标语。(4分)①失信寸步难行,守信海阔天空。②失信名单亮红灯,诚信人生路畅通。③宁可亏钱不亏心,守住承诺抵万金。(每条2分,共4分,任答两条即可)18.(15分)法律是治理国家之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民法典,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维护公民享有宜居的生存环境的权利;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民法典,有利于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弥补“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将“霸座”“霸铺”“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入编民法典,目的在于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要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将开展“做尊法守法的中学生”主题演讲,请你撰写一份演讲稿。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信息。示例:做尊法守法的中学生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同时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们要与法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同时,要宣传法律的重要性,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善于运用法律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不做违背法律的事。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积极寻求学校、社会的保护,善于用智慧保护自己。(1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